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史学领域,公共史学激发了一系列的辩论:史学的功能、史学的"公共性"、史学与公民建设以及公共史学与传统专业史学之间的关系等。这些辩论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社会围绕历史解释权的归属而展开的政治冲突,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美国专业史学界面临的多重"危机"。  相似文献   

2.
高峰 《环球人物》2013,(13):72-73
江孙芸将正宗中国菜引入美国,彻底改变了中餐厅廉价低端的形象5月6日,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美国詹姆斯.比尔德基金会终身成就奖,授予了93岁的华裔女性江孙芸,以表彰她在将中国菜引进美国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江孙芸开办的福禄寿餐厅曾是很多中国菜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她  相似文献   

3.
正波士顿位于美国东北部,是英国人在北美大陆最早建立的殖民地城市之一,历史悠久,美国历史上的很多"第一次"都发生在这里,比如1773年12月16日发生波士顿倾茶事件,引发了美国的独立运动;这里有美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哈佛大学;当然,还有地道的美食。在波士顿市中心,有一家屹立188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将可携带核弹头的"朱庇特"导弹部署在土耳其。除遏制苏联的军事需要之外,"朱庇特"导弹对土耳其还有着重要的政治和心理价值。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一方面决定撤走"朱庇特"导弹来换取苏联撤走古巴导弹,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避免此举破坏美土关系。不过,美国在提供补偿方面未能满足土耳其的要求。"朱庇特"导弹的撤离导致土耳其对美国信任度下降,弱化了美土同盟关系,迫使土耳其政府重新审视之前"亲西方"的对外政策,继而转向更加独立自主的多元外交。美、土两国围绕"朱庇特"导弹撤离产生的纠纷,反映出冷战时期美国与其盟国由于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相差悬殊和审视问题的视角不同,难以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意志。  相似文献   

5.
美国中国学研究自二战后至今,经历了几次重要的研究范式的变迁,主要包括,从"冲击—回应"到"中国中心观"、"后现代史学"转向和"全球史"转向等。40年来,美国中国学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对国内的史学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理论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影响,"过密化"、"大分流"理论对经济史研究的影响,"施坚雅模式"对城市史研究的影响。那么,美国中国学研究为什么能在理论、范式和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运用美国中国学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利与弊是什么?国内学者应如何面对属于西方话语体系的美国中国学的理论?如何构建本土学术话语体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6.
论文梳理总结了"华人间谍威胁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成因和影响展开了分析。近年来,随着中美在科技领域竞争的加强,美国政府关于"华人间谍威胁论"的炒作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因为日益增多的中国留学生、科学家"回流"参与中国人才吸引计划,引起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华人群体所处的社会地位及某些华人个体的不当行为,为"华人间谍威胁论"的出现提供了口实。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本质是,抱持冷战思维的美国政府以中国为假想敌,通过人为捏造华人"间谍"活动的规模与危害,借以采取措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对华政治策略。然而,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影响是双向的。美国政府通过加强反"间谍"起诉,收紧留学生签证政策等方式,一方面阻碍制约了中国科技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美国的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7.
与英国对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所奉行的政策大为不同,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发生后,麦克米伦政府从一开始就几乎完全站到了美国一边。在英国决策者看来,英美关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对华关系,特别是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之后,英国政府将恢复并加强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置于最优先考虑的地位。因此,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期间,英国对美国政府决策的影响更为有限。英国在公开表示支持美国政策的同时继续宣扬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致使中英关系的发展陷入僵局,揭示出英国对华政策的内在矛盾性和英美"特殊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进步主义史学"产生自特纳对美国的移民殖民主义根源的"发现",因而带有深刻的种族主义特征.但其对"民主的"拓殖者的赞美也有着平民党运动的背景.特纳的著作为比尔德的著作提供了一个出发点,后者的著作旨在描述发生在西部拓殖者内部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对美国资本主义乃至扩张主义的研究和批判构成其著作的核心.进步主义运动试图扭转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过去几十年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也凸显了进步主义史学的其他消极面.不过,进步主义史学家为未来的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因为他们指明了早期美国历史侵略扩张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姜立红 《神州》2013,(13):259-259
有人请教美国一位著名的成功学家:"如果我的事业失败了,我该怎么办?"他说:"你阅读吧"如果我失业了,怎么办,他说:"你要提升自己,你阅读吧.""如果我失恋了,该怎么办?"他还是说"你阅读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读书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我们首先看几组调查:(1)一项针对中美儿童阅读的调查称,中国儿童能够独立阅读的年龄,比美国儿童晚了4年,阅读量仅及美国儿童的1/6。中国儿童阅读的多半是课本、习题集、作文选、或是被视  相似文献   

10.
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着重考察藏族移民在美国生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过去七十多年间,美国藏族移民不仅人口持续增加,生活状况有所改善,而且在整体发展上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方面民族特征日渐淡化,大有被美国主流文化完全同化之势;另一方面群体内部四分五裂、纷争不断,有些甚至发展到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地步。与此同时,藏族移民普遍信仰的藏传佛教也已严重异化,或被当作实现政治野心的工具,或被用于经营谋利乃至敛聚钱财,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成为西方化的"美国佛教"。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融入与同化、团结与分化、信仰传承与宗教异化的矛盾都将是美国藏族移民群体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人物传记的研究,历来是美国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美国学者的中国人物传记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美国中国学的走向和特点。美国学者在中国人物传记研究方面成果丰富,政治人物传记和文化人物传记为两大支柱,人物传记研究亦为博士论文重要选题。从特点上看,美国的中国人物传记研究扎实严谨,注重传主思想的研究,注意东西方传记特点的比较。从背景主轴分析,美国的中国人物传记研究大多出于对华发展战略和国家长远利益的现实考量,其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受学术思潮影响颇大,且撰写人物传记往往成为美国学者产生中国研究兴趣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应以批判的眼光和立场看待他们的研究,借鉴其经验,推动中国21世纪人物传记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短消息     
普京布什话"友谊"俄罗斯总统普京卸任在即,美国总统布什也将于2009年年初离开工作岗位。4月6日,两人在俄罗斯度假圣地索契,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举行会谈。虽然在"告别会谈"上未能解决俄美双方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的分歧,但两人的"私交"似乎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旸  吴成良 《环球人物》2012,(30):31-33
"再干4年。"在奥巴马胜选后的第一时间,他的推特网就更新了状态,发布了这条消息。30分钟后,该消息的转发量便高达30万次,随后又突破65万次。奥巴马将再掌白宫4年,一时间成为推特网上被转发次数最多的消息。有观察家认为:"大多数美国总统在第一任期内,为寻求连任,往往要顾及各  相似文献   

14.
在1954年底至1955年初发生的台湾海峡危机中,英国政府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问题,积极策划所谓的"神谕"方案,力促美国改变干涉的政策,从中国沿海岛屿地区脱身。但由于英国自身实力有限,并将维护和加强英美特殊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核心,使其对美国政府决策的制约和影响较小。不仅如此,英国领导人还多次宣扬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图谋制造"两个中国"。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与美国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正是英国政府奉行的这一错误政策导致中英关系的发展长时间陷入了僵局。此次危机再次表明了英国对华政策的矛盾性和英美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环球人物》2021,(7):44-45
2021年3月16日,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3家按摩中心连续发生枪击事件,8名遇害者中6人为亚裔女性。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亚裔的恐慌和愤怒。3月20日起,反歧视亚裔的游行在美国多地集中爆发,众多亚裔走上各大城市街头,高举"停止仇恨亚裔""以爱代替恨"等标语发起抗议。  相似文献   

16.
正珍珠港事件大家都很熟悉了。这篇小文想把历史的时钟从珍珠港事件回拨半个世纪,看一看19世纪后期发生在日本、美国以及夏威夷之间的故事。故事的主题是"移民",说得更准确一些,是日本向夏威夷的移民。一、1893年以前夏威夷(Hawaii)群岛位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最北部,它在日本近代史书中被称为"布哇"。关于夏威夷群岛人类足  相似文献   

17.
焦翔  温宪 《环球人物》2013,(24):46-47
美国及其一些西方盟国扬言军事打击叙利亚,如今似乎已进入倒计时。据8月底消息,美军6艘导弹驱逐舰和2艘航母已分别陈兵地中海和波斯湾。8月30日,美国赶在联合国调查小组前面,公布了情报部门对叙化学武器事件的评估结果,确认8月21日的化武袭击是叙政府军所为,显示美国确实要"绕过联合国",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16~18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罗伯特·史密斯国际杰斐逊研究中心(The Robert H. Smith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Jefferson Studies at Monticello)共同发起召开了一次美国史研讨会,有三十余名中外学者出席。会议的主题是"杰斐逊时代的民主、共和与国家构建",与会学者围绕"杰斐逊与民主问题"、"杰斐逊时代的共和主义"、"杰斐逊与早期美国的国族/国家构建"三个专题展开讨论。专题讨论结束后,会议主办方特意组织了两场圆桌讨论,采用对话的方式,交流关于美国史学近期动向的信息和看法。第一场对话的重点是"美国早期史研究的新趋向",由斯坦福大学杰克·雷科夫教授主持;第二场对话的主题是"21世纪的美国史学",由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主持。参与者全部采用英语发言。以下文字系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和翻译,为了尽可能保持对话的原貌,整理者采取原话实录的方式,遇有录音不清晰的地方则用省略号标出;听众的反应也以括注的方式说明。出于篇幅和阅读效果的考虑,在翻译时删去了一些重复和脱离主题的部分,这些地方也相应地加了省略号。括号中的文字系整理者所加,作为补充或说明。由于时间紧迫,仅就个别不清楚或不确切的地方,与具体的发言人做过核对,整个发言并未经本人审阅,其中疏漏和误译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明察。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两弹一星"的发展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专有名词—"三钱",即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然而,若从整个研制工作的组织、调动、协调、策划来说,没有周恩来,就没有中国的"两弹一星"。"我们要回了一个钱学森。单就这件事来说,会谈也是值得的。"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一年以后,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斯特朗的  相似文献   

20.
邢和明 《百年潮》2005,(8):60-67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放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8月9日凌晨,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同一天,美国又向日本长崎投放了原子弹.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正式照会,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关于美国投放原子弹和苏联出兵对促使日本投降所起的作用问题,当时国际社会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