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革》卦辞义别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出双关,文蕴两意”是《易经》卦辞的特点之一,《革》卦中“革”、“变”、“面”等皆“语出双关,文蕴两意”。本文联系《革》卦宗旨,对其中的“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诗经》时代,"小人"和"君子"都是宽泛的称谓,士卒和庶民皆可称之为"小人",而有钱有势的贵族和身处下层的平民皆可称之为"君子"。小人和君子之分并不关涉道德。在《论语》时代,小人和君子均被贴上了道德标签,一贬一褒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3.
大事记撰写三题余朝霞要编修好地方志,大事记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此,仅就本人在编写及参考目前部分志书(稿)的大事记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浅见。一、对事物的记述过于琐细在《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中指出:,“新方志的大事记,要详今略古,适当选...  相似文献   

4.
小小婚礼     
《山茶》2011,(6):204-204
1916年,两名朝鲜上等社会儿童摆好姿势,拍摄结婚照。这张照片可能是为《国家地理》1919年7月刊报道《探索“隐士王国”的未知角落》而准备。但最终没有刊出。新娘和新郎分别为10岁和12岁。他们可能只是举行了仪式性的婚礼,婚后仍在男孩家中住在不同房间,直到大人为他们另做打算。这种贵族阶级中的童婚通常是为了加强两个家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论语·卫灵公》中"小人穷斯滥矣"一句,其中"滥"旧注释为"窃"或"溢",《说文·女部》引作"小人穷斯■矣","滥"作""■,作"■"是,《说文》"■,过差也",意思是"失当","小人穷斯■矣"意思是"小人遇到穷困之境则言行失当"。(《论语·子张》)有"致远恐泥",历来亦不得确解,"泥"当通"迩","致远恐泥"就是"致力于远方,担心、怀疑近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写作文,不外乎是“我的什么什么”之类有关身边琐事的记叙文,国事少有涉足,更难想像让学生来谈论世界大事。然而我在加拿大居住期间,却有幸见闻了国外小学生写作文的情况。我的邻居家有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一天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作文题:《你怎样看待伊拉克战争》。当时伊拉克战争正打得非常激烈,全世界的人都在关心这场战争,议论这场战争,所以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当时我想,这个题目出给上小学的孩子们,似乎太大了,若是让大人们来回答这个问题还可以,大人们可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发表一些不同的见解,如:伊拉克…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了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小人不(纟呈)人于刃"的释读问题,分析了目前学术界已有的各种说法,指出"小人不□□人于刃"应读为"小人不逞人于能"。意思是小人不应该快意于在技能方面胜过人。  相似文献   

8.
赵健雄 《古今谈》2006,(4):77-7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两千年前孔圣人在《论语》中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反者道之动是《道德经》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可以理解为事物朝相反方向运动是道的运行规律;也可以理解为事物朝相反方向运动是由于道引起的。综合二者可以看出贯穿《道德经》的主体思想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根本属性。但是反者道之动思想没有真正解决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对本章的解读,自西汉武帝时的孔安国以来并没有多少异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了郭店楚简《成之间之》篇“小人不[纟呈]人于刃”的释读问题,分析了目前学术界已有的各种说法,指出“小人不[纟呈]人于刃”应读为“小人不[纟呈]人于能”。意思是小人不应该快意于在技能方面胜过人。  相似文献   

12.
书家     
丁杰 《文史月刊》2009,(5):48-51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论书》中说:“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按照苏东坡的说法,只有君子才能成为真正的书家,才能将字写得好。而小人是写不好字的,那些小人写出来的字,不仅没有君子风范,反而会有小人习气。  相似文献   

13.
●赛题1.那些大人就喜欢数字。你跟他们讲起一个新朋友,他们总爱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他们不会问你:“他说话的声音是怎样的?他喜欢玩哪些游戏?他是不是收集蝴蝶标本?”他们问的是“他几岁?他有多重?他父亲挣多少钱?”这样问过以后,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你要是对大人说:“我看见一幢漂亮的房子,红砖墙,窗前种着天竺葵,屋顶上停着鸽子……”他们想像不出这幢房子是怎样的。你得这么跟他们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马上会大声嚷嚷:“多漂亮的房子!”这是《小王子》中的一段话。晶莹的童心,可笑的大人,有趣的描写,温和的嘲讽。你…  相似文献   

14.
正唐朝及其以前,只有那些有德有才之人和父母长辈,才被称呼为"大人""先生",唐朝以后,子之于父则称"家大人""尊大人","大人"这个词则用来称呼当官的和顶头上司。《汉书》记载:"范滂曰:‘惟大人割不忍之恩。’"这里的"大人"是称呼母亲的。同样《汉书》中记载,疏受叩头说道:"从大人议。"这里的"大人"是称呼  相似文献   

15.
正《尚书·无逸》记载周公致政之时对成王的谆谆告诫,在追述殷代先王时说道"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1))。自秦汉之际《尚书》分今古文,不同的传袭文本,《无逸》篇的文句存在一定的歧异,有关"祖甲"的章句顺序与解释更是不尽相同,经学家、历史学者围绕着"祖甲"的身份问题聚讼纷纭约两千年仍无定谳,从而成为了《尚书》学史上的一个难题~((2))。"祖甲"其人、其号的考订,对  相似文献   

16.
程正江 《纵横》2010,(1):63-64
《纵横》编辑同志: 今年5月,我在网上读到贵刊2008年第10期所载张白怀等人写的《上海方震小学是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地下党的联络点》,文中涉及我的祖父程一中和姑姑程哲宣(时任方震小学校长)。1947年时,我虽然只有11岁,但他们筹办该校的整个过程都在我家(上海复兴中路496号)进行,我曾跟随家中大人多次到地处闸北的方震小学参观,卜明同志也曾在我家养病……可以说我是当时最年幼的目击者,  相似文献   

17.
张业 《安徽钱币》2005,(2):34-34
半两钱的版别常以“两”字的变化情况来划分.传统的分法有“大人两”、“小人两”、“连山两”、“十字两”,但其中的竖划多只顶框架的上栏而不出头。有种半两中竖却是穿过框栏,与上横相接。比起常见的“两”字犹如多出个颈脖,人称“有颈半两”。而正是多了这么一点,就成了一种珍稀的版别。我们注意到.在丁福保的《历代古钱图说》里没有这种版式。后来此书出了个马定祥的“批注本”,评介了不少新的版式.也没有提到“有颈半两”。  相似文献   

18.
《文献》1998年第1期宁希元、宁恢《补〈全金元词〉二十九首》一文,(下简称"宁文")搜罗金元人佚词,补《全金元词》之未备,贡献不少.笔者拜读之后,发现有两首实系误补及其他琐细的问题,特列于下,与宁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9.
宗振江 《神州》2012,(7):162-162
《地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事物分布很广,很难直接观察,教学中必须经常使用地图.要始终注意指导学生读图、用途,使他们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诗·木瓜》篇出自民歌 ,其主旨原为馈赠以结好 ,采编者对于其主旨加以变化 ,成为一篇讽刺和揭露佞人之作。汉儒将其作为“美齐桓公”之作 ,宋儒则以为是“男女相赠答之辞” ,当代专家则多将其视为爱情诗。上博简《诗论》表明 ,它的主旨应当是对于工于心计的谗佞小人的揭露。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士大夫在采诗、编诗过程中变化民歌主旨的情况。《诗经》中所保存的一些民歌往往就是这种变化后的结果 ,而不是它的原创状态。《木瓜》之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