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大理县七里桥公社境内,有一个很大的“干龙潭”。这个干龙潭,当地白族人民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干龙潭”不干,周围苍山脚下的大理地区风调雨顺,白族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可是,不知什么时候,龙潭里跑来了一条“怪龙”,于是,人们把它叫做“怪龙潭”了。说起这条龙的“怪”来,使百姓们恨得咬牙切齿。七八月间,它下起瓢泼大雨,从龙潭里喷出滔滔洪水淹没田地;二三月间,它又借着风吹日晒,潭里滴水不留。它高兴了,供给人们几月碾碓用的水,不  相似文献   

2.
正宜居城市里的故事,存在于传说中。我家小区的楼后面是一条小河,爷爷说他当年曾经从里面钓出过八斤重的鲤鱼,全家人吃了两顿才吃完。可如今的河水乌黑发臭,连岸边的草都枯萎了,河里面怕早已没有鱼的影子了。爷爷说他很怀念当年能在河边垂钓的日子,那时的河水是清澈的,早晨人们在河边晨练,放学后孩子们也经常在河边的树丛里嬉戏玩耍,晚上河边自然也少不了谈恋爱的男女青年,如今这些都没有了。(从爷爷的视角写,将小河的昨天和今天对比。以前"河水清澈",人们在河岸嬉戏,如今  相似文献   

3.
在阿佤山中,有一条从西向东流的小河,河水清沏明亮。小河两岸,思诺们经常约伴到这里玩耍,丛林间、竹蓬下,常常溢漫着他们的欢歌笑语。这条小河,人们称它为“姑娘河”。每当人们来到这里,就会想起叶娜姑娘。  相似文献   

4.
古时候,他郎(今墨江县)境内西北面有个大龙潭,龙潭里住着一条白龙。在龙潭边的山脚下,有个岩洞与龙潭相连,叫做龙洞。这个洞会吞水,又会出水,不管遇到多大的暴雨山洪,长久干旱,龙潭水都不涨也不干,时时都是清汪汪的。居住在龙潭附近的农家,不管是吃水、用水和浇灌庄稼的水,都靠这个龙潭。  相似文献   

5.
武定县六丰村有一棵很古老的黄果芽树,树下有一口井,井水又清又凉,闻名方圆几十里,名叫卖菜水井。这个井名由来,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六丰村就有了这口井,井水常年不干,村里的傈僳族人民除了饮水之外,还够用来灌溉田地。因此,无论天怎么旱,六丰村总是五谷丰登,人们安居乐业。有一年,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条猪婆龙,它霸占了这口井后,时时兴风作浪,还堵住井口不让水流出来,去挑水的人一到井边,都进了它的血盆大口。从此,人们就不敢再去挑水,只能喝沟里的脏水,庄稼没有水,干得直冒烟。  相似文献   

6.
正夏天的小河是谁在夏天为鱼虾铺了一张凉爽的床?是我们清澈见底的小河。中午的时候,晕晕沉沉,浑身没劲。走到小河边时用清凉的水向脸上一泼,顿时清醒,增加了不少精神。我立刻想跳进小河里和小鱼小虾快乐地嬉戏、玩耍。夏季是这么的美好!夏天的孩子夏天是小朋友喜欢的季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因为一到夏天,就可以吃许多美味的冰淇淋,太爽了!可在我心里最高兴的是,夏天可以去海南冲浪,自己踩着冲浪板,看着身后跟着一条白色的浪花,  相似文献   

7.
乘凉     
傍晚,被太阳烤了一天的城市安静了下来。人们吃完饭后纷纷来到河边纳凉。徐徐的河风吹到身止,十分惬意。退休的王局长也像往常一样,带着那把心爱的二胡,去河边与几个“胡友”切磋。今天河边上的人还真不少,三五成群,成双成对,就连个要饭的也跑到这儿来凑热闹。  相似文献   

8.
沿着湟水河逆水西行,出西石峡,过丹噶尔城,有一片开阔的河湟谷地,谷地中间就是生我养我的村庄。每到春夏时节,村北边一条自西向东的小河,飘散出几分妩媚,田园农舍,小桥流水,给人一种独特的意象。它是湟水河的源流。这条河流之于村子,就像黄河之于中原大地的意义,但她远比后者精巧、清晰、直观、温和,更具有诗情画意。小河从村庄西北上游人为分主支两条河,主流叫大河,支流是祖辈们人工开挖的,叫磨河,这就有了大桥和小桥两座花岗岩砌成的拱桥。人们从两座  相似文献   

9.
打木龙坝     
澜沦江中游的江桥头,有个很小的坝子,叫打本龙坝。提起“打木龙坝”这个名字,人们传颂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这个坝子上头有两条黑龙,是两父女。老黑龙年年出来兴风作浪,发大水,冲庄稼,闹得人们颗粒无收。有人说那是黑龙向人们要贡。人们把猪、牛、羊献上了,可是老黑龙仍旧出来兴风作浪。村里有个苗家小伙,名叫阿桑。他不但聪明能干,而且正直善良。他看着黑龙作怪,人们年年受灾,实在忍不下去,心想,再这样下去,百姓就没法活了,得想办法解救人们。这件事他盘算了很久,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邀了村里的人大家动手,造了一条大木龙,木龙的身上遍处钉上大铁钉子,造好后,大家把它抬到黑龙经常出没的地方,安放在河里,借水冲的力量把木龙转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出差路过重庆小逗两日,山城天热难耐,便和女儿乘中巴车去渝北古镇偏岩游览。我们从北碚出发。车过嘉陵江,便是崎岖的山路,沿途巴山渝水灵气十分,层层梯田在绿树丛中闪现,路边农民收获晾晒的玉米黄橙橙一片连着一片,不时有青瓦小屋飘浮而过。对于来自大西北的我们,这些久违的青山绿水,竹篱茅舍好像从梦中、影视剧和画片中跳到眼前,触手可及。车行约两小时抵达偏岩,下车问得古镇所在,沿着迎宾街前行,一个整洁古朴的小镇出现了。古镇依山傍水,很像奥地利西部小城、“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一条浅浅的小河———黑水滩河似玉带把小镇分成色彩不一的两半,左岸为老街,是旧商业区,木板、木窗、青瓦以及瓦上不经意长出的几丝绿色,诠释着古镇昔日的繁盛;右岸为钢筋水泥的新街,楼虽不高,但透着丝丝现代气息。一座青石桥跨水横亘,连接着古镇的老街和新街,桥下的小河河水虽小,却把古镇紧紧揽在怀中。河水清澈见底,山、树、青瓦木屋一并倒映在清亮的小河之中,河中央群鸭在逐水嬉戏、觅食,河边女人们在洗衣、洗菜。小河不仅造就了古镇,记录着古镇的变迁,还给古镇增添了文明和生气。我们过桥踏入古镇,只见一条古街依河流而建,路面用不太规则的青石铺筑而成,中间微微隆...  相似文献   

11.
蜂蜡灯     
爱的花朵,会结出仇恨的苦果;补身的鹿茸,会变成致死的毒药。很古的时候,有两家拉枯人,一家住在太阳山,一家住在落阳山。中间有条小河流淌,河边风吹稻花飘香。两家人常在一处干活,一早一晚隔河相望。有一天,太阳山的人家,天亮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扎体,全家人欢欢喜喜。这一天,  相似文献   

12.
猪龙神     
滑田是有百多户拉棘人的村寨,青悠悠的山围着寨子,寨前边是一坝平展展的大肥田,庄稼长得好得很。寨西边的山半腰,有个大石洞,叫做“猪龙洞”,洞口有间房子那么大,有一股水桶粗的水从洞里流下山来。拉棘人就用它泡田栽秧,洗衣煮饭,喂养牲口。听老辈人  相似文献   

13.
对于很多人来说,西溪二仙庙是个不曾听闻的小寺庙。但它却是一座延续了上千年的古庙,是我国山西南部地区元以前早期建筑遗存的代表之一。这座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县城的城关镇以西自古就流淌着一条小河,名叫西溪,沿着一条宽约一里的山谷向西流去。水流不大,但流水之声满谷皆闻。西溪二仙庙就在这条溪谷中。  相似文献   

14.
正春天来了,枝头绽放的新绿,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给人无限希望与遐想。不论暖阳高照,还是细雨霏霏,心情都像阳光一样灿烂。春姑娘带着她的使者——春风来到了小河边,她轻轻地踩呀踩,河上的冰块破碎了。春风替小河涂上了天蓝色,小河碧蓝碧蓝的,清澈见底。小河十  相似文献   

15.
钓鱼     
正星期六的早晨,风和日丽,我和老师同学们去河边参加钓鱼比赛。到了小河边,哇!同学们都叫了起来,小河清澈见底,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五彩斑斓的颜色,不时有一些可爱的小鱼小虾在河里游来游去。这时候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分成两组,时间定为两小时,哪组钓的鱼多,哪组就获得了胜利。"比赛开始了,只见对方的王明认真地把蚯蚓穿在鱼钩上,向  相似文献   

16.
故乡的小河     
我的故乡在湟水北岸的一个小镇上。湟水支流卯寨沟从北山的深处舒舒缓缓、从从容容地流出来,穿过小镇,便溶入了湟水的怀抱。故乡的人们将湟水河叫做大河,相对于大河,将卯寨沟称为小河。这条小河是故乡的母亲河。我从混沌无知的婴儿时期到长大成人,一直喝着小河的水,吃着小河滋润的土地里的粮食。对我的少儿时代来说,小河简直就是美好的乐园。因此,回忆有关小河的许多往事,至今还觉得那么鲜活,那么生动,那么有趣。每当春回大地,小河里封冻的冰面就渐渐消融,冬眠的小河慢慢苏醒了。这时的小河虽然有点浑浊,但过几天就变成一脉清流了。同时小河…  相似文献   

17.
双柏县大麦地河口乡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雨平河,一条叫炸鱼河。两条河中间有一座峰峦突兀,蜿蜒数里的大山,象个大象的鼻子,自南向北延伸到石宝村。人们叫它象鼻山。传说,很早以前,这个象鼻子是一个土地穆王的化身,这个穆王性情十分残暴,用他的象鼻子把炸鱼河、雨平河挡住,使洪水泛滥,淹没庄稼,弄得百姓痛苦不堪。百姓早就想把这条象鼻斩断,但穆王有魔法,百姓对他没有一点办法。  相似文献   

18.
很古的时候,人们刀耕火种,盘田种庄稼要全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很是辛苦,心里老想着,如果山上的野兽能帮自己干点活计,那就好啦。有一天,一个猎人上山打猎,看见岩羊爬坡爬岩很灵巧,就自言自语说:“用这家伙犁地可能行哩!”就没有用弓箭射它,把它活活抓住了。他把岩羊拉回家里,用坚硬  相似文献   

19.
闪光的普陀     
普陀有一座山,叫普陀山,她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普陀山有一种树,叫“新木姜子”,它的嫩梢上密密地披满了金色的绒毛,在阳光下便会闪现奇异的光芒。人们把它称为“佛光树”,是舟山市的市树。这种“佛光树”与人们心目中观音菩萨头上那一轮神圣的光环互相辉映,便让人感到整个“海天佛国”洋溢着一种光明祥和的气氛。  相似文献   

20.
《沧桑》1994,(3)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思想家,又是一位书画高手。关于他画画有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傅山没事爱在一家理发店听人闲聊,日久天长,理发师傅求傅山给画一幅画。傅山提笔立刻就在理发店的粉墙上画了一个樵夫,樵夫坐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光着脚亮脚丫子,看上去是刚淌河过来。身边还放着一条扁担,一把斧头和一条绳索。樵夫两眼凝视前方,神态自若,就象真人似的,谁看了谁夸。从此,来这里理发的人更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