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固原南塬清理了四座北魏墓,均为"凸"字形斜坡墓道单室砖墓,出土遗物包括细颈陶壶、陶罐、刻铭砖、玛瑙珠、水晶等,是北魏时期丧葬习俗的重要参考资料。墓中出土的"熙平元年"、"熙平二年"砖志为宁夏北魏墓葬的断代提供了新的标准。墓中出土的四枚波斯银币,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交流的盛况。  相似文献   

2.
曹彦  韦正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239(3):30-37+152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北魏石雕三品》中公布的大同寺儿村古墓出土的北魏石雕。文章将石雕的年代纠正为5世纪中期前后,通过对该石雕的细读,发现这种二武士一人面一兽面的组合与关中地区关系密切。文章对石雕表现的仪式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展现了北魏平城时代鲜卑军傩的场景。寺儿村石雕中武士和怪兽形象的组合,对北魏洛阳时代及其后之镇墓组合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武俊华 《文物》2023,(1):70-77
<正>201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山西省万荣县西思雅村北抢救性发掘了北魏汾州刺史薛怀吉墓,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墓,全长约50米,是目前古河东地区经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随葬器物最丰富的北朝墓葬。墓葬历史上曾遭多次盗扰,残存青石墓志一合,为北朝历史及河东世族薛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  相似文献   

4.
前言 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大同)到迁都洛阳近一个世纪,大同一直是北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也是鲜卑草原民族与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交流的大熔炉.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他们继承吸收、融汇创新,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惜于此时期的绘画作品保存极少,仅从史料考究难辨明,而考古发掘添补了这些缺憾.建国以来,大同地区发掘北魏墓葬近800座,但发现图像资料的相对不是很多.目前发现的北魏墓葬中有壁画的二座:迎宾大道北魏16号墓,大同沙岭北魏7号墓;彩绘石椁的二座:智家堡砂场北魏石椁壁画墓,雁北师院北魏宋绍祖墓.出土彩棺(或漆棺)的葬墓有九座:湖东北魏1号墓,二电厂北魏墓群37号墓,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85、M299、M253,安留庄北魏墓群漆棺画,智家堡砂场北魏彩棺画墓,迎宾大道北魏M16、M90,大同沙岭北魏7号墓.本文拟就以上材料择其要者,来探讨北魏平城时期的墓葬绘画的流行趋势,并从美术技法的角度加以分析,发表一点肤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祈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5.
卢青峰  张鸿亮  严辉  李继鹏 《文物》2012,(12):38-51,1
2009年3~8月,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清理了一批北魏时期的墓葬,其中在朱仓遗址区发掘北魏墓15座,在朱仓东段发掘北魏墓8座。23座墓葬均为中型或小型墓,依据墓室形制分为方形单室砖券墓、铲形或方形单室土洞墓、刀形单室土洞墓三类。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种类有人物俑、动物模型、日用器以及灶、井、磨等模型,此外还有瓷器、银器、铜器、铁器等。  相似文献   

6.
<正>目次一地面封土与陵园建筑二墓道及过洞天井三墓室结构四随葬品组合五墓主身份六结语北魏由拓跋鲜卑建立,墓葬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随着考古材料不断积累,纪年墓的资料日渐丰富,为探讨北魏中后期墓葬等级、丧葬制度提供了直接证据。目前发现的北魏墓葬近两千座,经考古发掘的不到一半,其中纪年墓信息较完整者有七十四座(附表)。纪年墓主要分布于平城和洛阳地区,墓葬年代则集中于北魏中晚期,其中最早的为太延元年(435年)破多罗太夫人墓,最晚是永熙三年(534年)李仲胤夫妇墓。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地面封土、墓道规模、墓室结构、随葬品组合、墓主身份等反映的文化因素讨论北魏中后期墓葬的等级规制,  相似文献   

7.
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0年4月发现于大同城东水泊寺乡曹夫楼村,是一处北魏墓葬群中惟一有明确纪年和精美石椁、壁画的太和时期墓。石椁为仿木构三开间单檐悬山式殿堂建筑,有前廊和后室,由数百块青石构件拼合组成。墓内出土170余件陶俑,包括镇墓兽、甲骑具装俑、轻装骑兵俑、牛车以及步兵、侍仆、伎乐和动物、生活器具模型等。据所出铭记知此墓为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宋绍祖墓。  相似文献   

8.
2018年8至12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定鼎北路西、魏紫路南的定鼎府项目建设时,发掘了一座北魏时期的墓葬。该墓为长斜坡墓道砖室墓,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封门、墓室等部分组成。墓主名王昙慈,是北魏京兆王元愉的育母。该墓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北魏时期墓葬形制及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忻州奇村战国墓李有成,徐海丽(忻州地区文物管理处)1988年6月,山西省忻州市奇村镇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批文物。我们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发掘。经现场勘察,暴露出的墓葬为战国墓和汉墓各一座。现将战国墓(编号为M1)报告于下:一地理环境墓...  相似文献   

10.
河南焦作金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物》1979,(8)
1973年10月,在焦作市郊区发现了几座金墓;王封公社王庄的金代画像石墓,西冯封村和老万庄的仿木结构彩色壁画砖室墓,新李封村出土彩绘陶俑的金墓(图一)。河南省博物馆、新乡地区文化局、焦作市博物馆对这几座金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64年7月间,福清县渔溪公社水涨桥新店村社员在村西北虎头山麓开挖渠道时,于地表下二米余发现一座砖砌券顶唐墓。此墓建筑规模较大,壁间砌砖横向的一侧现出阳文画象多种,颇具特色。现将发现情况记述于下。一、墓室结构与随葬器物墓室方向150度,平面呈"凸"字形,顶作拱券,墓壁砖砌法为三横一竖依  相似文献   

12.
1982年3月林州市城郊乡李家池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古代墓葬。经清理,该墓为仿木构壁画墓,由墓道、墓门、甬道以及墓室组成,因被盗,墓中随葬品仅余2件白瓷碗,壁画内容较为丰富,有宴饮图和二十四孝故事。墓葬的年代当在宋代。  相似文献   

13.
怀仁丹扬王墓为北魏平城时代晚期墓葬,是刘昶生前预营的自己与三位夫人的合葬墓。北魏平城时代太和以前不见多室墓,丹扬王墓前后双室、前室两侧附耳室的结构,是文明太后太和改制、推行汉化制度下的产物。墓葬中的忍冬纹特征与云冈二期石窟、平城时代太和以来墓中所见忍冬纹一致,鲜卑装人物砖的图案借鉴了太延二年(472年)以后墓葬中的人物俑形象,而人物砖的排列方式则与云冈二期石窟开始出现的供养人构图范式一致,说明墓葬年代不可能早于云冈二期石窟开凿的年代。残存的金箔屑、铅板等应为墓中原随葬器物的残留,同类器物仅见于平城时代晚期墓葬。丹扬王墓的位置,地处北魏王朝规划的南来汉人墓葬区范围内。这为丹扬王墓的年代与墓主身份推定提供了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丹扬王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城北4公里的大运公路东侧,墓葬坐北朝南,由斜坡墓道、前室、后室和前室两侧的左右侧室组成。前室、后室及四条甬道都有精美的画像砖和花纹砖,以前室的地面和前甬道为多,装饰纹样有文字、人物、鸟兽纹、花草纹四类,其中有模制阳文的"丹扬王墓砖"。花纹砖以忍冬纹为主,其基本特征与北魏时期装饰纹样相同,证明丹扬王墓为北魏时期墓葬。  相似文献   

15.
山东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汉画像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79年冬,嘉祥县满硐公社宋山大队社员在村北山坡取土时,发现两座古代石室墓。1980年春进行了清理。这两座墓距离前年发现的一号墓约20—25米之间,乃编为二号墓和三号墓(M2、M3)。清理时,墓顶均已揭开,墓壁石块亦已部分移动,室内积满淤土。  相似文献   

16.
北魏封和突墓出土萨珊银盘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年9月大同市博物馆发掘了小站村花圪塔台的一座北魏墓。这座墓曾被盗掘过,但墓中仍然出土了墓主人封和突(438—501年)的墓志和鎏金银盘、高足银杯等随葬品。这篇短文只就这鎏金银盘作一考证。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了解放以来到1977年为止在我国境内所发现的萨珊朝古物,其中包括金银器。这次的发现,又增添了一件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1981年至1985年,省考古研究所、洛川县博物馆在该县土基镇鄜城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北魏到隋代的佛教造像碑.主要有北魏神龟元年千佛造像碑、西魏大统十二年法龙造像碑、北魏永安三年李黑城造像碑、北周建德二年杨广昌造像碑、建德四年郭乱颐造像碑、隋仁寿三年王洪晖造像碑等.一九八四年第五期《考古与文物)介绍了大多数,只有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的造像碑出土较晚,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陕西绥德县城内最高处为疏属山,山巅有秦始皇长子扶苏墓。城南二里呜咽泉村传说为扶苏接李斯、赵高矫遗诏引颈自裁之处。1986年3月呜咽泉村民在村南山坡取土时发现一座汉画像石墓。笔者闻讯后在现场看到的是,墓葬的前  相似文献   

19.
《中華文史論叢》2011年第2期刊王銘《"正統"與"政統":拓跋魏"太祖"廟號改易及其歷史書寫》一文,其中"表二北魏後期道武子孫墓誌"列入了元繼、元乂(叉),二人"與道武帝的關係"一欄稱二人都是"道武皇帝之玄孫"(二人墓誌見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圖版76、78,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編》1986年據以影印)。按《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曾孫之子爲玄孫,玄孫之子爲來孫……"元繼、元叉爲父子關係,卻皆稱爲道武帝玄孫,殊爲奇事。  相似文献   

20.
《文博》2014,(6)
通过释读张惇墓志志文,了解到墓主的生平。墓主参与了北魏孝明帝寿昌年间派兵边镇镇压边民起义和北魏孝武帝西迁的两件历史大事。该志文是研究西魏历史难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