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沧桑》1994,(4)
1936年3月10日兑九峪会战后,蒋介石应阎锡山的请求,抽调10个师10万人,兵分三路,火速挺进山西.一旦援晋蒋军的主力全部进入山西,并和阎军一起形成对红军的包围,红军将会陷入异常艰难的境地.面对这一形势,3月12日上午,红军总部在孝义县郭家掌村(今属交口县),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商讨对策.会议决定,在10万蒋军尚未进入山西之前,红军分兵三路:毛泽东率中路军,留在晋西吕梁山区活动,以吸引和牵制晋西阎军;红15军团为右路军,向省会太原方向挺进,牵制阎军主力;红一军团则南下敌军空虚而又富足的晋南地区筹款和扩红.  相似文献   

2.
三五九旅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英雄红军部队,诞生于湘赣边区,当时称为红六军团,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1937年10月王震任旅长兼政委)。1944年11月三五九旅主力组成南下第一支队,下辖7个大队,支队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  相似文献   

3.
三五九旅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英雄红军部队 ,诞生于湘赣边区 ,当时称为红六军团 ,1 9 37年 8月 ,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 ,旅长陈伯钧 ,副旅长王震 (1 937年 1 0月王震任旅长兼政委 )。 1 944年 1 1月三五九旅主力组成南下第一支队 ,下辖 7个大队 ,支队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 1 945年 3月南下支队更名为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 ,辖 6个支队。 1 945年 1 0月 ,南下第二支队 (原三五九旅留守陕北的部队 )第一团、第三团和南下第三支队合编恢复三五九旅番号 ,旅长郭鹏、政委王恩茂。 1 949年三五九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  相似文献   

4.
桐柏山区是红军主力长征后在南方八省艰苦卓绝地坚持三年(1935-1937年)游击战争的十四个地区之一。桐柏山区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火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气焰,牵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支援了主力红军的北上抗日”①,为抗日战争在鄂豫边区的迅猛展开...  相似文献   

5.
1939年到1940年间中共中央为了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支援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作出了八路军主力南下华中作战的战略决策。在这个决策实施中,一支在苏北敌后坚持斗争的“淮河大队”,对主力南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策应作用。一1938年12月底,中共山东分局苏皖特委派原徐州东南区党委书  相似文献   

6.
《沧桑》1994,(6)
第五章 南线“无战事” 在中路军、左路军把阎军主力紧紧地吸引、牵制在晋西、晋西北,晋南相对空虚之时,以红一军团为主组成的右路军快速奔袭晋南。右路军进军晋南的任务是:扩红、筹款。 一、打通晋南门户 红军右路军在奔袭晋南时作出的第一个大举动,是占领南关。 灵石县之南关,是晋中通往晋南的枢扭和咽喉,敌军派重兵把守。它是右路军由晋中南下晋南路上的一颗令人讨厌的钉子。要打到晋南去,就必须首先拔除这颗钉子。  相似文献   

7.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第一方面军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会师后,主力向东转移。国民党军胡宗南第一军及第四十三、第九十七师分三路向东进红军进攻。红军为打破敌人的进攻,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于门月ZI日集中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第二十八军,第二方面军第二、六军团,第三十二军,第四方面军第四、第三十一军,对前进至山城堡之敌第一军第七十八师发起进攻,至22日9时,歼灭该师一个多旅,击溃一个旅,俘敌 600人,毙伤团长以下 600余人,缴枪 600余枝(挺),击落飞机一架。山城堡的胜利是红军三大主力团结战斗的结果,对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起了积极作用。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和西安事变六十周年,今公布这组史料,对研究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和西安事变前的军事形势,颇有参考价值。为保存资料原貌,文中对红军的诬蔑之词,本刊未作删改,均按原文公布,请读者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先后组建过4支先遣部队,分别担负宣传抗日、牵制敌人对苏区的进攻、为主力红军长征探路、策应和配合主力红军北上以及开路先锋等战略任务,为中国工农红军顺利实施战略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军战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  相似文献   

9.
长征中的文化宣传工作□张义生总体情况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在极其艰难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红军面对前后左右上百万国民党主力和各地区杂牌军的围追堵截,天上又有敌人的飞机频频追踪扫射、轰炸。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红军内部又出现了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在这种...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 ,三大主力红军中的两支———中央红军 (红一方面军 )和红二、六军团 (入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称红二方面军 ) ,曾先后转战云、贵、川。围绕着在川滇黔边区开辟新苏区的意图 (后未能实现 ) ,红军建立了多支游击队配合主力开展游击战争。红军及游击队在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同时 ,广泛开展革命文化宣传活动 ,特别是遵义会议后 ,红军转战川滇黔边期间 ,宣传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把千百万深受压迫的各族人民动员起来 ,支援战争。一、应用各种文艺宣传形式 ,在川滇黔边区开展革命文化活动印制宣…  相似文献   

11.
长征精神永存文/李国强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到达陕北,胜利会师后,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来在接见红军战士时说:"红军军都是英雄好汉!在这次震惊中外的长征中,许多同志献出了生命.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世世代代记住他们!同志们,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漫长的...  相似文献   

12.
1936年5-11月,宁夏境内发生了在中共党史、战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两件大事——红军西征和宁夏战役。红军西方野战军所进行的西征,是继红军东征山西回师之后,为继续贯彻中共中央所确定的“以发展求巩固”的方针,所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行动。它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  相似文献   

13.
刘邦琨 《文史春秋》2003,(10):19-23
在当今的红军长征历史书籍中。都有这么一段史实: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在雪山之中与张国焘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两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在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里。有四方面军的大部和编入的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和第九军团。张国焘南下分裂中央分裂红军,遭到包括朱德、刘伯承等原红一方面军将领的反对。于是张国焘对反对他的人进行打击报复。撤了刘伯承的红军总参谋长职务,还抓了一大批原红一方面军中的中高级将领进行审查、批判,因此这些将领秘密商议要带队脱离张国焘的领导,北上寻找党中央毛泽东。但这件事被朱德制止了。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更惊人的内幕。今天我们采访老红军——当年刘伯承总参谋长的警卫员王泉云时,他道出了历史上未曾揭开的绑架张国焘未遂之谜。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中共地下党的秘密工作,1933年6月,杨虎城陕军同红四方面军秘密达成"汉中密约",双方商定:以巴山为界,互不侵犯;相互配合打胡宗南;红军可以设立交通线,陕军提供一定的物资;在陕军阵地前沿设联络站,红军可以用隐蔽的方式来汉中采购部分日用品。"汉中密约"促成红军川陕红色交通线的建立,打通了中共中央、陕西省委、陕南特委与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联系的通道。  相似文献   

15.
正1932年,鄂豫皖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10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在黄柴畈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解决根据地面临的危局。张国焘认为红军主力应开往平汉路以西,与红三军会合。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提出应分散游击,待机破敌。徐向前认为,分散游击,大部队困难重重,提出主力红军拉到外线,寻找有力时机,再杀"回马枪"。最终会议决定,留下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红二十七师以及各县独立师、团,由沈泽民负责,  相似文献   

16.
正(油画·1977年)美术点评《三大主力会师》用壮阔的画面,表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这一令人激动的历史时刻。画面以挥舞旗帜的两队红军奔跑着、相拥在一起的场景为主线展开,人物的表情丰富多彩,有久别重逢后的喜悦,有意外相见的喜悦,有喜极而泣的激动,有兴高采烈的呼喊……前景的陕北赤卫队员兴奋地将红军小号手举在空中。作者扎实的造型功力和精湛的油画技法更增添了画面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正>1935年1月底,红四方面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电令,决定集中主力向嘉陵江以西进攻,配合中央红军北上。为了隐蔽这一战略意图,迷惑和调动敌人,创造渡江条件,红四方面军一边发起陕南战役,一边转入强渡嘉陵江的准备工作。嘉陵江上没有桥,渡江只能靠船。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在距离苍溪塔子山15公里的王渡场秘密建立一个造船厂(王渡造船厂),尽快造出一批能够同时装3个团兵力的木船帮助红军渡江。  相似文献   

18.
舒云 《神州》2006,(10)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震惊中外的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于1934年10月开  相似文献   

19.
李清扬  贾晓明 《纵横》2009,(10):22-24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一心灭共的蒋介石如芒存背,焦灼万状,于是就下达了“进剿令”,妄图冉度组织大规模“围剿”,将立足未稳的红军就地“剿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红军长征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如"长征"一词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红军长征是不是"战略转移"?红一方面军是什么时候开始长征的?遵义会议是不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陈云的《(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是不是传达提纲?"四渡赤水"是不是"真如神"?关于张国焘的"密电"问题,其他几支红军的长征,红军长征的路程究竟有多长?三大主力会师后究竟有多少人?应该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