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代埃及的雕刻艺术,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等发展阶段,3000年间始终保持着它的主要特征。自古王国时期确定其基本法则后,雕刻艺术经过中王国时期的发展,到新王国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从新王国末期开始,逐渐趋于衰落。希腊、罗马统治埃及时代,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渗入,具有悠久传统的埃及艺术并未因此而泯灭,古老的埃及艺术仍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影响着希腊、罗马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有着很高的成就,是世界历史文化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从现存的大量的雕塑艺术遗产来看,中国雕塑艺术的成就,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陶俑、陵墓雕刻和佛教造像三个方面,而其美学特色却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探索。一、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的雕塑艺  相似文献   

3.
施远 《收藏家》2002,(10):23-27
中国的雕刻艺术,汉唐以来向以宗教造像及陵墓石雕为大宗,有着辉煌的成就。明清以来,此类制作趋于僵化,不复先前的气象。倒是用于赏玩的、以竹木牙角玉石等各色材料制作的小型工艺雕刻,有着清新活泼的气息,而成为此一历史时期雕刻艺术的亮点。其中尤以竹雕艺术成就最高,且对其他品种的雕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50年代初在平泉县蒙和乌苏乡八王沟村发现辽大长公主墓,墓内随葬品早已洗劫一空,仅存石棺和墓志。…据墓志载,大长公主是辽景宗与萧皇后之长女,名为观音女,她的丈夫为北府宰相萧继远(《辽史》表传为萧继先),辽圣宗为其弟,兴宗为其侄儿。在景宗时期,大长公主被封为齐国公主,到了圣宗时期,加封晋国长公主,赵魏国长公主,兴宗重熙元年特加“大”字,册封秦晋国大长公主。重熙十五年冬十一月十七日薨于龙化州(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八仙筒一带)。于第二年十二月十五Ft葬于马盂山(即今平泉柳溪乡光头山)脚下。享年76岁。大长公主的墓葬  相似文献   

5.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建置于汉,古来即有“风物繁华之地、衣冠文物之域”的美誉。全县现有国家、省、县三级文保单位40处,还有数量众多的古代民居建筑。据《泾县古民居名录》记载,该县已登记造册的古民居建筑达1077处,总面积340986平方米。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古代祠堂建筑则是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因工作关系,笔者曾参予调查了泾县现存的所有祠堂,现就这些祠堂的建筑、装饰艺术谈一点浅见,以就教方家。祠堂,源于家庙,是封建统治各级官吏按制度设立的祭  相似文献   

6.
刘毅 《南方文物》2009,(4):132-136
陵墓是中国古代墓葬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相比一般墓葬而言,陵墓的研究内涵更为丰富,研究资料的数量和种类也相对更多。涉及到中国古代陵墓的资料主要有礼制典章类史籍、档案资料、私家相关著述和诗文笔记、地方志资料、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堪舆理论资料、实地踏察访谈资料等几大类。在具体分析研究过程中,这些不同性质的史料如何比堪取舍,对于最终得出结论的真实可靠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仪卫性陵墓雕刻是古代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标志。明初仪卫性雕刻传承前朝陵墓雕刻文化,饱含着自身的思想基础、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根源,在伴随着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的江南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向世人展示出明初江南的文化真谛和艺术生命的延续,形成了明初雕刻的主导。仪卫性雕刻艺术以威严肃穆、庄重拙朴的造型及江南独特的审美情趣,构成了源远流长的明初独特的艺术神韵。  相似文献   

8.
隋立新 《收藏家》2005,(7):65-66
在空静辽阔、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加拿大古老的土著民族——因纽特(Inuit)人(即爱斯基摩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寒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因纽特人顽强地生活着,并创造了杰出的、独具风采的因纽特雕刻艺术。  相似文献   

9.
王亚平 《东方收藏》2022,(5):100-102
汉画石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汉代人用这样一种浪漫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瑰丽神奇的想象世界。本文以徐州汉画像石作为切入点,分析和整理其雕刻艺术手法,并对它所表现出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够对当代雕刻艺术创作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0余尊。石窟规模宏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是公元5世纪后半叶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陈列馆”,被誉为世界伟大的古代雕刻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11.
“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一种研究范式的分析:人地关系演变的“三阶段论”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及其演变过程与规律,长期以来一直是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均逐步形成或正在形成有关人地关系研究的某些“范式”(或“范型”,paradigrm)或“共识”。人们普遍相信: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均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而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中。人地关系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刘凯 《文史博览》2013,(1):65-67
诚信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的必须品质,是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发展的必要因素。诚信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的构建意义重大,主要有三个方面:诚信是稳定当前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的必要举措,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根本源泉。  相似文献   

13.
胡戟 《丝绸之路》2010,(24):27-31
唐太宗曾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果能将历代人对当时国家社会治理的满意度与现在作比较,就可以知道现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本文以唐人诚信故事为例,论述了大唐精神中最有价值的自爱、自信、自尊和让天下人折服的诚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周时期已大量使用宝贝,将它们作为货币和财富。这些产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暖热地区的海贝,是如何传到黄河流域的?本对此作了探讨,认为主要有三条搬运路线,并列举了考古发现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海军 《史学月刊》2006,(12):32-37
中国古代广告媒介是古代广告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广告媒介的使用者往往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广告媒介使用范围基本没有超出原始族群活动区域和商人活动的狭隘“市场”范畴;从其社会功用看,古代广告媒介大致分为肢体语言、借代物和手工广告媒体三大类。中国古代广告媒介传递着中国古代社会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玉器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玉探源是解决我国玉器的最初源头的科研课题.我国史前五大玉矿资源产地、三大玉文化板块、五支玉文化亚板块的背景决定了我国玉器源头很可能是多元的,似乎不可能出现于一地而向四面八方传播.从迄今已掌握的发掘出土玉器的质量与水平及其玉文化面貌判断,我国玉器起源地之一,可能在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周边或其以北地区.  相似文献   

17.
18.
石质文物本体在长期自然风化作用下形成粉化和裂隙等病害,其存在将导致石质雕刻品各部分密度的差异,而泥质镶嵌和包裹引起的材质改变及雕刻品厚度的变化,都将影响X射线的吸收效果。当X射线穿透石质雕刻品时,置于其背面的照相胶片上,将记录由透射X射线产生的潜像,经扫描仪处理,使之转变为显著灰度差的影像,据此分析石质雕刻品金箔包裹的本体病害情况和保存状态。为此,用此技术对重庆大足千手观音进行历时一个多月的X探伤调查。结果显示,千手观音石质雕刻品的金箔包裹本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和裂隙,而其历史上泥质修补及补接状况,也一目了然,从而弥补了传统病害调查的不足。本项调查为大足千手观音的修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可为千手观音的修复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李帆 《史学集刊》2008,5(1):25-28
中华民族认同经历了颇为复杂的历史进程,在近代中国才最终得以实现,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一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丰富与弘扬,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各项功能的发挥,都起了巨大作用,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20.
新疆古代雕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对新疆的木雕、泥塑、铜铸、金器、鹿石、石人等艺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总结,展示了新疆古代雕塑艺术的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