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迄止五十年代末,在台湾与人类学有密切关系的博物馆主要有三处.一处为台湾省立博物馆,在性质上为“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标本是其藏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处为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考古人类学系附设标本陈列室,是专门的人类学博物馆,其藏品包括人类学几个重要部分(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的标本;还有一处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标本陈列室,为一座民族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从宝镜湾遗址看宝镜湾岩画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海宝镜湾岩画位于珠海西南部高栏岛上的风猛鹰山及其附近海滩上,1989年10月底被发现。加之在90年代末又发现了一处。共5处7幅。分别是宝镜石、天才石、藏宝洞(3幅)、大坪石和太阳石岩画。最早对其研究的是徐恒彬、梁振兴,后来也有一些学对此进行过研究,可谓众说纷纭。就其年代而言。徐、梁二位先生认为藏宝洞东壁岩画年代在广东青铜时代:有的学认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之后,穆棱河上游地区(主要是现穆棱市域)已发现120余处各时代遗址、遗迹,本文介绍的16处遗址,2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14处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从发现的遗物看,应该是山地原始农业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4.
谢悦茹  曹军  葛昕炜 《东南文化》2023,(3):74-89+199-200
井头村土墩墓群共发现8座土墩墓,其中,井头村D5为向心式一墩多墓结构,共发现7座墓葬、3处器物群、1处墓下建筑,出土遗物主要有硬陶器、原始瓷器、泥质灰陶器等,年代为春秋中晚期;井头村D8为一墩一墓结构,发现1座墓葬、3处器物群,出土遗物主要有硬陶器、原始瓷器等,年代为春秋晚期。井头村D5和D8的发掘为江南地区尤其是宁镇地区土墩墓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遗址概况 位于济南市东郊的大辛庄遗址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古文化遗址。自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该遗址以来,齐鲁大学、山东省文物管理部门和山东大学等先后多次对其做过调查和勘探,探明遗址面积为30余万平方米,是山东省内已知面积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197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秋,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济南市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试掘,初步探明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年代序列,为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太湖~宁绍平原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太湖~宁绍平原已发现近140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表一).其中,距今7000—6000年前的文化遗址35处;距今6000—5000年前的文化遗址20处;距今5000-4000年前的文化遗址82处.在这些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年代最早的是河姆渡(位于宁绍平原)、罗家角(位于太湖平原)距今约7000年.年代最近的是上海金山亭林遗址,距今约3900多年.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竹林坑西周原始青瓷窑址是全国100处第三次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2011年,经过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一处保存较好的西周原始青瓷窑炉遗迹。为全面了解竹林坑一号原始青瓷窑址窑业技术遗存状况,2014年,又对作坊区域进行发掘,揭露一处作坊遗迹和一处窑炉遗迹。本文通过2014年考古发掘情况介绍,探讨竹林坑一号原始青瓷窑址作坊遗迹的性质与年代、产品装烧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皖北地区考古概况安徽地区的考古工作开始于40年代,不过当时只是对某一地区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工作,首先在寿县发现12处遗址①。50年代,安徽省博物馆在淮河治理工程和基本建设工程中,对嘉山、亳县、临泉、肥东等7个县进行了调查,又发现10余处遗址②,但当时...  相似文献   

9.
李铧 《文物》1991,(12)
从桂林市沿漓江南下约5公里,西岸旧名瓦窑,这一带有瓦窑,窑头、上窑、下窑等几个村落,从地名推测,附近应曾有过一段瓷窑业昌盛的时期。60年代自治区文物普查时曾在这里发现一处唐代窑址。笔者于1988年上半年间5次到这里调查,发现了隋唐时期的青瓷窑址多处,并采集了不少陶瓷器和窑具的残片标本。现将已知烧造年代最早的一处青瓷窑大窑窑址的情况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0.
《中华遗产》2010,(1):16-17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在考古工作中首先会遇见的。总的来说,如果出土物上有铭文等判断年代的依据,那较为简单,而对于没有这些信息的考古发现,我们需要做两种年代判断:一种是相对年代,即要解决同一处遗址的出土物谁在前、准在后的问题;另一种是绝对年代,即要搞清楚出土物距今多少年。  相似文献   

11.
“昙石山化”因20世纪50年代最早发现于闽江下游流域的昙石山遗址而得名。昙石山遗址是闽江下游流域的一处贝丘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进行第一次发掘以来,至今已经进行过八次发掘,总揭露面积约达18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陈文 《华夏考古》2002,(3):73-77
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 ,香港地区就有了考古活动。 2 0世纪 70年代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 ,为了配合工程建设 ,香港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 ,迄今为止 ,发现认为是青铜时代的遗址达 2 6处① ,石刻数处。目前已有条件对香港青铜时代及其遗存作一初步探索。一、香港青铜时代的确认在学术界 ,对香港青铜时代这一基本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在一些文章中顺带提出来的。大多数学者认为香港的史前人们经历过这个时代② ;也有学者认为香港为青铜文明的边缘地带 ,迄今为止未发现过本地区特征性的青铜器 ,因而是否经历过青铜时代还有待深入的探…  相似文献   

13.
抢救绿色走廊图为绿色走廊上的一处民居。现已人去屋空,但门上的春联还依稀可辨。翟克伦摄图为218国道上阿拉干一处废弃的旅社。就在10年前,从库尔勒乘汽车前往若羌的旅客,途中都要在此一宿。但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这里沙进人退,昔日喧闹的馆驿如今只剩下...  相似文献   

14.
国内城体育场地点遗址是吉林省集安地区一处重要的高句丽建筑遗迹,通过对出土遗物和相关文献等的分析可以发现,体育场地点遗址可能是高句丽时期一处与"御膳房"相关的仓储遗迹,它为寻找国内城时期高句丽的王宫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体育场地点遗址的年代上限应不早于371年,在高句丽迁都平壤(427年)以后逐渐废弃。  相似文献   

15.
重庆地区元明清佛教摩崖龛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在重庆市范围内尚存有元、明、清时期佛教摩崖造像200余处,其中元代造像4处,明代造像60余处,清代造像180余处。这些晚期造像主要分布在重庆大足、潼南、合川、江津、荣昌、南岸等25个区县(图一),是研究唐宋之后石刻造像的珍贵材料。很久以来,由于晚期造像一直不被研究者和文物保护部门重视,许多造像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山摩崖造像是一处规模较大、造像数量多而集中的石刻造像群。1982年12月和1985年4月,笔者两次详细考察了重龙山摩崖造像,对现有像龛进行了编号、测绘、拍照和记录。现将该造像群的概况和主要像龛作一介绍,并就有关的年代、分期、类型及特征等作初步的探讨。一、地理环境和概况资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图一),属内江地区,东距著名的石刻之乡大足、安岳不到100公里,全县亦有多处摩崖造像。重龙山造像又称"北岩"造像,与县内其他几处造像,如东、西、南岩摩崖造像相比,为规模最大、雕刻最精、年代较早的一处。重龙山造像按编号共有一百六十二龛,保存较完整的约九十龛,造像一千六百多身。像龛的形制与四川地区的摩崖造像大致相同,主要是平顶敞口长方形或正方形龛,深浅不一,  相似文献   

17.
王府井步行街北端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有一条幽静的西堂子胡同。这条胡同路北有几处近300年的老宅,其中的33号、35号院曾是基督教北京女青年会的会所。上世纪90年代,笔者曾在此工作了整整10年,对这里左邻右舍的几处老宅的历史变故和院落结构颇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文博》2017,(1)
渣溪遗址是"江西抚河流域先秦遗址考古调查"的新发现,是一处典型的坡地型山岗类聚落,从采集遗物与周边遗址比较来看,该遗址所获遗存年代跨度较大,年代集中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渣溪遗址的发现为区域文化序列建立与聚落形态研究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根据《逸周书·度邑》和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在洛阳盆地有两处都城,一处是洛汭的斟■城,另一处伊汭北侧的河南城。斟■始建于夏朝早期,原是太康的都城。夏桀元年将都城从西河迁至斟■,十三年又迁都至河南城。二里头遗址位于古伊汭北侧,古洛水之阳,且在夏朝末期成为都城,位置和年代都与河南城相符合,可以确认二里头遗址不是斟■,而是河南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虫坪塬遗址的年代、墓地相关问题及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虫坪塬遗址是一处集居址和墓地的小型聚落,其年代集中在春秋的早中期。遗址的文化特征和山西地区的晋系文化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同时还有少量的秦文化因素,表明其所属族群应和晋系人群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