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雪上坪     
叶萃扬 《羊城今古》2004,(2):47-47,46
1950年12月,隆冬季节。一天早晨.我在土改工作队队部(广东省土改工作团龙川分团)接受了一个任务:分配到龙川县北部与江西接壤的上坪乡工作。行前,土改工作队长王国祥(增城县副县长)同志亲切地对我说:“上坪乡是龙川县的最北边缘山区.毗邻江西,情况复杂,有土匪常活动于龙川与江西边境之间,那里是全县最后一批的土改地区.目前开展  相似文献   

2.
1950年秋,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谭余保率领省土改工作队赴茶陵县二区庙市乡搞土改试点,区委书记梁彪带领一批区干部参加试点工作,我是工作队的资料员,参与了省土改工作队一些重要活动。谭余保是茶陵人,为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曾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主席、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等职。庙市乡为老苏区,是他熟悉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1951年8月上旬,我参加了湖北省"土改工作队"二队(隶属中共湖北省委土地改革委员会),到鄂城县(今属鄂州市)开展"土改"。"土改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支援"抗美援朝"等。我们既是"剿匪"和"土改"工作队,还是中南军政委员会的第十三法庭。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20,(3)
正在土改工作中,驻村土改工作队与韶山乡的干部遇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即如何对待毛泽东的家庭成分,划不划和怎么划。根据《土改法》规定,农村每个家庭都要参加划分阶级成分,出于一种特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韶山乡党支部和乡土改工作队觉得工  相似文献   

5.
史海撷英     
知秋  杨琳  黄艳 《百年潮》2020,(3):94-96
毛泽东家没有划阶级成分.在土改工作中,驻村土改工作队与韶山乡的干部遇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即如何对待毛泽东的家庭成分,划不划和怎么划。根据《土改法》规定,农村每个家庭都要参加划分阶级成分,出于一种特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韶山乡党支部和乡土改工作队觉得工作应该做到位.  相似文献   

6.
忆土改     
余绍明 《江淮文史》2013,(6):110-115
大约是解放后的第二年——1951年秋天,11岁的我下午放学回家,发现隔壁家的墙上(村里少有的石灰墙)写了“农民一条心,黄土变成金”10个大字,村子另一头的一面墙上也写有“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打倒地主”这些字。后来才知道这叫土改标语,是土改。工作队进村的标志——原来余湾要土改了。  相似文献   

7.
1951年12月初 ,我由贵阳到黔东南的黎平县去参加土地改革工作 ,到现在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这是值得回忆的一段往事。一、奉命整装出发贵州省是1949年11月逐步宣布解放的 ,在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五大任务还在进行和一些已完成的地方 ,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工作。贵州省人民政府组织一支有466人的黎平土改工作队。省文联有邢立斌、蹇先艾、郭可诹等人参加。我是省文联的一员。同时我的妻子杜龙源在民政厅工作 ,她们是盘县土改队的 ,两口子同时要分头出发 ,家里两个女孩读幼幼托儿所 ,还有一个吃奶的男孩由一个老姨妈带着…  相似文献   

8.
四、五年教育行政工作:1953年3月,增城的土改复查工作全面结束,全县八百多名土改工作队员重新分配到县、区、乡的机关、企业工作,我分配到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任主办科员。  相似文献   

9.
何其芳 《神州》2008,(7):32-32
1947年10月底,我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中央工作委员会机关工作。有一天,组织上通知我:朱总司令要出去巡视工作,他原来的秘书黄华同志参加土改去了,要我跟随他出去。并且说,朱总司令要找我谈话。我走进总司令住的院子,又轻轻走进他的住屋。朱总司令正在理发,前面遮着掉有头发的白布。"我要出去,你和我一起走,做我的秘书。"朱总司令说。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解放区土改政策的演变深受政治、军事环境影响。最初受我强敌弱和老区经验影响,实行彻底土改,取得一些成效。但随着后来敌强我弱,对形势估量不够和其他主观错误,没有及时转变政策,造成"急性土改",给干部群众造成很大损失。认识到错误后,在中央和毛泽东指示下又实施分地区分阶段有步骤的土改政策。最后根据中央指示重点实施统一战线性质的减租减息政策。土改政策演变过程是一个政策日趋符合实际的过程,体现着土改与军事、干部、群众等工作的互动,充满着中央和地方的思考交流,展示着毛泽东的从谏善断、邓小平的求实思考。大别山解放区土改政策的演变非常典型,为全国其他新区的土改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革”前,我是武汉市江岸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其中1963年-1966年上半年,我被借调到湖北省委四清工作队工作)。1967年“一月风暴”后被打倒,成了“走资派”和“三反分子”,不久即去了区“斗、批、改”大队。1970年3月底,领导找我谈话,要我到大队先遣组(也可以说是江岸区“五七”干校先遣组)前往汉南农场参加筹建江岸区“五七”干校。从这以后,到1976年末回武汉市机关重新分配工作,我在江岸区“五七”干校呆了六年多时间。其间分别做过炊事员、搬运工、采购员、生产员、保管员和校长。那段特殊的岁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当年我们这些被…  相似文献   

12.
我于1949年5月考入许昌专区干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共许昌地委土改训练班学习。在此期间,我学习了土改的政策、方法、工作步骤等知识,还聆听了地委宣传部部长纪登奎所作的土改工作经验报告和团地委、专区妇联的工作报告。学习结束后,我成为一名土改工作员,到襄城县三区参加土改运动。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经济学家董时进于1949年12月给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写了一封长信,谈他对土地改革的看法。这封信全文如下:查中共土改政策的基本理由,不外乎说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剥削性的,所以应该废除。我  相似文献   

14.
虔诚的自我改造 1957年下半年至六十年代初期,根据中央的批示,机关干部中的年轻知识分子曾经分期分批下工厂、农村劳动,为期一年。五七年的十月下旬,机关“反右”告一段落时,开始动员和组织第一期下放劳动。种种迹象表明下放的预定名单中有我在内。我虽然知趣地报了名,最初内心却有所不服。这次下放的是“三门”干部,我算吗?就以调到贵州工作这七年来说,“五大任务”、“土改”、“互助合作”,哪一项不是在基层在农村参与了的?全省有名的白云区赵树华互助组和以它为主创建的全省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不都是我们在那里建…  相似文献   

15.
于光远 《神州》2008,(7):28-28
我跟刘少奇同志直接接触,是在1947年的平山。那个时候,毛主席还在陕北,少奇同志主要抓的工作是土改,我是土改工作团的成员。我们到了平山,中央准备开全国土地会议。我抓到的点在平山附近,这是少奇同志很关心的一个点,我们有事就向他汇报。参加全国土地会议的时候,我们接触得比较多。两次谈话都是在那时谈的。  相似文献   

16.
杨继绳 《炎黄春秋》2013,(11):68-70
2001年8月22日,在安志文办公室,安志文谈到高岗及其问题,谈话整理如下: 从西北到东北这一段时间我给高岗当秘书,个人关系也不错。东北土改是他主持搞的。我觉得当秘书时间长了,找李富春,希望调出来,下去搞土改。李富春把他的秘书刘家栋给高岗当秘书,我才调出来。赵家棵在高岗事件前后都给高岗当秘书,他最近还给中央写了一个东西,意在给高岗翻案。给我看了。我认为高岗的事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17.
土改初期,毛泽东给湘乡县长刘 亚南写了一封信 1950年6月的一天,湘乡县县长刘亚南正在乡下蹲点搞土改, 县委办公室忽然打来电话,说毛主席有信给他,已用挂号寄来,叫他赶快回县里拆阅主席的亲笔信。 刘亚南感到有些惊讶:毛主席身居高位,日理万机,怎么会给我这个“七品芝麻官”写信呢?况且,我跟主席从不相识从未接触过,他怎么会给我写信呢?莫不是弄错了!不过,有一点刘亚南是清楚的,即他负责的这个县,是毛主席外婆文家的家乡,毛主席小时候在这里生活过,留下许  相似文献   

18.
《土地改革法》的夭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之光 《炎黄春秋》2006,(8):14-17,30
1950年7月,湖南邵阳地区土地改革开始试点,当时我在该地区负责青年团工作,地委派我参加邵阳县委,在县委统一领导下搞土改。从一个乡的试点到全县基本完成,除“复查”外,我参加了土改全过程。 经过近五个月(其中约一个月搞征粮)夜以继日的工作,到同年12月,完成了包括三个试点乡在内的四个区的土改,并已按计划向其余13个区的60个重点乡铺开了。  相似文献   

19.
<正>老河口市以前叫光化县。197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老河口镇升格为县级市,县、市并存。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复,老河口市与光化县合并,撤消光化县建制。1949年8月,光化县派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清匪反霸斗争,接着镇压反革命。这两项斗争,为实行土地改革扫除了障碍。从1950年10月土地改革开始,到1952年5月土改复查结束,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完成了土改任务。随即颁发土地证,确定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通过上述政治运动,在翻身农民中涌现出一批有觉悟的积极分子,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建政时,他们被农民选为乡干部,担任乡长、副乡长和  相似文献   

20.
陶涵 《炎黄春秋》2007,(1):27-30
我原在外交部和人民日报社工作,文化大革命前下放到湖南农学院,曾任该院英语讲师,文化大革命十年都是在农院度过的。1975年,邓小平复出后,一上来就迅速整顿各条战线,包括政治、经济、文教、科学、内政、外交和军队,无不立竿见影,全国各方面重新萌发了生机。在这一形势鼓舞下,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向农村派遣工作队,我也奉命参加了。成立工作队的原意是要贯彻邓小平的一系列“整顿”指示,把农业生产搞上去。不料下去不久,形势突然逆转,工作队被迫接受“批邓”任务。这个弯子是怎样转的,当时干部群众心态如何?本人根据亲见亲闻,择其中有史料价值的一些事情,简述如下,作为历史的留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