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女性静静地躺在治疗床上,耳机里不时传出低沉忧伤的乐曲。"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一个人。""什么人?""是老人,啊,是我爸爸,他去世多年了,我很想他。"她开始哭泣:"我原来没发现这么爱爸爸,他去世时我连眼泪都没掉。过去他经常打我,现在我突然发现内心还是爱他的。"  相似文献   

2.
《南方人物周刊》2008,(22):85-85
亲爱的木木:经常看你的情感信箱,感情中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就看你当不当一回事。我是个乐观的女孩子,自信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对付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但是关于我男朋友的吃饭问题,我当回事了,我遇到难题了。我男朋友很瘦弱,胃不太好,我多希望他能像头猪,什么都吃,什么都吃得美味,这样才能慢慢胖起来。可他偏偏很挑剔,味淡了不行,味重了不行,夏天连喝牛奶都嫌太凉对胃不好,韭菜是绝不能吃的,说吃了伤胃,每天要吃肉,炒青菜必须烂。其实人要这么个吃法,什么时候也长不胖,什么东西都吃点,这样才是好孩子啊!我俩很少闹别扭,只要闹别扭,肯定是因为吃饭。我是什么都爱吃的,我们家人胃口都很好,我估计爸妈也喜欢能吃能干的女婿,而他吃饭百般挑剔。我都和他说好多回了,人的身体没有那么金贵,什么都吃才会健康。我快烦死了,我真希望他是头猪!一个健康的小妞  相似文献   

3.
《沧桑》1994,(1)
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自称是“上帝遣使的仆从”,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和平与宗教事业。他的理想——靠主的福音让一切不幸的人都摆脱苦难,为此他孜孜不倦地传道、游说,而再三宣称:“我没有什么!我不奢望什么!”  相似文献   

4.
草堂随想录     
朱子青同一位狐仙交上了朋友。他同朋友们经常邀请狐仙举行诗文酒会,狐仙每次都来。他能说会写,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一次,朋友请狐仙现形,让大家见识见识。狐仙说:“你们想见我的真形吗?我的真形怎么让你们看呢?你们想见我的幻形吗?既是幻形,见与不见又有什么不同?”大家还是缠着他。他说:“你们想象中,我是什么样子呢?”一人说:“应当是须眉皆白的长者。”话音刚落,大家马上见到一位皓首白眉的老人。一人说:“我想你该是一位仙风道骨的人。”于是老翁立刻变成道士。又一人说:“我看应当是星冠羽衣的仙人。”于是他又变成一位…  相似文献   

5.
秦川同志是我上世纪50年代在中央宣传部工作时的老领导,2003年1月29日去世了。他走得那样匆忙,没留下一句遗言,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怀念和崇敬。我想不起他对我有什么说教,在我心目中都是他的身教。  相似文献   

6.
“有个观众说,都说你梁博成熟,成熟有什么用?我要的是唱得好。这句话虽然是攻击我的话,但我会记住他一辈子,我非常感谢他。音乐比赛,你成不成熟,跟你是不是好声音,有什么关系?唱得好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7.
同桌的他     
正我的同桌是邓宁诚。在我的印象中,他特别调皮,还最爱抄我的作业。还有,他恨透了上课,却爱死了下课。这不,这节课是他最讨厌的数学课。才刚上课,他就不停地抱怨了起来:"这方程怎么那么难,听不懂!什么时候才能下课啊!"我心想:邓宁诚,你就不能耐心点,才上课5分钟呀!自言自语了一会儿,他突然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哦!对了!这节课下课后,是陀螺决赛耶!我一定要打败周丰!"说着,便拿起自己的陀螺摆弄了起来。要做课堂作业  相似文献   

8.
胡绳同志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师,是我青年时代受益最多的老师。他的逝世,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止不住对他的深深的思念。当年他对我、对年轻人的谆谆教诲,我至今记忆犹新,终身难忘。从1951年到1957年,我担任胡绳同志的秘书共六年多。那时我刚从高中毕业不久,什么也不懂,所谓秘书,不过是做些接电  相似文献   

9.
我父亲汪小川自离休直到身体状况完全不支为止,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埋头写作。我偶尔在夜里两三点钟看到过他在灯下伏案笔耕不辍,搞不清他是尚未入睡还是已经起床。我佩服他的勤奋,却没有关心过他写的是什么。从小到大,我们眼中的父亲不是写字就是看书,我们已经习惯了。  相似文献   

10.
爸爸的期盼     
暑假里的一天,我在家闲着没事,翻起了爸爸的相册来。里面有稚气未消,刚上小学的他;有日渐成熟, 刚上中学的他;有羽翼初满,刚刚工作的他;有振翅高飞, 认真工作的他……但最令我着迷的,是一张他当初在宿舍倚门凝望的照片。他那深邃的目光,好像在等待者什么,又好像在期盼着什么,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在我的央求下,爸爸给我讲述了他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外面刮着凛冽的寒风,下着小雪,这是爸爸来到扬子公司工作后遇到的第一场雪。对他这个刚毕业还不满20岁的中专生来说,离开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离开了生他养他的亲人和故乡,来到了一  相似文献   

11.
独眼 《南方人物周刊》2012,(30):113-113
看他的书,心中不断冒出的念头像很多小而隐蔽的靶子,他的字像射出的软箭,毫不吃力地就扎中心中的红点,“全中”。他的随笔,有像是心里怀着一股劲要说明什么抵抗什么写出来的,也有看上去只是记了一些琐事混事写出来的;他的小说,有写得好的,有看上去不如那些的。这些书,我读了几乎所有的中文版,“全中”的感觉跟别人评价的文字水准没关系,我总是感到,他话语间的大小心思和感受,我好像能百分百地理解,如果我是他,在那个时候大概也会那么想那么做;偶尔会自负地想,如果我是他,大概也会那么写。  相似文献   

12.
美国老布什因重病住院,在重症病房度过了圣诞节。他早已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奈。在他88岁生日前夕,他告诉孙女詹娜,自己多次思考过死亡:"我想知道死亡是什么,我想天堂中,绝对有很多我渴望去见的人。"  相似文献   

13.
来信     
他得益于开放年代一个赛车手,一个追风少年,一个帅呆了、酷毙了的小伙子,一个依靠写作获取稿费和版税,就可以活得很滋润的新生代作家,一个宁可让贵妇人包养也不愿意让体制保养的"过早成功的人",一个想写什么就有人愿意登什么的写作者……我如果只拥有其中一个身份,就知足了,何况这诸多种种集于他的一身,我没看过他写的书,但我很早就知道他的名字。他是很多年轻人的青春偶像。  相似文献   

14.
薛芳 《南方人物周刊》2014,(20):109-109
冯仑本人比他的照片要帅。我俩都是陕西人,采访一开始,没有一本正经,两个陕西人用家乡话聊了几句闲话。我能约到这个采访是因为他出了新书《理想丰满》。我问冯仑:你儿时的理想是什么?他回答:我想的都是大事,匡扶正义之类的。  相似文献   

15.
糗事一箩筐     
《南京史志》2014,(5):63-63
我外甥再也不理我了。因为今天下午带他逛街,一有年轻美貌男性,我就立刻把他丢开,保持距离。实在来不及就蹲下来一脸慈祥地问:“小朋友是不是走丢了,你妈妈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6.
我曾问一位久居新疆的摄影家,喀纳斯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色彩!当然是色彩!秋天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 《神州》2008,(3):52-53
革命先烈李大钊先生是我的故交,至熟之友,通常都称呼他"守常"——这是他习惯用的别号和笔名。在1919年前后,我每次到北京大学讲课,在上课之前和下课之后,必定去他图书馆主任办公室盘桓10分钟至20分钟,因为彼此很熟,他忙他的事,我进门或离去,均不打招呼。他主编的《每周评论》,我顺手取阅。他有时主动地要我看什么书刊,便顺手递给我,亦不加说明。我接过翻阅后,往往亦无表示。遇有重要书刊,  相似文献   

18.
周苍柏(1888~1970年)系中国第一代银行家。曾任湖北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副主席。周小燕,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大师。此稿写于1985年。我父亲周苍柏去世15周年了。15年来,我深深地怀念着他。虽然他曾经是银行界实力人物,可他身后没有留给我什么财产。他留在我记忆中的,是他那颗热烈纯真的爱国忧民之心,是他那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19.
狂人刘文典     
刘文典跑警报刘文典教授,字叔雅,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1958年卒于云南昆明。关于他的逸闻太多了,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他与沈从文的逸闻。刘文典历来看不起新文学作家,在西南联大则尤其蔑视讲授现代文学写作课的沈从文。西南联大晋升沈为教授,刘文典很不满,怒气冲冲地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是我不会给沈从文4毛钱!他要是教授,那我刘文典是什么?”还有一次遇日机空袭,刘文典在跑警报途中见沈从文也往山上跑,便对沈说“:你跑什么跑?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被炸死了,就没有人讲《庄子》;学生…  相似文献   

20.
我没有走过父亲走过的长路他的脸上是几番沧桑几番血泪我没有看过父亲看过的国土他的乡愁是浩荡之江滚滚之水我只能偷偷瞄着父亲的眼眸感觉他眼光最深沉处的浮云苍狗我没有留下父亲留下的疮疤他的伤痕是不敢思忆不堪回首我没有经历父亲经历的挣扎他的割舍是午夜梦回茫然失落我只有悄悄等着父亲的动容感觉他神色最恍惚间的爱恨交错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如今我才知道她在我胸口跳动什么叫中国我现在真有把握是父亲毕生的守候我与生俱来的光荣——张雨生《心底的中国》叶,纷飞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号称带了60万大军的国民党,我想,或许,也带来了60万个生离死别的故事。在那个饥荒内战的年代,一个懵懂的14岁少年,告别父母,离开河北家乡,随着军队,一步一步地从芜湖走路到厦门,再从马祖辗转到了台湾。他的每个步伐都很艰辛,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看着他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想着家乡的父母兄长和姐妹,天涯漂泊……他的心是凄苦的。14岁,该是怎样懵懂的少年?每次凝视爸爸,我总会在心里这么想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