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琳 《敦煌学辑刊》2010,1(1):163-170
佛家通过禅定训练获得"般若"智慧,借此反观自身清净本性与本来面目,在空间的去蔽中成全一种审美适意的本真生存状态;佛家通过禅定训练获得瞬间"顿悟",借此恢复自身心理的完整性,在时间的凝聚中体悟物我合一的永恒生存境界。佛家禅定般若的训练方式为现代人提供了去除精神与物质对立关系、恢复心灵本真状态、保持精神生态平衡的全新途径,值得现代社会进一步探索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豫川 《中国西藏》2014,(3):28-31
因明是佛教五明之一,起初为佛家论义之方便法,用于与其他各派、甚至是大小乘之间的辩论。“因明”这一词语首先出现于玄奘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中,玄奘在印度那烂陀寺求法时,曾运用因明多次破斥外来论师的邪见,名震天竺。他回国后,创立了唯识宗,大大推动了中国因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以及逻辑方法的科学。人们更多的是从形式和规律方面来研究逻辑学。近年来,随着逻辑哲学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一部分学者开始更加重视将逻辑学用哲学的视角来分析。本文将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讨论东西方逻辑认识论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有关北宋官窑的研究,目前最为紧要的课题是证明北宋官窑的所在地。对此,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北宋官窑位于北宋时期的京都汴京,这种说法从北宋官窑研究初期开始就成为了主流;另一种说法则否定了北宋官窑在汴京的说法,指出北宋官窑在当时的汝州。其中,第二种观点的核心依据是《坦斋笔衡》中提及的"京师"与《老学庵笔记》中的"惟用汝器"的解释。作者在本文中对持有第二种观点的依据进行仔细分析,从理论上看,这一观点并不符合逻辑。因此,作者仍然支持北宋官窑位于汴京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逻辑起点是一个逻辑体系的开端,是整个逻辑体系赖以形成、得以展开的根基,它贯穿整个逻辑体系的始终,孕育着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并决定着这个逻辑体系的内在框架和层次结构。在对逻辑体系和党群关系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把鱼水关系确立为党群关系的逻辑起点具有重大意义。从一般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三个方面,都可以为"鱼水关系是党群关系的逻辑起点"提供深厚的理论依据。始终保持党群关系的逻辑起点"鱼水关系"具有挑战性,需要牢牢把握其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张东荪的逻辑化观,并藉此对近现代的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做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反省,最后提出以平等的比较化观和坚持以大逻辑观,来实现中国古代逻辑研究范式的当代转换,从而以之服务于中国化现代化的大目标。  相似文献   

7.
顾銮斋  丁翌 《安徽史学》2023,(5):142-151
中西中古社会的税收各有自己的内在逻辑。逻辑过程以赋税基本理论为起点,通过制税、用税和审计等实践性环节,形成自己的体系。税权实体在中国只有一个,即皇权;在西欧则有两个,为某一权力集体和王权。中国制税无专门组织,制、征一体,由皇帝控制;西欧制税组织为一权力集体,征收与否一般取决于纳税人或权力集体的是否同意。税款支用在中国一般由皇权决定,皇室消费、官员俸禄、军费开支等主要由纳税人负担;在西欧主要由权力集体控制,纳税人主要负担战费,王室消费、官员俸禄则出自王室。审计机关在中国只有一套,审计权力集中于皇帝之手;在西欧通常有两套,一由议会执掌,主要是保护国税收入,以免国王或王室挪作私用;一由国王控制,以保证王室财政的完整性。在赋税基本理论的制约下,通过上述实践性环节,中西中古社会的税收逻辑呈现出显著的必然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逻辑起点的确定,为方志学的理论研究找到了一个出发点,形成贯串学科理论的主线.方志学要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设定自己的逻辑起点,并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来检验这个逻辑起点的设定是否正确.逻辑起点与本学科基本理论有密切联系,通过设定逻辑起点的讨论,对基础理论研究也可起到推动作用.革命导师确定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的方法论给我们以重要启示,马克思正是从商品分析开始,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学科逻辑起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先验逻辑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理性的误用(越界使用)进行逻辑的诊断和学理的批判,进而把我们的主观看法和意见转换为能够推演的学术命题,而且能够让我们认识到,经验性的研究只能把人当作自然"物"或客观对象,不适用于人的自由。因此,民俗学不仅需要先验逻辑来进行明确的知识划界,而且"需要超越性一跃",即跳出有限的经验界,进入理性的"目的王国",才能真正以实践民俗学的方式论证并维护普通人的自由、权利和尊严,由此成为一门现代学科和伟大的学科。  相似文献   

10.
张磊 《神州》2013,(7):250-250
奥尔森教授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本身是围绕着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如何协调的问题。从个人理性出发,并不能保证自发地、自然地产生出集体理性。个人理性的张扬,结果可能是集体无理性。对于指望以个人理性为本位建构社会的观点缺乏必然的逻辑。因此,个人理性走向集体理性是一个强迫的过程,也就是制度化的过程。《集体行动的逻辑》的最终目的在于——在"期待、公共产品与激励"之间的进行利益协调和利益均衡,力图达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和谐,以期实现各方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梁滨久先生《小议王晖方志性质定义的逻辑方法》一文的答辩,回答了用比喻下现象性补充定义是逻辑学下类似定义的一种,逻辑学有下定义与类似定义的组合方式,上升到哲学范畴就是以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定义方式。作者认为开展方志性质争鸣这样的学术活动,一、观点要集中;二、方法要科学;三、刊物要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一门学科,确立恰当的逻辑起点,对于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从正确的逻辑起点出发,可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地展示学科丰富的内容,也才能构筑起该学科理论体系的骨架.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支起整个宇宙.而科学理论如果有了一个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并可演绎成体系的逻辑起点,那么它就能以此为基础构筑起知识大厦.科学史表明,任何一个已形成理论体系的学科,都是有逻辑起点的.如遗传学的逻辑起点是基因,普通化学的逻辑起点是化学元素,有机化学的逻辑起点是碳氢化合物,生物学的逻  相似文献   

13.
徐楠 《沧桑》2009,(1):89-90
法律逻辑理论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法律研究的热门问题。然而,随着法律论证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逻辑已经不能为法律论证提供合理恰当的逻辑基础,因此需要我们寻找新的出路。西方逻辑学界在20世纪后半叶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对法律逻辑从另一个侧面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新兴的非形式逻辑来为法律论证寻找新的逻辑基础,提供新的逻辑辩护,因而,法律逻辑研究面临着新的课题。本文就法律逻辑研究的非形式转向作了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秦摩亚 《炎黄春秋》2011,(12):77-80
《炎黄春秋》2011年第10期"争鸣录"栏目,发表了王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也谈瞿秋白为何没参加长征",作者主要观点是赞同王彬彬与陈铁健的观点,即"左倾领导者把瞿秋白等人留下,实际上是让他们听任命运摆布,说不好听的话就是借刀杀人"。该文的观点与王彬彬的观点如出一辙,王彬彬用了1.8万字来阐述他的观点,可以说是他们观点的代表。王龙的文章与王彬彬的也有不同之处,是他提出当时许多中央领导为瞿秋白说情,如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吴亮平,他们都希望瞿秋  相似文献   

15.
"北方谈话"和"南方谈话"都是邓小平创造性理论活动的经典之作.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发现,两者在形成背景、创新性内容以及功能特征上存在许多共性,而在阶段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成熟度上又存在差异.无论是两者间的共性,还是相互间的差异,都共同印证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统一性,这个结论对新的理论创新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从学术观点还是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审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视,谭崇台教授主编的<发达国家发展初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研究>①(以下简称<比较研究>)均堪称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其学术观点主要涉及经济发展历程、经济发展要素、经济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客观而论,<比较研究>的主要观点论之有据,且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社会形态讨论的各种观点均映射着时代发展、现实政治与史学研究的关系,深化了对中国古代历史属性的认识。其不足或是以既定的理论框架解释历史事实,或者将某一种或者是某一时期的社会关系、制度等同于社会形态。科学之道是要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统一、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前提下,从经济基础入手、在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逻辑关系,从而把社会形态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李洪财 《文博》2012,(5):73-76
法藏的(P2063)《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和《因明入正理论后疏》是风格独特、书法上乘的草书佛典。沈剑英《敦煌因明文献研究》对这两部文献作了全面整理释读,其中(?)等字阙释或误释,本文对这几处文字作了重新释读,然后通过释读谈谈关于敦煌草书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筑遗产的真实性是种旨在确定遗产价值,对其各方面是否名副其实的判断。随着人们对建筑遗产价值构成的认识深化,也经历了"文献信息真实性""作者真实性""文化传统真实性"这三种真实性的认识扩展;但真实性的理论模型与内在逻辑始终是一样的,作者真实性始终是建筑遗产价值及其真实性的决定性因素,并反映在各种国际保护文件与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逻辑学是人类正确思维的工具。形式逻辑作为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形式逻辑这一思维工具.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作为修志工作者更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逻辑知识,并应用于志书的编纂.以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编纂出观点正确、体例规范、史实准确的上乘志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