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指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海拔一千八百多米,是海南岛最高的山。它形似五指,犹如巨掌擎天,拨云弄雾,若雨后看它,似玉削笋立。据《崖州志》载,海南诸山皆其脉络,盘桓六百里。因其山高林密无路,过去只能远看而不可近攀,所以那里也就越显得神秘。 记得九○年我第一次去海南,散会后乘旅游中巴去三亚,路过通什途中,导游让大家下  相似文献   

2.
《神州》2006,(6)
2001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朱基在青藏铁路开工典礼上向世人宣布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正式开工的消息,也向参加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发出了进军的号角。此时,参加开工典礼的青藏铁路设计总工程师李金城,目睹着一队队筑路大军开赴青藏高原施工工地的动人场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为  相似文献   

3.
在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西藏这个海拔高峻、重重雪山环绕的古老大地上,正在长出新的细胞,使它每天都变得更新鲜、更有活力。尽管某些人对此一直都在怀疑,但这种变化仍然很激动人心。一位藏族老者当被问到他家的单扇小门如何变成了双扇大门时,他风趣地笑道:“不修大门,怎么请得来‘铁牛’?”这些发生在西藏农村或城镇的小事,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拉萨清晨的叫卖牛奶者“卖酸奶、卖鲜奶!”当大多数人还在梦里酣睡时,拉萨大街小巷里响起了一声声吆喝。这些拎着桶、背着袋的农民,大多来自市郊的藏热村。藏热村是拉萨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藏》2000,(2):22-23
  相似文献   

5.
这一组唐卡是作者才让献给祖国五十年周年庆典的礼物,它曾在藏戏节目《祖国吉祥》中和  大家见过面。  唐卡,亦称“卷轴佛画”一般绘于布上,并加上锦缎  裱轴装饰。唐卡内容几乎都  与佛教内容有关,如各种  神像、佛像、藏传佛教各派  祖师、法王,还有僧传故事、  寺院、坛城等。唐卡规格大  小不等,多在1米左右。表  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彩绘唐卡、  补花唐卡、刺绣唐卡、缂丝唐卡  珍珠唐卡。据说唐卡最初用于  流动传教,寺院兴盛后,用于  悬挂装饰。经常悬挂数量最多。  唐卡自出现以来,历时数百年…  相似文献   

6.
《世界》2011,(3):18-18
出于对“末日2012”的忧虑,俄罗斯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和国际建筑协会合作,设计出一种“方舟住宅’,它能够抵御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引发的洪水以及地震等自然灾难。这种能够漂浮在海上的宠然大物拥有自己的生物圈,如果发生灾难,它将成为一个安全、自给自足的天堂。  相似文献   

7.
东晋顾恺之画风与北朝前期画风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它前承秦汉以来稚朴的画法,后启南北朝“绘画六法”皆备的画风。而代表东晋时期绘画风格和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杰出画家,当首推顾恺之。顾恺之(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多才艺,尤工丹青...  相似文献   

8.
张燕飞 《东南文化》2001,(12):32-35
宋元时代,文人画兴起山水画大兴,人物画相对减少。明代绘画总体上承接宋、元传统,山水画、花鸟画方面流派纷出,各成体系。成就显著,人物画也呈山水画逐渐衰微之势人们是画山水之余,偶尔为之了。正如万历年问谢肇制的《五杂俎》中所言:“今人画以意趣为宗,不复画人物及故事。”明代人物画总体上落后于山水画.花鸟画。  相似文献   

9.
10.
雪域牛粪     
牛粪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燃料,数千年来广大牧区都一直用它生火烧茶、煮饭、取暖。因而牛粪曾被人誉为“高原圣火”、“高原之光”。 在茫茫无垠的雪域高原上,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牛粪火。走进牧民的帐篷,到处都可以看到凉晒的牛粪和垒得整整齐齐的牛粪堆、牛粪墙。高原上气温低,牦牛以牧草为食,因而牛粪经风干或凉晒之后,燃烧起来如木柴一样没有异味,易燃耐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族》2014,(Z1):52-52
  相似文献   

12.
明代以前的肖像画,大都采用先以淡墨线勾画、再用彩色渲染的传统画法。到了明代晚期,曾鲸开始在传统画法中融合西洋画法,画史称他“每图一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无声诗史》),使肖像画技法有了新的发展。继曾鲸之后,清代禹之鼎又是一位著名的肖像画家。禹之鼎字尚吉(上吉、尚基),江苏扬州人。清顺治四年(1647年)生,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享年七十岁。初寓扬  相似文献   

13.
鸟瞰雪域     
33f西藏最早的一座宫殿——雍布拉康。一晨霭中蜿蜒的拉萨河闪闪发亮。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一丰饶的高原牧场。2004·3 China’sTibe{、35鸟瞰雪域@袁学军 @车夫 @袁铸  相似文献   

14.
一 收藏“擦擦”,或沉潜在寺庙的废墟,或跋涉在神山圣湖,使我们每次出差,考察又增添了一种着意追求,细心收集的乐趣和奔忙。 “擦擦”,俗称小泥佛。其音是梵语的译用,大意是小型佛像之意。它是用凹型模具脱出来的模制泥造像,大者盈尺,小不足方寸,题材大多为佛,菩萨,度母,天王,金刚,高僧,佛塔等,其形象刻划入微,毫发必爽,是模制泥造的神佛形象系列。 将“擦擦”作为收藏,也许是西藏的一批文化人慧眼独具的发现,也许是对西藏的文化艺术耳熏目染、日积月  相似文献   

15.
<正>雪域高原,山河竞秀;良禽佳兽,闲庭信步;草木欣荣,且望无垠……"香巴拉"岂是梦境?近年来,中央和西藏集中力量保护高原生态,成就瞩目。碧水蓝天下,生态安全屏障正崛起。这片高天厚土,空气更加纯净,风景愈加秀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羌塘大草原:野生动物的天堂冬染羌塘,上万只雌性藏羚羊带着幼仔,悠然觅食,鼻翼张合有序,体态宁静安详。除了藏羚羊,藏野驴、黄羊、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甚至连珍稀的雪豹、金丝野牦牛也频  相似文献   

16.
雪域藏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岗钦  才吉 《中国西藏》2004,(3):58-59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了独特的光芒。在人类共有、最为熟知的刀具上,同样展示出别具一格的风采。藏族的金属冶炼技术在远古时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同时,也产生了精良的刀具。随着时代的进步,藏刀的分类也日渐细化,不同的地理气候和物产,以及人们的审美取向,决定了刀的形制、用料和装饰风格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来说,藏刀更接近刀的本质特性,轻灵、花哨在藏刀体系中很难寻觅,相反,古朴、凝重、厚  相似文献   

17.
扶桑雪域     
尼洋河畔的桑树王我曾查阅过有关书藉,词辞中这样解释“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桑树,据说太阳从这里出来。因此,中国自古就有扶桑东瀛之说。而我是在西藏看到桑树之王的。在尼洋河流入雅鲁藏布江的入口处有一座小岛,我们是在尼洋河的西岸看到小岛上的那棵古桑的,树冠并不太高,约30多米,枝杆舒展,桑叶葱宠,遮盖面积约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当时太阳正从那里升起,阳光穿过扶疏,洒满小岛的草尖,洒满尼洋河水,河对岸的小岛和那棵古桑都浸透了红色的光泽。我们乘牛皮筏过尼洋河,接近岸边时,惊动了栖身古桑的数百只斑鸠,几百…  相似文献   

18.
雪域生命     
对生活我们都会投入自己的真情,有真情就有感动,有感动,就总想说出来。在西藏生活二十多年,对这片土地有着一份深深的眷恋和热爱,因为她的朴实、因为她的率真、因为她的亲切,让我感受到如歌的生命无处不在。 我爱高原的山,它们象世辈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民族一样有其独特的性格魅力。我所能感受到的山象是从洪荒中走来的沉稳而肃穆的先知。因为山上少有  相似文献   

19.
政府工作报告侣次提民生,36次提改革,89次提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代表建议最多的内容;物价、环保等成为“热词”;有人建议成立珠穆朗玛市。2014年的西藏“两会”,在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中又给百姓留下诸多期待,吹响了雪域高原改革发展的新号角。  相似文献   

20.
《神州》2006,(6)
法国著名女探险家大卫·妮尔1923年穿越西藏腹地时留下的一句预言:“将来准会有一天,横穿亚洲的列车将把坐在豪华舒适车厢里的旅客运往那里。”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一预言已成为现实!轨道车里,乘坐着赴青藏铁路建设工地现场办公的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和部党组副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