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被誉为"将帅的摇篮"。以往学者仅把黄埔军校办校成功的秘诀归结于建立党代表制、建立政治部、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的教育方针。而笔者认为黄埔军校办校的成功不仅有以上原因,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全新的教育理念和黄埔军校的建立符合历史潮流及黄埔精神的一脉相承等因素也是其办校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14日上午,贵阳市黄埔同学联络组,在市委统战部九楼会议室,举行了黄埔军校七十八周年校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市政协副主席徐学仁、杜云峰、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刘衍珍和省、市、县、区统战部门的领导、各界来宾、全市(包括三县一市)黄埔同学及二代的代表,共113人。 座谈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气氛隆重热烈。中共贵阳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徐学仁在会上讲了话,他说:“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自1924年成立以来,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代代相传,至今仍然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凝聚力量。高举爱国主义旗  相似文献   

3.
世所周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一所军事学校。更确切地说,黄埔军校也是孙中山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以俄为师,总结革命斗争失败的教训,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培养具有革命理想的军政干部的学校。  相似文献   

4.
武昌首义,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可是却被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贿选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随后袁贼又演出了一幕复辟帝制的闹剧。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几十年的革命事业受到严重的摧残,特别是陈炯明  相似文献   

5.
黄埔军校原名“陆军军官学校”,后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它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以及列宁、斯大林派遣的顾问人员帮助下,为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建立起来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市郊区的黄埔长洲岛,故简称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6.
坐落在前清虎门、长洲要塞附近的黄埔岛,四面环水,隔绝城市,地当枢要,实为军事重地。孙中山认为该岛便于兴学习武,决定利用设在岛上的原广东陆军学校及海军学校的旧地,创建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通过军校训练出一批革命军人。军校因该地得名,这就是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7.
余玮 《文史天地》2013,(8):38-43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使孙中山对如何将革命进行下去的想法一下子清晰起来,那就是手上要有兵,要有军队。俄同革命所以很快成功,是因为“有了革命军队做革命党的后援,中国革命冈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便不能完全成功”。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作为孙中山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现代革命意义的军事学校,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而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生.最早并最直接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和熏陶.成为孙中山先生推动与促进军校发展乃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10.
摩尔 《文史月刊》2009,(9):65-65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朝政府奔走呼号。但他没有自己的军队只能利用军阀与清廷作斗争。后来虽然推翻了清朝,建立了共和,但由于军阀的部队不听调遣,共和政权还是灭亡了。因而,孙中山很想建立自己的军队。  相似文献   

11.
吕春 《文史月刊》2014,(1):14-17
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从1924年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23期,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将领。  相似文献   

12.
<正>大多数人都知道赵一曼是女英雄,但知道她是黄埔军校学员的,恐怕就不多了。中国妇女解放史上,应留下她们光辉的名字。1924年6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支持下,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的黄埔岛上,毅然创办了一所新型的革命军事学  相似文献   

13.
一、我的黄埔情缘 黄埔军校(即陆军军官学校)这个响亮的名字,与美国西典军校及前苏联伏龙芝军校齐名,威震中外。八十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目光。黄埔军校是1924年1月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以武力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象征。黄埔军校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世人敬仰它的盖世武功,探寻它那种神秘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直到现在经久不衰。黄埔军校有自已的历史轨迹,经历了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三个特殊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为治理党军分离的痼疾,决议改党建校,以校建军,引入苏俄党军体制。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成为近代中国实践崭新驭军模式的开始。但在孙中山、廖仲恺、蒋介石等人的认知与践行之间,存在难以去除的隔膜。1924年初开始建立的党军体制,其制度规划与实际运行既有契合也有背离。国民党政权的军事现代化之路——党化与国家化,新旧杂糅,荆棘丛生。此后,在这种"党军""国军"的名义下,军权支配党权、政权。兼带私人属性的党军、军政关系,对国民党政权的成长与政治命运造成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何达 《百年潮》2012,(4):60-64
正父亲何遂于1928年5月正式就任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代校务"。代校务就是代理校长蒋介石、副校长李济深主持校务,并不是"教育长",当时的教育长是李扬敬。为什么不称"代理校长"呢?也许和蒋介石喜欢部下称他为  相似文献   

16.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新型的革命军官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曾经三迁校址: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迁往成都,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至1949年底,在大陆共办了23期,毕业学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23万余人。”  相似文献   

17.
徐向前出身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永安村一个耕读传家的农民家庭。在徐向前曾祖父以前,家庭状况还好,在村子中心建起一座四合院,正房3间为二层楼,是当时村中唯一的楼阁式建筑,所以村里人都称为“楼院徐家”。门楼上砖刻横匾大书“礼门也”3个字,显示着主人一家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追求。但到他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的黄埔军校情况复杂,不仅分校众多,且不少军校生由军校委托各专门军事学校代训,仍属军校建制。抗战时期,黄埔军校四分校及为军校代训的三所专门军事学校迁入贵州。贵州为军校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培养大批基层军官,有力地保存了抗日力量。军校也对当地教育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在美丽的桂平西山脚下,有一幢五层楼高的西式洋楼,古色古香,清静幽雅。听老人讲,这幢洋楼和周围几百米的地方就是黄埔军校第四分校的校部。  相似文献   

20.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它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黄埔军校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其"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的办校宗旨,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以反帝反封建、培养革命人生观为主要内容;在形式上采用了营造革命校园氛围,以政治课为基本教育形式,政治演讲会、政治讨论会为主要课外教育形式,出版进步刊物等;在方法上军事与政治并重、情感与纪律相结合,使得黄埔军校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好达到了孙中山所期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