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接受中華標點本《魏書》修訂任務,通校諸本、參證他書,稽考古今學者相關論述,歷時五年有餘,幾近完成。《魏書》標點本由唐長孺先生主持完成,廣參諸本,"擇善而從",徴引廣博,考訂精審,此次修訂,其實是一個認真學習的過程。然既言修訂,審讀原校成果,尋繹其擇從的理據,亦是題中之義。兹就中華本對南監本《魏書》的擇從,作一些梳理,并藉以説明修訂的一些情況。  相似文献   

2.
<正>《無上秘要》是現存最早的道教類書,有"六世紀的道藏"之美譽。該書原本一百卷,但開元之後漸漸闕佚,正統《道藏》現存六十八卷。今存《無上秘要》雖非完璧,但它在魏晉南北朝衆多道書中堪稱巨帙,文獻價值自不待言。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國内外一直未見該書的整理本。2016年9月,中華書局"道教典籍選刊"推出西南民族大學周作明教授點校的《無上秘要》,該書校勘精審,標點準確,融整理與研究爲一體,是一部高質量的道教文獻整理力作。  相似文献   

3.
<正>中華書局標點本《北史》由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陳仲安先生主持點校,在二十四史的標點本中,堪稱校勘學典範,廣爲海内外學者所稱引。但是,由於原點校本成書於20世紀70年代,近幾十年新出墓誌文獻等皆未能利用,並且受檢索條件及校勘體例等局限,偶亦存有錯漏情況。現將筆者所見,可堪補正原校記缺漏或)誤者條列如下,敬  相似文献   

4.
<正>中華書局標點本《北史》由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陳仲安先生主持點校,在二十四史的標點本中,堪稱校勘學典範,廣爲海内外學者所稱引。但是,由於原點校本成書於20世紀70年代,近幾十年新出墓誌文獻等皆未能利用,並且受檢索條件及校勘體例等局限,偶亦存有錯漏情況。現將筆者所見,可堪補正原校記缺漏或)誤者條列如下,敬  相似文献   

5.
<正>明新樂王朱載璽,字信父,號誠軒。憲宗成化帝曾孫,襲青州衡藩郡王,係有明一代諸王中頗具文名者。中華書局點校本《明史》卷一一九《諸王傳四》載:"新樂王載壐,……博雅善文辭,索諸藩所纂述,得數十種,梓而行之。又撰《洪武聖政頌》、《皇明政要》諸書,多可傳者?睂缎聵吠趺郑硪灰话擞行?庇?云"壐,原作‘璽’,據本書卷一○三《諸王世表》、《明史稿》傳五《鄭王瞻埈傳》改。按載兄弟舉名字之下一字皆從‘土’旁?庇纱丝芍辽僭邳c校《明史》時用的底本即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原刊本的《諸王傳》中是作璽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來,出版了四種整理本《毛詩注疏》:一是北大本,整理者是龔抗雲、李傳書、胡漸逵;二是臺灣本,整理者是周何;三是《儒藏》本,整理者是鄭傑文、孔德淩;四是上古本,整理者是朱傑人、李慧玲。通過以下八個方面的對比,即一,底本的選擇;二,通校本的選擇;三,對阮元《校勘記》的認識;四,對前人校勘成果的吸收;五,失校和誤校;六,標點的破句;七,引號的使用;八,北京大學出版社繁體字本平議,從而得出結論:上述四本之中,由朱傑人、李慧玲整理的上古本是最佳整理本。當然,上古本也不是盡善盡美,仍有提高的空間。  相似文献   

7.
本文對北宋時南北朝七史首次校刻過程中的諸多環節展開考辨,包括諸史校成奏上時間、刊刻成書時間、各史目錄序的相關問題,主要利用晁説之、韓維等宋人文集中新見之線索,對前人觀點有所推進和訂正。並以此爲基礎,重新勾勒所謂"嘉祐七史"校刻始末,指出嘉祐末年,南朝四史校畢進上;治平時期,校、刻並舉;熙寧中,北朝三史相繼校畢進上;自熙寧中七史全部校畢迄政和中,純是刊刻階段。繼而對熙寧以後諸史刻印遲緩之緣由提出新説,認爲學者歷來將此歸因於書多脱誤,校讎艱難,未中肯綮,實因受北宋後期政局、時風的影響,王安石新學成爲當時學術的絶對主流,七史地位邊緣化,王氏新學經解大量占用了刊書所需的物資、人力,以致七史的刊刻遷延日久。  相似文献   

8.
《魏書》列傳的家譜要素早已引起學界注意,但對《魏書》列傳編排在時代上的混亂則鮮有論者。魏收以前的紀傳體國史主要由李彪、崔光相承編纂,記載内容至少應至宣武時期,各卷人物編次原則是先依時代爲斷,再以事類相從。而魏收加入另一標準,即以家族爲傳,使《魏書》列傳編排呈現混亂局面。通過今本《魏書》中十卷左右即出現一次的"降臣傳",確認了早期國史列傳的年代框架,與此時代不合者則是魏收改作所致。  相似文献   

9.
張雨 《中华文史论丛》2015,(2):31-50,391,392
南朝宋皇太子監國有司儀注,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公文形態。但是,現有中華書局點校本《宋書》、《通典》的儀注文本及標點,均有不完善之處,需要重新校録文本和標點。在對儀注進行了文書學與制度史考察之後可知,儘管尚書臺(省)自西晉以後就已取得了作爲宰相機構的職權,尚書令、僕射也已被視爲宰相,但是遲至南朝宋時,尚書臺仍然未成爲一個層級分化、結構規整、分工明確、各有權限的外朝宰相職司。在兩漢至隋唐間三公制—三省制的體制轉軌還沒有基本完成之前,尚書臺所得的宰相職權,並沒有及時反映到律令常典和公文形態中。尚書臺作爲文書傳遞機構的性質,仍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體現在南北朝公文書式中。就現有研究而言,尚書省及令、僕射所獲得的宰相職權在律令和公文制度中得到反映,恐怕要到南北朝後期,甚至是隋初纔實現。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大學文學院圖書館所藏眾多古籍之中,不少原為著名藏書家、學者的稀見舊物,上有收藏者的題跋校語。現粹編其未見披露且較為完整的部分,显擇要撰寫釋文。一《水經注》四十卷,題漢桑欽撰,後魏酈道元注,清乾隆黄晟刊本,汪辟疆批並跋是本為汪辟疆先生贈書。凡十册,每半葉十一行,行大字二十一字,小字  相似文献   

11.
<正>《佛法大明録》是南宋圭堂居士編著的一部禪宗典籍。該書中土久佚,僅部分文獻有所徵引,因此尚未引起國内學者重視。而日本學界對此書關注較早,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開始~①,陸續有論文發表,其中椎名宏雄氏的《佛法大明録の諸本》~②,是有關該書版本、文獻研究方面最重要的成果。近年來,荒木浩氏又從該書對《沙石集》的影響角度作了一系列深入研究~③,極大地推動了  相似文献   

12.
朱文藻年譜     
<正>向讀乾嘉諸老著述,時見朱文藻身影,顧於其人學行事迹,所知無多,所見僅《清史列傳》一傳耳。~①史傳記載王杰曾延之至京,佐校《四庫全書》,後奉敕在南書房考校;復佐阮元成《山左金石志》;爲王昶纂輯《金石萃編》、《大藏聖教解題》。諸延朗齋佐校編訂者皆鉅公耆德,即此一端,可知渠績學博聞,固見重於當世矣。乃今聲聞(?)然,罕有知者。余前纂《武億年譜》~②,朱、武二人嘗同纂《山左金石志》,共事四五月,《志》中多存朗齋之説及所訪諸碑,因漸留意其  相似文献   

13.
<正>中華書局2013年修訂本《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爲人,隆準而龍顔……常從王媪﹑武負貰酒,醉卧,武負﹑王媪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新見日本宫內廳藏《高祖本紀》寫卷作"武負﹑王媪見其上常有龍怪之  相似文献   

14.
楊爲剛 《中华文史论丛》2020,(3):105-134+386-387
敦煌遺書中保存了大量唐代婚禮文獻,其中包括官方編修的禮書和用於婚禮的口誦詩文。通過對這些婚禮書寫進行分析,以及與存世婚禮文本比讀可以發現,唐人的現實生活中,婚禮程式並没有完全被儒家禮制束縛,而是表現出世俗化、功利化的傾向,以富貴與情欲爲主題的婚禮文學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産物。唐代婚儀禮書與文學表達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魏晉以來的貴族文化,從唐前期到唐後期,婚禮書儀與婚禮文學的書寫羣體從宫廷文臣轉移到官僚文人,婚禮書寫與文學創作表現出世俗化、儀式化的特點。唐代婚儀書寫與表達方式的演變軌迹,成爲中古時期從貴族社會到官僚社會、從貴族文學到官僚文學變革的一個縮影。  相似文献   

15.
<正>《新唐書》之史表共四部,其中《世系表》兩部,分别為《宗室世系表》與《宰相世系表》~①,其修撰者係北宋史學家吕夏卿~②。兩《世系表》以表格的形式記載有唐一代皇室及宰相的家族譜系,乃《新唐書》之獨創,對後世正史世系表的編纂有發凡起例之功~③。然功勞既大,爭議遂多,自其問世,尤其清末唐五代墓誌大量出土以來,繼有學者為之校補、考訂,從專著到單篇論文成果斐然,不  相似文献   

16.
陳翀 《中华文史论丛》2011,(1):301-329,403
日藏古文獻《二中歷·經史歷》記有一份三十卷本《文選》的文體分類以及其各卷帙構成的完整篇目,從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其保留的極有可能就是《文選》編撰初始之舊貌。這份書目首先表明《文選》最初的文體實爲三十四體(三十三大體再加"離騷"),更重要的是,這份書目的出現還牽連到《楚辭》在六朝文體概念中所發生的變化以及晉宋樂府之流變等諸多文學史上的根源性問題,爲探討蕭統編撰《文選》之動機與意圖提供了一個新的切入點。  相似文献   

17.
正《宋史·范廷召傳》:宋初,范廷召"從平李筠、李重進,轉本班都知。又從征太原,再轉散都頭、都虞候、領費州刺史"。按:此處標點有誤,"再轉散都頭、都虞候"應連讀爲"再轉散都頭都虞候"。首先,散都頭無法與刺史相提並論。《宋史·兵志一》記載,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正月,曾頒下詔書,正式確定諸班直名額,其中殿前司"諸班"禁軍即包括"殿前指揮使、内殿直、散員、散指揮、散都頭……"並且進一步規定"諸  相似文献   

18.
<正>《華陽國志》記載宏富,考證翔實,久爲古今學者稱道,然歷代翻刻,訛誤在所難免,任乃强先生《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對該書進行了大量的訂補工作,取得了很高的成績,但校書如掃落葉,該書仍有一些訛誤的地方,兹舉二例如下:《漢中志》:漢安帝永初二年……漢陽杜琦,自稱將軍,叛亂廣漢郡,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從江瀚(1857-1935)在清末民初的社會活動、交遊圈及其著述來看,他應該是位有些影響的人物。查檢梁淑安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近代卷》(中華書局,1997),未見其人;錢仲聯、傅璇琮等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有江瀚小傳;在汪辟疆《光宣詩壇點將録》1944年的定本中,江瀚的名字以"一作"的形式出現,在"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一十六員"中有"地明星鐵笛仙馬麟,林紓,一作江瀚(附子庸)"一目,"一作"筆法,可見江瀚  相似文献   

20.
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是目前已知惟一的楊復編纂《祭禮》文本,也是研究朱熹及其弟子禮學思想的重要材料。該書因年代久遠,有殘損缺頁之處,而馬端臨《文獻通考》的禮制部分基本抄録了楊氏《天神》、《地示》、《宗廟》、《百神》諸篇,可供考訂佚文之用。本文試圖據《文獻通考》對《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進行1佚的同時,總結歸納馬氏吸收楊書的體例,並對兩位學者編纂禮文的體例、思想試作比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