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茹 《丝绸之路》2010,(10):23-27
敦煌藏经洞文物除了4~14世纪初的5万余件文献之外,还有一部分珍贵的艺术品,如丝织品、纸画、木版画、剪纸、粉本等。其中精美的刺绣丝织品是藏经洞出土的一种佛教装饰艺术品。刺绣丝织品因为材料的相似性、特异性以及不可分割性,使其具备了作为纺织、印染、刺绣工艺独立的研究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敦煌刺绣丝织品艺术与敦煌石窟壁画一样是敦煌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锡伯族的剪纸与刺绣韩恒威在中国北方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之中,锡伯族民间剪纸与刺绣艺术以其原始、古朴又蕴涵着民族传统的文化因素,在锡伯族的习俗生活中传承、发展着。并且,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锡伯族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风格。锡伯族...  相似文献   

3.
庆阳香包     
崔玲 《丝绸之路》2004,(8):46-47
庆阳地处肃省东部,古称北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神奇而富有魅力、古老而充满生机、化底蕴丰厚、历史源远流长的地方。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历史积淀的共同作用下,陇东高原上完美地保存着丰富而独特的民俗风情。剪纸、刺绣、面塑、皮影、民歌、社火、窑洞民居、五蝠皮鼓……民间艺术绚丽多彩。其中剪纸、皮影、陇东道情和刺绣艺术被誉为庆阳四绝。特别是庆阳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朴、敦厚、粗犷而带有历史蛮荒之风和原始生命的壮美,可与秀丽细腻的苏绣、湘绣相媲美。庆阳刺绣的主要形式有香包、挂片、衣袖、桌裙、褂子、枕顶、鞋垫等多种类型,其中香包以其丰富的化内涵、精美的制作工艺、兼具的实用功能,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民间剪纸艺术是来自民间、流行于民间的乡土艺术,其作者主要是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业余作者。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最常见、最有民族特色的一个品种,它在纸材料上创造出一种变化均衡纯朴的审美情趣,渗透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特征。剪纸艺术在早期是作为装饰物出现的。早在汉代,我国妇女就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作为装饰物的习俗。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址出土的北朝时期(386~581)的《对马》、《对猴》等五幅团花剪纸,是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到了宋代,剪纸衍为礼花、窗花、灯花以及刺绣底样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朴文英 《收藏家》2010,(1):9-14
辽宁省博物馆于2009年11月7日至2010年1月4日举办华采若英——中国古代缂丝刺绣精品展,展品共54件组,其中6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展览按工艺分缂丝和刺绣两个部分,均为以书画为蓝本织绣的观赏性作品。此次展览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示观赏性缂丝和刺绣的发展历程、时代特征、织绣工艺和装饰题材。  相似文献   

6.
<正>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但各地的剪纸艺术风格却有所不同。柘荣剪纸历史悠久,上溯唐代,随中原移民迁入而流入,盛于清、民(国),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最早由民间刺绣的底样而得以发展起来。民间巧女得祖辈传授,八、九岁便学抠花样、习针作线。在农事家务之余,用一把剪刀、几层薄纸,以自己周遭的生活为意象,把对美好生活的期冀,寄托于一刀一剪之间。  相似文献   

7.
满族剪纸,是古老的满族民间文化之一。它凝聚着满族人民深厚的感情和心理意识。 满族民间剪纸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那山林狩猎、庭院祭祀、花轿迎娶、日暮樵归……都散放着泥土的芬芳,满族民间剪纸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剪出的人物都是满族的装束、服饰,男人的长辫子,女人的大拉翅、旗袍、马挂,以及头戴“苇莲头”(草帽)、手持长烟袋的典型满族人物形象,画面上刻划的花轿、房屋、供桌等都表现了满族的习俗。(见封三)满族剪纸的应用面广,它不仅作为民间流行的一种室内装饰,而且是民间小品刺绣的花样,如枕头花、鞋花、肚兜花、童帽花和荷包花等,都是以剪纸为底稿的。  相似文献   

8.
范扬属羊,性格和顺,心地实在,读书时是好学生,做事时也随遇随缘.广交游,多朋友,画友中口碑不错.范扬出身诗文书画世家,不乏才情.一般说来,世家子弟往往聪明有余,沉稳不足,可以顿悟,不耐渐修,范扬却是能够立定精神,扎牢根基,含英咀华,厚积薄发.考大学前,范扬在老家南通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研究民间刺绣和剪纸.当时,海内外诸多名家如庞薰琴、吴冠中等到研究所讲学,启发学术,提携后进,范扬获益良多.工艺研究所前身是沈寿女红传习所,其刺绣精品为当时一绝,研究所的剪纸、灯彩、风筝、扎染都很精彩.民间艺术朴素自然、磊落大方而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2008,(8):42-44
我国民间工艺美术非常丰富,是由56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创造并为他们自己服务的自娱性艺术。它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其中年画、剪纸、泥塑、玩具、印花布、挑花刺绣、皮影、石雕、编织、陶器等,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月20日,农历北方小年,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展览——《纸上春秋—剪纸艺术展》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展出了廊坊博物馆馆藏剪纸作品近百件。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各种剪纸、窗花,不仅烘托喜庆的节日氛围,也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艺术享受。展期为1月20—3月18日。《纸上春秋—剪纸艺术展》由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廊坊博物馆共同举办,从剪纸艺术的历史沿革、剪纸的工艺流程以及剪纸  相似文献   

11.
苗族刺绣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刺绣文化,每一件作品都是苗族历史、文化、信仰和情感的结晶。作为展现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苗族刺绣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苗族绉绣双龙头绣片是一件具有苗族服饰刺绣特点的纺织品,通过显微镜和能谱分析对纤维结构、污染物成分进行检测后,可采用传统针线法修复。  相似文献   

12.
陈皓 《大江南北》2023,(4):39-41
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怀着对农民画艺术的挚爱,一辈子做了一件事,这件事一干就是40多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博里农民画艺术。他创建博里农民画院,指导农民绘画。他还创造性地将农民画与刺绣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刺绣风格,带领村民致富,绘就醉美乡村。他就是江苏“最美基层干部”潘宇。  相似文献   

13.
《神州》2004,(9)
2004年4月28日,北京中华世纪坛东方厅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艺术展--为期一周的姚建萍刺绣珍品展,有18件作品亮相,这些巧夺天工的刺绣让观众惊叹不已:没有想到苏绣会有这样的传人,能出这样的精品。  相似文献   

14.
故宫博物院最近接受了关瑞梧先生捐赠的明清刺绣与书画等五件文物。刺绣一件,为明代韩希孟刺绣宋元名迹册;书画四件,有明董其昌仿古山水册、清查士标仿黄公望松溪仙馆图轴、清王鉴山水册和清周亮工行书诗轴。其中以明末刺绣家韩希孟的刺绣宋元名迹册和清查士标松溪仙馆图轴最为精美。韩希孟刺绣宋元名迹册以素绫为地,用五彩细绒绣洗马图、鹿、补衮图、鹑鸟、仿米山水、松鼠葡萄、蜻蜒荳荚、华谿渔隐,计八开。每开均绣有  相似文献   

15.
<正>龙武镇地处云南省石屏县北部山区,主要居住着彝、汉、哈尼等民族,这里以欢快的民族民间歌舞和精美的民族手工刺绣、服饰和剪纸艺术而著称。每年逢农历正月十六后的第一个街天,小镇的人们都要自发地举行迎春会活动,活动中最精彩的当数踩高跷了。  相似文献   

16.
阜阳剪纸     
正阜阳剪纸,是安徽阜阳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与当地的民风民情、生活喜好、节日礼仪、服饰纹样、门窗装饰、雕刻刺绣密切相关,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其作品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  相似文献   

17.
《神州》2006,(3)
多民族聚居的甘肃省,伴随着各民族人民长期的交融,形成了文化的独特形态和丰富内涵。“花儿”民歌、藏族的民族风情、东乡族的民间文学、哈萨克族的冬不拉、裕固族特有的传统婚礼等文化表现形式都极具特色;民间剪纸、傩面制作和香包刺绣等民俗艺术绵延不绝。有“天下第一鼓”之  相似文献   

18.
一 一月十日,岫岩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在北京日坛宾馆召开有200余人参加的“三老”座谈会。会上,大家献计献策,共图振兴岫岩大业。 二 一月二十八日,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满族春节联欢会和福州市满族联谊会成立大会。 三 一月二十九日,广州市满族联谊会举行迎春茶话会,回穗探亲的部分香港满族同胞应邀参加。 四 二月十九日,《傅作仁满族剪纸世家作品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五 三月十一日,《吉林日报》报道,“长白山满族刺绣、剪纸艺术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  相似文献   

19.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朝墓葬先后出土了7件团花剪纸,学界争议最大的是306号墓葬出土编号为59TAM306《对马团花剪纸》。本文从团花剪纸概念界定入手,阐释尚圆思想观与团花剪纸形成的关系,并对《对马团花剪纸》通过仪器测量、手工折叠还原、电脑软件复原、数学公式计算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观点:翘首相背而立的马所在边形成的几何形为正八边形,8条边,每条边上有一对马,共8对,16匹马。  相似文献   

20.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元代刺绣《妙法莲华经》卷。此经卷曾在民间辗转流传,后为我馆征集入藏。根据现有资料,传世或出土的完整的元代刺绣甚少,因此这件刺绣经卷堪称珍品。此卷绢本,通体染磁青色。纵44.1、横1953.3厘米。卷首彩线绣灵山会诸佛像,左右两边略有残损;有榜题15个,即"乾闼婆众"、"彩画佛像"、"刻雕成相"、"聚沙佛塔"、"诸菩萨众"、"志求胜法"、"梵天王众"、"紧那罗众"、"迦楼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