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它自首次在浙江良治发现至今已有六十年了。六十年来考古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发掘遗址数百处,收集和掌握了大量科学资料,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对其文化特征和社会性质有了较清楚的了解。本文就良渚文化的村落居址、埋葬制度及祭扫、宗教信仰三方面与中原、北方红山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比较。一、村落与居住遗址的比较良渚文化虽然在1936年就早已发现,但是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发现较少,发掘的更少,苏州吴江梅堰发现的龙南遗址可谓较为完整的代表之一“。龙市遗址在其第二期文化遗存中发…  相似文献   

2.
浅论良渚文化的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渚文化在浙江发现至今六十多年。六十多年来,专家们对良渚文化的研究已十分深入和广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已发表的研究材料看,对良渚文化的墓葬、丧葬制度,以玉器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的水稻为主的农业的及宗教信仰的论述较多,而对建筑遗迹的研究甚少,其主要原因是建筑遗迹发现不多,材料比较零碎,很难全面论述该文化的建筑风貌。本文围绕该文化的村落和房屋建筑,水井和“窖藏”建筑以及礼仪和祭祀建筑作一简单论述,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京博物院编《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纪念文集》一书是一本大型纪念文集,除序言外,共分甲编、乙编、附编三大部分,全书约60万字。这本文集,对于纪念良渚文化,不论在质量上、份量上,还是编辑装帧上,均堪称一份厚礼。总体上代表了良渚文化研究的最新水平,可以说是当前良渚文化研究的集成之作。  相似文献   

4.
<正>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良渚文化玉器的辨识则是自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1973年在江苏草鞋山遗址良渚文化M198中发现了琮、璧、钺等玉器与陶器伴出的事实,首次从层位关系上确认了琮、璧、钺等玉器的良渚文化属性,使人们终于摆脱了传统史学观的束缚,开始对良渚文化玉器的年代与文化面貌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和瑶山良渚文化墓地的发掘,数以千计大量玉器的集中出土,不仅解决了一些玉器的名称、用  相似文献   

5.
1974年江苏淮安金湖县高邮湖渔业村出土了琮、璧、钺共4件玉石器。琮、璧、钺的出土,说明此处为良渚文化类型的遗存。其文化内涵丰富,与同时期的苏南、浙北、苏北良渚文化器型相互印证,年代约为良渚文化晚期。此类遗存扩大了良渚文化的辐射范围,增加了良渚文化北渐的实证,为进一步研究新石器时期南北文化交流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良渚文化继承与迁移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研究,考证了良渚文化去向有两个:一个是向西到达宁镇地区,所以宁镇地区的有些遗址,如南京太岗寺句容城头山江宁咎庙、高淳朝墩头遗址,普遍出现崧泽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遗存;另一个方向是向北,如在花厅1987年发掘的M4、M18,部分陶器形制组合显然具有良渚早期特点。以此为基础,对良渚文化和蚩尤关系进一步考证,涉及蚩尤的形象和身份、蚩尤与饕餮、饕餮形象的实质、良渚部族族徽的主体兽面、良渚文化和蚩尤五个方面,论证了蚩尤就是良诸部族这一观点,对今后探究良渚文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在良渚文化中,文家山2层、庙前M2、H2、T55,叭喇浜M13、M8等遗存可能为良渚文化末期遗存,与之前的良渚文化遗存差别巨大。通过对钱塘江以南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存和钱山漾文化的文化因素分析,可以发现钱山漾文化的典型文化因素由良渚文化内部的文化因素发展、演变而来,同时钱山漾文化还继承了部分良渚文化传统,并吸收了其它文化的文化因素。良渚文化发展演变而成钱山漾文化。  相似文献   

8.
自然环境变迁与良渚文化兴衰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渚文化的兴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良渚文化早期在水利设施方面的投入,为良渚文化的快速崛起创造了物质条件,而良渚文化中晚期水利投入的荒怠导致了它的衰亡。  相似文献   

9.
马竹山  方向明  陆敏仙  程杰  杨根文 《文物》2012,(6):4-16,1,2,97
戴墓墩遗址位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2001年3月,平湖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小范围的发掘,已发现1处良渚文化红烧土堆积和5座良渚文化墓葬,随葬器物有陶器、玉器、石器等。发掘表明,这是一处良渚文化祭坛和墓地的复合遗址,5座墓葬的年代为良渚文化中期。此次发掘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陶器,其中带盖宽把陶杯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0.
时西奇  刘立博  耿杨  豆丽丽  胡园  唐伊雪  金瑶 《东南文化》2024,(1):38-52+190+192+195-196
西曹墩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东南部,是一处与石器加工相关的良渚文化遗址。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嘉兴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嘉兴博物馆先后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和正式发掘,清理良渚文化灰坑、灰沟、井窖等遗迹15处,出土各类文物827件(组),其中包含带有刻画符号的标本150件。这批考古资料为浙北地区良渚文化石器加工产业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丰富了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11.
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特指山东龙山文化,下同)是我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两种重要的原始文化.分别分布在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本文拟对它们的相互关系做些探讨.一、良渚文化与龙山文化的时代早晚关系以前,考古学界把良渚文化划归龙山文化,还认为它是龙山文化向南发展达浙江的一支,年代比较迟.直到1959年才有良渚文化的命名.  相似文献   

12.
良渚文化发现已历五十余年了。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资料缺乏,其文化面貌和社会性质一直若明若暗。近几年发掘了良渚文化几处重要遗址和墓地,特别是1988年《文物》杂志第一期发表的《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和《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使人们对这些间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明朗化。本文仅就反山墓地和瑶山祭坛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见解,并论及良渚文化的社会性质。一、关于反山良渚文化墓地性质根据发掘简报的资料,此处墓地是就  相似文献   

13.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地里遗址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留良乡湾里村。2001年3月-2002年1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新地里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500余平方米,揭示了一处良渚文化高上台的背建和使用过程,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40座,还发掘了灰坑、灰沟、井、祭祀坑、红烧土建筑遗迹等良渚文化遗迹,出土有陶、石、玉、骨、牙、木等各类质料的良渚文化遗物1800余件(组)。新地里遗址所在的嘉兴地区是良渚时期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良渚文化的演进历程和文化面貌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4.
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1987年5月初,我省余杭县安溪乡瑶山发生盗掘良渚文化玉器事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我所主持对盗掘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野外工作自1987年5月5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祭坛遗迹和11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余杭县文管会员参加了发掘。现将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收藏家》2005,(5)
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8月20日至11月20日主办“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展览将集中展示浙江省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良渚文化文物二百余件,其中,许多器物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良渚文化以磨制精细的石器、种类繁多的黑陶器、雕琢精巧的玉礼器而著称。良渚文化的发现虽已超过半个世纪,但近二十年的考古工作成果十分显著,浙江省的瑶山、反山、汇观山、莫角山等墓葬遗址的发现,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玉器、陶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杨桂梅)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3500~3000年是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的过渡阶段,也是太湖流域礼制发展演变的转型时期。转型时期出现的礼制遗迹有祭祀性质的土台,礼制遗物出现陶、玉并重的礼器组合现象,鼎、豆、壶成为陶礼器的固定组合,小玉璧、小玉镯可能为良渚文化玉璧、玉琮的雏形。崧泽—良渚转型期不仅孕育了良渚文化的礼仪制度,并且对良渚文化礼仪制度发展的趋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史前文化     
1999年广富林遗址和2005年钱山漾遗址的重新发掘是近年来浙沪地区重大的史前考古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和研究视角。本刊此次集中刊发的由发掘和研究者撰写的相关研究文章,对这两个遗址的有关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遗存》一文认为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遗存的年代处于良渚文化结束阶段,相当于山东龙山文化中期偏晚阶段,以往研究者很少注意到良渚文化这个阶段的遗存。《广富林遗址广富林文化的分期和年代》和《广富林文化初论》两文都认为广富林遗址晚于良渚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朱雪菲 《东南文化》2016,(5):121-126
2016年2月"江苏省兴化、东台市蒋庄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对位于江苏兴化、东台的蒋庄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专家们认为:大规模的良渚文化墓地是蒋庄遗址最重要的发现,说明了良渚文化已经扩张到长江以北,有助于学界更新对良渚文化的认识;蒋庄遗址葬制葬俗多样、人骨保存完好、随葬玉器等级较高,为良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蒋庄墓地的年代框架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来确认,未来的遗址保护工作还需要地方政府给予积极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作为体现权力和信仰的良渚文化玉器,其种类和组合、品质和数量、形制和刻纹反映了拥有者的身份、等级和地位,琮、璧、钺(玉钺杖)和复杂玉头饰,以及标识独特身份的独特玉器成为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核心内容。神像是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灵魂,具有复杂几何结构、且形制和神像自始至终贯穿的琮,成为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最重要的代表。反山王陵是良渚古城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等级墓地,M12:98大玉琮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雕琢最为精美的良渚文化玉琮。反山大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玉琮的集大成之作,对其及良渚文化琮的出土情景、形制与结构及其反映的观念与信仰、制作工艺等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解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良渚玉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相似文献   

20.
良渚文化发现60年来,诸多学者对其作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其研究至今方兴未艾。本文试对其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作一分析,并就良渚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作尝试性的解说。一良渚文化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制陶、纺织和编织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制玉和祭坛建筑更是反映了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