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辉  马骋 《神州民俗》2008,(1):18-20
“禾楼舞”是我国傩戏中的一支,其发展历程、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功能均有特色。文章对“禾楼舞”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为研究古代南江流域人类的神话、音乐、舞蹈、民俗和文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梁宇芯  朱雪梅 《旅游纵览》2022,(22):144-146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坚持以旅彰文、以文塑旅,打造特色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是“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兰寨村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禾楼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连滩山歌”等,还有一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促进兰寨村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分析兰寨村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现状,并探寻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进而促进兰寨村文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桂南“跳岭头”是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戏。“跳岭头”,又称“跳大排”“跳大庙”“跳鬼僮”“颂鼓舞”等,因多在野外的岭坡上进行而得名,一般在农历的八到十月间(多为中秋节八月十五左右)举行,是人民用以祈求丰收、人畜平安和祛邪纳吉的聚祭祀、舞蹈、戏剧于一体的传统民俗。它广泛分布于今钦州、防城、合浦等地,其中,又以钦州为盛:它在钦南区的康熙岭(壮)、久隆、黄屋屯(壮)、那思、  相似文献   

4.
沈好 《神州民俗》2010,(3):48-51
为何年都户村的土族每年都要《跳於菟》?为何他们不跳其它动物而非“跳虎”不可?这就要涉及到土族继承和保留古羌部族“崇虎”,以虎为图腾的遗俗。  相似文献   

5.
阿细跳月     
“跳月”是我国西南云、贵地区彝、苗、壮、布依等族流行的一种民间歌舞。因民族和地区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其中的“阿细跳月”独具特色,名闻遐迩。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传统民间歌舞,又称:“跳乐”、“打跳”、“打歌”、“跳歌”等。其来源,有这一个传说:在很早以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大山火,烧了九天九夜,地面被烧得滚烫。阿细人扑打大火,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大火终于扑灭了,人们歌舞欢庆,模仿打火时的样子,跳着脚跳起来,便形成了“跳月”的舞蹈动作。后来发展为群众性节日喜庆歌舞,并成为青年男女间的一种交往方式。其歌  相似文献   

6.
浅议跳“查玛”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玛”是藏传佛教中的宗教舞蹈,广泛流传于我国蒙古族同胞聚居的地区。在历史上我辽宁省阜新、朝阳等地区都曾举行过仪式隆重、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跳查玛活动,其中以阜新瑞应寺的跳“查玛”最为著称。所谓跳“查玛”即是表演者头戴鹿、牛、狮、犭孔、海螺、蝴蝶、天将、度母等面具,扮成“各路神灵”,表演“除妖祛邪”的过程。跳“查玛”是以喇嘛教(又称藏传佛教)寺庙为中心的宗教大典,是宣扬喇嘛教教义的载体,也是喇嘛教寺庙里的舞蹈活动。可以说它既是宗教活动的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舞蹈艺术。跳“查玛”积淀着千百年来蒙…  相似文献   

7.
一斗口跳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是结构较为简单的一种,是斗拱出跳的简洁形式。《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对四至八铺作的各类斗拱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唯对斗口跳和把首绞项作两项未曾涉及,卷三十和三十一“大木作图样”中也同样缺如。因此,斗口跳拱的具体作法在《法式》中并不明了。但在卷十七“大木作功限”中规定了“斗口跳每缝用拱斗等数: “科口跳每柱头外出跳一朵用拱斗等下项泥道拱一只华拱头一只栌头一只交互斗一只散斗二只闇栔二条”  相似文献   

8.
民间戏曲     
《丝绸之路》2008,(3):57-61
是流行于陕西合阳沿黄河一带的古老剧种。因其演出形式为“舞蹈调动”,“曼延跳唱”,伴以“社火”的锣鼓、铙钹、唢呐,百姓习惯性地称其为“跳调”、“调调”、“杂戏”、“踏戏”。按其拳术吟诵与武乐伴奏,当属锣鼓(铙钹)杂剧之列。  相似文献   

9.
张秋萍 《广西地方志》2011,(4):56-60,30
随着人们对娱乐等社会性需求的加强,官方允许的社祭反被民间用作祭祀各种庞杂神灵的迎神赛社的理由。“跳岭头”持续一定时间长度的狂欢与酬神表演,在某种程度上与社祭的种种需求契合、秋社与秋傩又在时间上吻合,种种历史巧合发生了奇妙的结合,“跳岭头”被吸纳进秋社中;社也成为“跳岭头”内涵的重要组成,并被利用来划分“岭头”一定分布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文献和田野资料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历史学等视角,追溯桂南“跳岭头”源流。认为:桂南“跳岭头”本质上是傩,可定性为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又是一种傩戏。自汉唐由秦中至楚荆、至桂林、广东,向桂南流布,因傩的传播衍生“跳岭头”,明清时期在桂南普及、兴盛,其传播过程是壮、汉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吸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胡迟 《江淮文史》2009,(2):160-170
跳花鼓灯的角儿一般都有艺名,比如“小金莲”、“小白鞋”、“一阵雾”、“石猴子”……  相似文献   

12.
“曹盖”(或叫“跳曹盖”,一说“咒乌”)和“十二相”(或叫“跳十二相”,一说“咒偶”,也有按白马语直译为“挫喔”),都是我省境内白马藏族一种民俗祭祀舞蹈,也是一种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木制面具艺术。虽然、曹盖与十二相都是白马藏族的民族习俗,是在春节及春耕、秋收后的祭祀舞蹈,有着浓厚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色彩,(?)象特征,跳演时不同的习俗与身式,它们不是一种舞蹈和面具艺术,而是属于不同的两种民俗舞蹈和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地委行署的工作组比赵立本更早找到“乌力楞”——来的人说:新中国要破除迷信,所以不能再信萨满。各个流域的大萨满们宣布就此“告别神坛”。关扣尼记得,老萨满们最后一次跳起神舞,跳啊跳啊,跳了三天三夜。她坐地上,看着老萨满们沉重的舞步,仿佛向一个时代告别  相似文献   

14.
傍晚,一只跳蚤东张西望,正在寻找晚上过夜的地方。它跳着跳着,突然发现了一串横着的脚印,心想:一定是螃蟹从这里过去了,说不定它也是在找住处呢,我赶快追上它! 过了一会,跳蚤果然跳到螃蟹跟前,问:“螃蟹大哥,你忙着往哪儿走?”螃蟹只听到说话的声音,不知是谁,就问:“你是谁?”跳蚤说:“你是爬着走的,我是跳着走的,不认识我吗?”  相似文献   

15.
南晨 《湖南文史》2013,(10):64-65
“狮子头”,即扬州话说的“大斩肉”,北方话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据说它的“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  相似文献   

16.
五华,乃至梅州各县民间建屋有上梁、包跳习俗。五华,特别是五华北部一带。建国前在上梁时要制作“煎堆”(包括曾姓人制油禄里,下同)。就五华的所谓“上梁煎堆包跳板”习俗而言,是由“上梁天该包跳慢”的谐音缘起而成。反映了客家人向往吉利,追求幸福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戛洞”是傣族青年男女交往时,很喜欢跳的一种自娱性的集体舞蹈。戛即舞,洞是圆和圈的意思。跳“戛洞”时,参加的人可多可少,但一般总要有一位有一定名气的艺人或小伙子为领舞者,由他口含哨子,对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2007,(6):63-66
阿基诺其卡 俄罗斯族民间舞蹈。“阿基诺其卡”即单人跳之意。此舞也可以众人跳,是居住在新疆伊犁地区的俄罗斯族最喜爱的一种踢踏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苗族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说来是自由的。他们主要是通过对歌来表达爱慕之情,选择称心的情人。解放前,黔西北苗族每年春季,都要举行一次“跳花会”。跳花会又叫“踩花山”。这是当地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男女老少都穿着美丽的服装,带上最可口的饭菜,聚集在树木葱笼、花草锦绣的平地上,愉快地度过这一天。“跳花会”是苗族男女青年寻求配偶的最好机会。伴着鼓笛声,他们欢乐地跳起各式各样的舞蹈,或者对山歌。男青年吹奏着竹笛,女青年相俟  相似文献   

20.
观点一教孩子学会放松,量力而行。俗话说:“跳一跳,摘到桃。”量力而行是制定目标的一条原则,这样就更能体验到成功。我和儿子商量,一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