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文明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丰富,在画像石和画像砖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曾被史学家称赞为“绣像的汉代史”。对汉画像中胡人形象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多集中于胡汉交战图的研究。在庞大的汉画像体系中,胡人形象不在少数。根据归类,其类型可分为胡汉交战图、佛教胡僧、守桥护堰偶像、胡奴和乐舞百戏。虽然这些图像中的胡人各异,但是由于当时汉人对西王母的狂热崇拜,以及佛教的初步传入,所以这些画像中的胡人的形象可能离不开神仙崇拜的范围。它主要与汉代人们的思想有关,很容易将异域人理解为仙境中的人物。文章着重于对这些汉画像中的胡人形象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书微讯     
正《〈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陈苏镇先生潜心研究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的力作。本书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在儒家士大夫的推动下,以春秋学为主的经学如何诉诸"大一统"帝国的创制立法,如何影响汉帝国的实际历史进程,从而成就"汉道",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确立了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族群与地域名称有相互混用的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关中人称"羌"、北方人称"虏"、江州人称"溪",都是将当地的特色族群名号施诸整个地域;河东及关中地区"蜀"人之得名则与此相反,是以其原生区域名称命名族群。"中州名汉"的性质属于前一种情况:族群意义上的"汉",本是外族"依于故习",以及南朝为了与统内居民相区别,而对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人采取的非正式称呼。至于生长在中原的鲜卑及其他少数族被称为"汉",则带有明显的地域歧视色彩,与其"汉化"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清华简《说命》(上)"厥俾繃弓,绅辟矢","是为赤之戎"两句的训释争议较多。本文在综合参考各家说法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见解。前句"绅"读为"韘",""读为"靬",是说弼人被赏赐强弓、扳指、护臂及庳矢;后句"赤"读为"捨",""读为"保",意思指这是佚仲舍弃上天保佑的战事。  相似文献   

5.
元世祖朝政治制度的"内蒙外汉",可从官制、军制、宫室视朝与帝号等得到解读。无论中央、地方官制或总体构成、议事方式及长官成分,都显现蒙古俗占据内核,汉法因素多是外围。元宿卫军和镇戍军的蒙、汉混存、军队编组、最高指挥权等"内蒙外汉",也比较突出。两都宫室、岁时巡幸和"视朝"等,汉、蒙杂糅,有些隐含的蒙古俗又是根本性的。皇帝名号及国号,同样是"内蒙外汉"配置。"大元"是外在和汉人语境的国号,"大蒙古国"则属内在本质和蒙古人语境中始终未变的国号。推行八思巴字蒙古语,鼓励汉人学蒙语,率多译儒学经典为蒙语,以斡耳朵祭祖和遵蒙古俗祭天为主,太庙祭祀掺蒙古因素及派官代祀等,又体现文化礼俗的"内蒙外汉"。忽必烈之后七位皇帝大抵奉行"内汉外蒙"的第二祖制,武宗、仁宗及英宗略向蒙古俗或汉法倾斜。"内蒙外汉"二元政策,虽易造成嗜利黩武与冗官贪赃,助长民族压迫和统治集团内部分歧,其历史贡献又是主流,基本适应大漠南北游牧与农耕并存格局,有利于多元文明的繁荣发展,对保持蒙古族的延续性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从出土《奏牍》看,刘贺远封海昏的四年中,自称"藩臣",有臣服汉廷中央王朝的理念。他曾向宗庙奉献"酎金",申请"秋请",还和夫人"待"向宣帝、太后频繁"上书",呈述自己的诉求。但刘贺的这些举动往往不得如愿,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目的。这和他在北方做帝王时的境遇存在明显落差。  相似文献   

7.
从出土《奏牍》看,刘贺远封海昏的四年中,自称"藩臣",有臣服汉廷中央王朝的理念。他曾向宗庙奉献"酎金",申请"秋请",还和夫人"待"向宣帝、太后频繁"上书",呈述自己的诉求。但刘贺的这些举动往往不得如愿,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目的。这和他在北方做帝王时的境遇存在明显落差。  相似文献   

8.
《长安汉镜》著录的一面铭文铜镜,其中隶定首句铭文为"坂锡有齐"。"坂"通"钣","坂锡有齐"读"钣锡有齐",即指"铜锡有剂",并论及汉代青铜镜的合金成分等。  相似文献   

9.
<正>古镇的似水流年黔东名胜梵净山,当地人称"饭甑山",这大概因为除其主峰"金顶"酷似饭甑外,还与武陵山水养育一方生灵有关。世居武陵山区的苗、汉、土家等各族人民围绕"饭甑山",披荆斩棘,繁衍生息,创造文明。  相似文献   

10.
顺治一朝,为了保障清军在陕、川、黔、滇的征讨与平定,陕西长期成为军饷筹措的主要源地。为了供应四川镇道及驻汉中之吴三桂、李国翰大军,大量军粮的征收与转运,成为秦饷筹集的重中之重,并因此形成了由巩昌陆运至略阳再水运至保宁的"川运"、以及自凤翔经连云栈道至汉中的"汉运"两条特殊的军粮转运路线。就具体的征集方式而言,二者均通过派运正赋与召买于民间两种途径来实现。此外,受战事的影响,清初陕西的田赋征收大都改折征本,以应对军队对本色粮米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货币史》作者彭信威先生曾指出:"正式的银币要以西藏为铸造得最早"~①。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福康安奉旨平定了廓藏战事后~②,按朝廷要求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并在西藏设立"宝藏局",设计钱模制成样币呈皇帝御览。由于几枚呈样币正反面均为藏文,乾隆帝阅后认为不符合"同文同轨"要求~③,下旨改为正面汉字"乾隆宝藏"和具体纪年,背面为相同意思藏文的银币,并于乾隆五十八年铸造发行。由此  相似文献   

12.
正瓯,温州之别称。《说文解字》、《广韵》释"瓯"为"小盆"、"小碗",乃瓦器,也就是说,上古的温州是个泥饭碗。《山海经·海内南经》有记"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这是对瓯靠海吃饭的较早记录。《史记·东越列传》载:汉"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瓯,从此端上汉廷饭碗……中国有很好的官史传统,但照抄官史写温州并无新意,因此,还是借考古实证或重返"现场"来写温州,会产生更多的烟火趣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证,乾隆皇帝之生母,并非汉人"钱氏",乃京畿宝坻县汉人彭氏所生之女,生父是满人钮祜禄氏凌住。由于凌住及其上辈有汉人血分,因而此女的汉人血分也较多,她与雍亲王胤禛所生之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也有汉人血分,而且其汉人血分稍多于满人血分,并有少量蒙古血分,是满汉蒙混血。文章认为,留存于现今的雍正帝册封弘历生母为汉人"钱氏"的谕旨资料,疑问颇多。之所以谕旨中出现"钱氏"字样,实际情况当是,面承雍正帝册封嫔妃口谕的贝子允祹,因速记、简写受封者钮祜禄氏为"钮氏",字迹潦草,交官吏撰拟谕旨草稿,形近而讹,误写为"钱氏",草拟册文,也沿用"钱氏"二字。在将册封文镌刻于"金册"以赐予受封者时,才发现误写,主管此事的允祹难辞其咎,因而在册封嫔妃之事上因"误写妃姓"而被惩罚。乾隆生母为汉人彭氏所生一事,也是清廷虽禁止满汉通婚而实际存在满汉结姻的较重要史实。  相似文献   

14.
抗战三城记     
《华夏人文地理》2005,(8):118-141
"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继而北京成为日本统治下的"治安区",只有生存和死亡;"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失利使上海成为"孤岛";随着战事的推移,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成为当时中国的战时首都,全中国一盘棋,乃至全东亚一盘棋的核心都在这里。60年过去了,这三个城市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同时也延续着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神宗即位之后,欲有所作为",志复河、陇"、"联蕃制夏",实施向西北扩大辖区的积极边疆政策。面临诸多新的社会和民族问题,北宋政府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防务和经营,并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各族关系,强调运用"汉法"治理边族地区的矛盾和纠纷,对于边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北方战事,给包括租界在内的上海及江南民众日常经济生活带来巨大恐慌。身处纷乱的惊惧不安和经济萧条的切实威胁,社会各界普遍企望北方战事早日平息,不致蔓延到南方,这种社会心理氛围,是"东南互保"得以产生和推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51,(12)
本馆的前身是"广雅书局",成立於一九○九年,一九一二年改称广东省图书馆,一九一七年又改称广东省立图书馆。一九三二年停办,大部份图书拨给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一九四○年因应战事需要,在曲江复馆,重起炉灶,到一九四四年共积有图书四万余册。曲江沦陷时,因在疏散途中,被敌  相似文献   

18.
再论两汉的玉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代是我国玉器史上承前启后的时期。用于丧葬的玉制品有了明显的发展,最具特色的汉代葬玉就是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玉衣。"玉衣"之名,始见于《汉书》,或作"玉柙";《后汉书》多作"玉匣",亦有作"玉衣"、"玉柙"的。注家刘昭、颜师古、李贤注"玉柙"、"玉衣"或"玉匣",皆据卫宏《汉旧仪》(或作《汉仪  相似文献   

19.
对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幅古地图,已经有许多同志写了研究文章,我认为有的问题还需要补充、商榷,下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关于"道"的解释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和《驻军图》中,标名为"道"的有四处,《地形图》中有"冷道"、"齕道",《驻军图》中有"箭道"、"复道",它们虽然都名之曰"道",但意义却不一样,"冷道"和"龁道"是汉代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后汉书·百官志》说"凡县主蛮夷曰道"。当时的所谓"蛮夷",就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砚?还有待考古发掘来证明。汉,刘熙《释名·释书契》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汉,许慎《说文》云:"砚,石滑也。","滑"训作"利",与研磨同义。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把砚解释为研磨的工具。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原始氏族社会已有彩绘陶器,利用红黑两色或其他色彩,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