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世纪欧洲领主和农民的收入变化受制于人口和经济因素、庄园制和农奴制等体制性因素。人口和经济因素影响着土地持有、粮价、工资和地租等的变动,庄园制和农奴制使中世纪大地产放弃了古代不持有土地和无偿劳动的奴隶制的剥削方式,而授与农民份地并向其征收地租和税金。大致说,中世纪早中期人口和经济、庄园制和农奴制的上行导致领主收入增加和农民收入减少,而中世纪晚期人口和经济、庄园制和农奴制的下行则促使领主收入减少和农民收入增加。总的说,中世纪大地产上佃农的土地持有以及缴纳地租和税金是有法可依的,蛮族法典、土地登录簿和惯例书等组成的习惯法旨在将领主对农民剥削的种类和数量固定化和精确化,领主和农民均可以此为依据维护自己的利益。习惯法的出现不是领主恩赐的结果,而是植根于日尔曼人有关法律是人民制定的立法模式,以及中世纪农民对领主长达几个世纪坚持不懈的抗争。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英格兰运输役起源于庄园领主的物资供应需求,随着12、13世纪市场的激增以及运输条件的改善,市场型运输役逐渐普及。运输役一般由农民上层承担,其运输距离、目的地、运输种类等都受习俗制约。运输役衰落的原因主要有直营领地的衰落、运输的专职化以及私下交易的流行。运输役的兴衰与中世纪英格兰市场培育密切相关,是市场已有一定发育但还不太成熟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英格兰庄园法庭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飞 《世界历史》2005,1(2):63-73
本文着重考察了中世纪英格兰庄园法庭的主要职能、参与者、主持者、裁决者、裁决依据和执行手段。其结论是,庄园法庭是领主控制和盘剥佃农的工具,而不是佃农自我保护的手段。由于存在多种制约庄园法庭运作的因素,领主不得不在庄园法庭中吸收和利用一些村社组织和庄民自治的形式;对庄民具有保护作用的不是庄园法庭,而是其背后潜藏着的村社组织和集体力量。  相似文献   

4.
富裕佃农:英国现代化的最早领头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是英国资本主义发生的策源地,而不是商业或者手工业,后者要以农业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英国原始积累成功的秘密,在于农民个体的普遍积累,在于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以前,英国农民已经经历了长时期、普遍的积累,并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批殷实的、又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富裕佃农。他们一心扩大耕地和牧场,或买卖或转租或垦殖,很早就一直以零敲碎打的方式进行“圈地”;更重要的是,富裕佃农最早创立了工资雇佣生产方式。它有着一套全新的游戏规则,不承认等级,漠视身份,最大限度地追求市场利润,完全不同于庄园经济。富裕农民经济在市场上击败了领地经济,迫使领主不断肢解领地地产,进一步扩大富裕农民经济的规模,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级逐渐形成。显然,农业资本主义是富裕佃农推动的,领主不过是被佃户逼上商品经济的“贼船”。是约曼——富裕农,还有他们的延伸体乡绅,而不是领主或新贵族,成为英国现代农业的发起人。  相似文献   

5.
在西欧中世纪史学史上,庄园说是继马尔克说而兴起的一种理论,用以说明中古的社会结构。十九世纪中期,毛勒证明马尔克公社存在于西欧中世纪,是当时社会基本细胞。后来,伊纳姆-斯托尔涅格提出庄园说,认为马尔克公社在日耳曼人那里只  相似文献   

6.
“逃亡农奴建立城市”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研究中,我国史学界流行着一种“逃亡农奴建立城市”的观点,按照这一观点,在10—11世纪的西欧,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与手工业逐渐分离,在封建庄园内部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者,这些农奴身份的手工业者不堪忍受封建领主的压迫而出逃,逃亡者的聚居之地就形成了城市的前身。为了防御侵略,逃亡的手工业者们又在自己的聚居地建造了城墙,许多中世纪的城市就这样产生了。这种观点的流行显然与50年代苏联史学界对我国的影响不无联系。苏联著作中叙述中世纪西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技术、资本和利润三个方面探讨中世纪西欧工业生产的变化.中世纪西欧工业生产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水力和风力能源代替人力,引起碾磨、漂洗和冶铁等工业行业或工序的机械化,节省了劳动力和增加了产量;大量的资本投入促进了中世纪工业的扩张,投资主体不断变化,从领主、行会和商人逐渐过渡到富裕工匠和制造商;固定资本出租和雇工生产是中世纪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中世纪中期和晚期领主和富裕工匠、呢绒商的利润此消彼长,企业家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张莹 《史学月刊》2015,(4):85-91
中世纪西欧领主附庸关系是构成西欧封建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与采邑制一起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内涵。领主附庸关系是指以"采邑"为纽带结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附庸与领主之间不仅有身份差距,他们的关系还包含一定的契约因素。中世纪晚期,领主附庸关系的根基与内容都在发生变化,附庸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独立性增强,对领主的人身依附性减弱,甚至逐渐退化为一种象征意义,他们之间的身份等级基调褪色,契约精神强化,双方由领主与附庸的身份关系逐步向平等的契约关系发展,英格兰随之迈进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早期西欧的自主地、书田为分配和赏赐所得,属于拥有完全所有权的私有土地,可以继承和买卖等。与此同时,通过分封又产生了恩地、采邑等所有权和占有权分离的保有地,持有者起初对其继承和买卖的权利很不确定。11世纪中期以降自由保有地的占有权获得近乎所有权的权利,由此十二三世纪以来自由保有地的买卖不再受到限制。与自由保有地相对的维兰保有地的占有权依据庄园习惯法,经领主同意也可继承和买卖。尽管学者们早就发现了维兰保有地的买卖现象,但直到晚近以来才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表明中世纪中晚期存在活跃的包括自由农役和维兰保有地在内的农民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10.
论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义的政治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秋枫 《史学月刊》2001,9(4):69-74
西欧封建主义的政治结构随着中世纪中期封建主领地的世袭化进程而确立起来。其主要特征是封建权利对公共权利的最大限度的排斥,领主和附庸间的私人契约取代了国家的公共法律,公共权利沦为私下义务。由于领主一附庸间纵向阶梯型网络的破毁,西欧封建国家的领土界限极为模糊,各国君主不仅对内无法实行统一的管理,对外也不能以主权的身份进行平等的交往。因此,在封建主义政治结构之下,中世纪西欧便不存在任何完整意义上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庄仆是中世纪英国庄园自营地上的全职工资劳动者,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1世纪末的奴隶,并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里经历了由服役庄仆向领薪庄仆的转变。庄仆长期从事一些专门工作,与惯例佃农和临时雇工一道满足了领主不同方面的需求。庄仆的报酬是其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形式多样,主要由谷物和货币组成,在经历黑死病之前的下降之后,其待遇在中世纪晚期不断改善。但由于此时高工资和低物价的影响,领主对于直接进行农业生产失去兴趣,自营地逐渐被出租,传统的庄仆也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12.
13世纪英国庄园农业“商品化”刍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丰斋 《世界历史》2008,(5):118-124
在英国农业史上,13世纪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复苏”时期。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家斯利彻·范·巴思曾认为:大约从1150年起,西欧的粮食生产已经从“直接消费”阶段转入到“间接消费”阶段。波士坦也承认:13世纪时在英国大地产上,一种或多或少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正在扩展。这些观点表明,进入中世纪盛期,英国的庄园生产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庄园内部的消费需要,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可以说,至少从13世纪开始,  相似文献   

13.
西方学者谈封建社会都光从欧洲谈起,并且一般谈欧洲封建社会的,又都把西欧作为典型;而西欧封建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剥削形式,就是庄园制度了。庄园制度既是封建制度中最有代表性的剥削形式,为要彻底明了欧洲的封建制度,我们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制度的产生问题,应有个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大迁徙后日耳曼人的庇护制度,是中世纪庄园制度产生的唯一原因(注一),也有人追溯到罗马的隶农制(注二);前者没有全面看问题,后者作为在奴隶社会所孕育的因素看,是可以的。现在分为下列几点来说明这个问题:一、罗马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超华 《世界历史》2012,(3):62-72,159,160
自营地是中世纪领主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其经营模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便是其中之一。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劳动力需求,自营地大都雇佣工资劳动者。随着劳役地租逐渐被折算为货币,工资劳动逐渐取代强制性的劳役,农业工人工资的变化对自营地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农业工人工资较低的时期,劳动力成本微不足道,农业生产利润较高,自营地经济出现高潮。黑死病之后,工人工资上涨很快,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最终造成自营地农业生产无利可图,领主逐渐改变生产方式或退出直接经营。自营地出租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为此后的"农业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川 《文史月刊》2012,(2):37-37
领事的出现不同于作为外交使节的大使,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中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一些城市,新兴工商业者需要与他国或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许多商人经常往来于中东、西班牙等地,  相似文献   

16.
关于西欧中世纪庄园和村社组织研究,欧洲史学界先后出现两种倾向。不论漠视村社的存在还是重新发现村社而"撤离庄园",最终都不足以解释该时期繁复的历史现象,必须着眼于整体的、长时段的经济社会史,引入"庄园—村庄混合共同体"新概念,厘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建构西欧乡村组织双重结构的分析框架,方能揭示这一时期历史的本来面貌。在这一概念中,"庄园"和"村庄"是平行共存的两种成分,"混合共同体"是对这一组合的定性。封建制下的庄园与久已存在的村社,二者没有一体化,也没有完全各行其是,而是形成既协作又对抗的关系,推动乡村社会的发展。这种关系是乡村组织双重结构的基础,也是西欧乡村社会独特的历史特征。中世纪乡村共同体理念对欧洲影响深远,是一笔值得研究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产权基础是9到11世纪期间西欧生产奴隶的消亡。农奴工匠因而成了庄园手工业中的唯一的劳动。他们对其劳动力的权利具有双重性质:是客体,又是主体,从而铸成其人格结构的双重性,使不同产权制度下的手工业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率和产品质量出现巨大的背离和反差。这推动了庄园手工业中的劳役租向货币租的更替,使农奴工匠获得自由,从而促进了庄园手工业的瓦解与城市的复兴。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应当随时关注国际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动向,今天笔者主要与读者诸君分享一个问题,那就是:西欧现代社会转型起始于什么年代?②英国及西欧向现代社会过渡或转型一般认为是发生在17世纪,最早追溯到十五六世纪,该时段是与资本主义的确立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等等,西欧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前国际史学界差不多也是这样认为的。波斯坦等一批经济史学家曾将社会转型与社会危机联系在一起,认为危机源于中世纪人口过剩而对土地的过度使用,从而引发生态灾难。这种解释尽管仍有人支持,③但总体而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冷遇与批评。④20世纪70年代对波斯坦生态模式的挑战来自布伦纳的一项假说,他基于阶级和财产关系提出了一套农业变迁理论。一些评论家不同意布伦纳过于强调阶级关系的研究方法,主流的看法是:他低估了英格兰农民的适应能力,正是从上层农民群体中走出了许多杰出的资本主义农场主。土地市场与他们的继承策略使得少数家庭积累起大面积的份地,而在1500年后,随着租地农场  相似文献   

19.
重评中世纪西欧城市与资本主义起源的关系王加丰长期以来,西欧中世纪城市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摇篮。二战以来,这种显得有些简单化的观点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他们把注意力从城市转向农村,从而大大拓宽了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领域,为关注这一问题的人们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西欧工业化研究不仅要研究工业化是如何完成的,还要关注工业化是如何起源与成长的。西欧工业化起源和成长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整地还原和解释其历史过程,还能全面认识西欧工业化的转变特征与发展规律。西欧工业化起源于中世纪中期以来城乡工匠为市场而进行的生产活动。随着市场的扩大,工业走上技术和生产组织变革的工业化道路。中世纪中期以来以地方市场销售为目的的城乡个体工匠劳动获得前所未有的普及,磨面、呢布漂洗和金属冶炼等工业行业或工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机械化,以家内制毛纺织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异军突起,这三个方面构成中世纪中晚期西欧工业化起源的主要内容,并一直盛行到工业革命。中世纪中晚期工业化的起源,与早期现代工业化的成长和晚期现代工业化的完成,都是西欧工业化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西欧工业化研究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