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湿洗纺织品干燥的目的。湿洗纺织品的干燥是指采取措施排出织物的液体或水分。纺织品润湿以后再使其干燥是为了恢复其先前的样子,即它们先前在外界环境中稳定的干燥状态。干燥技术也可以作为洁除处理的一部分而用于从纺织去除不希望有的东西,即可溶性物质。作为纺织品干燥过程中的一个操作步骤(固定),可以允许以一个特定的方位调整织物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干燥技术原理及其在饱水木质文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水文物的脱水干燥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超临界干燥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脱水工艺,其处理周期短、脱水过程不会产生破坏文物的表面张力,脱水过程同时有杀菌效果,因此备受文保工作者青睐。本文从超临界干燥技术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超临界干燥的过程,常见超临界干燥仪的结构及其在饱水木质文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饱水文物的脱水干燥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超临界干燥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脱水工艺,其处理周期短、脱水过程不会产生破坏文物的表面张力,脱水过程同时有杀菌效果,因此备受文保工作者青睐。本文从超临界干燥技术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超临界干燥的过程,常见超临界干燥仪的结构及其在饱水木质文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饱水文物传统脱水方法与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水文物的脱水加固是文物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克服干燥应力引起的文物结构的收缩和塌陷,传统脱水方法中常采用加填充剂浸渍等方法,从而使文物处理周期延长。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利用气体在临界温度以上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液化的特性,控制饱水文物内部的液体在临界点之上,使气/液界面消失,在无液相表面张力情况下进行的干燥过程。本工作在回顾传统饱水文物脱水加固的常用方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从理论上解释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用于干燥饱水文物具有能消除干燥应力的特点,介绍了国外学者利用该技术实际处理饱水文物时采用的实验装置、操作条件和干燥效果。与传统脱水方法对照,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还具有能缩短文物处理周期、干燥过程中能同时杀菌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饱水古木材的干燥特性可以对古木材的定型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因此本研究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香樟木材为试样,在加热的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聚乙二醇(PEG 2000)为定形加固剂,研究了降解饱水香樟在自然条件下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降解饱水香樟的自然干燥过程可以分为干燥初期试样质量的快速下降和干燥后期试样质量平稳变化两个阶段。干燥初期试样质量下降比与干燥时间符合m/m0=-kt+c的干燥方程且线性良好。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升高,两个阶段之间逐渐出现一个过渡过程,PEG处理浓度越高,过渡过程越明显。达到干燥终点时,香樟试样的尺寸稳定性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当浓度达到70%时,纵向、径向和弦向的收缩率下降明显,但弦向的收缩率仍相对较大。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自然干燥后的香樟试样表观色泽逐渐加深。因此,PEG 2000浓度以不超过40%为宜。  相似文献   

6.
饱水物的脱水加固是物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克服干燥应力引起的物结构的收缩和塌隐,传统脱水方法中常采用加填充剂浸渍等方法,从而使物处理周期延长。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利用气体在临界温度以上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液化的特性,控制饱和水物内部的液体在临界点之上,使气/液界面消失,在无液相表面张力情况下进行的干燥过程,本工作在回顾传统饱和水物脱水加固的常用方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从理论上解释超临流体干燥技术用于干燥饱水物具有能消除干燥应力的特点,介绍了国外学利用该技术实际处理饱水物时采用的实验装置,操作条件和干燥效果,与传统脱水方法对,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还具有能缩短物处理周期,干燥过程中同时杀菌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对出土饱水木器(water-loggedwood)的脱水还很少用到冻结干燥法,因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可投入使用的设备,所以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甚少。 饱水木器在干燥过程中收缩变形的原因简而言之是水的表面张力所致,因而对出土饱水木器干燥技术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如何消除干燥过程中水的表面张力对木器造成的影响。冻结干燥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为:先将要脱水的木器在-40℃左右的低温下冷冻,  相似文献   

8.
有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干燥技术,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干燥技术对出土饱水竹木器进行干燥具有周期短、变形小的优势。与出土饱水竹木器相比,海洋出水木质文物除了含水率高外,还含有较多的难溶性盐分,在文物的长期保存和展览中,盐分与水分、空气、文物本身进行化学反应会加速文物的老化和腐蚀。因此,本研究以“南海Ⅰ号”船体的部分构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将超临界CO2流体干燥技术应用于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探索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40 ℃,压力20 MPa的条件下,超临界CO2流体干燥海洋出水木质文物效果明显,样品的三向干缩率均低于或者接近健康木材阴干的三向干缩率;含水率大幅度下降,经过超临界技术干燥后不需再做其他干燥处理就能满足文物保存的要求。文物干燥前后含盐率的测量结果表明,此干燥技术还具有明显脱盐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世界》2012,(6):42-43
现代男性面临很多肌肤问题,比如由干燥和紫外线等环境因素、以及睡眠不足和过度工作导致的精神压力,不仅造成皮脂分泌过剩和干燥,还会引发各种深层皮肤烦恼。皮脂分泌过剩,有明显的黑头、粉刺、毛孔。干燥引起的皮肤粗糙、小细纹、晦暗、没有弹性……  相似文献   

10.
皮革很容易劣化腐变,因此我国出土皮革文物数量很少。新疆、甘肃等北方地区出土的一些皮革文物,是研究古代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出土干燥皮革文物发掘前和发掘后的劣变因素,并以新疆五堡墓地出土皮革文物的保护修复过程作为实例,对出土干燥皮革的保护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在显微镜观察评估病害基础上,对皮革文物采取杀虫、加湿整形等处理。结果表明:干燥皮革劣变的内因主要是皮革本身的组成结构和鞣制方法,外因则主要是皮革出土前所处的土壤埋藏环境和出土后的大气保存环境,保护处理后的皮革恢复形状,可满足展览要求。本研究结果可为出土干燥皮革文物的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降解古木的微观结构进行深入的剖析,阐明其变定的原由,确定木材变定是基于干燥应力而产生。在研究如何控制干燥应力的基础上,研究出考古出土饱水古木变定回复及永久性固定的方法及处理工艺,有效地解决了出土古木保护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书画装裱材料——宣纸形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强纸质物的保护,对书画装裱材料宣纸的湿形稳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干燥方法对宣纸形变影响的研究,对纸张变形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宣纸具有随湿度变形的特性,变形程度与纸的纤维组成和干燥方法有关。采用梯度干燥的方式纸张的尺寸稳定性没有明显的改善。厚度和收缩率相关分析说明二不存在相关性。随着纸张干湿交替处理次数的增多,其变形性趋于减小。为提高纸张的形稳性,可预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加固材料及修复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索一种适合于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保护的材料和方法,从而解决这类漆器的保护问题。通过试验比较,以水、乙醇和丙三醇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的回软修复材料;选用乳液型粘合剂与纸、绢、古代木材作为回软漆皮的加固材料;选用聚乙二醇乙醇溶液与Paraloid B72丙酮溶液为渗透加固剂,对三件糟朽漆器加固取得很好的效果。实验表明,本方法为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一种科学易行的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回软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通过试验比较,以水、乙醇和丙三醇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的回软修复材料,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回软剂主要以氢键作用与漆膜中漆酚的酚羟基结合,改善漆膜的可塑性,减少了漆膜外层与内层之间的收缩应力,使漆皮易于挠曲和展平。此方法的试验成功为出土漆器干燥漆皮的回复提供了可供使用的回软方法与材料。  相似文献   

15.
许多出土饱水木质文物因其降解严重、含水率较高,容易在脱水过程中出现不可逆的收缩变形以及开裂现象,从而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饱水木质文物脱水方法的研究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为探究风冷冷冻法对饱水木质文物脱水的效果,以一批无法复原的出土饱水木质文物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材种、含水率、基本密度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后,使用一台风冷电冰箱在-18℃条件下对样品进行了风冷干燥脱水处理,记录脱水时间和脱水效果,并分析了该方法的传质传热特点,证明了风冷干燥法用于饱水木质文物的脱水干燥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具有对文物干预小、适用性广、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为饱水木质文物的脱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秦俑二号坑土壤干缩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秦俑二号坑土壤胀缩作科学研究,监测数据对比,运用土壤干缩特征理论,构建了秦俑二号坑土壤干缩特征曲线,结果发现秦俑二号坑干燥进程较为迅速,2000年以前二号坑干燥化尚未对彩绘陶器造成威胁和侵害,但近年来土壤含水量已由挖掘初期的15%~20%,降低到目前的2%~8%,对坑下文物表面彩绘构成威胁。通过补充土壤水份等办法可以减缓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7.
川杨河大型古木船室外冷冻脱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9年底上海浦东川杨河发掘工地出土了一艘古代木船.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对这艘大型古木船进行了室外冷冻阴干处理。采用的是利用自然气候冷冻阴干的方法.原理是将被处理物件保持在冷冻状态.利用温差产生的蒸汽压差进行升华干燥.经过十年的考验,证明这种方法对大型浸饱水木的脱水保护是切实可行的.工艺简单.干燥时间短,费用低廉,解决了国内外在处理大型浸饱水木文物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华夏人文地理》2005,(6):19-19
今年4月,在埃及西部干燥的沙漠中,美国密歇根大学古生物学家菲立普·金格里奇率领的研究人员发现一具距今4000万年、几乎完整无缺的械齿鲸骨骼化石。化石长达18米。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乙二醇滴渗喷涂、真空冷冻干燥等浸饱水漆木器的脱水处理方法,对北方干燥地区槽朽漆木器进行了脱水保存。处理后器物尺寸稳定,色泽良好,保持了原貌。  相似文献   

20.
大地湾遗址是仰韶时期的重要遗存之一。在自然力作用下,墙体裂隙发育,局部剥离塌落,严重威胁着大地湾遗址F901的长久保存。本文以制作模拟试样筛选适合于遗址本体保护的加固材料和比例。通过干燥时间、抗压强度、线性收缩率、析水性试验等发现:料礓石改性土与当地土按1:10配比,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线性收缩率、干燥时间、析水性适宜,现场保护效果良好,为遗址保护材料筛选试验积累了经验,可为其他类似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