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户市立博物馆 在神户市立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堪称日本国宝的弥生时代的铜铎和铜戈。据有关资料,铜铎在日本畿内已发现400多个,大者高1米,小的仅10公分左右,纹式有几何纹、人形纹、动物纹、流水纹等多种多样。铜铎主要由钮和身组成,形似钟(图一,1)。铜铎形制规正,制作精美,反映了日本弥生时代灿烂的青铜文化,据日本学者研究,弥生时代的铜铎主要是用于稻作农耕时的一种乐器。日本弥生时期的铜戈,形制比较特殊,无  相似文献   

2.
河南新安出土汉代铜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新安县文管所在配合基本建设时抢救发掘了一座古墓。由于此墓已遭严重破坏,墓葬形制已不完整,除了发现4件铜镇外没有发现其他随葬器物。现将铜镇介绍如下。铜镇4件,分3型。A型1件。高7.5厘米。身前倾,低首,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商周时期铜爵的形制特点、分范技术、演变轨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铜爵的功能、形制和分范传统共同造成了其三足排列不均衡的特点,由此形成铜爵器身稳定性不佳的缺陷。在铜爵的器形演变过程中,器底横截面由椭圆向圆形不断转变,原因之一当是为了使三足排列不断接近等边三角形,从而增加器身的稳定性。这也为探讨类型学中关于器物形制演变的动因问题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
敦煌壁画《五台山图》中正定古建筑相关问题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敦煌莫高窟第61窟西壁的《五台山图》中绘有1000多年前河北道镇州的几处古建筑,作者据此对唐代正定城的形制、镇州衙署及其建筑遗物等进行了研究,并对现已无存的隋文帝敕建舍利塔、唐代大悲寺的位置和建筑结构等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5.
普军  阎小培 《人文地理》2004,19(3):26-30
专业镇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特有的一种经济现象,珠江三角洲是专业镇集中地之一,不仅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而且规模大,其“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与超10亿元的经济规模引起了政府与学术界的重视。本以佛山市为例,在对佛山市专业镇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专业镇的产生及其本质,分析佛山市专业镇形成的动力机制、类型与发展阶段,总结了佛山市专业镇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政府与企业分别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婚姻关系看,六镇豪帅在徙居六镇前,大多处于北魏统治集团的中下层。徙居六镇后,六镇豪帅逐渐成为社会关系局于六镇的地方势力,其联姻对象主要是本军镇豪帅和邻近的代地豪帅。孝文帝迁都洛阳,主要是使六镇豪帅在北魏统治集团中的边地豪帅地位固定化。六镇豪帅通过联姻已结成了牢固的婚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使六镇豪帅在六镇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因孝文帝迁都发生实质性变化。所谓六镇豪帅的社会地位经历了从北魏统治集团核心层剧降到低贱府户的下降过程,其实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铜鏂小考     
文章主要从命名、形制和演变等几方面对铜鏂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鏂的形制不同于碗、簋或豆,故其名称也不同。鏂主要流行于两汉时期,早期为深腹、矮圈足,后逐渐深变为高圈足、浅腹。出土器物组合及文献均说明鏂应为盛器。文未对瓯的形制及用途也稍作说明。  相似文献   

8.
1985年秋,山东省青州市城西区邵庄乡冷家村附近开山炸石时,发现鎏金铜镇4件。据市文物管理所人员现场调查,系出自已毁古墓。此山未炸之前,山中古墓不为人知。这4件铜镇两大两小,形制相同,呈圆墩状,通体鎏金。每件上雕一独角卧兽,作工精细,形象生动(见图)。大的一对圆座直径6、器高4厘米,重610克;小的一对圆座直径5.6、器高4厘米,重425克。经专家鉴定,这4件铜镇是西汉时期器  相似文献   

9.
杨爱国 《中原文物》2022,(5):137-144
明清时期以绘符箓的镇墓瓦为代表的镇墓术是当时丧葬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镇墓术传统的延续。镇墓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宗教,尤其是道教因素,丰富自身的内容。以镇墓瓦为代表的镇墓术反映了古人对墓葬安全持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域城镇体系中重点镇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了以宁波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副中心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的市域四级城镇体系。但该城镇体系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功能分化不明显,规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研究宁波市域城镇体系中重点镇发展的区域背景着手,分析了重点镇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制约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点镇发展在宁波市域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发展目标。最后,文章探讨了如何建立有利于重点镇发展的集聚动力和约束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61年6月27日,河北省平泉县商业局供销燃料库收购到一件北魏太和十三年刻铭铜造像,现藏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本文介绍了此造像的形制,并对其铭文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智勇 《文物春秋》2012,(1):9-14,45
东北地区直銎铜斧分布地域广泛,形式多样,本文对东北地区直銎铜斧的形制演变、区域特征、文化性质进行了讨论。以此为基础,通过东北诸区之间以及与中原地区、内蒙古长城地带、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之间的比较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对其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唐代后期泽潞镇军事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后期,泽潞镇在唐王朝与河北藩镇的斗争中逐渐充当了重要角色。本文对泽潞镇辖区的变更进行重新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泽潞镇自建置以来至元和年间军事地位的变迁,认为在这期间泽潞镇由朝廷防御河北的要地演变成攻略河北的一枚重要棋子。而该镇军事地位的这种变化是与这一时期军事形势的发展和朝廷藩镇政策的转变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镇墓文与买地券、衣物疏同为重要的墓葬文献之一类。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主体的河西地区出土有大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镇墓文,笔者多方蒐辑,得其中文字信息保留相对完整者60余件,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获,进行文字校勘和河西历史地理、丧葬风俗、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文字、书法、文学等方面诸多问题的考察,探讨其文献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柴志峰 《沧桑》2014,(4):118-120
清代泽州的拦车镇,地处太行山深处,地势险要,是山西进入河南驿路上的必经之镇。清代晋商贸易活动的频繁使拦车镇的交通职能和经济职能日益凸显,清政府开始重视对拦车镇的行政和军事管理。交通与经济发展使其地位不断提升,以及清政府管理的加强,使拦车镇成为了屏翰晋南的重镇。  相似文献   

16.
清代我国北方地区村镇关系初探——以晋南方志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梅 《中国地方志》2007,(10):38-46
历史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村镇关系体现在方志的记载思想中:镇隶属于乡里,却又处处显示出其优越性来。从镇的历史演变分析,镇来源于前代的军事关镇,或在普通的村庄堡寨基础上自发形成,即使存在部分由官方扶植而形成的镇也始终以村落固有的形式发展延续。然而,镇在人口和规模上却远远超过了普通村落,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功能奠定了镇在乡村的中央性地位。简言之,镇虽囿于乡村的范畴,却实际为乡村聚落的中心地。  相似文献   

17.
陕西镇是明代九边之一。但目前学界普遍将固原镇等同于陕西镇,认为固原镇的历史就是陕西镇的全部历史。本文以为,固原镇只是陕西镇后一个阶段。陕西镇经历了一个形成与演变的过程。天顺初,随着河套蒙古活动加剧,陕西镇守武将重设,陕西成为军镇。此后,为更好抵御蒙古,陕西镇守总兵开始移驻固原,其职责也以专门防御蒙古为主,正德时,陕西镇成为边镇,并名列九边之中。嘉靖初期,陕西总兵专驻固原成为定制,于是渐有固原镇的称呼,二者合二为一,最终固原镇的称呼成为主流。不过这仅是因地俗称的结果,其他制度并未改变。陕西镇形成与演变的历史,反映的是明中后期北部防线内缩所造成的内地边防化的尴尬和无奈。  相似文献   

18.
镇墓文与买地券、衣物疏同为重要的墓葬文献之一类.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主体的河西地区出土有大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镇墓文,笔者多方蒐辑,得其中文字信息保留相对完整者60余件.今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获,进行文字校勘和河西历史地理、丧葬风俗、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文字、书法、文学等方面诸多问题的考察,以探讨其文献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镇墓文与买地券、衣物疏同为重要的墓葬文献之一类。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主体的河西地区出土有大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镇墓文,笔者多方蒐辑,得其中文字信息保留相对完整者60余件。今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获,进行文字校勘和河西历史地理、丧葬风俗、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文字、书法、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考察,以探讨其文献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洛阳市宜阳县文化馆收藏有一件自铭为铍的剑形兵器。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铜铍的起源、形制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资料。一铜铍的形制、铭文和年代这件铜铍由身、格和茎(柄)组成。身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