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闫强 《文史天地》2011,(2):50-54
苏军攻占牡丹江,日本惨败,而中国呢?则惨胜!本文让我们看到了"老大哥"的另一面。1945年8月16日傍晚,苏联红军开到了金铃街(现在的爱民街)最西头,中国老百姓用黄瓜、白开水箪食壶浆地喊着刚学会的俄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结束后 ,中共抢先卡位 ,捷足先登 ,并在苏军帮助下占据了四平以北大半个东北地区 ,国民党则坚决否认中共在东北的存在 ,必欲用武力以达到独占东北的目的。此种情况最终导致双方 1 946年春在四平街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决战。战力远不如国民党军的中共军队出人意外地坚守四平街达一月之久 ,后虽败退 ,国民党军受到关内与南满中共军队牵制 ,竟无力一鼓作气乘胜北上。林彪所部割据北满且东山再起 ,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8月9日凌晨,150多万苏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突入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70万日本关东军顷刻崩溃,纷纷向苏军缴械投降。9月5日,关东军总部被苏军解除武装。苦心经营了20多年.号称“精锐之师”、“皇军之花”的关东军瞬息之间被苏军彻底击败.其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本文认为从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前夕日本关东军实力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关东军溃败的根本原因。一、关东军实力的全盛时期(1941年6月——1943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4.
牡丹江流域早期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民族的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江流域早期考古学文化及古代民族遗迹包括镜泊湖畔的莺歌岭文化、牡丹江中游的宁安石灰场遗址、海林振兴遗址及下游的依兰倭肯哈达洞穴遗址等肃慎族遗存;东兴文化、河口文化、东康类型等早期铁器时代的挹娄族遗存;海林河口四期与振兴四期、海林渡口二期等勿吉族遗存,其晚期业已属于靺鞨族.渤海国的建立并定都上京城龙泉府开创了牡丹江流域辉煌的都市文明,推进了牡丹江流域的城镇化进程,并对周边地区形成强烈的辐射效应,成为牡丹江流域历史上文化最灿烂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光复后苏军与长春政局吉林省社科院崔国玺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九日至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四日,苏军进驻长春历时近八个月。在苏军对长春实行军事管制期间,国共两党对长春的争夺,无不与苏军当局有关。在国共两党几经争夺,几经易手的过程中,苏军当局对长春的政策出现了无法...  相似文献   

6.
五国城遗址     
《黑龙江史志》2013,(9):2-2
<正>五国城遗址又称"坐井观天"遗址,位于依兰县城北门外,距哈尔滨市区261千米,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处西濒牡丹江,东磅倭肯河,拉哈府山(俗称西山)和倭肯哈达山(俗称东山)东西屏障,素有"松花江门户"之称。  相似文献   

7.
徐光 《黑龙江史志》2010,(20):18-18,60
<正>加快旅游小镇建设是牡丹江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发、大力度推进的重点工作,并走在了全省前列。同时,也是当前推进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支柱性产业。牡丹江区位优越、资源惊艳、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相似文献   

8.
张克  黄强 《文史天地》2011,(12):59-64
这样的回忆文章,让我们对那段惨痛的历史,又多了一些认识。继去年的《日军投降后的牡丹江》一文,《炎黄春秋》杂志又在今年的一月号上刊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闫强先生的《1945年8月:牡丹江的焦土之战》一文。两文是闫先生对66年前一段经历的回顾,对今人与后人了解第  相似文献   

9.
赵士国 《世界历史》2007,2(1):91-97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华政策几经嬗变:初期对华军事援助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中期对华关系由热而冷,是因为苏联遭德军突然袭击,必须全力自保;后期苏军出兵我国东北,另有图谋。然而苏军对日作战,避免了中国人民为取得最后胜利可能出现的更大牺牲。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博物馆分别于1958~1959两年的春夏之交,对牡丹江中、下游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之后写成《牡丹江中、下游考古调查简报》一文(见《考古》1960年第4期)。但上两次调查中,于东京城至南湖头之间的工作尚嫌不足,为了彻底完成黑龙江省境内牡丹江沿岸的考古调查,作到基本上全面掌握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和分布,1960年3~4月间黑龙江省博物馆等再次派人重点调查镜泊湖附近地区及由南湖头至  相似文献   

11.
昔日广益桥     
明清时夏口镇(即汉口)为我国四大名镇(夏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之一,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为商业交通之重镇,原属江夏县,九省通衢之中心.汉口地区处于江河之畔港汊较多,往来交通需搭桥而过,在东堤与西堤之间建一本桥(今长堤街与东堤街)横跨花楼街之上,约二三年时间改建为石桥,东堤边有一家广益书店,因此而命名为广益桥.花楼街是当时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南来北往的回民来此定居繁衍生息,经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曾经在司法部街,现在它已消失在人民大会堂那厚重的基座之下。司法部街在明代是前、后、左、右、中五军督门;清代则为太常寺所在地,而自民国以来,这条街又为北洋政府最高司法机关所在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最高司法机关亦驻于此,故名司法部街。雄伟的高法高检大楼(亦简称高法大楼)  相似文献   

13.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战争爆发初期,由于德军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平均深入苏联境内600公里。直至1942年6月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会战爆发,德军进攻才受挫。  相似文献   

14.
1984年7月4日,牡丹江铁路医院职工任广才同志在市北郊八达沟口公路左侧的坡地中,发现一方完整的铜印。笔者和罗葆森同志于7月17日对出印现场作了调查。此印出土地南距市中心约1公里,东距牡丹江边墙东端约15公里,而紧临牡丹江北山的东山山脚,北距牡丹江边墙约25公里。印呈方形(如图),边长为7厘米,面铸汉字九叠篆书“古州之印”四个字。钮为长方形,顶刻“上”字,以示用印方向,钮前侧镌刻汉字行书“古州之印”。印背左侧刻“应辨所造”四字,右侧刻有年款“天泰二年二月廿五日”九字。印重1.8公斤。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渤海与黑水靺鞨遗迹的分布,从考古学视角提出实然的渤海北部疆界最北端为牡丹江入松花江口的今依兰县以南、向东则以穆棱河为界;此与文献所记应然的渤海北界抵今三江平原地区相比较,原因可能在于渤海在其全盛时期实行了仿中原汉唐的羁縻政策,此说将可能对今后黑龙江东部地区靺鞨—渤海历史、地理、考古研究有所裨益。同时,本文还对渤海北界的形成及牡丹江边墙年代做了一定程度的解析。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了1943年,法西斯意大利战败投降;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取得伟大胜利;同盟国对轴心国的大举反攻,已经准备就绪。当时开辟了亚太地区战场,开始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反攻,在东南亚方面,中缅印(CBI)战场也已经开辟,中国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史志》2012,(20):25-30
<正>解放战争时期公元1945年8月16日(民国34年)——1949年9月30日(民国38年)1945年(民国34年)8月16日—19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及其大臣,在通化省临江县大栗子沟宣布:满洲国解散,皇帝退位。博仪从通化乘飞机逃亡中,在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获,之后,押往苏联。18日苏军进入哈尔滨。晚7时,苏联空降兵在札别林中校指挥下,在哈尔滨机场着陆。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全权代表、副参谋长谢拉霍夫少将在机场向日本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宣  相似文献   

18.
苏军内部腐败使其在"八一九"事件关键时刻倒戈,并造成苏联亡党亡的重要因素,这表现为,苏军腐败动摇了军中信仰、阶级基础、军队纪律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旧时汉正街     
汉正街东起集稼嘴,西至硚口,全长约十余华里,为汉口最古老之街道.北边与小夹街、大夹街、汉中路平行,南边与汉水街平行,两边大小巷道均以百计.由于汉正街紧邻汉江和长江,商船穿梭,货运便利,自然形成商业中心.1920年刊印之《夏口县志》卷十八《艺文志》中,曾载诗三首,记当时汉正街之繁华.其一云:“汉口通江水势斜、兵尘过后转繁华.  相似文献   

20.
邢和明 《百年潮》2005,(2):44-51
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曾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在苏军的打击下,顷刻间灰飞烟灭.苏联为什么要出兵东北?这一百多万军队又是如何运往远东地区?苏军撤退前将多少武器交给了中共军队?本文将披露其中的内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