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琐忆黄仁宇     
自从黄仁宇在美国纽约一家电影院看电影时突然倒下,与世长辞,我常常想起这位美籍华人、著名历史学家。他去世后,中国大陆掀起一股黄仁宇热,差不多把他的所有著作都出版了,三联书店更是不遗余力。黄仁宇的著作,在史学界、更多的是文化界,掀起巨大的冲击波。年轻学人、文化人,为之深深吸引,甚至视为高山仰止。近年来,报刊记者来采访我,问我对黄仁宇的史学著作、特别是《万历十五年》的评价,对黄仁宇的印象。我都如实说了。学术著作从来是见仁见智。老实说,我不太喜欢黄仁宇的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亦不过如此而已。他比我年长多了,是前辈;但…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政治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1887—1975)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为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需要,本文仅对他的政治思想略作探讨,以就教史学界同仁。一“以人为本”的政治观为明了蒋介石“以人为本”的政治观,须对“政治”的意义作以考察。关于“政治”一词的涵义,自古及今众说纷纭。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近代的孟德斯鸠、卢梭,以至后来的各种流派,都对“政治”有过种种不同的解释。如认为政治是实现正义、为民谋利、以达到最高“善业”的行为;是君主接受天命统治愚民的;有的则认为政治不过是历史上的治乱循环或改朝换代等等。在中国,“政治”一词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与希特勒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与希特勒关系论陈红民在中国现代史上,蒋介石和德国的希特勒(Hitler)两个人常被联系在一起:蒋介石一意仿效希特勒,要在中国推行法西斯主义。这是写人教科书的不易之论。那么,历史上两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有人言之凿凿,却也拿不出直接而又确实的证据来...  相似文献   

4.
银品 《民国档案》2017,(1):75-80
蒋介石一度主张北伐并积极筹备。"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为了摆脱困境,巧妙地利用"湘局"形势而有序展开北伐准备。他以易换广州市公安局长为契机重新调整广州市政府人事;通过多种渠道增扩军费;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取代军事委员会,从而以总司令集权制替换军长分权制,最终从形式上取得最高军事指挥权。表面上看,蒋介石的各项准备似乎都得以施行,但其结果实际上取决于各方力量的权衡折冲与利益取舍。  相似文献   

5.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历经抗战前后的发展、演变和破产三个时期,持续十多年之久,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考察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的思想渊源,阐析新生活运动的实质和特点,评估新生活运动的实效和作用。一新生活运动的思想渊源新生活运动,按蒋介石的解释,就是“提倡礼义廉耻的规律生活,以礼义廉耻之素行、习之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四事之中”,用所谓“社会教育”的方式,使一般国民日常生活能够“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达到生活军事化、生产化和艺术化目标的运动。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  相似文献   

6.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主张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本文试图从黄仁宇本身的主观因素和一些列客观因素来浅析黄仁宇大历史观的形成原因。对其原因的探讨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大历史观。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为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他的大历史观值得学界深思、探讨。  相似文献   

7.
等这些看清楚了,你再看历史,你会发现,你跟前的历史都跟庖丁解牛似的,目无完牛,全是关节,一刀下去,哗啦就开  相似文献   

8.
论蒋介石的“削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削藩”一词,源于西汉文景时期。西汉初年,为巩固政权,刘邦实行分封制度。迨至文景时期,诸侯王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正如政治家贾谊比喻的,“天下形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失今不治,必为锢疾”。这种枝强干弱的状况,汉景帝时期更为严重。御史大夫晁错“患诸侯疆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向景帝上了著名的《削藩策》,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势力,“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进行削藩,吴王刘濞为首,借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将晁错“衣以朝衣,斩  相似文献   

9.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为实现抗战建国,成立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推行行政三联制,强调计划、实施与考核三个环节的相互联系,以提高行政效率。蒋介石对行政三联制做了充足的准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现代化的理念。但行政设计宏大,受战时环境及经费所限,实施倍感艰难;考核流于形式,难以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积极性,行政三联制未能发挥实效。通过行政三联制的考察可反思蒋介石在战时的政治理念与现实的背离,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国民政府缺乏实事求是的行政风尚。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原名瑞元,学名志清,字介石,浙江奉化人。蒋介石在北伐告成后,藉口实现孙中山的“建国大纲”,提出了“实施训政”的口号,至1948年“行宪国大”的召开,“训政”达二十年之久。笔者不揣疏浅,仅就蒋介石的“训政”思想作一论述。1928年6月,蒋介石北伐讨奉胜利,中国南北实现形式上的“统一”。8月8日,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  相似文献   

11.
1927年8月12日,因宁汉合流、北伐失利等事,蒋介石不得不下野,辞去北伐总司令一职.返乡后,蒋介石仍未停歇,不断接见党内人士,并赴日游历,拜访日本朝野要人,尤其与日本总理大臣田中义一的会谈,最为重要.透过《蒋介石日记》《事略稿本》《外务省记录》等资料的比对,可纠正过去对1927年蒋介石游历日本的误解,并理解蒋介石坚持北伐、回避满蒙问题的做法,实出于中日力量悬殊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杨菁  杨树标 《史学月刊》2005,15(7):76-83,88
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与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历次会战态势的变化,蒋介石连续召开一系列军事会议,制定并调整了对日作战方针,检讨了各次会战,策定了相应的战略战术,从中反映出蒋介石对形势的估计、对敌我双方军队的认识等,比较能够符合实情,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讲,蒋介石的话是“耳边风”,一吹就过,对国民党军队的劣根性改造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3.
陈济棠(1890—1954),字伯南,广东城防(今属广西)人。1929年他乘广东军政首脑李济深与蒋介石矛盾无法调和之机,取代李济深,独揽广东大权直至1936年下野,达八年之久。本文谨就陈蒋矛盾进行初探。一、第一次领衔反蒋1930年4—11月,蒋与冯、阎的中原大战以蒋获胜告终。蒋介石踌躇满志,企图乘机建立其个人独裁统治,宣布于次年5月5日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选举总统。但他的制定“约法”主张遭到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长胡汉民的坚决反对,“约法之争”成为蒋、胡彻底决裂的导火线。1931年2月28日晚,蒋以晚宴为名,将胡骗到国民党中央党部扣押并软禁于南京郊区的汤山。胡被扣后,不甘屈服,立即秘密传信给  相似文献   

14.
“安内攘外”论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当时中国特定的形势下 ,提出并最终形成的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的理论。“安内攘外”论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现在绝大多数论著很少谈及它的历史演变问题 ,事实上暗含着“安内攘外”论没有发生内容上的演化和转变这样一种观点 ,也是对“安内攘外”的狭义理解。这是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一从广义上说 ,蒋介石的“安内攘外”论 ,其雏形可追溯到辛亥革命前后 ,正式提出则在 1 92 9年 1 0月。1 91 2— 1 91 3年 ,蒋介石避居日本期间 ,在其主办的《军声杂志》上先后发表了《征蒙作战刍议》、《革…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挨骂     
马军 《文史月刊》2011,(10):18-19
蒋介石手握生杀予夺大权数十年,竟然几次当面被骂。 一、刘文典骂蒋介石“新军阀” 1928年11月29日,蒋介石为学潮事召见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要他交出在学生风潮中闹事的共产党员名单,并惩罚罢课学生。刘文典当面顶了回去,说:“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算命     
王树恩 《湖南文史》2010,(10):68-69
蒋介石一生不仅信基督教、佛教,而且对中国的风水文化也十分青睐,因而,他十分相信神道、相信阴阳风水。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算命     
王树恩 《文史博览》2010,(10):68-69
<正>蒋介石一生不仅信基督教、佛教,而且对中国的风水文化也十分青睐,因而,他十分相信神道、相信阴阳风水。太虚法师选墓地1946年5月1日,蒋介石正式发布还都令,宣布5月5日"凯旋南京"。以抗战英雄之态还都南京后,蒋介石就开始着意选择自己的墓地了。他  相似文献   

18.
军阀混战时期,蒋介石善用暗杀手段,而他自己,也成了政治和军事对手们争相暗杀的目标。本文介绍了几次对他实施的暗杀,蒋介石可谓死里逃生。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笔误     
郭炜 《文史月刊》2010,(7):16-16
<正>民国时期,有游庐山的外国人向蒋介石反映中国人当街晒衣、随地吐痰,不讲卫生,极不文明。蒋介石立即写一手谕:"……严格禁止当街洒衣,不准随地吐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