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21,(8)
正金琮(1449~1501)字元玉,明代金陵人,尝游赤松山(今属浙江),爱其风景幽美,遂自号赤松山农,自幼聪颖,诗文书画俱佳,不屑仕途,一生过着读书明道、悠然自在的布衣生活。金琮的书法艺术深得后世赞誉,其影响甚至高于名满海内的"吴门四家",惜其传世的书作甚少,后人未能窥见其前后书风演变之大略。金琮能够成为享誉金陵书坛(1)的一代大家实属不易。《书林纪事》载:"元玉家有极高明楼,每夜学书燃烛一枝,月燃三十支,寒暑无间。"(2)  相似文献   

2.
古浪县土门镇保存有一块万历二十八年(1600)树立的石碑,当地称为"大明碑"。本文对土门大明碑进行了校补,对旧边、新边修筑及屯田等情况进行了阐述。该碑是研究新边、松山战役及明代甘肃军事、屯田等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探讨两件与赵孟頫相关作品的真伪和时代。其一,赵孟頫《行书五言诗》轴。此作功力、笔性虽与赵氏有一定差距,但本幅书法不乏精妙生动之处,所录诗句及笔法颇与明代书家金琮存世墨迹相类,故判断应为本款被割,冒充赵氏真迹欺世牟利的金琮手迹。其二,上海博物馆藏王蒙《丹山瀛海图》卷。笔者从该画所绘地理所指、王氏生平活动入手,并结合王蒙一生画风演变等线索,认为该画为王氏入明前归隐往来湖州、宁波期间,描绘四明山腹地——丹山赤水景象之佳构,应属王氏"归隐期"早中年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又字亨九,福建南安人,隶汉军镶黄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于乡,次年登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五年(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战败为清军所俘,皇太极以上宾款待,洪承畴深为感动,遂降清。此后,皇太极对洪承畴“宠幸在人臣之右”。诸贝勒大臣对此皆不理解:“上何待承畴之重也!”皇太极反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6,(8)
正故宫博物院藏有遂安詹氏旧藏《先贤遗墨》一宗,包含《宋贤四帖》手札(藏品号新00202350)等文物~([1])。《宋贤四帖》卷首有朱熹后人朱家溍题签(图一),后有跋:"先文公朱子手书《春雨帖》真迹与张宣公手书《新祺》、《佳雪》、《桑梓》三帖真迹,共裱一卷,为遂安詹氏所藏。自南宋以降,至今经数百年,洵可贵也。余得展卷伏读,深感庆幸。"(图二)引首为明代中书舍  相似文献   

6.
在明代,由于水患频发和长江主泓变动等原因,湖广武昌府城沿江江岸屡屡崩陷,当地政府遂启动江岸修筑工程。考诸史志,明代武昌府城的江岸修筑主要约有四次,分别是正统七年(1442)、成化三年(1467)、万历十七年(1589)和万历三十四年(1606)。最终修成的江岸,自武昌府城南门望山门外(今武昌解放路南端解放桥附近)起,向西折至江边,又沿江边中经黄鹤矶向下游延伸至坛角地区(今武昌和平大道武汉工人文化宫以西),长约5公里。这条堤岸确定了武昌城沿江江岸的基线,将武昌城的城市空间扩展到江边,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7.
“仇生负俊才,善得丹青理。盛年遂凋落,遗笔空山水。至今艺苑名,清风满人耳。”诗中说的“仇生”便是明代中期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吴门四家”的著名画家仇英。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北京华能热电厂在北京朝阳区王四营乡铺设管道时发现两座明代墓葬,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遂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座墓葬虽被盗扰、破坏,但仍然出土了玉带、金饰、银币以及墓志等遗物,不失为北京市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9.
血战松山     
一九四四年六月下旬,由于攻击松山的第七十一军第二十八师,已激战二十余日,伤亡很大,未能奏功,远征军长官部将收复松山的任务交由第八军接替,并限期攻克。第八军军长是何绍周,我任该军第八十二师副师长,负责攻取松山顶峰的任务。固守松山之敌为日寇精锐第五十六师团第—一三联队,是一个加强联队,兵力三千人,配有重武器。他们有独立作战能力,加上坚固的野战工事,凭其传统的武土道精神,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顽固信念,曾发狂言说:“支那军队不牺牲十万人,休想夺取松山。”整个松山敌阵地,是由滚龙坡、大哑口、长岭岗和松山顶峰…  相似文献   

10.
翁牛特旗博物馆馆藏的《辽上京松山州刘氏家族墓地经幢》(残石),与《刘暐墓志》、《刘慈墓志》相互补充,为研究辽上京松山州刘氏家族世系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结合相关史料,试对经幢残石文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黎遂球(1602~1646),字美周,番禺人。明代学者、诗人,工诗及古文辞。天启丁卯(1627)举于乡。于扬州郑氏影园,赋黄牡丹近体诗十首,被推为第一,时称“牡丹状元”。又好游,足迹遍南北。崇祯年间行保举法,陈子壮以博学千敏推荐遂球,以母在辞不就。甲申(1644)事变,明朝覆亡,乃拥唐王以抗清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具体考察《遂初堂书目》曾有的宋代藏本、传世的元代孤本、各式的明代钞本以及其在清代的钞写刊刻与近世的刻印刊行,首次梳理出其复杂的版本源流情况,从而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界定的含糊其辞。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79,(4)
仇英是明代"吴门四家"之一,正德、嘉靖间人。生卒年不详,根据画史和作品题跋,他在正德十五年(1520年)前后已活跃于画坛,活了四十多岁。董其昌曾说"仇英短命",文嘉在仇英《玉楼春色图》题诗中也提到"盛年遂凋落",可见仇英的寿命的确不长。有关仇英的生平事迹,画史记载也很简略,仅知他是江苏太仓人,后移居吴郡。字实父,号十洲。初为漆工,喜爱绘画,曾师事周臣,后以画"知名于世",遂成为卖画  相似文献   

14.
松山蒙古与明王朝的关系不外乎封贡互市、战争交恶或两者兼而有之,但在不同时期双方关系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本文拟以隆庆和议、俺答过世、松山之役这几个典型历史事件为时标,试将松山蒙古与明王朝在这不同历史时期偶有往来、和平贡市、激烈交锋、松部被逐之不同关系梳理清楚。  相似文献   

15.
明代信国公汤和"沿海筑城"问题在明代文献及其以后撰著的明代史料中有不少分歧。对于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有五种说法,但只有其中一种是正确的,这就是洪武十九年二月以后到洪武二十年十一月之间。汤和所筑城池分布在"浙东西沿海"之地,不少明清文献所谓汤和在沿海所修筑城池分布于"登莱至浙江"沿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这一错误来源于郑晓等的错误认识,以后诸多文献承袭此说,遂一错再错。汤和所筑城池包括新建、修葺、扩建、改建等形式,五十九城是个实数。  相似文献   

16.
乾清宫是明清皇宫中位于内廷的宫殿,在明代是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八年,皇帝居住场所从保和殿迁入乾清宫,这座明代皇帝寝宫遂被改造成清帝的理政中心。随着乾清宫空间功能的改变,清代一些重要的制度也随之出现,如乾清门御门听政、乾清宫召对臣工、懋勤殿秋谳勾到等。而且乾清宫功能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外臣进入内廷的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论证了乾清宫空间功能转变的原因、过程及相应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乾清宫是明清皇宫中位于内廷的宫殿,在明代是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八年,皇帝居住场所从保和殿迁入乾清宫,这座明代皇帝寝宫遂被改造成清帝的理政中心。随着乾清宫空间功能的改变,清代一些重要的制度也随之出现,如乾清门御门听政、乾清宫召对臣工、懋勤殿秋谳勾到等。而且乾清宫功能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外臣进入内廷的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论证了乾清宫空间功能转变的原因、过程及相应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沉船所见明代民窑青花瓷依据器物组合异同分为6组,结合窑址、居址、窖藏、墓葬等考古资料及纪年器,将年代推定为:明代早中期(约15世纪中期)、明代中期早段(约15世纪晚期)、明代中期晚段(约16世纪早期)、明代中晚期早段(16世纪中期)、明代中晚期晚段(16世纪晚期)以及明代末期(17世纪前期)。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已有文献记载,但鼎盛期则在明代中期以后。在明代竹刻名家“嘉定三朱”——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人之后,吴之璠被誉为清初嘉定竹刻的第一高手。一、文献记载清嘉庆时金元钰在《竹人录》中称:“(吴)之瑶,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今流传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秘阁,秀媚遒劲,为识者所珍。天津马令素挹其名,延为上客,后马令去官,有殉知之契,从之偕往,遂不知所终。”民国初年褚德彝在《竹刻脞语》中曾  相似文献   

20.
刘栋臣,抗日将士,原中国远征军第8军82师直属工兵连连长,松山坑道大爆破战术方案提出者及实施者,为全歼松山日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