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弼时 《神州》2008,(7):33-38
中共中央机关到了西柏坡后,近万人分住在滹沱河两岸十几个村子里。中央办公厅分住在西柏坡、北庄和夹峪村;中组部在南庄村;中宣部在东柏坡;中央军委和青委在夹峪村;新华社、电台、外事组在陈家峪。原来中央工委的院里,新盖了一些土房,修起了院墙。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任弼时集中住在大院里。宁静的山村  相似文献   

2.
易明  刘宪标 《旅游》2005,(5):62-65
早在上中学学历史的时候,我就知道了西柏坡,它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曾在这里并肩作战,并指挥了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带领全国人民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未来之前,想像中的西柏坡,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所在,要不,全国的村子那么多, 共产党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这里,而且从这里开始,根本地改变了中国那风雨飘摇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西柏坡往事     
刘少奇在西柏坡1947年3月,刘少奇受中央委托,从陕北东渡黄河,于当年5月来到西柏坡,在这里主持中央工委工作一年。1948年5月毛泽东来到西柏坡后工委撤消,少奇同志以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身份参与中央领导工作。1949年3月,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     
邹俊 《神州》2008,(7):5-5
每个时代,都有令这个时代感动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又总是与传奇和辉煌紧紧相连,对于中国革命来说,这样的传奇与辉煌太多太多,它留下了一处处光辉的红色印迹,这正是一种可供人们吸取历史知识与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年是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6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今天的西柏坡成为了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一个永恒的"支点"。  相似文献   

5.
肖银成 《神州》2008,(7):29-31
1948年4月23日,周恩来到西柏坡,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11个月,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在中国历史上,这11个月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11个月也是周恩来历史上极为辉煌的时期。他协助毛泽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毛泽东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慧丽 《神州》2013,(1):146-146
西柏坡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遵循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原则,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对西柏坡时期党对新中国外交的几项重要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苏培良 《神州》2008,(7):83-84
1948年,我在中央土改团建屏县(原平山县西部)洪子店工作队当队员兼区委组织干事。6月的一天,领导通知我:土改结束了,工作队陆续回原单位,让我回机关报到。我作了简单地交待,打起背包告别工作队,走了十多里路到了西柏坡村中央工委秘书科。离开机关不到一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科已撤掉,人已分走,新人都不认识。  相似文献   

8.
史进平 《神州》2008,(7):46-49
1993年5月2日上午,杨尚昆同志回到了阔别44年的西柏坡。我作为西柏坡的一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接待工作。杨尚昆同志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讲述了自己在西柏坡短短10个月间不分昼夜繁忙时的情景。三委合并,杨尚昆身兼数职1948年春,党中央经过为期一年的艰苦作战,前往河北平山  相似文献   

9.
李银桥 《神州》2008,(7):23-27
毛泽东醒了。这是1948年5月下旬的一天。他醒来并不马上起床,照习惯我涮一条毛巾给他擦了手、脸,再沏一杯浓茶。他便开始看文件或凝神思考,一小时左右才起床吃饭。那时,毛泽东身边的卫士有马武义、张天义和我三个人。我任卫士组组长。我们作好了准备,毛泽东起床后打算去温泉洗澡。  相似文献   

10.
在伟人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涉足和居住过的地方不计其数。坐落在太行山东麓、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40年代末,毛泽东和党中央选择西柏坡作为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在这里召开了推翻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决定新中国命运  相似文献   

11.
杨格婷 《纵横》2012,(11):18-22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里程碑。20世纪40年代末,周恩来作为中央书记处的核心人员、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东头那所极为普通的农家院落里,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新年伊始,笔者慕名来到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栲栳台村,拜访了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的老房东阎文习夫妇。83岁的阎文习老人见到我们来访,非常高兴,便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13.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从延安迁至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国民党北平最高军事长官傅作义趁中共中央总部立足未稳,制定了一个偷袭西柏坡的"霹雳作战计划",准备对西柏坡发起"闪电式"进攻,企图一举摧毁共产党首脑机关,共产党一旦群龙无首自然不战自溃。这就是傅作义所谓"黑虎掏心"、"一剑封喉"的绝杀术。但傅作义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此时的北平城内到处有共产党的眼线,就连傅作义的女儿  相似文献   

14.
曾克林 《神州》2008,(12):37-39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为了创建一个和平、民主的新社会,毅然到重庆和国民党蒋介石进行谈判。当时,少奇同志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就在这年的9月,我从东北乘飞机到延安,向少奇同志和党  相似文献   

15.
史进平 《纵横》2008,(3):15-18
1993年5月2日上午,杨尚昆同志回到了阔别44年的西柏坡。我作为西柏坡的一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接待工作。杨尚昆同志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我仍然记得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杨尚昆同志讲述自己在西柏坡短短10个月间不分昼夜繁忙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引子周恩来曾说:“正确的意见常常是要经过许多等待、迂回才能取得胜利,为大家所接受,当然这个等待的过程是痛苦的。假使那时党的领导机关很早就接受毛主席的正确意见,革命就不会受那么大的损失,我们的力量就会更加壮大。但是我们这个落后的中国社会,反映到党内,反映到革命团体里,正确的意见常常不容易被大家立刻认识。这样就要等待、说服,就要经过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时期的保密工作 自1947年3月开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各地委、军分区和大区人民政府、专署一级人民政府,都处于大转移、大变动中。上级对下级的指示,下级向上级的请示报告,多采取电报形式。在西柏坡,党中央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亦是通过电报。电报成为重要的联络工具,党的保密工作也主要以保障机要电讯的安全为重点展开。  相似文献   

18.
王律 《文史精华》2013,(5):12-15
笔者多年来坚持搜集西柏坡红色文献藏品,其中涉及统一战线的有:1948年5月刊登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和各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通电的各大解放区原版老报纸、1949年新政协筹备会秘书处编印的《五一口号发布以后各民主党  相似文献   

19.
温济泽 《神州》2008,(7):90-91
说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有人会以为它始终在陕北,事实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1947年3月中旬撤出延安,转移到距离延安九十多公里的瓦窑堡,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以后,留在陕北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当时陕北已经成为战场,广播电台是不能跟着作战部队一起行动的,它就转移到了太行山区涉县的沙河村,又于1948年5月转移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附近。  相似文献   

20.
《神州》2008,(12):110-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