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浙江发现的太平天国田凭和各种税收文物,到目前为止,就我所見的,約有一千多件。其中有許多是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会、浙江省博物馆和崇德县文教局联合在石門、崇德地区收集来的。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会还曾經两次派干部到当地去核对过文物的来源情况,证实这批文物都是保存在农民家里的,并且大多是农民自动捐献的。农民說,他们过去識字的很少,不論什么契据文件,都保藏得很好,代代如此,现在还保存着許多清代的契据文件。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海宁县在文物普查中征集到一面太平天国安民旗。旗呈直角三角形,插旗杆边的边长86、下边长89、斜边长134厘米。旗用淡黄色土织棉布制成,白色棉线缝边。旗面上墨书"太平天国前军前营司马李令奉安民"十五字,字为楷书,自左至右分排三行(图一)。"奉"字下盖有一长方  相似文献   

3.
浙江嘉兴县嘉兴镇于1963年春节前重修市区北面的北丽桥时,发现了这块太平天国分路碑(是一位寒假回家探亲的杭州大学学生最先发现的),现保存在嘉兴中心博物馆内。这块花岗岩的碑石高达66.5厘米,厚15厘米,宽32.5厘米,另外有1.5厘米突边的残迹。字也是阳文突起的。  相似文献   

4.
《东南文化》2007,(3):29-31
温岭大溪塘山东瓯国墓葬的首次确认,是浙江东瓯国文化考古的一个重要收获,它第一次为研究探讨西汉东瓯国墓葬的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我馆为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10周年,筹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陈列,于1960年9月至11月间,在广西各地征集了一些太平天国革命文物,现选择其中重要的几件,介绍如下: 一.赖九的鉄锤和鉄砧这付打铁工具(图1)是陆川、博白、广东石城(即廉江)、化州(即化县)等地拜上帝会的领导人赖九的遗物,由陆川县清湖公社赖文钦家作为祖先传家的遗物保存下来的。鉄锤重十余斤,鉄砧重三十二斤,砧的尾端缺了一角。赖九是陆川县清湖堡陆因村门前岭人,家里很穷。他的先代是打铁的,他早就学会了打鉄。  相似文献   

6.
1984年春,安徽省歙县深渡区佛坑村姚正源、吴雪琴夫妇整修旧房时,在墙内发现一纸包,内藏有"太平天国"和"请天福"等字样的旧纸两张,经鉴定为太平天国颁发的路凭和布告,现介绍如下。1.太平天国请天福路凭(图一)太平天国请天福路凭为棉连纸质,纵30、横33厘米。四周以粗细复线为边框,上部横书"路凭"两个大字。下部内容除个别处以墨  相似文献   

7.
8.
临海市巾山西塔于1989年落架大修,在其中发现了佛像、菩萨像、天王像、童子像、佛像砖、佛塔等北宋佛教文物。这批陶佛教造像、佛塔是反映北宋时期民众佛教供养内容的重要例证。宋代陶佛塔非常少见,这批在巾山西塔中发现的小型中空陶佛塔为宋代佛塔增添了新的类型。这批佛教文物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世俗化、平民化特征,是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快速融合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壁画发现前后文图/周志生1956年10月1日,堂子街太平天国纪念馆开幕,傅抱石(中)、周局长(右)、罗尔纲先生正在观看堂子街大厅内壁画。南京堂子街72号和74号(现改堂子街108号),系太平天国时期东王杨秀清属官衙署,位于南京城西,坐北朝南,...  相似文献   

10.
圣库收据太平天国起义前,洪秀全和冯云山创立了"拜上帝会"在广西、广东边区一带,宣传反抗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的主张和进行革命实力的准备,得到了广大劳苦人民的热烈支持。在人力、物力上奠定了一八五一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的基础。这件高30厘米,长19厘米,盖有"洪"字方印的纸条,它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前一年(一八五○年)"拜上帝会"收到广西那龙村覃特东向"圣库"(公共财富的府库)捐献钱粮的收据。它反映了当时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中国人民要求革命的迫切愿望。(这件收据现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1979年夏,常州市新坊桥小学校长丁正培在修缮市内兴隆巷47号住房时,在第三进第一间南花窗下半墙内,发现太平天国木质官印一方,1985年10月,捐献给常州市博物馆收藏。木印完好无损。印长21、宽10、高3厘米。宋体印文,文为"太平天国天朝九门御林开朝勋臣璇天豫黄学德"。印文周边刻江山云龙纹,线条流畅(见图)。印文背面上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53,(3)
一八五三年三月十九日,太平天國解放了南京,今年正值百年,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南京博物院特舉行太平天國曆史文物展覽會。會上展覽了最近在南京堂  相似文献   

13.
滕磊 《中华遗产》2010,(6):56-71
地平线上的一个土包,在你看来也许只是一座小山丘,对于文物工作者而言,则可能意味着古代的墓葬;被一块粗糙的瓦片硌到脚,也许你会顺势把它踢开,而考古人员却会细心地捡起……一片残瓦、半块青砖,也许就是我们身边最值得发现的文物,只是太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它们。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73,(4)
1966年7月,苏州市红旗区房屋修建工人,在葑门内吴衙场四十二号商业学校的修建工程中,发现一批有关太平天国将领(亻戎)天义吴习玖的革命文物。吴衙场四十二号是一座南向五开间七进厅堂楼馆建筑。苏州是太平天国后期苏福省(1860——1863)的省会,是太平军经略江浙进行革命斗争的一个军政要地。因此,这所建筑很可能作过太平军用房。学校在翻修校舍中,在第三进大厅正中悬堂匾顶上的翻轩重檐的隔层内,发现一个黄纸包,外裹丝绵(已被鼠啮伤),内有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三月至五月间的军中公函、禀稿、  相似文献   

15.
<正> 1987年秋,笔者从一老农手中征集到一枚太平天国大钱,此钱同陕西澄城县发现的太平天国大钱酷似。铜币圆形方孔,直径7.8、穿孔内径1.8、厚0.35厘米,重170余克。钱正面铸有阳父“太平天国”4字,背面铸有繁体的“圣宝”2字,币文皆楷书对读。“天国”的“国”字,既不同繁体的“国”字,又同简化的“国”字有别,“国”字铸成“囯”字,钱币称“圣宝”,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宗教迷信色彩在钱币中的反映(见图)。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50,(7)
太平天国文物,在其革命失败后,几尽为满清所毁,幸存至今者,寥寥可数。关於石刻方面,遗留下来的,全国只有六件,常熟的报恩牌坊碑,就是其中之一。在六件石刻中,它是内容最大的一件  相似文献   

17.
1966年7月,苏州市发现了一批太平天国革命文物。这批文物都是见天天军主将、(亻戎)天义吴习玖的军中公函、文稿、名册和"挥条",共计三十三件。文件的写作时间,集中在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三月至五月间。这些文件多出自基层将士之手,真切地反映了广大太平军将士的斗争意志和精神面貌。这批文物的发现,使(亻戎)天义吴习玖、就嗣钧黄三陞等湮没一百多年的太平天国将领的历史得以再现,从而为研究太平军在江浙  相似文献   

18.
1975年12月,湖北省崇阳县绿化公社青峰大队在一家社员的土墙内发现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太平军颁发的布告一份(图版柒)。布告长108、宽58厘米。质地系竹纸,因年久并经烟熏,呈褐色。字墨书,朱色断句。虽然折叠处大都残破,但经拼补后手写的字迹还清晰可辨。现将布告原文录下: "真天命太平天国九门御林开朝勋臣德天安陈为钧谕四民,急早应召,毋怀隐避事: 照得纳士招贤,朝廷广得人之庆;待时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56,(9)
南京白下路益仁巷9号伍正亮老先生说他在1938年1月间,因避日寇逃到安徽无为县。有一天在离城六七里处曾看到一块刻有太平天国年号的分路石碑;但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75,(10)
1974年9月26日,浙江海宁石路公社共和大队红旗生产队贫下中农宋有福在拆建住宅时发现了一枚"太平天国浙江海宁州前军右师左旅帅"木印,是我国近代农民革命的文物,对太平军战士在海宁的活动提供了一件新的实物证据。这枚木印系用普通杂木刻成,保存完好,字迹清楚,发现时木印外包红布,布上盖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