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國家統治原理的實施,必須以當時社會結構爲前提。秦漢以來已建立小農經濟型態,所以可實施"人頭統治"(或曰"個别人身支配")。到唐代,國家權力是依禮而建立身分制社會。此即將全國人循由下列二種機制相互結合而賦予某種地位:一爲依據政治權力運作所規定的身分,政府根據全國人年齡多寡,區分爲黄、小、中、丁、老五種身分,承擔國家給予的權利與義務;一爲社會關係的身分,此即親屬關係、義合關係以及主  相似文献   

2.
吏卒、黔首與徒隸,是秦對其所統治人民的身分劃分。"吏卒"包括吏與卒:"吏"分爲長吏與少吏,"卒"分爲屯戍、求盜等;吏、卒在任職、服役期間,均由國家發放稟食,長吏且得享秩禄。"黔首"指著籍的編户齊民。統一後"新黔首"皆需應徵從軍,卻未得普遍授田。"徒隸"包括刑徒和隸臣妾,受官府强制,從事各種勞作。在秦統治的十餘年中,遷陵縣吏卒、黔首與徒隸三種人在可統計的總人數中,分别占37.5%、50.6%和11.9%,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統治下社會結構的部分特徵。  相似文献   

3.
日耳曼人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歷史舞台上的主角之一。正如列昂捷夫所說:‘古代日耳曼人,這不但是今日德意志人的祖先,而且是西歐其它各國——英、法、意、西班牙、挪威、瑞典、丹麥,等地大部分居民的祖先。’[註1]他們會經和羅馬帝國的奴隸共同滅亡了西羅馬帝國,而在它的廢墟上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所謂蠻族王國渲刑貏e是法蘭克王國,它的發展過程更成為歐洲封建制度形成的典型。因此,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古代和中世紀的世界歷史起見,我們有必要來對於日耳曼人的歷史發展情況作一番比較仔細的攷察。  相似文献   

4.
<正>汉末魏晋长期战乱,造成大量民众死亡或逃亡,人口数量锐减。当时统治者为了维持稳定的劳动力供给和社会稳定,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证与其他政权竞争时处于优势(或不至于落入劣势),以及出于与世家大族争夺人口的需要,开始将治下编户划分为多种身分的人户,如屯田户、兵户、吏户等,他们与普通民户一起,按照身分承担不同的国家义务。与秦汉时期编户齐民体制相比,魏晋是一个身分制突显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唐帝国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汉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之后,再度出现的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文明昌盛的大国之一。三省制是唐代中央的官制,是中央集权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它是唐代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统治阶级交替升降,中央和地方实力消长的反映。唐代三省制,继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官制而发展、完备、制度化,对宋元明清的中央官制有着重大影响。唐代三省制有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6.
在我們斯維爾德洛夫省,博物館非常多。這裏有十二個地誌博物館,三個紀念博物館:斯維爾德洛夫博物館、斯維爾德洛夫城的馬明·西比列克博物館、以及在泰弗今斯基的吉拉新莫夫克村裏的巴佛李克·莫洛索夫博物館。我們這兒還有一個在設備和陳列品的豐富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地質博物  相似文献   

7.
唐代视品官制初探李锦绣唐代官制体系可分为流内、视流内、流外、视流外四种,这就是《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所谓的“流内九品三十阶之内,又有视流内起居,五品至从九品……又有流外自勋品以至九品……视流外亦自勋品至九品”。流内官最为普遍,也最重要,史籍记载较...  相似文献   

8.
<正>一、前言對於中國史上立足於廣大南方地區的孫吴政權,圍繞其政權性質與政權結構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學界已積纍較多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1)其中,唐長孺先生通過探究江南地區的宗部、山越論述孫吴的建國歷程。他曾經指出,孫吴創業時,由於奪取了原來由若干大族控制的勞動力而取得軍事上與經濟上的優勢,才能建立起長江南部的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达,制瓷手工业也相应地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全国各地烧造瓷器的瓷窑作坊蓬勃兴起,制瓷工艺技术与造型装饰艺术不断创新和提高;陶瓷器在社会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中,日愈受到普遍喜爱和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商业贸易、中外友好交往中,瓷器已成为大宗商品或馈赠礼品。唐代的制瓷业,是我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阶段。利用考古发掘的新资料,结合有关史籍文献,综合分析研究唐代制瓷业的发展与成就,以及促进制瓷业大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唐代制瓷业对海外的影响等,不仅对研究我国陶瓷史具有意义,而且对深入研  相似文献   

10.
沈氏家族自兩漢之際遷居吴興武康以來,始則在西晉末年成長爲吴姓豪族,繼而于劉宋中葉上升爲軍功士族,終乃在齊末梁初嬗變爲文化士族。吴興沈氏的士族化,不僅起步較晚,而且主要通過黨附皇權而得實現。梁末以還,受門風轉向的負面影響,沈氏族勢日漸衰退;隋唐之後,更因爲離散宗族政策的實施和選舉制度的變易,吴興沈氏喪失了鄉里根基的依托,與其他中古士族一樣,最終消融于官僚帝國的組織框架和文化構造之中。  相似文献   

11.
孫英剛 《中华文史论丛》2011,(2):221-254,405
中古時期的見鬼人溝通生人與亡魂,預測禍福,活躍於政治舞臺;在社會生活中,他們看宅地、招亡魂,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醫療領域,他們連綴亡魂,解釋病因,也産生了重要影響。在醫療、驅鬼、返魂等方面,見鬼人與佛道兩教存在競爭關係,並且遭到排斥和打擊。而佛道兩教雖然排斥巫者,但是在一些技術層面,卻是借鑑了巫術的解釋和方法。不論醫者,還是宗教人物,在救死扶傷或者驅除惡鬼之後,時常借助見鬼人的嘴,驗證自己的醫藥或者法術的功效。在很多情況下,見鬼人充當了證言提供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唐初沿用隋代旧钱,私铸盛行,量轻质劣的恶钱充斥流通。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李渊整顿钱制,始铸“开元通宝”,标志着新的钱币制度的建立。在中国货币史上,开元通宝的铸行意义重大:设置官铸钱监,国家重新统一铸币权;钱币标准化,确定钱币径寸、重量、合金比例;改革衡量,枚重一钱;十钱一两;通宝称名,单位为。  相似文献   

13.
唐代宰相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唐代官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秦汉宰相制度,又直接因袭隋制,并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其宰相制度演变之频繁,机构之庞大,宰相人数之多,制度之完善和系统,对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作用之显以及对中外历史影响之深远,为世界历史所罕见。而这些纷繁复杂的特点,无不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密切相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直接制约着相权的争压和演变,进而影响着唐代历史的兴衰更替。  相似文献   

14.
以儒家倫理爲中心的禮法,在先秦時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漢代則通過獨尊儒術,把經學變成了官方意識形態。東漢末年,世代讀經、做官的名士世家,逐漸演變爲士族。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開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家法和門風。到了唐宋之際,士族開始與官爵脱鈎,禮法文化也爲更多的社會階層所接受。門閥士族不再獨占文化上的優勢。士族的衰落與禮法的下移是一個同步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化的佛教扮演了重要角色。隨後興起的理學,則是針對業已下移普及的禮法文化完成了一次理論化重建。  相似文献   

15.
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仓制与青苗法比较刍议张全明社仓制与青苗法一样,同为宋代荒时暴月平抑高利贷剥削、以利防灾救荒的改革措施。然而,由于青苗法系一度推崇至极的"改革家"王安石所行,因此,历来评价极高;而社合制却是一度被批判、声讨的"保守派"朱熹所创,因而,对其评价,不是大...  相似文献   

16.
關琳 《文物》1954,(10)
京当乡王家嘴子村,在岐山县城东北五十五里,北至箭括岭约六里,西至岐阳五里,地形三面环沟,遗址就在村南百余公尺的一个黄土丘上。沟底有水叫三岔河。土丘  相似文献   

17.
18.
中央到地方,大部门体制改革试点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深圳的"行政三分"制探索.学术界在对"行政三分"制的理论依据界定时,出现了分歧,不知道其到底是历史经验还是当代实践.很对学者从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行政改革浪潮中对深圳的"行政三分"制进行理论探源.  相似文献   

19.
论唐代宰相中书门下二省制李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制度的演进呈现出许多历久不衰的规律,它们构成了超稳定的中国政治文化的体系,表现在中央政制上的宰相集体制可说是封建政治制度史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是,同属宰相集体制,历代却有各不相同的体制架构...  相似文献   

20.
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碑(以下简称“物帐碑),详细记载唐懿宗咸通年间迎送佛骨时皇室供奉佛祖的金银宝器衣物的名称、件数、重量、尺寸、以及施奉者的姓名等,是我们研究地宫出土文物的实物依据。本文就《物帐碑》和地宫出土金银器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