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号文件的历史性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立足青海省农牧区的实际情况,理清农村、牧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对于全面建设青海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海"三农"问题的难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青海省近几年经过积极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青海省还有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本对青海“三农问题”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化道路与"三农"问题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经勇 《攀登》2003,22(3):74-76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与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城乡二元结构交织在一起,1978年以前,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农村问题的解决无关。这条城市化道路不仅没有带来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滞缓,以及“三农”问题日趋尖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是同解决农村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农业基础地位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婷 《攀登》2004,23(5):51-55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回顾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党中央过去多次提出全党抓农业的指示都曾获得辉煌效果。现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要全党从上到下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真正把农业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完全可以解决“三农”问题.摆脱“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处境.实现国富民强。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导致人们多年来一直习惯于接受"跳出‘三农’解决‘三农’"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引导下,人们有意无意间不敢正视甚至回避广大农村日益"空心化"的残酷事实,而避重就轻地大谈如何  相似文献   

7.
盖庆芳 《沧桑》2010,(1):107-108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经济落后并且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问题和土地问题,实践证明,这个问题的没有解决是导致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龙 《攀登》2004,23(3):62-64
由于体制性障碍和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传统农牧业与现代工商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反过来又使农业处于低水平状态,形成了二元结构与农业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经济落后并且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问题和土地问题,实践证明,这个问题的没有解决是导致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也就是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十年内战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并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发展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关心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成熟,开始认识到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对"三农"问题进行探索。该中国出台的一些政策,对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也有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胜 《安徽史学》2018,(4):156-162
1953—1960年安徽农业"三改"是由省委自上而下发起的一场农业生产改革运动,是当代安徽史上的大事件,影响很大.省委初衷是为粮食增产,"三改"初期因地制宜,取得显著成效,留下宝贵经验,必须肯定.但"三改"采取层层摊派任务的做法,后期政治化倾向明显,以致留下沉痛历史教训,需要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2.
李连峻 《攀登》2004,23(1):10-13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是摆在新闻工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结合实际,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改进新闻报道的方式、着力强化“五种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戴立兴 《攀登》2003,22(2):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这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三个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是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党实现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体现在党的理论和纲领方面,集中表现在对待党的基本路线上,这是党实现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坚持执政为民的关键,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从而奠定了党的团结统一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嘉曲 《攀登》2001,20(3):7-9
坚持从严治党方针,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党在执政的实践中认真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搞好党的建设,这对于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和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 2 0 0 0年 2月山东省市地史志办公室主任会议上 ,省史志办公室主任刘秋增提出了建设史志事业“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 ,即 :在 2 0 0 0年至 2 0 1 0年 1 0年间 ,把各级史志机构建设成立足于当地的“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究和咨询中心”。当时分管史志工作的陈抗甫副省长对这一思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这一思路 ,省史志办在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两次全省史志工作会上又做了进一步阐述和贯彻 ,并将建设“三个中心”作为史志事业长期奋斗目标列入了《山东省史志工作“十五”规划》。但是目前就全省来看 ,仍有不少史志机构及…  相似文献   

16.
沦陷区学研究中的“历史的原则”,是把沦陷区学放在特定的历史范围内,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情形,研究其不同的历史形态,而后对不同形态的沦陷区学,就其对抗日战争起了何等作用及其艺术性,分别作出历史的评价。在运用“历史的原则”时,史实不能遮蔽,政治不能回避,不能不讲民族大义。  相似文献   

17.
洪向华 《攀登》2002,21(5):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宝库,而且对执政党领导理论进行了创新。一是“三个代表”思想升华了领导就是服务这一领导本质理论;二是“三个代表”思想丰富了党的领导职能的科学内涵;三是“三个代表”思想为党的领导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价值目标;四是“三个代表”思想是党的领导工作的一个新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张国宏 《攀登》2002,21(2):19-21
本通过阐述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致性,进而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刊》总第九十期《叠山公祠堂记》点校多误。提出订正意见.以便读作为资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