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迟 《旅游纵览》2013,(10):34-37
船游三门海 三门海原名“坡心水源洞”,坡心在壮语中的意思是“大山的中心”,因为这里的湖水像海一样湛蓝,而其中有三个天窗,可乘船进入,故为了开发和宣传,改为三门海. 船游三门海有两种方式可选择:一种是坐船进坐船出;另一种是坐船进,在里面的另一个景区洞口下船走出来.我们选的是前一种,事实证明这决定很正确.船上有3名工作人员,船头船尾各一位船工,还有一位讲解员.在船上看去河水蓝得像碧玉一般,清澈透明,真希望可以一直待在船上.  相似文献   

2.
为毛泽东建的一栋住房的代号 赶修“202”,当时战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是为毛泽东主席建造的一幢住房的代号.这是一幢富有历史意义的房子.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生命垂危时,就是在这里抢救的,也是在这里病逝的. 它是在1974年抓紧建成的.当时正是中南海实施一项重大的战备工程期间,“202”便成为当时这项重大战备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红鬃马纪事     
一位朋友在小说里,借主人公之口说了这么一句话:“下一次我要让红鬃马放开了跑.”言外之意,这一次红鬃马被限制,约束,未能驰骋千里.这句话让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说出来,是一个象征么?骏马奔驰,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问题是,要给骏马一个方向,一条道路.比如站在十字路口的骏马,要它跑进热腾腾乱哄哄的当代生活,还是跑进更古老更幽深的草原?  相似文献   

4.
孙阁 《旅游纵览》2013,(10):104-107
老将秦德,作品从未发表,他的大名却四海远播 提起“塞罕影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对塞罕坝有特殊贡献的秦德.说其有名,一是技艺,二是人品,三是他的聪明和勤奋.此前,他的作品没有一幅在媒体上发表过,但见过他作品的人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老秦本人很瘦小,但他可以用两个苹果和一瓶水在塞罕坝上支撑一天、拍摄一天.  相似文献   

5.
春山半是花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6,(5):153-155
东风着意,先上桃枝.春天,在新登半山,桃花是主体. 三月,桃花深红映浅红的时候,我站在了近山顶的健中餐馆门口. 抬眼望,桃田层层,盘旋而来,每一层,都有数十袜桃树,每一株桃树,都是一顶大伞盖,花朵竞绽.树与树,花叶相交,我这个角度看过去,像是一张硕大的花毯,撒披在长长的山凹里,桃朵是花毯上的花,青青的紫云英是绿色的镶边,还有三月里争邀春天的各种野草,它们是花毯上的五彩.  相似文献   

6.
绥芬滩头鱼     
初夏到我省东宁一游,吃了一顿清香可口的名鱼——滩头鱼.据朋友讲,滩头鱼像大马哈鱼一样,是生在河里、长在海中,也是一种回游性鱼类,是生活在海中的唯一鲤鱼科.特别是这种稀有的鱼种在我国还只有东宁一县独产.它们的生活规律是:每年4~6月便成群结伙地从日本海游入我国的绥芬河.在绥芬河里交尾甩籽繁衍后代再游回日本海.所以我们叫它“绥芬滩头”.  相似文献   

7.
王莉 《中国土族》2012,(4):54-56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有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伴随着人类古文明的诞生而繁荣至今.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在古希腊的宗教、神话还是文献中,波塞冬都是一位重要的角色.他的宗教职能、神话地位和文学形象,很大程度是由荷马史诗所奠定.波塞冬在荷马史诗中频繁出现,是其中重要角色之一.然而荷马史诗并未清晰介绍和归纳波塞冬的基本形象.本文指出,荷马史诗中的波塞冬既表现出神性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人性的一面,这暗示波塞冬的原型是一位世俗君主.  相似文献   

9.
李强 《安徽史学》2005,(5):128-128
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的<中国宣纸史>一书,是安徽财经大学曹天生教授的一部新著.该著是作者在<中国宣纸>第二版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搜集材料写成的.该著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宣纸历史的专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树之疡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4,(4):170-171
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要细细聆听,就会感觉,树们很烦躁,很不安.我家楼下的那棵柏树,我确实不知它来自何处,但能体会它深深的无奈.我住五楼.一楼的前面有一个小环岛.小环岛上有一棵树.这是一棵树龄大约有几十年的樟树.我不知道它来自何方,但肯定不是从苗圃来.它独自在承担风雨.这是一棵很孤独的树.  相似文献   

11.
李木子 《百年潮》2002,(9):14-18
成思危,既是一个普通人,又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能拿着麦克风很有韵味地唱一首<山楂树>,能在悠扬的圆舞曲伴奏下,优雅地跳一支交际舞;他能在电脑上写文章,能在英特网上查阅资料;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能用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进行简单对话;他喜欢喝可乐;他走路很快,别人常常需要小跑着才能跟上他……;他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的胸怀、智慧、胆识、气质不同凡响.他能够面对数亿美元的遗产不动心.他是一位孜孜不倦、建树颇丰的学者,一位始终不渝的坚定的爱国者,一位充满睿智幽默的朋友.  相似文献   

12.
一 并没有想去德累斯顿,我们想去的是美丽而浪漫的布拉格. 坐柏林城里的S-Bahn线路去中心火车站,却在Bellevue站停了下来,时间一长,我们才发现站台上有些异样.有几个人在匆忙奔跑,有人在嚷着,好像是在发命令.但是整个站台还是空空荡荡,没几个乘客走出车厢张望,也没人像我们这样焦急地打听.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的观点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之后,对早期夏文化的探讨又成为夏文化研究一个新的焦点.笔者在认真学习各家观点之后,对此问题也产生一些粗略的认识和想法.因此,在这里也就早期夏文化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一、早期夏文化问题的缘起早夏文化问题是与夏文化的研究息息相关的.夏文化问题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殷墟四合院式建筑基址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殷墟某一区域建筑基址的大面积揭露,在殷墟考古上是极为难得的.这次发掘出来的六排四合院式建筑基址,排列有序,建筑形式相同,布局严谨,规划设计明确.但规格和等级明显偏低.它很可能是商王室下属的一处重要官邸或是殷商时期某一阶段某个族的核心建筑遗存.其始建年代应在殷墟文化第四期偏早阶段,毁弃时期应在殷墟文化第四期晚段,即武王灭商及其以后时期.  相似文献   

15.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制字材料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致忠 《文献》1998,(4):114-137
在人类印刷技术发展的历史上,大约有三座耀眼的里程碑.一座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一座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一座是激光照排的创造.  相似文献   

16.
洪荣昌 《中国钱币》2013,(4):55-56,F0003
2001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六,我和闽西收藏界的朋友前往江西赣州淘宝.收藏者曾先生在赣州市非常有名,我们在他那里学到了许多关于中央苏区红色文物收藏品的知识.曾先生告诉我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贰角银币之中,有两种版式非常特殊,一种是1932年的无点年字版,另一种是1933年两点年字版.1932年的无点年字版贰角银币,当初发行的时候老百姓曾认为是假币.江西省寻乌县苏维埃政府专门就此事写报告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答复以后,于1933年3月10日发出了《寻乌县苏维埃政府密令》第一号.密令说:"近来发觉中央政府造的苏维埃毫子(贰角银币)是有一种不相同.一是年字有点,一是年字无点.但经我们找到两种毫子呈报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查验以后,中央财部答复我们,苏维埃毫子当时有一回造的年字确系少了一点……".  相似文献   

17.
萧致治 《纵横》2011,(4):39-43
以酒会为掩护筹备华兴会立志推翻清政府 1903年11月4日,在长沙西区的一户普通民宅里,一场酒会正在热烈进行.这一天是黄兴30岁生日.然而,在这场宾主尽欢的表象下面,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国内第一个举起反清民主革命大旗的组织--华兴会,就在这生日酒会的掩护下有了雏形.  相似文献   

18.
龚育之 《百年潮》2002,(11):52-57
推荐给<理论动态>的是哪篇材料? 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三日<致胡耀邦>,是推荐一个材料给胡耀邦,请他领导的<理论动态>刊登的.编者注释,指为韩树英<"一分为二"是普遍现象>,刊登在<理论动态>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五日那一期上.但是,韩在<炎黄春秋>去年第三期上发表过一篇回忆,说,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意图是胡耀邦在党校的秘书转达给韩的,写出后经胡耀邦亲自修改,七月十二日还批示了意见.这都不可能是七月十三日乔木推荐以后的事.而乔木也没有必要向胡耀邦推荐一篇胡耀邦自己组织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靳琰 《丝绸之路》2012,(22):28-31
作为一种非语言形式,沉默是一种传达和接收信息的方式.每一个信息都是符号,作为一种信息传达和接收的方式,沉默也是一种符号.文化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不通过符号中介,人就无法认识、理解和掌握文化,没有符号,文化就缺乏传延的功能,就无法传承、交流、储存和增值,文化就无法生存,无法发挥其功能.本文从符号学角度讲述了对沉默在不同文化中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一个画面对赶考士子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以至于科举入仕成为士子们所奋斗的目标.而能否顺利进京考试,通关证明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政府特意为赶考士子出具一份关卡证明——护票.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士子从出发地到京城所通过的关卡,不受任何阻滞拦截.于现今来说,类似考生的准考证,身份证.这样一种证明在现今已很少见,尤其是纸制文件,更是难得.为此,文章将对同治年间的一张护票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