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23日,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协会会长帕巴拉·格列朗杰发来贺信。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裔炯代表第二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6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向国际社会讲述"西藏故事";加强"请进来、走出去",展示西藏文化独特魅力:积极开展项目  相似文献   

2.
西藏是藏族的发祥地,历史源远流长,因独特的历史环境,而使文化相对地与世隔绝,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充满了浓厚的古老和神秘的色彩。作为西藏文化发展实物映照的西藏文物,世代留存从未间断,真实地反映了西藏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和社...  相似文献   

3.
西藏有"世界屋脊"、万山之宗,万河之源"美称,众多世界一流和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堪称绝品。西藏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艺术独特。近年来,政府决定把西藏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这极大地带动了第三产业,尤其是酒店服务业的发展。由于西藏旅游呈季节性变化,夏秋季节人流密集,冬春季节门可罗雀,另外加之西藏招工困难,因此校企合作项目便应运而生。如何管理好实习学生并取得预期实习效果,成为学校、酒店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酒店对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管理的现状分析,针对酒店对实习生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管理实习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书讯     
正《雪域山水藏地人》该书是一部纪实性的长篇回忆。作者金志国,童年进藏,在藏生活工作30余年,是20世纪80年代有影响的西藏作家。在书中,他饶有趣味地向读者讲述了自己10岁随父母进藏的经历,以及此后在拉萨读书,长大后在西藏工作的种种经历。由于作者经历独特,该书为读者提供了了解西藏的别样视角。如作者所言,西藏是他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有一份抹不去、撇不掉的"西藏情结"。透过作者不可多得  相似文献   

5.
正60余家景区免费游览,星级酒店房价、旅游车辆、进出藏机票均有折扣。如此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你是否打算去西藏感受一下高原的冬天?受独特地理、气候环境影响,西藏旅游一直存在严重的"冷热不均"现象,旅游高峰期明显。很多人认为夏季也就是每年6~9月的西藏比较适合旅行,形成了各个旅游景点人潮如织,布达拉宫等知名景区一票难求的现象。而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随着气温的变化,西藏的旅游市场也进入"冬季",许多景点颇为冷清。  相似文献   

6.
西藏的森林     
西藏的森林徐孝庆,关洪书西藏是"世界屋脊"的主体,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而复杂的森林及其森林环境宛如无数条彩带,将这块美丽的土地装扮得更妩媚、更富有生机。西藏森林的价值正日益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认识。地域性的垂直西藏现有森林面...  相似文献   

7.
除多 《华夏地理》2007,(2):140-141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4000多米,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面积大、纬度高、复杂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复杂多变的独特气候.  相似文献   

8.
宋月红 《百年潮》2007,(3):16-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总理一直十分关注西藏,并参与决策和指导了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与西藏各民族人民结下深厚感情,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西藏民族团结和社会全面进步立下不朽功勋。其中,他在西藏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多次表达要赴藏视察的愿望。尽管这一心愿终生未了,但却表明西藏各民族人民在周恩来心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周恩来对党的西藏工作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西藏城镇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发展历史和地域文化构成了其独特的发展环境,环境的特殊性深刻地影响着西藏区域发展及城镇建设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本文分析了西藏城镇发展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较为突出的特征,据此提出了今后西藏城镇发展和建设应该重视和解决的七个方面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2日,"西藏:世界屋脊上的珍宝"展览在美国洛杉矶圣塔安那市的宝尔博物馆开幕。近400位美国名流、文化界人士、旅美华人华侨应邀参加了开幕仪式。这是中国首次在美国展出西藏文物展,因此被美国媒体上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展览。在开幕式上,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尼玛次仁介绍了展览的基本情况,希望通过展览使美国民众对西藏的历史、文化及现状有进一步了解,从而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好情谊,并欢迎美国人民到西藏亲身感受世界屋脊的独特自然景观和藏民族文化魅力。 宝尔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将近70年  相似文献   

11.
8月的西藏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珠峰化节、拉萨雪顿节、那曲赛马节,这是由国家旅游局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向世人展示了西藏丰厚的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达到以节造势、以活动扩大西藏旅游业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措勤三日     
电力援藏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对西藏电力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国家对西藏电力的投资力度显著加大在国家对西藏电力投入的同时,全国电力系统也在发展规划、建设资金、技术改造、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人才支援等方面给予西藏大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发展扎呷民族手工业是西藏传统的三大经济之一,在西藏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和民族风格,产品享誉国内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藏还形成了许多民族手工业生产基地,如织卡垫的江孜、织地毯的拉萨、织藏被的日喀则、织...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22日至12月5日,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了"珍藏西藏——叶星生抢救、保护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成果展"。也就在一年以前,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在同一地点,举办了"中华瑰宝——西藏文化展",又在前不久在天津举办了"擦擦文化艺术研究展示研讨会",这些展览和研讨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弘扬西藏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西藏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我的高原梦     
你好,老西藏 不知道是谁的首创,从60年代开始,西藏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极富情感色彩的词语──老西藏。"老西藏" 不是指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原上的藏族人,而是指那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进藏工作,勇于吃苦、勇于奉献而又 居留时间较长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干部、职工、知识分子和军人。他们为数不多,在这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 族聚居区,是真资格的"少数民族",但是,他们却受到西藏老百姓的格外尊重。一声声"老西藏",流露出 全社会对他们近半个世纪在藏工作的无限信赖、高度评价和深情赞美。 "老西藏"绝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的丰富内涵与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紧紧联系 在一起。他们有的已经长眠在高原的工地上,更多的还在各个领域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们进藏时期不一, 职业和个性更千差万别,但都有一片赤诚火热的心肠。在建设团结、富裕、文明新西藏的共同事业中,与当 地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 1 990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到西藏观察,把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所表现的高风亮节归 纳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的"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是一部创业史,一首荡人心魄的奉献之歌。西藏近半个世纪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不浸透成千上万位老西藏的智慧和心血。他们肩  相似文献   

16.
晋美 《中国西藏》2014,(6):22-23
记者:您是第一次到拉萨吗?马里奥:是的,今天刚到。记者:你觉得西藏的独特之处在哪?马里奥:西藏很独特、很神圣,也很色彩缤纷,文化遗产也很丰富。因此,西藏是独一无二的。我觉得全世界只有少数地方才有西藏这样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丹是这些少数国家之一,它也有很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次是我第一次来西藏,不过我以后还会来的。西藏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我很乐意再来西藏。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代开始,便出现了"西藏问题"的说法。英、俄等国侵略我国西藏之前,是不存在什么"西藏问题"的。自从英、俄等国用多种手段对我国西藏侵略后,挑拨西藏与中国中央的关系,才产生了"西藏问题"。为什么英、俄要对西藏进行侵略呢,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只有了解他们的真实目的,才能有助于维护我国的统一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发展西藏新文化事业的思考西藏文联常务副主席张治维发挥西藏独特的文化优势,发展西藏的新文化事业,是我们西藏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发展西藏的新文化事业,就要大力宏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海纳百川的气概,吸收其他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精华,造就西藏当代健康向...  相似文献   

19.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三不"到"一宜一不宜",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国际局势有利时机的准确把握,同时西藏上层分裂分子变本加厉的分裂行动促使中共中央做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决策,加快了西藏和平解放步伐,直至1951年5月23日"十七条协议"签订.西藏和平解放的实践历程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和"与"战"关系的精准把握与灵活运用,反映了解放西藏是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为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也为西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徐汝聪 《东南文化》2016,(5):98-105
元代以来,藏传佛教广泛在西藏以外地区传播,带来了独特的宗教理念和宗教艺术。江南地区寺塔林立,在上海佛塔"天宫"、"地宫"出土的佛教文物中,诸多藏传佛教文化元素,从较早的元代一直延续到清代。这些文物是藏传佛教在江南地区传播的实证,对其性质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元明清时期汉藏文化的融合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