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英 《神州》2008,(6):42-43
儿童是民族的幼苗,是民族的延续,是中国的希望,因此儿童问题是有关社会和民族的重大问题。抗战时期,为抢救民族后代,中国共产党联合各党派与各界知名人士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以拯救受难儿童为己任。安娥作为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的发起人之一,更是拿出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身于这项民族解放事业的特殊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
徐林哲 《神州》2012,(21):63
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支伟大的生力军。但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常住人口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组成的这只庞大的"特种部队"中,"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县级团组织作为全国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留守儿童教育以及监管方面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上海广东浸信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自身创办的崇德女校附属小学的儿童为对象,以其宗教儿童观为指导,组织日光会开展宗教教育活动。在宗教儿童观方面,日光会从儿童定位、儿童权利、儿童责任三个方面,将儿童视为上帝的附庸和宗教教育的中心,承认基督教儿童的童年价值、发展权利和男女平等,强调基督教儿童对家庭、教会和“基督中国”的宗教责任。在此基础上,日光会采用适合基督教儿童的教育方法,贯彻以基督教儿童为中心、宗教为归属的教育方针,通过讲述宗教故事、唱诗、祷告、手工、游戏等教育活动,力图塑造拥有坚定基督教信仰、具有基督教倡导品德、开阔眼光和具有主动服务基督教精神的理想宗教儿童。日光会的所有活动,都是宗教权威主义价值观的单向投射,反射出儿童成长中预设的宗教前提,目的是为上帝塑造真正的小子民,可能带来对儿童心理世界的干涉和压抑,造成形式上的恭顺与服从。  相似文献   

4.
黄钰珺 《神州》2012,(25):110-112,114
本文运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等调查方法,以失依儿童在彝族聚居区的状况为切入点和主线,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彝族失依儿童的调查,围绕彝族失依儿童的家庭状况、教育状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高效地保护彝族失依儿童的权益,促进彝族聚居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杜威教育哲学特点及三个重要命题的介绍,引发了其对儿童教育的三点启示:一是教育生活应适应儿童生活,二是训练儿童本能的有效方法"游戏"、"作工"、"做戏"、"工作",三是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顺双 《神州》2012,(21):23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有上升趋势。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仅以保华乡为例,就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田宇 《神州》2012,(18):68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在逐渐地加快和深入,全国各地的农民大多数都进城务工,来支持社会的现代化的建设,但正是这样的情况,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渐地加大的同时,孩子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所以,要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的品德、心理、和教育问题是目前最重要的责任和任务,因为这关系所有农民家庭的切身利益和我国的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要呼吁全社会马上开启行动的步伐,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阐述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冉 《神州》2013,(36):281-281
本文结合留守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分析当前我国留守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的难题的基础上,从教育设施和师资、教育方式及儿童学习意识等方面探讨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文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留守儿童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展望。论文认为,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越来越频繁地跨国迁移,跨国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社会现象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积极关注。虽然国内外学界围绕跨国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问题得出了一系列富有洞见的结论,但在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的选取以及理论视角的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以致目前的研究整体表现出"群体无相"与"论证混乱"两大弊端。未来国内研究的可拓展之处包括几个方面:跨国留守儿童的教育期望和成就动机;跨国留守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参与;跨国留守青少年的职业期望与职业适应;跨国留守青少年的婚恋与家庭观念;跨国留守青少年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以及跨国留守儿童对家庭及地方社会的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邓叶琳 《神州》2013,(7):38-38,40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本文通过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育的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小组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体育教育的缺位、体育教育组织的匮乏、体育教育投入的不足、体育教育师资贫瘠等问题。提出了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教师责任制、城乡体育课程因地制宜等建议,同时国家政策的惠及与地方政府的扶持,也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希望与保证。保障留守儿童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公平原则、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既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题,又是关涉许多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缺失、基本权利难以保障、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不良、道德发展出现危机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卢颖 《中国西藏》2013,(1):12-15
2012年10月的香港,热带风浪刚刚离去,连日的阴雨也已放晴。香港的金秋显得格外美丽,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迎风飘扬。在这美丽的好时节,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香港中国西藏儿童健康教育基金和中国西藏杂志社联合举办了"西藏风情"摄影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日渐凸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监护角色的缺失,使得他们无论是在心理还是价值观等方面极易出现偏差,导致学校对他们的教育难度加大,教育难问题特别突出。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试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才秀加 《南京史志》2022,(21):84-86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因为边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平均水平低,教学基础薄弱等,所以其在教育教学上仍有一些问题。在语言教学方面,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会话障碍、留守儿童得不到照顾等,影响了语言教学的效果。其中,作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本文针对学生在选题作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边远民族地区小学的选题作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相似文献   

15.
张卫明  肖国 《神州》2012,(9):48-48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打工已经成了西部地区民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打工仔们带回一摞摞钞票的时候,在我们西部的农村随之也产生了一个新兴人群——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在生活、教育等方面都存在这或多或少的问题,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幼儿游戏应遵循"适宜性"这一原则,1987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发表了《关于"0到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声明》,其内涵包含三个层面: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教育要适合儿童发展的个性特征;教育要重视儿童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强调文化适宜性。这为我们深入探究游戏现象的本质,以便进一步尊重和顺应儿童发展的差异性,提高儿童整体发展水平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为原地保护、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广西开展了"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在政府引领、专家指导和村民参与下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试点推进,经过10多年时间,10座民族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结成有机的整体,促进了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然而,"1+10"的博物馆体系这条探索之路,在管理建设、村民参与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旅游是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而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旅游解说。借鉴拉斯韦尔"5W"模式,整合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条件,构建一个有效的旅游解说系统,开拓旅游者在民族地区旅游的新视野,在传播民族文化和科普教育的同时,反哺于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发扬,优化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9.
杨小均 《神州》2012,(23):229-229
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及成因进行一些剖析  相似文献   

20.
周婧景 《东南文化》2018,(4):96-103
博物馆内开设儿童专区存在着重视不足、缺乏经验与动力、儿童展览理论研究的失衡等制约瓶颈。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策展中应坚持"尊重儿童阶段性身心特征"及"尊重主馆内在要素"的"双重尊重"原则。台北"故宫博物院"儿童学艺中心是"双重尊重"原则成功运用的典范。博物馆需要开展儿童研究、提炼与主馆高度相关的有趣主题,选择合适的展品和表达方式,使展览要素与主馆高度关联、传播目的服务于主馆使命陈述,展览与教育活动还要具备一定的独创性。这样才能使博物馆的儿童专区既适合儿童又于区别游乐机构,同时发挥博物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