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间谍早就来到汉口 用这样的题目并不是说我个人对日本人怀有多么深的厌恶,或是说因为汉口曾经被日本人占领的缘故。我在此无意恶贬日租界。而是在我看到的所有资料中。在老人们的回忆中,日租界就是给人这样的印象,这个印象甚至用“低档”二字都有所拔高,实际上的日租界.用“藏污纳垢”一词来形容恐怕会更加合适一些。  相似文献   

2.
晚清以降,因租界的存在,中国逐渐被冠以半殖民地性质。不过,外国人租界自觉与中国人街区分离,其实是广州十三行旧商馆运作方式的一种延续,但在鸦片战争后其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即外国人接受甚至开始珍惜这种被孤立的状态,在借用条约将其独立状态合法化后,开始不断将中国应有的法权从租界排挤出去,直至他们在租界内拥有绝对的法权,昔日的黄金圈住地演变成了专属特权地,成为中国人敌视的目标。最初的租界并不是作为殖民地诞生的,租界发展成为具有殖民地性质的特别区域自有其过程。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来中国开辟租界的是英国人,第一个来汉口开辟租界的也是英国人。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又霸道又牛气。让中国连续惨败两次的鸦片战争的主角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4.
汉口特一区管理局的前身是德国租界。德国强迫清政府在汉口开辟商埠,划定区域,前滨大江,后包括华景街,右接法租界,左接日租界(日租界是以后划定的)。德人可以在区内购置土地,建筑仓库、学校、教堂以及居住的房屋,可以自由来往等等。所有区内一切事务,均由德人处理,中国政府不能过问。这种侵犯中国主权的租界,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是德国在我国领土上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是他们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侵略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在东京政界和外交圈里,如果有一个人敢当面对福田康夫首相说"你真是个木瓜!",这个人一定是日本前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除了父亲福田赳夫,对福田首相对华政策影响最大的,就要数谷野了。这个说中文跟说日语一样流利的日本人,被称为福田康夫的"头号中国问题智囊"。  相似文献   

6.
危机意识与日本的文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民族是一个危机意识浓重的民族,这在他们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以及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而日本人的这种浓重的危机意识使得他们在很多方面与众不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人被认为是世界上的怪异民族,日本的文化被称为异质文化,与他们的那种浓重的危机意识均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汉口的第一个租界虽然不是俄国人首开.但汉口的俄租界却是俄国人在中国开辟的第一个租界。在此前,俄国人在中国并无租界。选择汉口作为自己在华的第一租界,对于俄国人来说,理由也不复杂,是因为茶叶。  相似文献   

8.
租界,是殖民地的产物,向有“国中之国”之称,帝国主义凭借其在租界特权,进行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公共租界,一般为几国所共有,因此租界内最高决策机构工部局董事会,便成为租界内各国关注的焦点。抗战爆发后,上海沦于敌手,时上海公共租界内英美日尚未成为敌国,但日本侵略者为独霸其在租界内的权益,于1940年掀起了一场选举董事之闹剧。阴谋、利诱、枪杀……接踵而来。外国人在中国领土内如此折腾,不能不是中国人的悲哀……  相似文献   

9.
“国中之国”的租界形成于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是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的大本营。日本在中国的租界虽然开辟较迟,位置偏僻,但是随着租界区域的扩张,汉口日租界成为日本侵入中国内地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0.
序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位于中国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自古以来,朝鲜主要是通过与之毗邻的中国来吸收汉文化的。当时,朝鲜同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以通过朝贡这一轴心展开的。在朝鲜人心目中;当时的国际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进行维持的.因而,他们只承认中华思想文明圈.而不知道也不愿意承认世界上还有其他文明圈。在这一文明圈中,中国皇帝起着连接天和人的纽带作用.所以才被人们尊称为天子。十八世纪的朝鲜基本上就是以这种天命观来维持着频繁的朝贡关系的。这种朝贡内容很多,其中有中国皇帝给朝鲜的王位继承者册封王位.让朝鲜…  相似文献   

11.
对于幕末与明治时期的日本人而言,上海首先是中国的上海;同时上海也是世界、尤其是西洋的上海,租界区域出现了与此前的中国本土迥然相异的新的样态;再次是与日本紧密相关的上海,19世纪末期以后,在虹口一带形成了以日本居留民为主体的日本人社会。这样一个多元组合、多重叠加、既相对分离又互相交融、同时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的都市,对于正在走向东亚乃至世界舞台的近代日本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因此,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于上海的认识,首先是对于以上海为媒介的中国的认识,其次是对于与上海相关的世界的认识,同时也是对于通过上海所体现出来的中日关系的认识因此,近代上海对于这一时期的日本人,实际上具有三层意义:观察中国的现场;透视世界的窗口;反观日本本身的泰照系,  相似文献   

12.
童年的政治     
这篇文章开笔就有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题目。但它却并非自空穴而至反而是颇有来源的。这来源涉及生理学--据说人活到老迈的年纪便对近期乃至刚刚发生的事,一无记忆;相反,过去遥远年代的事却清晰地层层凸现于脑际。笔者虽不敢在许多年长者面前妄称"老迈",但记忆的特征已被无情地圈入了上述的生理学范围。于是思维的绵长之线循回到童年。这是一个甲子的跨越但却并不艰难。童年时灿烂的阳光,圣诞老人的夸张的装扮,苏联式的绸缎的红领巾,白塔的湖  相似文献   

13.
高延萍 《文史精华》2007,(11):58-60
1937年,淞沪战争开战3个月后,中国军队因失利而退守了,日军随及占领了上海。上海沦陷时,梅兰芳正住在上海的租界。他原以为住在那里是比较安全的,谁知不久后的一天,有个日本人找上门来,希望梅兰芳在上海电台播一次音。这明明是日本人想借梅兰芳来粉饰日军占领下的太平,梅兰芳当然是不愿干的,他当时就以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演出为由而拒绝了。拒绝日本人  相似文献   

14.
张绍甫 《文史月刊》2013,(12):45-48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市区,曾利用英美商人开设的“大华”、“光陆”两家首轮电影院,放映有鲜明政治意图的日本电影,以毒化中国人民,为时达两年左右。我一度在日本人办的“中华电影公司”工作,被派去接收“光陆”,开办“文化馆”。又曾协助“大华”做翻译工作。所以这一时期日本人利用电影毒化中国人民的事实,我是亲自见闻的。  相似文献   

15.
民初江苏地方官厅及农商部为保护江南丝织业发展,一方面出台了丝区、茧区分设的政策,另一方面严格限制茧行的开设.20世纪20年代日本驻苏领事为振兴苏州日租界,决定于租界内开设茧行.苏州地方丝织业团体联合苏州总商会进行了严重抗议,苏州地方官厅、交涉公署、苏省政府以及北京的农商部、外交部等多个相关部门就苏州日租界开设茧行一事与日方进行了一系列、多层级的交涉.但因租界经商并不违背中外已经签订之条约,因而交涉最终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只得到了日本领事嗣后如再有添设茧行事,一定慎重考虑的承诺.苏州日租界茧行交涉也成为近代通商口岸贸易及对外交涉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在汉口黄浦路临江一端的西南处,有一条芦沟桥路,街道不长,却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这条路原是往年日本租界的属地,它一头靠江滨,另一头正对着三元里铁路孔.从前日本人把这条路定名为“大正路”.“大正”是日本的一个年号,它是指“明治”以后即从1912年到1925年的14年期间,日本的历史上曾将这一段时期称为“大正期”.至于芦沟桥路,是 1946年汉口市政府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更改的路名.  相似文献   

17.
汉口租界与《汉口租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汉口租界,人们就会想到那一幢幢欧式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昔日租界里的风云早已烟消云散,可那段历史,我们不应忘怀。在武汉市人民政府的主持下,经过武汉地方志办公室及一批史学专家的努力,一部图并茂的《汉口租界志》已正式出版。《汉口租界志》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现代史专家袁继成教授主编、主笔。袁继成教授认为,租界对中国人来说,是耻辱的标志。但在经历了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中国,它也向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介绍西方明的窗口,提供了中西明、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平台;租界里的外国洋行、银行、轮船公司在掠夺中国资本的同时,相应也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租界内的与近代商业、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市政设施,成了旧中国城市建设的榜样;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也利用中国反动统治权力难以鞭及的“国中之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这些虽不是当初帝国主义建立租界的本意,但它对中国近代所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正如武汉市市长李宪生所说,我们对租界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味批判和全盘否定的层面上,而应该客观、科学、历史、辩证地深入研究,汲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从六合路以北至麻阳街以南,曾是日租界。租界时期,这里的地名大多从日本本土移植而来,如大和街、大正街、山崎街等。在武汉历史上,日租界的地名曾有过两次大的变化,两次都是彻底更换日租界内的全部地名。  相似文献   

19.
《马关条约》订立后,日本为了在华享有与西方列强同样的地位与权益,急于在长江流域一些通商口岸设立专管租界。但清政府根据张之洞等的建议,以设立本国拥有主权的外国通商场来应对,同时接受李鸿章主张,试图引入列强来牵制日本。围绕在苏州、杭州、沙市、汉口、重庆、上海设立日租界问题,双方交涉6年多。日本始终想剥夺中国对日租界的行政管辖权,实施治外法权,同时尽量将设租界的负担转嫁给中方,但遭到相关各地官府和总理衙门的抵制。日本最终以强权迫使清政府屈服,在苏州、杭州确立专管租界框架后,推及其他口岸。此间,日本很顾忌西方列强的反应,其在上海设立专管租界的图谋与英美扩大公共租界相抵触,加上别无有利之处,最终选择放弃。张之洞曾主导中方抵制设立日租界,但在转向对日"联交"后,态度与举措大有改变。  相似文献   

20.
汉口的日租界,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又于1898年7月16日签订了《汉口日本专管租界条款》而形成的。划定“汉口镇德国租界北首起,量得东界沿长江100丈,南界紧靠德国租界,东抵江滨,西至铁道地界为止”,面积为247.5亩。另有两条特别规定:1、所有外国租界将来设有开拓设施事宜,如有优处,日本当一体均沾;2、此次所订日本租界,以界址过于窄狭,将来商户盈满,则临时酌妥情形,仍在丹水池迤下之地,由日本领事官随时与江汉关监督商酌,购买妥宜地基,以便尔后设立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