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旅日华人导演李缨耗时十年,拍摄出纪录片《靖国神社》。该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受到广泛好评,但近期日本多家影院却宣布取消原定上映计划,《靖国神社》遭停映风波愈演愈烈。纪  相似文献   

2.
日本靖国神社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容提要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维新后为宣扬为天皇献身的精神而建立的,它利用了日本神道教的国教的地位,把供奉在靖国神社中的阵亡的日本军人作为国家的“英灵”,使靖国神社成为战前日本的“国家宗祠”。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靖国神社更成为鼓吹军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工具。战后,靖国神社在形式上失去了国家神社的地位,但仍是日本右翼势力和保守政治家的重要政治阵地。他们竭力争取恢复靖国神社在战前的显赫地位以及鼓动“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实际是为了否认侵略战争的责任和罪行,否定战后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的正义审判,同时也是要用靖国神社这一精神枷锁使日本人民持久地受到桎梏。我们应当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的角度,从思想与战争认识的深度思考靖国神社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玉龙 《文史月刊》2009,(11):77-80
关于日本侵略的历史认识问题、战争反省问题、教科书问题等,都离不开靖国神社。二战后,日本政要每次参拜靖国神社,都遭到中国、韩国、朝鲜乃至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强烈反对。近些年来,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已被中国、韩国看成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靖国神社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一直以来有一种对战败不服输,对侵略战争责任不认账,对战争罪行不反省、不谢罪的阴暗心理。特别是最近日本政府的阁僚以及自民党首脑又相率去参拜靖国神社,毫不顾忌亚洲民众的感受,向包括有A级战犯的战争亡灵顶礼膜拜。这一切都说明,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过去半个世纪了,但在这场战争策源地之一的日本,否认侵略历史的逆流却持续不断。每年的8月15日即日本的“战败日”,靖国神社便会上演为东条英机等战犯鸣冤叫屈的丑剧。近年来,日本的政界要人一面重弹对战争感到“歉意与悔恨”的旧调,一面却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迹象不能不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在战争中,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包括令人发指的慰安妇问题。慰安妇问题经新闻媒介曝光后,世界各国瞩目,几乎家喻户晓。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强逼女性充当日本兵性奴隶的军妓制度,是日军在…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日本首相安倍在"靖国神社"高调"拜鬼","靖国神社"为何阴魂不散?"靖国神社"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它建于1869年,原称"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名为"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靖国神社"曾经作为神风特攻队的出发仪式举办地。"靖国神社"中的浮雕,不折不扣地美化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7.
8月15日,在日本应是象征和平、誓不言战的日子。因为1945年的这一天,不仅一些国家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且日本人民也从战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可是自70年代中期以来,每到8月15日,设于东京的靖国神社总是麇集着一批批右翼分子,他们舞战旗,举军刀,耀武扬威;还有众多的国会议员、内阁大臣,乃至一国首相也去那里顶礼膜拜,祭悼亡灵。今年不同的是,这个场面提前到来了:7月29日,现任首相桥本龙太郎参拜了靖国神社,并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在登记簿上签到。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场所?日本一些人为什么去那里参拜,这一行动意…  相似文献   

8.
日本战败之后,审判战犯成为了盟军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重要工作。在美军的接管下,东京的巢鸭监狱内收押了包括甲级战犯在内的数千名日本战犯。虽然其中部分战犯被绳之以法,但是随着冷战的到来,美国对日政策发生蜕变,绝大多数的日本战犯都被减刑乃至直接释放,而被处刑的日本战犯也被偷偷的搬入靖国神社合祀,这不仅造成了后来靖国神社参拜的问...  相似文献   

9.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后,不仅激起了中国、韩国等曾遭受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伤害的国家与人民的激愤和抗议,在日本社会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支持首相参拜与反对参拜的意见都通过媒体表达出来,产生了几乎势均力敌的对峙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报纸发行量中居第一位,原来一直对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表示理解与支持,被认为是日本保守主张代表的《读卖新闻》,通过2005年6月4日的社论呼吁建立国家追悼设施,并认为首相不应参拜合祀有A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读卖新闻》的社论在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针对这一情况,今年1月,属于《朝日新闻》的月刊《论座》约请《读卖新闻》的社论主笔渡边恒雄和一直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反对的《朝日新闻》的社论主笔若宫文进行了对谈,讨论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及与此相关的日本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由于渡边恒雄与若宫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日本国民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看法,因此发表两人谈话记录的《论座》2006年2月号出版后即被抢购一空,《论座》编辑部立即出版了单行本。这里发表的就是渡边恒雄与若宫文两人对谈的摘要。本刊一直主张:我们在批判否认侵略战争责任的日本右翼主张的同时,还应促进与日本广大民众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相互理解,共同反对侵略战争,共同维护和平与发展,包括共同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促进相互理解的重要一步是应了解对方的主张,这篇对谈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社会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基本态度,也有助于我们思考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参拜靖国神社”来龙去脉高兴祖靖国神杜,原是日本神道教专门祭祀历次战争中阵亡者的神社,建于1869年,原名“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靖国神社。神道教,从明治时期起,日本政府就把它作为国家宗教,以崇拜天皇为中心,以“尽忠报国”为主要教义。相应的,神...  相似文献   

11.
“东京审判史观”是日本部分政治家和右翼势力虚构和炮制的历史观。随着日本政治的右倾化,诋毁和批判东京审判成为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日本战争罪行、官方参拜靖国神社等民族保守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以篡改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战争罪犯翻案,进而消除日本国民的负罪意识,恢复日本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以实现日本政治、军事大国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东亚战争'解放史观”的虚妄性》述评文以明近来,日本政要接连参拜靖国神社,为战争罪犯招魂,否认南京大屠杀、摧残"慰安妇"等侵略罪行,为侵略战争翻案,甚至叫嚷要"核武装化",明目张胆地要重新侵略扩张:"这等怪事出现在日本绝非偶然。这是日本反动的历...  相似文献   

13.
正马晓娟、徐志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172.5万字,598元本书是步平先生的个人文集,有选择地收录了先生的部分作品,共四卷。第一卷由"论文选粹""报刊时评""序与书评"组成,彰显了先生对重大历史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关注;第二卷收录《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毒气战:追寻恶魔的踪迹》两部著作,前者对靖国神社问题进行了客观、理智的分析,后者对日本侵华毒气战做了全面、  相似文献   

14.
武寅 《炎黄春秋》2001,(10):42-4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日本在战争认识问题上仍犯禁不断,内阁大臣频频“失言”;首相以各种名目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通行无阻,而批判皇国史观的人士却受到冷遇,甚至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尽管亚洲各国抗议的呼声不断,但日本我行我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侵略罪行的否认和美化。这一切说明,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存在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深刻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右翼人士在否定日本侵华史、否定南京大屠杀史时一个极重要的方式,就是连年参拜供奉着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众多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其中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甲级战犯松井石根,是一个在华活动多年的日本军国主义重要头目,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担任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指挥数十万日军进攻上海和南京,在19...  相似文献   

16.
正一有些人习惯称日本为"小日本"。这个称呼,包含着对日本死不认错的憎恶,也包含对日本这个岛国的轻慢和小瞧。一些网友甚至在网上豪情万丈地高喊:踏平小日本!对一个拒不认错、一再挑衅人类良知底线的国家,憎恶自不必说。然而,轻慢和小瞧,却是大错特错。在和平和发展的今天,同为人类,难道只能"踏平"?仅凭一腔热血就真能"踏平"?我们凭什么小看日本?结合120年前那场战争的一些细节,回顾一下日本的发展史,我们还敢小看这个国家吗?  相似文献   

17.
史桂芳 《安徽史学》2016,(1):118-123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政府通过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掌控舆论,控制国内产业团体、国民组织,掌控生活必需品等方式,把国民卷入战争体制,纳入支持侵略战争轨道。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日本国内都出现"举国一致"支持战争的"狂热"场面。从不谙世事的孩童到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从退伍军人到公共汽车售票员,或"捐款",或写慰问信,或到神社祈祷日军胜利进军,以不同方式表示对局势的关切,表达所谓的"爱国"情。不明真相的日本国民支持战争,是日本侵华战争延续14年之久的社会基础。在讨论日本战争责任时,我们将日本政府与国民区分开来,强调日本国民是战争受害者,这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完全忽视战争的另一个方面,日本国民是战争受害者,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支持战争,某种程度上也是"加害者"。检讨战争体制下日本国民对战争态度,可以看到历史复杂的一面,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战争,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一直对侵略战争的罪行百般抵赖,拒不认错,政府官员每年定期到靖国神社祭祀阵亡将士,包括二战中的甲级战犯,追悼亡魂,正反映他们不可告人的野心犹存。善良的人们不可不提高警惕,勿忘国耻,勿忘血泪史,勿忘在战争中被害的骨肉同胞。  相似文献   

19.
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第十军下属的石田炮兵部队,在1937年11月18日攻克浙江省嘉兴县后树立了一块名为"石田炮兵部队奋战之地"的石碑,以"纪念"该部队不靠其他兵种配合而独立攻克国民政府防御工事的"战功"。建造"纪念碑"等精神武器是战时日本的国策,目的为动员日本民众参加对外侵略战争。石碑不仅是征服中国的殖民符号,而且是以东京靖国神社为中心、从日本国内到殖民地和占领地的祭祀战争亡灵体系的一环。2013年3月,该石碑在离原址不远处被发现。该地为民国时期嘉兴的交通咽喉,也是国民政府江浙国防工程中守卫嘉兴城的最后阵地,因此成为日军的"奋战"和立碑之地。碑文中的日军军官石田保道、桥本欣五郎、藤村谦等人与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等中日两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日两国人民除了蒙受战争苦难之外,还在不同程度上遇到国族与文化认同等问题,女明星也不例外。身为日本人的李香兰,在舞台上往往是以中国人的形象或主体身份示人,并闪现星光。然而,日本侵华当局的幕后掌控,民族意识的萌生,性别的纠缠,使她在战争的特殊环境里处于矛盾、挣扎之中,艰难地做出国族的选择和认同。在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最终完成了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期女明星李香兰的形象建构,其中也包含着李香兰个人的主观想象和抉择。不容否认的是,战争时期建构的女明星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李香兰战后的行为。然而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潮流,李香兰在社会大舞台上扮演了新的角色,并树立起新的社会形象,赋予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女明星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