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谭跃 《中国西藏》2010,(5):76-81
2010年5月,北京通州宋庄国防艺术区,一家长期专门展示西藏当代绘画的画廊举办了开幕展,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在宋庄画家村引起了轰动。参加开幕展的八位画家,有六位藏族同胞,他们特色鲜明的作品,独特的绘画语言,深深吸引着参加开幕展的领导和嘉宾。 西藏的画家们把现代绘画的材料和技巧运用于传统绘画的改良中,使传统绘画获得了新的生命,把现代绘画的理念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使西藏当代绘画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布面重彩画。有关的专家和嘉宾从不同角度,谈了对西藏当代绘画艺术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在绘画的群体中,每一位画家的心里都积蓄着自然界名山大川、花鸟鱼虫的形态。而画家笔下创造出的作品却千差万别,各有独特的风格与意境。擅长小写意的著名画家董润生先生,在花鸟领域里广采博取,吸收传统精华,借鉴现代创新意识,走出了一条匠心独运,雅俗共赏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元代中期墨竹画家柯九思的绘画艺术,并就其艺术师承、绘画风格以及与同期画家墨竹风格的比较进行了分析,对柯氏的艺术风貌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介。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传统,“传统”这个词用在艺术上,不见经传,所以说这两个字本身就不是传统。闭关自守的旧中国,画家创作从来就沿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特点而保持下来的。近百余年,外国的绘画艺术传人中国,画家竞相效仿。为区别于它们而称自己本来的民族绘画为传统画法,这就是保持原有的本国特征。那么这特征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黄丽华 《神州》2011,(9):106-109
Preface巴渝民居拥有独特的外观造型和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以及它自身的象征寓意,使其成为当今不少画家的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本文在简述巴渝民居审美表现的基础上对相关绘画作品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探讨出巴渝民居的艺术文化内涵,这也是对其审美文化的深层理解。巴渝民居审美表现绘画作品艺术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领域,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张大千等艺术大师融会传统技法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山水画的人文精神,奠定了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基石。甘肃山水画家在继承中逐步创造出具有甘肃地域特色的山水画风格,成为当代中国山水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画坛所瞩目。  相似文献   

7.
扇面绘画是中国传统书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其精致、小巧、独到的绘画形式和小中见大的艺术特征备受人们珍爱。本文以舟山博物馆藏扇面为例,从清代扇面绘画的题材内容、构图艺术、情感传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清代扇面绘画艺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沈启玲  方益鸣 《神州》2014,(2):256-256
赵望云曾经是长安画派的领军认为,他的绘画风格从写生入手,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运用新的笔墨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绘画作品,引领了西北地区的一大批画家。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在中国画坛上被忽视,然而却是一个应该受到重新关注的重要画家,在关注社会和现代生活方面,在艺术表现民众和走向民众方面,赵望云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成为艺术大众化的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9.
李可染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与同时期的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传统派绘画大师的不同点在于:他是学贯中西,大器晚成的书画家。他的早年接受过严格、正规的西画训练,同时又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位将西画的技巧与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宗师。无论在绘画理论,还是绘画实践及艺术水平方面,李可染都为中国画在新时代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提出的“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是他继承传统并突破前人窠臼的艺术主张的  相似文献   

10.
辛欣 《收藏家》2015,(6):85-87
顾大希,知名画家、艺术品经纪人、知名收藏家。1965年7月出生,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先后师承于上海知名国画家申石伽、俞子才先生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痴迷于晋、唐、宋、元绘画,视中国绘画的青绿山水为钟情至爱,对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见解和鉴赏力。现为杭州西泠印祉鉴定评估中心特聘鉴定家。  相似文献   

11.
12.
论"夷"和"东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中原文物》2002,2(1):16-20
“东夷”本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古史上某一时期东方居民的称谓。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黄淮下游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称为东夷。本文旨在根据传世和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廓清“夷”和“东夷” 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三义先生认为,以国家起源的“民族模式”代替传统的“部落联盟模式”,易建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本文认为,王三史先生的观点难以成立,原因在于,他混淆了“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模式”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把希腊人和罗马人国家起源的例子当作了“特例”,而这摩尔根与恩格斯是当作典型例子的。  相似文献   

18.
本从都市平量器字入手,结合东汉相关的度量衡制度和两汉中遗存的刻铭陶、漆器字、以及东汉相关历史,考证都市平量器并非成都市平量器的简称。  相似文献   

19.
本对于古籍献中“百工”一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它与“百官”一词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从字形、声音及化历史的研究对比中取证,认为“百工”作为上古一官职名,后世直接对译成“百官”实际上存在混淆和误解,却也可从中看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特殊语词的变化的历史考证将对训诂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