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建史志》2009,(5):30-30
9月中旬,《永定客家土楼志》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为了更好地保护土楼、宣传土楼,由永定县委、县政府主办,永定县方志委于2000年开始编纂《永定客家土楼志》。该志的编纂一直伴随着永定客家土楼申报”世遗”的过程。经过精心组织,数易其稿,于200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永定客家土楼志》的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2.
林衍经 《福建史志》2010,(3):14-16,19
在当代,提起永定,人们便会想到那里的客家土楼。土楼虽然闻名遐迩.但是人们对它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2009年2月,由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出版的《永定客家土楼志》(以下简称《土楼志》),以其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细腻准确的记述,  相似文献   

3.
说起泉州的土楼,就连泉州人都感到惊奇。因为在世人眼中,土楼已然非永定莫属。泉州土楼在哪里?什么样?笔者在跟随泉州社科联土楼课题小组经过几次翻山越岭的实地考察后,拟对泉州土楼的成因、特点等问题进行粗略的思考,并通过与永定土楼的比较来找寻泉州土楼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罗拉 《环球人物》2020,(5):116-117
永定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土楼凝聚着客家人的生存智慧,造型百态、种类繁多,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永定也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亻厓]”就是“我”,客家人常把它挂在嘴边。有人说,“[亻厓]”的形状像走到悬崖边而无路可走的人。  相似文献   

5.
《文史月刊》2012,(7):F0002-F0002
福建客家土楼建筑是人文内涵丰富、造型功能独特的传统生土建筑,它遍布龙岩市永定全县各个乡村,主要分布在汀江、永定河流域。  相似文献   

6.
谢丽珠 《旅游纵览》2022,(24):67-69
永定土楼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也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近年来,永定土楼旅游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较大游客量与较弱游客消费的矛盾,政府期望与村民诉求利益的矛盾,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的矛盾等日益凸显。因此,面对文旅融合新形势,如何处理好永定土楼的保护与开发关系,确保区域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可持续发展,是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7.
严群星 《福建旅游》2005,(1):F002-F002
元旦前夕,福建土楼文化旅游节在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的振成楼拉开序幕。本次旅游节由厦门市旅游局、龙岩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永定县人民政府承办。  相似文献   

8.
福建土楼俗称"生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地区,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位于闽南沿海地区的云霄县亦保存有较多的土楼,其建筑材料、构筑风格与南靖、永定等山区县的土楼有较大差异,独具地方特色。本文对云霄土楼的基本情况作了概述,并对云霄土楼的杰出代表——树滋楼的建筑特色、价值意义进行了分析,为研究福建土楼的分布、区域特征有较大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建土楼是世界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但人们对福建土楼最熟悉的部分是永定和南靖的土楼.对华安土楼的了解仅限于二宜楼。事实上.华安土楼不论是建筑风格、规模、年代等方面都可以和南靖、永定的土楼相媲美.有的甚至是其他地方土楼所不具有的。华安现在保存下来有代表性的土楼68座、按照明清两代华安县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其比例也应该是相当高的.土楼遍及华安县全境.全县9个乡(镇)都有土楼:按建筑式样分,圆楼数量占三分之一强.方楼约占三分之二:按建筑结构分,单元式5座,通廊式61座,两者兼有2座:按己可考的建筑年代分.明代有9座.清代52座,民同1座.另有6座年代无考。  相似文献   

10.
福建土楼     
牟德厚 《丝绸之路》2004,(12):61-62
福建闽西南土楼,地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接地带,那里山势蜿蜒,峰峦叠嶂,山坳里、坡地上,千姿百态的土楼像繁星般密集。据不完全统计,闽西南境内约35000多座土楼,主要分布于永定、南靖等县,土楼的居民大多数是客家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11.
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共同奋斗、不断追求和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本文阐述永定客家土楼的文化,分析永定客家土楼现阶段的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发现土楼文旅资源存在旅游内容滞后、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与科创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客家文化的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利用新业态促旅提效、发挥文化独到之处以及坚持科技赋能等。  相似文献   

12.
古老的土楼文化如秋阳般暖暖地静静地洒落在闽西南不起眼的各个角落里,任凭有心人去捡拾那些瑰宝流金。 从闽南到闽西,从南靖到永定。“土楼探访小组”辗转颠簸,虽有车马劳顿之苦,但是土楼隽永悠长的古老韵味已在每个人的胸中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3.
《福建史志》2008,(4):56-58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京市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获表决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遗”名录的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包括永定县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大地土楼群。为庆祝福建土楼早遗成功,本期特刊出永定、南靖、华安土楼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土楼是福建西南部以永定为中心的客家人的民居。这种民居非常特殊,有方形、园形。多为四层,中间为庭院。居民多属同族、同宗、同姓。它是北方因战乱而南迁的移民带来的。在东汉以后。北方战乱,大姓士绅多聚居建成坞壁,作为保护自己。客家人南迁到福建西南,在少数民族与荒野之中,也采取这种形式建筑以适应防守需要。永居的土楼在当地环境亦有发展,特别是园形土楼,形成独特形式。由于客家人聚族迁移此地,土楼既适应其特殊环境,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客家人以耕读为中心的强大内聚力的文化的发展。因此,土楼既是客家文化的一种外在景观,又是其文化内涵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15.
闽西永定数以万计的土楼群.是中原汉族南迁的客家民系所独创的属于中国南方住宅的一种非常宏伟的建筑体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居民住宅。客家土楼,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每一座土楼的建造,都体现出客家人开拓创业、发展奋进、勤劳俭朴、好学崇文、和睦敦厚、孝悌传家等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6.
第一期 观点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马自树 呼唤世界考古学中的中国考古学王建新 聚焦 东方古城堡魅力—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探秘黄汉民 永定客家土楼胡大新 南峭土楼切于华幸 华安土楼林艺谋 宜山立水-二宜楼曹五丢 福建土楼的巾逝之路郑国珍 古建筑 康百万庄园赵海王张毅海 人物 为历史寻根为文化遗产保护坚守 —记文物保护专家郑孝燮丈丹 第二期 第三期 观点 文化底蕴与城市魅力的弘扬张志 观点 提升研究水准.更好保护文化遗产陈俘 保护整体性是大遗址保护的权本徐断民 聚焦 .天鹅“展翅 —天津博物馆建筑剖析 文化遗产的…  相似文献   

17.
正千百年前,五次大规模的南迁,使中原汉民背井离乡成了南中国的客家人。他们用自己的足迹,写下了浸透血泪辛酸的迁徙史诗,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造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客家土楼。土楼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电影《大鱼海棠》上映后,让很多人眼前一亮,堪称国漫之光,说不清是土楼成就了电影还是电影成就了土楼,"神之围楼"成为街头巷尾尽人皆知的话题,那一座座将天空完美围合的神之原乡正在永定。  相似文献   

18.
土墙外面是刀光剑影、弱肉强食,土楼里面的小天地却充满了血缘亲情、和睦团结。著名的永定承启楼内有一幅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土楼既是客家人的躲避风雨的居所,更是他们深深依恋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伊东升  张族进 《福建史志》2000,(4):27-28,53
所谓地方特色,不言而喻,就是指本县与他县不同的地方。永定县最具特色的东西,就是华侨、土楼与烟草。人称永定有“三宝”,指的就是这三件东西。既然华侨、土楼与烟草是永定县的三大特色。那么《永定县志》是怎样突出它,使地方色彩更加浓郁呢?首先,该志设立三个特色专卷,用11万余字(全志计38卷180万字)的篇幅来表述和突出地方特色,并在记述上由点到面,不断深化,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现就该志所设烟草、华侨和土楼三个专卷,分别谈谈读后感。  相似文献   

20.
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属纯客家县份。客家是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战乱和灾害等,从公元4世纪初(西晋末年)开始,曾有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至公元10世纪(宋代)在闽、粤、赣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土楼渐渐成为其繁衍生息的主要居所。作为客家文化的一种载体,永定客家土楼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近千年以前,而且经久不衰,延续至今。现存的永定客家土楼,主要有殿堂式围楼、五凤楼、府第式方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日字形楼、目字形楼、弧形楼、三合院式楼、四合院式楼、富字式方楼、二堂二落式方楼、走马楼、一字形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形似纱帽)、吊脚楼(后向悬空,以柱支撑)、前圆后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