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称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由于经济在社会结构中占有基础地位,所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必然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各个领域”当然包括方志这个领域。笔者根据近年对方志界的宏观透视,以为市场经济对方志影响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如下诸方面: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并没有因"苏东剧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而改变。1921年,十月革命4周年前夕,列宁曾指出:"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对自己工作的整个实际经验也就思考得愈深刻"。①在十月革命90周年到来之际,重温列宁的话使人们对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这里,发表我国学者近来撰写的4篇文章,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3.
在蒙古崛起之前,很多人都以为南宋的经济状况是当时伞世界所有政权之中最好的。最极端的看法甚至认为,南宋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全世界各国财政收入的60%。  相似文献   

4.
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视角解读执政的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艺萍 《攀登》2004,23(6):15-18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执政党能否适应社会的深刻变化,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关系到中国的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强有力的政党权威,而有效的政党权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执政合法性的应答。因此,笔认为,巩固执政合法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执政党必须通过增强执政合法性基础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怡 《黑龙江史志》2013,(22):17-18
<正>"居今而知古,鉴往以察来"。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历代各朝有史,各地有志。地方志编修之所以数千年而不衰,除了自身的文化传统之外,最关键的是官修官用,是其实用性使执政者给予了它应有的社会地位。清代《怀远县志》的编纂者李兆洛形象地说:"志者,心之所志也。志民生之休戚,志天下之命脉,志前世之盛衰以为法鉴也,志异日之因革以为呼吁也。"仔细品味这个"心之所志",就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治民治天下,鉴前世  相似文献   

6.
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和干部理论教育工作必须把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江泽民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全党同志必须边实践边学习,把坚持学习作为紧迫而又长期的重要任务.不仅要抓紧学习政治,而且要抓紧学习经济,学习先进经营管理,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①这一指示,深刻地阐明了坚持学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  相似文献   

7.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是一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称他的思想体系是“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并以继承了他的思想而引以为荣。但是,圣西门却不主张消灭私有制和进行暴力革命,不主张搞无穷无尽的阶级斗争,而主张资产者对工人“保持发号施令的和享有经济特权的地位”。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凭什么称他为“社会主义者”? 圣西门是以大才的远大眼光著称于世的。他发现了几乎所有后来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恩格斯  相似文献   

8.
李繁 《攀登》2005,24(12):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蒂与现实原因。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及其现实依据,我们才能以明确的实践指向不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     
《百年潮》2012,(7):2
<正>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正式代表1936名,代表全国4600多万党员。大会批准了赵紫阳代表中央委员会作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三大报告全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和谐社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每一个基层社区是和谐的,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把创建和谐社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秦珊 《神州》2013,(26):151-152
和谐,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之中。在现代对于和谐的各种局限性的研究,体现为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生态经济学科的重视、对传统和谐思想的时代阐释。而忽略了更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结构自身和谐的研究:即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社会公平现象的分析,从党风廉政建设角度提出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董希品 《攀登》2005,24(1):35-38
本以为,全面而正确地确定统一战线政治目标的社会历史价值,正确地把握和确定统一战线政治目标的客观尺度,创造性地运用实现统一战线政治目标的操作艺术,将对统战工作的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无辜人质在视频中被斩首,ISIS的极端暴力已经越来越让国际社会无法忍受。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英国、澳洲和法国已经宣布将会加入打击这个极端组织的行列。还有10个阿拉伯国家表示将会参与打击该极端组织的军事行动,美国同时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  相似文献   

15.
黑晓佛 《攀登》2014,33(4):67-7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经济活动的成功是对人们利益的认可,逐渐开放的社会人文思潮使个人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然而,不论哪个社会,在认可人们利益正当存在、肯定个人价值和个体发展的合理性的同时,如果失去必要的控制和自律意识,失去人类良知的理性和任何禁忌,失去人类生存共同的法则,那么,在极端情况下,这个社会很可能会面临人性的腐化而变得堕落。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由来 邓小平依据国内状况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没有丢“老祖宗”的基础上,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探索。 首先,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建国初期,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但是,1957年以后我们的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失误。当这些失误发生时,我们还非常自信地认为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大踏步奔向共产主义。这种“左”的指导思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到极端,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濒临到崩溃的边缘。因此,当我们从这场灾难中走出来时,不得不思考:这是为什么?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到  相似文献   

17.
正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动力和有力保障,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价值。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在毛泽东艰辛探索的基础上,邓小平对时代特征和世界格局特别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等进行科学分析,发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仍有三个基本问题不能回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并存的事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历史有一个突出特点,这就是一些原来以为找到了最光明的社会发展道路,建立了最美满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而且以为这种制度的优越性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无与伦比和无可能挑剔的社会主义国家,分别不同程度地意识到了这种制度的非完善性,因而不得不通过改革来谋求新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大潮铺天盖地而来,成为一种世界现象。  相似文献   

19.
董四代  贾爱明 《攀登》2002,21(2):28-30
在经典社会主义来看,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造成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分离,忽视了现代化对社会变革的推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和实践,实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动态统一,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笔以为,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才能使中国社会发展体现出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科学论断,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我国在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走了许多弯路,长时间未能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并且,把贫穷与社会主义,富裕与资本主义极端错误地联系在一起,在理论战线与群众的思想上都造成了很大的混乱。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与我国几十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科学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