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所谓青铜镶嵌工艺,即在青铜器物上镶嵌各种不同的物件作为装饰纹样,如嵌松石、玉石、赤铜、金、银、水晶、宝石等等。本文着重谈谈在青铜器上镶嵌赤铜和金、银纹饰及其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东、西、南三面为山脉环绕:东面为幕阜山、九岭山和罗霄山脉,南面为南岭山系,西面为武陵山脉;北面为洞庭湖平原(通过华容隆起与湖北分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湖南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雪峰山脉,将湖南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面为湘江和资水流域,西面为沅水和澧水流域(图一)。湖南这种独特的地形特点对湖南历史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湿法化学分析等手段,对车形器制作材质、各部分主要锈蚀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保护方案,使这件稀有器物展现出原有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芦山发现一尊汉代青铜人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坚 《文物》1987,(10)
1974年,四川省芦山县清源乡大同村村民在河谷台地上取土时,在地表下约0.5米处挖出青铜带座人像一尊,伴出的有兽纹灰砂陶罐盖一件,大布黄千布币一枚。县文化馆征集了这三件文物,并于1982年移交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5kw)和YAG固体脉冲激光器(200w)。分别采用激光点焊和激光脉冲焊接方法,对待修复的汉代青铜耳杯进行针对性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并用此参数对文物进行了修复,此工艺研究对提高我国薄壁青铜器文物修复技术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州》2003,(12)
古铜都大冶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早在40万年前,华夏先祖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3200年前,大冶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采铜矿、冶炼青铜;1093年,唐吴武昌节度使秦裴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设置大型采矿、冶炼机构青山场院;1031年前,南唐在这块文明的土地上设置县治,取  相似文献   

8.
江阴长山乡盘龙山北麓出土1件较为完整的汉代青铜鸡首鐎盉。盉底还留有明显的炭黑痕迹,盉内壁粘附着一些稻谷糠皮,表明是一件使用过的炊器。 该器身扁圆。盘形盖,盖顶中间铸拱形纽,纽高1厘米,右侧有一长方形纽,纽长2  相似文献   

9.
通常在论及汉代地方行政组织时总是以乡亭里为基础的,而又以里为最基层单位。《汉书》和《后汉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关于乡亭里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及设置结构问题,文献记载则有些阙疑,间或互相矛盾,导致中外学者争论不休,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世纪20—30年代,特别是近20年以来,随着西北地区敦煌、居延等地大批简牍的出土,将这一问题的讨论又推向新高潮。许多学者根据汉简资料,结合文献记载,重新对汉代乡亭里关系做了一番审视,得出了一些见解独特,富有启发性的结论。下面就研究状况略加阐述。最早对史书记载提出异议的是日本已故学者冈…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二年五月,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湖北省郧阳博物馆在郧县五峰乡东峰村三组征集到一株汉代青铜摇钱树(不完整).二○○九年四月,郧阳博物馆请湖北省博物馆文保部对这株摇钱树进行了修复.  相似文献   

11.
大连地区出土的汉代陶俑概述王珍仁汉代陶俑在大连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屡有出土,其数量之多颇受考古工作者的瞩目。这些陶俑在制作工艺上有许多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为研究汉代的雕塑造型艺术和地方历史,民间风俗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现将其有代表性的陶俑作以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古以来一直是人类生产、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六十万年以前的蓝田猿人就劳动生活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则是我国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母系氏族社会缩影。自有文明史以来,西安又是周、秦、汉、唐等十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曾经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社会阶段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古迹林立,  相似文献   

13.
<正>牛是古人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牛也是工具和用具,能拉车载货,驮运物品,它的皮毛制成衣服,骨头被做成了工具,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从已发掘的考古资料获知,  相似文献   

14.
年在山西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中,追缴回一件汉代鎏金银青铜瓶,瓶内为一层木质内壁,是一件结合了木胎掏刻、分体铸造及鎏金银工艺的珍贵文物。 利用超景深视频显微镜对铜瓶表面及内层木胎进行表面形貌的显微观察,以获得制作过程遗留的微观痕迹;X射线探伤对铜瓶整体进行透视拍照,更准确地观察其内部构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铜瓶外表面足部、腹部及颈部等关键部位进行合金成分分析,以确定其外表面装饰工艺,并以此还原其完整制作过程。结果表明,铜瓶为分体铸造工艺,流程为制模、制芯、制泥质外范、铸造、掏刻木胎、套装和鎏金银。铜瓶为上下两部分,中间以铜箍上子母扣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铜瓶本体材质为锡青铜,外表面金色部位为鎏金工艺,银白色部位为基于金层的鎏银工艺;瓶内的木胎为整块木材掏刻制成,而非拼接。 本工作选取了形制与工艺均较罕见的木胎鎏金银铜瓶,完整解释其工艺流程,结合青铜工艺发展史对研究结果进行印证,为此类工艺复杂且形制罕见的青铜酒器的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会理位于川西南的凉山族自治州南端,横断山脉的东南边缘。金沙江环绕县之西、南边境,流长约113公里,隔江与云南元谋、武定、禄劝等县相望。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呈南北狭长形;山脉亦多呈南北走向,延抵金沙江畔,使县境内形成许多山间沟壑谷地。境内主要河流为城河,发源于县境西北的龙肘山南麓,流经县城后向南婉蜒迂回,纵贯全境,在新安乡南注入金沙江,全长150公里。由于会理是金沙江中游进入滇中的重要通道,使其得以较早开发,先秦时期即已成为蜀滇交往的门户。从史料看,秦灭蜀后,即通“邓、笮”等地,并曾设置郡县,会理即属邓…  相似文献   

16.
和奇 《南方文物》2022,(3):164-178
近20年来,缅甸揭露了一批公元前一千纪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为深入讨论缅甸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文章梳理了缅甸钦敦江、穆河、萨蒙河流域及掸邦高原已发现的青铜文化遗存,并尝试对中国云南与缅甸青铜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展开讨论。研究表明,上述缅甸地区的青铜文化受到云南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夫余族居(氵岁)貊系统,是东北的古老民族之一。在两汉时代的东北,夫余族是第一个建立国家政权的民族。他的高度发达的民族文化,对当时周边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深邃的影响。对夫余文化的识别和深入研究,是研究东北古代民族文化史的重要课题,这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就目前来讲,究竟那一种考古文化遗存是夫余文化?而夫余义化有无地域性的差异?等等诸问题,在学术界尚无明确而统一的看法。笔者就吉、黑两省近年来的考古收获以及辽宁北部的考古发现,谈谈个人的粗浅见解,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8.
青海地区的青铜文化比较发达,它主要包括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本文通过考古资料,叙述了青海地区的青铜文化系列,并对其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广东早期青铜文化"是指广东地区相当于商至西周前期阶段的考古遗存。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到夏商之际,文化面貌出现质的变化,北方中原地区青铜文明因素开始出现于岭南。广东早期青铜文化分为粤东区、粤北区、粤中区和粤西区。其中粤东区独立性最强,文化面貌与另外三个区差异最大。粤北、粤中和粤西区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粤中区是其中心区域,另两区和粤中区文化面貌相似,只是接受其他文化影响的程度和来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越文化青铜乐器有铙、甬钟、纽钟、镈钟、句鑃、铎、鼓等,除铙、部分甬钟的年代可拟定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外,其他皆集中在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可分属于越建国前、越国两大时期。越建国前的乐器中,南方风格的铙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而在越国时期的乐器中,出现了成组的中原风格的编甬钟、纽钟等,说明越国的上层贵族已华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