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古籍研究》2001,(3):21-22
“奴婢”一词,《辞源》的解释是:“丧失自由被剥削作无偿劳役的人。通常男称奴,女称婢。《史记&;#183;平准书》:‘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后也用为男女仆人的泛称。”《辞海》说“奴婢”是“古代称罪人的男女家属没入宫中为奴者,后泛指丧失自由,被人奴役的男女。《三国志&;#183;魏志&;#183;毛蚧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又太监亦以此自称。”《汉语大词典》对“奴婢”的解释是对《辞源》和《辞海》的综合。笔者在阅读白话小说的过程中,注意到《秦并六国平话》、《水浒传》中都数次出现“奴婢”一词,而词义皆不在《辞源》、《辞海》所释范围之内,而是别有一义。今姑罗列所见语料如下,并稍加申述,至于深入探寻“奴婢”的词语发展变化,则有俟方家矣。  相似文献   

2.
汉代注释书指随文释义训诂著作西汉毛亨《毛诗诂训传》,东汉郑玄《诗经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等.这些可看作我国最早的古籍译注.称其为“注”,勿需解释,称其为“译”,是指“章句”.所谓“章句,之法即是串讲原文大意的解说方法,也就相当今天说的“译”,《孟子章句》《楚辞章句》标明了“章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故里何在?史传、地理着作、陶氏宗谱的说法皆不一致,江西九江、星子、宜丰人士亦至今争论不休。沈约《宋书·隐逸传》等称陶渊明为“寻阳柴桑人”,而乐史《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说:“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近二十多年来,江西宜丰人士多方论证渊明“始家宜丰”。然证以史传、颜延之《陶徵士诛》,尤其是陶渊明诗文,此说矛盾之处很多,实不足取信。  相似文献   

4.
能原镈传世有二件,分称甲乙二器。据云甲器光绪年间发现于江西瑞州东郭外锦江中,有铭文48字,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曾著录于下列金文书籍: 1.《奇觚室吉金文述》9·19—21,称“能原钟”。 2.《周金文存》1·45—1·47,称“能原钟”。  相似文献   

5.
唐永徽三年为“律”制订的“义疏”系解释和说明律文及注文的 ,疏的内容分为职能不同的“议”及“问答”两种形式。义疏制订后 ,律及疏统称为《律疏》。《律疏》一书到宋代逐渐被称为《唐律疏义》 ,尚与“义疏”原义及唐时解经传统相符。至清代则趋向称《唐律疏议》 ,盖时人见“疏”下有“议曰”字样而牵强名之 ,实脱离了唐“义疏”之本义  相似文献   

6.
唐代以前,“茶”字还没出现,那时,茶的名称五花八门。《诗经》里有“荼”字,《尔雅》称茶为“槚”,《方言》称“蔎”,《晏子春秋》称“茗”,《凡将匾》称“荈”,《尚书·顾命篇》称“诧”。陆羽《茶经》总汇诸称:“茶,南方之嘉禾也……,其名一日荼、二日槚、三日蔎、四日茗、五日荈。”另外.还有一些别称,如水厄、酷奴等等。可惜没有一个字其原本含义是指茶的。  相似文献   

7.
《文献通考》卷 4记载了“宋咸淳六年 ( 12 70年 )江东饶州乐平县士民白札子”一条史料 ,文近 60 0字。这份札子的作者 ,虽标为“饶州乐平士民” ,但实际作者是马廷鸾。《文献通考·自序》称 ,此书记事下限为“宋嘉定之末” ,嘉定为南宋宁宗年号之一 ,咸淳是宋度宗年号。显然 ,此条记载为破例 ,马端临对此有解释。此事似小非小 ,它能够说明乐平加赋始末 ,马廷鸾在乐平减赋中的贡献 ,马廷鸾和马端临对财赋的“上供”与“留州”分配关系的不同态度 ,等等 ,故特为文以说明之。一 饶州乐平加赋始末乐平 (今江西乐平 ) ,南宋属江南东路饶州。乐…  相似文献   

8.
《逸周书·度邑》“依天室”一句,旧有解释为“依天之宫室”,或解释为“殷祀于明堂宗庙之天室”的,都是欠妥的。《度邑》中的“依”是依傍的意思;“天室”是天室山的省称,又叫太室山。青铜器铭中的“天室”,一般指明堂或宗庙中央最大的一间,是古天子处理政务或举行祭祀的地方,与《度邑》中的“天室”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铜钱何时开始称“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铜钱何时开始称“文”,说法不一。陈直依《颜氏家训·治家》所记。“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认为“在六朝时,称几钱尚不称文”。彭信威依《晋书·食货志》所记:“极远者输算,人二十八文”,认为南北朝时,我国铜钱已开始称“文”了。查记述南北朝以“文”称钱的史籍,大约有《南史》、《晋书》、《宋书》、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史记》的《纪》、《表》、《世家》等部分时 ,常能看到诸如“秦伐我”、“魏败我于……”之类的句子。我们都知道“我”字是代表的某一诸侯国 ,但称“我”应是春秋战国当时人的语气 ,司马迁作为后人写《史记》 ,理应直呼国名 ,但他用“我”字 ,显然不合逻辑。不少学者以“我”字为司马迁作书时所依据的旧史原文来解释这一现象 ,其实这一说法很难成立。本文即是对此现象作出另一种解释 ,并进而对《史记》的部分资料来源作出一种推测  相似文献   

11.
人们习惯把中国古代政治称为“宫廷政治。”但“宫廷政治”一词的由来及含义则往往不甚明确。 首先应该弄清“宫廷”一词。《辞海》释“宫”之本义主要有二,一为“房屋的通称”,一为“宗庙”。前一种解释依据《尔雅·释宫》,后一种解释依据《诗》“毛传”。然《尔雅》和《毛诗》皆成西汉,显然未必二者都是本  相似文献   

12.
“汉塞雄千古,庾关阻万里”。绵亘在广东南雄与江西大余两县边境上的梅岭,是一座以地理位置优胜而著称于世的名山。 梅岭的称谓甚多:台岭、东峤、大庾岭、连溪山,皆其历史名称;又因其地在秦汉时期设置过军事关塞,故还有秦关、横浦、塞上等代称。梅岭之名,乃是现在的习惯称谓。关于这个称谓的由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梅岭”条目下并载两个解释:一说“庾岭多梅,亦曰梅岭”;一说“岭以梅鋗鋗得名”。《江西通志·山川略》“大庾岭”条目下载:“古称塞上,亦称  相似文献   

13.
乌台     
娄可树 《文史天地》2006,(11):60-60
在古代,人们习惯称国家监察机关御史台为乌台。典出《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千棲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由此人们就称御史台为乌府或乌署,亦称乌台或柏台。可是,李国文先生在介绍苏轼遭遇“乌台诗案”之祸时,却与众不同地把乌台解释为北宋首都开封的一个固有地名。他先在《中国文人的活法“·城东不斗少年鸡”》一文中说“:乌台是都城开封御史衙门所在地”。接着又在《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王安石之死》一文中进一步强调“:乌台是宋代开封御史衙门所在地,由于那里有几棵大树,乌鸦营…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近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对哈尔滨地名的起源、含义进行探讨,人们在不断地猜测、考据、论证和附会的意念中,产生了很多的释义和推断。比如《辞海》将哈尔滨解释为“晒渔网的场子”,《中文大辞典》却解释释为“平地”,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又解释为“光荣或荣誉”之义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奴儿干都司”图中存在着一处错误地名“讹答剌卫”至今未见辨正,为《中国历史地图集》进行解释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地区 资料汇篇》与《<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也缺少对“讹答剌卫”源流和定位的解释。通过对《明实录》《明会典》《鞑靼馆来文》《钦定满洲源流考》《钦定大清一统志》《钦定盛京通志》等文献的检阅、梳理与分析,笔者认为“讹答剌卫”当为“答剌河卫”,且其位置位于今吉林省塔拉站村附近。  相似文献   

16.
俞杰 《福建史志》2013,(5):11-12
地方志设无题概述由来已久,南宋《三山志》《新安志》《临安志》的有些门类就使用过,明清方志使用更多,名目有无题的、有称“引”的、有称“叙”的,多为介绍主旨、说明内容、考镜源流、辨明学术,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圩”,《康熙字典》称:“江淮间水高于田,筑堤而捍水曰圩”;《汉语大字典》称:“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两淮盐滩筑堤为界也叫圩,如十二圩”。“圩村”.系指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圩堤内的村庄。长江两岸及洞庭湖周边、环太湖流域均有若干圩村。而以地处江淮腹地的扬州圩村颇具代表性,故《康熙字典》和《汉语大字典》均援引为例。  相似文献   

18.
江西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属吴头楚尾地带,其俗多信巫尚鬼,好淫祀,此风一直沿续,“祈鬼之俗,习而未变”[1],“多尚黄好之教”[2]江西各府州略同:瑞州府“江汉之俗多尚鬼,故其民尊巫而淫祀”③建昌府“信鬼神,好淫把”。饶州府“其俗稍侈信巫鬼,下里尤甚”。神鬼信仰和巫师的活动,为道教在这里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唐宋以来,道教在江西广为传播,出现了许多道教“洞天福地”,如贵溪县的龙虎山、清江县的阁皂山、峡江县的玉筒山、新建县的西山等,龙虎山的上清宫、庐山的太平宫还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官观。由于道师装神弄鬼、符水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报纸、电视常称贵阳为“筑城”。友人问我其原委,我告诉他李梦骅先生(笔名“牂牁叟”)曾写有《贵阳与竹》(载1996年8月16日《贵阳晚报》。以下简称“李文”),已作了解释,读者有的可能未见到。随着这一名称使用的增多,似有再谈的必要。本文沿用李先生的观点,对有关史料进行了核实,并作一点补叙。  相似文献   

20.
“短长”释义孙家洲"短长",又作"长短术",是"纵横之术"的同义语。汉代人经常使用这个术语。《史记》中多处引用,刘向《战国策书录》称其所见记载纵横解士言行的书籍有六种,其中就有《短长》、《长书》、《修书》。古今学者对"短长"本义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