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连红、孙宅巍主编的《南京大屠杀研究——历史与言说》(上、下)一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10月出版,该书为旅日华侨、中日友好促进会秘书长林伯耀先生资助,在南京师范大学设立的"南京大屠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成果之汇编,共收集了基金资助48项成果中的27项,内容涉及南京大屠杀史真相与研究、叙述与表达、战后调查与审判、国民认识与记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历经三年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正式向社会公布,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自中日共同历史研究项目启动以来,一直是学界和媒体报道、讨论的焦点,笔者作为中方外部执笔人承担撰写中方报告中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参加了多次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的研讨会议,现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研讨情况作一简述,并结合自身研究谈几点个人观察与感想。由于囿于个人观察和笔录,其阐述或挂一漏万,或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3.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是中日两国关系史上首次由政府发起的围绕两国间历史的学术对话。南京大屠杀事件(又称南京暴行)则是近二十多年来影响两国关系的历史问题中的一个主要热点。因此,中日两国问展开的历史对话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自然备受国内外各方的瞩目。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屠杀事件之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屠杀事件之再研究吴天威亲历和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作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但是,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惨案还悬而未决,让我们活着的,尤其是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的一代,有责任把“南京大屠杀”这件在第二次中日战...  相似文献   

5.
书讯     
《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2005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宅巍著的《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40.3万字。该书分十章论述、探讨了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的多重关联、南京大屠杀的原因、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与时空范畴、安全区在南京大屠杀中的历史地位、性暴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位置与特点、新发现的埋尸资料及其诠释、民众的抵抗、“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界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影响、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并附录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搜集的日军暴行记录470件。《论反法西斯盟国的对日作战》2005年6月云南大学出…  相似文献   

6.
正松冈环与南京大屠杀纪实片《南京——被撕裂的记忆》我是2008年8月16日认识松冈环女士的。松冈环女士毕业于关西大学文学系东洋史学科,原本是日本一名小学历史教师,热衷于日中友好。1986年以来每年8月中旬率领主要由教师及大学生组成的铭心会访华团来南京访问,在8月15日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相似文献   

7.
对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从宏观上进行史学调查和研究是必要的,但就其涉及到的受害家庭乃至每一个受害者、加害者、见证者个体进行研究,同样也是极其重要的。过去从宏观层面去发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现在需要增加从微观层面的研究,包括家族史和个人的受害史。二者主要差异在于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因为微观史学的主要任...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深化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历史.和平.发展——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主办,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编辑部承办。  相似文献   

9.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年以来,不断发现许许多多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使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真相越来越清楚。但总有人不时地提出种种奇谈怪论,挑战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历史判决和定论。本文着重从上述两个法庭审判过程中用法律文书的形式认定的证据链,来透析南京大屠杀最原始最基础性也最具有说服力证据的由来...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高兴祖1996年8月14日,“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举办了南京大屠杀史学术研讨会,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研讨,并对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估。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日本否认侵略,美...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幸悲剧之一,但更为不幸的是战后六十年来,南京大屠杀却仍然是日本右翼不断歪曲否认其侵略历史的突破口,甚至成为某些日本政界要人进行政争的工具。与此相反,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针对南京大屠杀的调查研究,学术理性氛围日益浓厚。一方面有许多学者潜心搜集整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这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必要前提。经过海内外数十位学者4年多的合作努力,2005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由张宪文教授领衔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该史料集按专题汇编成28册,合1500万字,几乎囊括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各种文字版…  相似文献   

12.
5月12日至14日,“纪念魏特琳逝世60周年暨南京大屠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港台及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等地80余名代表汇聚南京师范大学,通过举办学术研讨活动来纪念这位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挺身保护和救济成千上万名南京妇孺难民的美国友人。这次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和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联合主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美国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旅日华侨中日友好促进会等单位团体对本次会议也给予了积极协助。  相似文献   

13.
《民国档案》2006,(2):57-57
2006年4月29日,由江苏省暨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在南京大学正式成立,名民国史专家、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宪教授出任该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高校。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师生就开始了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名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南京大学高兴祖教授曾主持并参与了该项资料调查与研究项目,并担任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确定,是顺应时代潮流、维护世界和平的法理表达,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还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属于中国,...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屠杀元凶谷寿夫罪行调查始末文/胡兆才图/伟强(提供)这是南京历史上两个令人难忘而又震撼人心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是最耻辱的日子,这天,日军攻陷南京,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1947年4月26日。是个大快人心的日子;这天,南京...  相似文献   

16.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梁强朱平由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名研究会主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承办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1月3日至15日在南京召开。大会收到来自中、...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是值得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战时,它被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的象征,战后的审判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民众的这一印象.新中国成立后,其象征地位继续延续,在东西方冷战的政治格局下,又与"反对美帝国主义"、"揭露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和"中日友好"等现实政治相连接,在此过程中,因被误用而扭曲变形.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的日本教科书事件,使南京大屠杀再次成为新闻舆论的中心,在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双重推动下,南京建立了纪念馆和纪念碑,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得以向更深层次延伸.  相似文献   

18.
曾明 《民国档案》2006,28(1):140-141
为检阅南京大屠杀史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在张宪文教授领衔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8卷出齐之际,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南京大屠杀史料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2月27—28日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研究》2000,(1):33-45
针对日本右翼团体1月23日在大阪集会否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召集部分研究人员举行座谈,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和日本右翼否认历史真相反映出的日本社会右倾化问题进行了研讨。这里选录了张海鹏、张振鹍、庄建平、齐福霖、王建朗.研究员及本刊副主编荣维木的发言。发言标题均由发言者根据发言内容自行拟定。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出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新著《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最近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40万字,分为10篇,对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的多种关联,南京大屠杀的原因、时空范畴、难民区、规模、性暴力、抗争、幸存者、历史影响以及人们对它的记忆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论述和探索,首次披露了一批最新发现的档案资料,拓展了南京大屠杀研究的视野,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新观点。附录中完整辑录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搜集的日军暴行记录1—470件。《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增补本出版《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