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五代至宋敦煌的量器及量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五代至宋的敦煌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 ,在经济上以当地独立的体系为主 ,其量制和量器呈现出有别于中原的特殊复杂状况。这些特点是 :1 在承袭唐中央政府颁布的量制法规的同时 ,民间通行大斗制 ,个别的量制与传统观点有所不同 ;2 由于受吐蕃统治过半个多世纪 ,又并行吐蕃的量制 ;3 特殊的计量方法 ,如驮 ,既有传统的“汉驮” ,也有吐蕃的“蕃驮” ;4 酒的计量方法有其独立的体系 ;5 这些特点也表现在了敦煌的量器上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论点摘编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都兰县,分布有大片的唐代吐蕃墓葬群,这批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丝绸文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许国新在《中国藏学》1996年第一期上发表文章,对出土丝绸文物上的含缓鸟进行了研究。文章对含缓鸟锦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3.
藏东石刻     
昌都地区是西藏吐蕃时期石刻分布最多的地区。探寻这些石刻,似乎是对“唐蕃古道”沿途节点的考证,千年的时光早已让古道的样子模糊,但会说话的石头还在传递着吐蕃时期藏东艺术的余温。它们是汉、藏.印等艺术交流的典范,也是佛教在藏东地区弘传的一个辉煌的见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藏》2005,(6):90-90
普次在《西藏研究》2005年第3期上发表了关于吐蕃时期教育的章。章根据现有的历史献资料,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松赞干布时期的吐蕃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吐蕃的官办“学校”教育始于松赞干布时期。章第一部分研究了吐蕃继承传统教育的情况,详细阐述了“仲”、“德乌”、“苯”三种藏民族早期教育形式的作用。章第二部分研究了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出现的新的教育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十分注重家庭教育;二是同周边国家、地区和民族派留学生;三是在吐蕃境内办“学校”。作认为这种新教育是在吸收周边民族的优秀化和吐蕃民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提高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都兰,当我第一次从中国地图上找到这个地名时,我简直不能相信,在如此偏远的黄土高原西端的这片荒漠之上,竟然会有引起世界轰动的考古大发现——都兰热水吐蕃墓地的横空出世。墓地中出土的丝绸、金银器和其他珍贵文物,以它们独特的风格特色展现出唐代吐蕃文明的鲜活风貌,令世人耳目一新,深为震撼。  相似文献   

6.
《通典》是第一部为吐蕃设立专传的史书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吐蕃的族源风俗与典章制度 ;第二 ,吐蕃大事记及唐蕃关系大事纪年 ;第三 ,吐蕃大相论钦陵与唐朝使者郭元振的长篇对话及郭元振上疏文。本文认为《通典·吐蕃传》是唐代人所著唐代吐蕃史 ,可靠性更高 ,同时也保存了不少为两唐书“吐蕃传”所忽略的珍贵史料 ,值得研究者给予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西夏享国190年,主体民族是党项羌,境内还有汉、吐蕃、回鹘、契丹等民族,形成党项民族和汉、藏、回鹘等民族特点融汇的西夏文化。西夏正式立国前夕创制了记录西夏主体民族党项羌语言的文字,当时称为“蕃文”,后世称为西夏文。其字体仿汉字结构和笔画,是表意文字,  相似文献   

8.
正吐蕃使用印章在汉、藏文献及金石材料中早有零星记载,但真正引起学界注意则是因为敦煌古藏文卷子上发现的印记[1]。但限于材料和研究视角,目前学界对吐蕃印章的研究还局限于功用和传世印章的考察~([2]),对吐蕃印章的类型、特点及渊源等问题认识不足。鉴于此,本文拟从文物考古的角度对目前已明确的吐蕃印章和印痕进行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材料就吐蕃印章进行初步研究。一吐蕃印章文物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距今约5000年前,景泰大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距今约4000年左右,景泰才开始有了原始的定居生活。其地汉代设媪围县,唐代属乌兰县;历来为羌戎、吐蕃、党项、蒙古、汉等民族融合之地。景泰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扼守南北交通咽喉,为丝绸之路要道。境内有诸多新石器时期遗址、丝绸古道、寺庙、长城遗迹;有驻军争战、屯田移民、修城筑边等漫长的民族交融历史。千百年的历史遗存,镌刻着无数代景泰人辛勤劳动、生生不息的生活印记。  相似文献   

10.
西夏文献中的"城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考察了存世的西夏文献,发现《类林》和《贞观政要》等夏译汉籍使用“ ”(城主)直译汉文“太守”和“刺史”,而西夏原创作品《天盛律令》中汉语借词之“ ”(刺史),一般用以指称“府”、“州”、“郡”的首长,“ ”(城主)则沿袭西夏本语词,用以指称西夏境内各边地“郡”、“县”、“城”、“寨”的长官。由此可以联系到敦煌、吐鲁番文献里的“节儿”,这个吐蕃职官的品级和职掌范围与西夏的“城主”颇为一致。正如王尧先生所考证,“节儿”是藏文rtse—rje一词的音译,其本义是“一寨之主、一城一地的守官”。而西夏文献说明,敦煌、吐鲁番汉文文献中的“城主”实为吐蕃官名rise—rje“节儿”的意译。  相似文献   

11.
也谈敦煌文书中的唐五代“地子”、“地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赋税制度受唐两税法的影响,征收户税即“突税”与田亩税即“地子”。此外,“地子”可能也被称为“突税”。归义军政权承袭吐蕃统治,赋税制度是唐制与蕃制的混合,向民户征收“地子”即田亩税,征收的“地税”则从吐蕃时期的“突税”演变而来,其性质还是户税。归义军政权赋税制度中的“地子”和“地税”是两种不同的税目。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青海段交通线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都从青海通过,青海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青海道南段由四川溯岷江、白龙江而上至甘肃迭部卡坝古城或岷县,然后经过隋河源郡或务隆河、洮河至茶卡或伏俟城;西段主要沿柴达木盆地南北至若羌或敦煌,将吐蕃与河西走廊连接起来;北段主要经过扁都口通河西走廊、蒙古高原。唐蕃古道由枫林关至鄯城后,分两道至吐蕃,一条经吐谷浑衙帐入吐蕃,另一条逾日月山经黄河沿至吐蕃。  相似文献   

13.
名重汉上的“叶开泰”在现今武汉有年头的工商企业中,真正见证过汉口繁华身世的,恐怕只有“叶开泰”了。汉口成镇,始自明中叶,“叶开泰”的招牌,创于明后期。可以说是与汉口风雨相伴,一路携手走来。此番经历,“叶开泰”而外,又有谁呢。过  相似文献   

14.
石像生又称“翁仲”,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或贵族均在自己的陵墓前设置石像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吐蕃石像生是指以吐蕃人物为原型而建立的石像生,这类石像生为唐代帝陵所独有,在其他朝代的皇帝陵墓前未曾见到,故而吐蕃石像生为唐代帝陵所独有的原因也是吐蕃石像生的调查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文章主要以唐朝时期独有的社会历史现象为切入点,来展开对“吐蕃石像生为唐帝陵所独有的原因”一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吐蕃刍议     
唐代吐蕃政权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羊同、苏毗、达布、工布、娘布等部落属民,以及诸夷、诸羌、诸氐、鲜卑等族成分,纷纷汇聚于吐蕃的旗帜下,以“蕃”族自称。同时,把吐蕃王朝在传统习俗基础上制定的律令作为统一的行为准则,从而在共同的地域上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从吐蕃王朝开始,一个统一强大的“蕃”(音b)族赫然著称于世。此后,历时千余年,融合了不少别的民族成,发展成今天的藏民族。“藏人”是他称,始于清朝满族。 从历史的实际过程考察,藏族也和汉族及其它各民族一样,是多元融合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建立吐蕃王朝,以“蕃”自称的这一支。  相似文献   

16.
程起峻 《中国土族》2004,2(1):38-41
吐谷浑于公元329年在青藏高原立国,至663年(唐龙朔三年)国灭,共344年。灭国后的吐谷浑有其独特的历史蕴涵,值得加以研讨。本文从灭国后的吐谷浑与吐蕃的关系、“吐谷浑邦国”的政治中心及疆界、“吐谷浑邦国”的经济、吐谷浑民族的传统文化、吐蕃对“吐谷浑邦国”的控制等五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邦国”。  相似文献   

17.
尚刚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3):82-86+149-150
初唐的吐蕃应已织造丝绸,都兰出土物当含其产品。在少数民族统治的地区,工艺美术品样貌常晚于汉地的同类,重要原因当为其统治集团喜爱早年受赐物的样貌,令工匠依样制作。唐代的丝绸外销屡遭禁断,合法的出关主要是马价绢和赐赠品。或因丝绸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到元代中叶,朝廷依然禁断其外销。  相似文献   

18.
马王堆缯画研究——马王堆汉画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所说的“马王堆汉画”,是指1972年至1974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三座汉墓出土的各种图画,它包括画在缯上的画,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帛画,漆器上的漆画和锥画,陶器上的粉彩画,还有衣服上的画。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三千多件文物。大约有近千件文物上有绘画。这些画,是研究汉代绘画和汉代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马王堆汉画的内容太丰富了,一篇文章不能尽述,所以,先对马王堆缯画的内容、艺术技巧进行介绍与研究,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胡阿祥  彭勃 《中华遗产》2009,(1):90-103
“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号之一。自刘邦首用汉国号以后,“汉”为后世诸多汉族与非汉族建国者反复沿用。汉国号所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又使得“汉”成为域外对中国的一种习惯称谓,并逐渐演化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面对耳熟能详的“汉”国号,它的确切涵义是什么?汉字、汉族、汉子等称谓又与“汉”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呢?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中国与西方的交通往来,主要是通过西域与南海两条路线。陆路称“丝路”,始于汉代。当时西方的罗马帝国需要中国特产丝绸,这类产品经南新疆到波斯,再南波斯至叙利亚,抵达地中海腓尼基及巴勒斯坦等国的各大商埠、这条线路被称之为“丝绸来往的大道”,简称为“丝路”。唐代中国瓷器也是经由这条线路运销到西方诸国。除汉、唐陆上“丝路”之外,以后又开辟了一条海上通道。唐代中国的交州(交趾郡)、广州、泉州和扬州等四大港口,就是中国瓷器的出口商港,其中以广州和扬州为主,又称之为“海上瓷器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