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语形成于古广信”,是我和叶国泉先生合作的《粤语源流考》一文首先提出的。这篇论文曾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粤语国际研讨会上宣读,后发表于《语言研究》1995年第一期。1996年,省政府参事室等单位在封开举办“岭南文化古都”专家论证会,我在会上宣读了题为《封川话浊塞音声母初探》的论文,会后又发表了《粤语的起源地新探》,对这一课题作进一步论证。现在我扼要介绍这些论文的观点,同时公布我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1998年先秦史研究十分活跃,其标志就是几次重要学术会议的召开和一批专著和论文的发表。本年度重要的会议有考古研究所举办的“中国前期新石器文化学术研讨会”、台湾师大举办的“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发起的“’98河北邢台中国商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考古研究所主办的“殷墟发掘70周年学术纪念会”等等。而今年出版的著作较多,重要专著有李学勤主编,由王宇信、王震中、罗琨、杨升南、宋镇豪撰写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1、李民等著《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2、彭邦炯著《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们虽多年从事祖国东北的边疆地理和历史民族的研究,但对楚民族的历史和楚国疆域的变迁知道得很少.最近研读了国家级专家、我国著名的农民史地学家何光岳先生的新作《楚源流史》一书,颇有《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感,其书内容之丰富,学术气势之磅礴,远非短时期内所能理解透彻的,故此匆匆草就的书评,只能名之口“稿”,即不成熟的意见.因为我们知道何光岳先生的《楚源流史》只是他的一项巨大的史学工程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迎接1988年度楚史和楚文化的国际学术会议,由湖南  相似文献   

4.
莫友芝同治五年于上海购藏并鉴定的宋本《河岳英灵集》,今藏于国家图书馆,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最早最完整的宋本《河岳英灵集》,入选"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出版.莫友芝以之对校明代毛晋汲古阁本《河岳荚灵集》,专业精炼,考鉴准确,按断审慎,严谨不虚妄,学术价值高,是清代以来整理《河岳英灵集》重要的一家之说.论文首次从校正衍文、校正脱文、校正讹误、校核异文四个方面整理考论举隅,以期学界同仁关注、利用莫友芝关于宋本、明代毛本《河岳英灵集》对校整理的精审批校成果.  相似文献   

5.
继《五大诗人评述》、《唐宋八大家文说》、《中国古典诗歌丛话》等专著出版之后,八十高龄的陈祥耀教授日前又精选数十年来发表的论文,结集为《吉吉盒文存》,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刊行。《文存》所收之文,既不以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分析作为重点,也不重在对艺术技巧之赏析评点,而是力图在“发生学”与“形态学”的统一中,着力揭示古代诗文或文论之内在特质及其流衍规律。例如论散文特征,述文论源流;话“风骨”,释“比兴”;从大文化背景,阐明从文言到白话的文体演变;由文史分家之时代转捩,解读《史记》被誉为“史家绝唱”之原由;  相似文献   

6.
最近,参加两个清史国际学术会,就满洲民族源流问题做几次发言,不少中外学者说我在宣传“中华一体”论,我并不否认。 中华一体是历史的产物,何光岳先生独自编著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已经出版发行《东夷源流史》、《南蛮源流史》、《百越源流史》等大型分册),正是阐明这一主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巨著。 “东夷族团和西羌族团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其他如南蛮族团、北狄族团、东胡族团、百越族团的各支系,几乎都是从他们两个大族团中分出去的,或者是由这两个大族团中的某些支系在互相融合中分出去的。西羌族团的始祖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东夷族团的始祖是大皋氏和少皋氏,这四个支族的共同祖先是华胥氏。”(《东夷源流史》1990年8月江西教育出版社)这是何光岳同志编著《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的主要宗旨。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以来,客家学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以前,罗香林教授的《客家学导论》(1933)、《客家源流考》(1951)和《客家史料汇篇》(1965)是研究客家学的重要参考著述,被客家学者奉为典范和理论指导。在罗教授所奠下的基础上,经过学者们不断努力探索,有关“客家人”的形成和迁徙等理论推陈出新。罗教授的“客家五次迁移说”对中国移民史研究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所提出的客家首三次迁徙,笔者认为也可以用来了解其它族群先民的早期南迁史。历史上,南迁汉人和他们的后  相似文献   

8.
李英花  邹贺 《沧桑》2012,(6):36-39
“包巾”是明清小说常见的武生头饰。“坎肩”在《说岳全传》中被特意强调是岳飞兄弟上阵时所穿,反映了《说岳全传》成书在清初。“海青”在《说岳全传》中指广袖外套。“扎袖”应该是一种套袖,且应该不是满族的箭袖。“拶指”是夹单手手指,且只用于男犯和重刑女犯。  相似文献   

9.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这个运动以山东和直隶(今河北)为中心,遍及北方各省。长期以来,在关于义和团的著作中有一种见解,即山东义和团主力于1900年初春转移到直隶。据目前查到的资料来看,这种见解早在1901年刊印的《续义和拳源流考》和《拳匪纪略》中已见记载,但当时还没有出现“主力”转移的提法,而是称为“余党”窜入或“潜入直隶  相似文献   

10.
俞杰 《福建史志》2013,(5):11-12
地方志设无题概述由来已久,南宋《三山志》《新安志》《临安志》的有些门类就使用过,明清方志使用更多,名目有无题的、有称“引”的、有称“叙”的,多为介绍主旨、说明内容、考镜源流、辨明学术,等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岭南地域文化研究是不少学者拓耕的领域,关于这个课题的著述迭有所见。去年年底出版的杨豪先生的《岭南民族源流考》(以下简称《源流考》)一书,是一本颇有特色的学术专著,对岭南文化史、民族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所持的研究方法更富有启发性,读之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汉书·艺文志》是班固删取刘歆《七略》而成的一篇史志目录。经班固的删取调整,《汉志》比《七略》条目更清楚合理,更能体现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其间“依托”体例的创造,使“辨伪”成为目录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七略》在唐代的失传,使《汉志》在客观上附载了《七略》的价值,成为历代学者研究先秦学术的津梁,对中国目录学贡献极大。  相似文献   

13.
客民迁徙六次说与第一徙的重要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族群,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中的汉族的一支民系。客家是由中原汉民南迁而成。客家迁徙有“五次说”、“三次说”、“六次说”。客家学先驱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中所持即“五次说”。笔者赞成“六次说”。笔者的“客民迁徙六次说”,是在“五次说”前加“秦汉一徙”,且认为此一徙尤为重要,因为这一徙对于客家民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能解释客家学上的一些疑团。,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图书馆藏《花间集》二十二种,皆为李一氓先生捐赠。其中"明末雪艳亭活字印本"属稀见,《花间类编》(清康熙抄本)亦未查见相关著录。书中所附李一氓、王立中、张尔田、叶恭绰等跋文十数则,各有见解、相互印证,梳理、勾勒出《花间集》传世主要版本清晰的源流图,实为系统研究《花间集》之宝贵资料。其中李一氓跋文有数则为《一氓题跋》未收,湮没于故纸堆中,为工作中的新发现。本文汇辑跋文,并详加整理考释,以彰显其文献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克逊 《古籍研究》2000,(3):27-30,83
《中国近代学术名著》是由三联书店近年出版的朱维铮教授执行主编的丛书,已出十册,繁体竖排,开本大,版式阔,纸张好。物难全美,当然未免疵病。不贤识小,光就这套《名著》的第一册《汉学师承记(外二种)》的标点和文字,略做校议。《编者说明》诚恳地“期待高明指正”,但愿我这篇东西能作为编者再版时必备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邹赫 《文博》2006,(5):53-57
京剧《挑滑车》是家喻户晓的武戏名段,小时候听刘兰芳先生讲《岳家将》,这一段又是最让人扼腕叹息、为古人落泪之处。但读钱彩撰、金丰增订的《说岳全传》时却发现了问题:第三十九回“祭帅旗奸臣带畜,挑华车勇士遭殃”中提及“华车”、“铁华车”共十处  相似文献   

17.
邢澍是清代陇右名的朴学大师、藏书家和诗人,精于碑版金石、天舆地之学。其述“取材博而用心审”,多为世间不可少之书,集中反映了邢澍的治学方法、学术风格和学术成就,开启了陇右近代学术之筚路。因战火、迁徙.邢澍全部未刊手稿和部分已刊本或散或佚.失于卷帙。本采撷片词寸简,系统钩稽,全面考订了邢澍述基本内容、学术价值、版本源流及存佚情况。  相似文献   

18.
岳飞治军     
武穆治军,《宋史·本传》记述虽详而未尽。周密《齐东野语》二十曰:“岳鹏举征群盗,过庐陵,托宿廛市,质明,为主人汎扫门宇,洗涤盆盎而去。”按此吾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权舆也。又曰:“郡守  相似文献   

19.
《贵阳文史》2009,(1):60-62
夜郎的疆域是以贵州为中心的一个发展的概念 古夜郎国问题众说纷纭,延于今日。较主要的文献有余宏模的《古夜郎境内的彝族先民》何光岳的《南蛮源流史》和王子尧、刘金才主持编译的《夜郎史传》。对于夜郎研究来说,汉文典籍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惜自司马迁始,语焉不详。故不得不参以现存少数民族典籍与民间传说,并证以地下考古材料。试观何光岳《南蛮源流史》,  相似文献   

20.
邢澍是清代陇右著名的朴学大师、藏书家和诗人,精于碑版金石、天文舆地之学。其著述“取材博而用心审”,多为世间不可少之书,集中反映了邢澍的治学方法、学术风格和学术成就,开启了陇右近代学术之筚路。因战火、迁徙,邢澍全部未刊手稿和部分已刊本或散或佚,失于卷帙。本文采撷片词寸简,系统钩稽,全面考订了邢澍著述基本内容、学术价值、版本源流及存佚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