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文宪 《史学月刊》2001,4(3):34-40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一直被看作是“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其实是中国社会发生了转型。这一社会转型是中国从封建分权的王国时代进入了专制集权的帝国时代。  相似文献   

2.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倡民权、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服饰改革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统治了270多年的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同时,辛亥革命也推翻了在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以等级标志为核心的服饰体系。就这一方面而言,“辛亥革命划时代性的最明确的在服饰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封建专制社会中,无论从国家秩序还是从家族秩序看,妇女都处于被统治的最底层。三纲中的“夫为妻纲”和“三从四德”是封建时代对妇女地位的基本定位,简单地讲妇女是男尊女卑的“天理”规定下从属于男子的工具而不是人。这种状况的改变是从资本主义文明的进入开始的,其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在严重冲击封建统治秩序的同时也动摇着封建社会对妇女地位的规范。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彻底怀疑和批判封建专制时代的各种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冯夏根 《安徽史学》2000,1(3):63-66
在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族主义是产生最早、宣传最多、影响最大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强调“五族共和”、“五族一家”,……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1999,(1)
20世纪的最初十年,对中国人来说可称得上是一个新思潮与旧传统激烈冲突的“多事之秋”。 1900年的“庚子事变”后,清政府无法再维持它的封建专制统治。为笼络人心,同时也是在外国的压力下,它被迫实行“新政”。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所流行的政治态度、信仰、情感和认知等等,其“物化”的形式主要是政治体制。中国的封建政治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建造和维系了悠久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历史推进到清朝末年,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宪政治形成世界性的时代潮流,中华古国的封建政治体制受到猛烈撞击。1906年(夏历丙午年),清王朝内外危机日益深重,实在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为了自救,清廷大体依准出洋考察政治大臣的奏请,宣布“预备立宪”,并首先统一厘定了中央官制。这对传统的封建体制可谓一次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廉洁文化虽然是建设当代廉洁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但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专制独裁下的理想主义,封建官场“潜规则”表面的漂亮旗帜,存在以“礼”、“德”为主的偏颇意识。认识其局限性是为了实现反腐败方式的现代性转变。  相似文献   

9.
封建君主专制是封建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东西方大多数封建国家都曾实行过,而其专制本质都是一样的。但由于各国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表现的形式各异。英国都铎王朝的君主专制,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哪些特点?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苏报案”是辛亥革命前影响极大的政治事件,于今整整100周年。《苏报案百年祭》一文,在将这史实全景展现时,从法制理念的角度予以贯穿提挈,是较为新颖和深刻的。章太炎、邹容等革命志士大义凛然的英雄风采,清廷主奴丑恶腐败、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嘴脸,以及列强“不经意遗失”和与封建皇权专制格格不入的法制精神,皆跃然纸上,读来回肠荡气,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1.
古时候,读书是男人们的“专利”.妇女只能待字闺阁,学针织女红.为爱化蝶翩翩起舞的梁山泊与祝英台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佳人祝英台渴望读书学文化不得不女扮男装. 那么,湖南桂东县的妇女是什么时候走出家门,进入学校读书的呢?这可追溯到20世纪初. 辛亥革命运动,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一批贤人和新型知识分子为“妇女解放”奔走呼号,摇旗呐喊,掀起“戒缠足、兴女学”新潮.  相似文献   

12.
《炎黄春秋》是一个很受读者欢迎的刊物。这几年在批判封建主义、肃清“左”的思潮的影响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进入下一个世纪,《炎黄春秋》还应当把批判封建主义作为重要问题来提倡。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这个意识形态的格局,至今仍在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铸成了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的基础。在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曾经对封建主义发动过批判。辛亥革命打倒了皇帝制度,但皇帝赖以生存的封建的社会基础却没有触动,…  相似文献   

13.
王莽因代汉称帝而为东汉王朝所仇视;因改制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大地主和贵族统治阶层,而被历代封建王朝视为历史“政敌”。这是封建专制宣传和文禁的结果。然而历史的事实是掩盖不住的,王莽的货币改革,是我国乃至世界货币史上的大事。不以成败论英雄,发展才是硬道理。马德伦理事长在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一再强调,钱币研究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从经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货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引言:问题的提出本文所要讨论的“封建地主制”(或称“地主经济封建制”)是指封建社会形态中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既区别于中国战国以前的封建领主制(或把战国以前定性为奴隶制) ,也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理论是与对战国秦汉以后至鸦片战争以前这一历史阶段社会经济性质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战国秦汉至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时代,把它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中看,它显得很有特色,似乎与众不同。对这段历史如何认识,如何定性,颇费历史学家踌躇。早在2 0世纪2 0—3 0年代,就有人称之为“中国社会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他是国共两党都极力推崇和敬仰的辛亥革命先驱者,素有“伟人”之称,“国父”之誉。他为领导辛亥革命而驰骋疆场的事迹妇孺皆知。然而,孙中山逝世时发生的一些轶事至今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推翻了反动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使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辛亥革命因这一伟大的历史功勋,彪炳史册,为后人所铭记。但是.怎样评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之爱国思想,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日:“革命派始终强调的是,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来没有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作为革命的主要内容,甚至对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予以轻信。”①一日:革命党人“不仅呼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而且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方法及措施”,“制定了“驱除挺虏、恢复中华’的…  相似文献   

17.
王淼 《文史月刊》2009,(9):26-27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清王朝统治汉族260年的封建专制。但在汉族间强制推行的满人习俗,不能在一朝一夕根除,这就在当年的上海出现了除旧习和保旧习的斗争。剪辫子运动,是上海军政府贴了布告的。布告云:“自汉(汉口)起义,各省响应。凡我同胞,一律剪辫;除去胡尾,重振汉室。”  相似文献   

18.
与“艺复兴”同时代的中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社会变革、化变迁的时期。明代中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但封建专制使中国社会依然沿着原来的轨道滑行,与西方形成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秦以来,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组成一个完备的官僚机构,执行地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封建的政治制度。历代皇朝即或有所损益,它的变化是不大的。谭嗣同说,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就是说,中国地主阶级的政权,虽有朝代的更迭,但是政治制度的变化却是不大的。这个制度所要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和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是历代皇朝的共同要求。皇帝和官僚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构成了统治阶级,对谁专制呢?自然是对老百姓专制,对劳动人民进行压迫和剥削,所以专制主义是对老百姓说的。中央集权则不然,它是对统治阶级内部说的,它不仅表现在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的关系上,也表现在皇帝对百官的关系上。这就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精神所在。在处理皇帝与百官的关系上,尤其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上,如何维护皇权至上,确保一姓统治的措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有所  相似文献   

20.
1911年爆发了埋葬清王朝和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这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次革命中,皖人率先传播革命思想,率先发起革命起义,率先组织革命武装,率先发动讨袁,无数革命党人抛头洒血,前仆后继,为革命胜利视死如归,义无反顾。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直可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