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梁朝藏书文化在王室政权及文化士人的倡导和实践下,与文史学互为动因,极大地推动了古代藏书事业的发展。在思想领域里,儒学、佛教、玄学三教援引并存,形成了多元的社会思潮格局,也为齐、梁朝藏书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2.
齐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封齐时间、"齐"得名、营丘地望等,历来学者争论不已,难以定论.齐文化是指齐国的考古学文化,其发现与研究历程可分为四阶段:文献记载与金石学研究、启蒙、田野资料积累与初步研究和全面深入研究.目前,齐文化研究领域涉及齐文化的分期年代、文化特征和文化渊源等多方面,但对这些课题都缺乏系统的总结研究.此外,关于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齐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学术界也少有讨论.有必要总结齐文化,发现不足,提出新课题,从而推动齐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莎莎 《旅游纵览》2023,(3):128-130
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地域性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齐文化的内涵日益丰富,其主要文化遗址现存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更好地传承、开发齐文化,发挥其商业价值,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必要对临淄齐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本文以山东省临淄齐文化旅游的基础背景为研究基础,深入分析山东省临淄齐文化旅游资源条件,最后提出山东省临淄齐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齐文化是齐地文化的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从文化模式的角度来说,其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皇帝,其对国家的统一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齐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蕴涵在秦帝国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5.
宣兆琦教授的《齐文化发展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凡 1 1章 ,33万余言。通读全书 ,感到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主线清楚 ,脉络分明。齐文化史著作与其他专门史著作一样 ,应连贯而没有断层 ,但其发展的道路又决非一帆风顺 ,总有曲折起伏 ,所以又不能平均用力。《齐文化发展史》的作者深知其中三昧。一方面 ,作者按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将齐文化的历史按照形成、发展、高潮、消失 (流变 )的过程安排结构 ,又据齐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真实性 ,将高潮分为两次 ,一在桓管时期 ,一在稷下学宫时期。而在两次高潮之间有一个“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克奇 《史学月刊》2008,(10):98-104
齐文化是道家思想的母体文化之一,它建立在对东夷文化的改造创新的基础之上,其基本特征:讲求功利、哲理化和博大的包容性。春秋前的代表人物有姜尚、管仲、晏婴、孙武、杨朱等。老子思想的形成与孙武、杨朱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黄老思想也兴起流传齐地。老子与庄子在思想上的异同,反映了齐文化与楚文化同源异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萧玟 《考古》2014,(11)
正《临淄齐故城》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精装本,有正文555页,文后有彩色和黑白图版共70版。定价418元。临淄齐故城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早期城市之一,也是古代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古代都城和周代文化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齐故城的田野考古考察工作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考古发掘工作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本报告是1964年至1984年田野考古工作的资料,共分六章。第一章从  相似文献   

8.
读王志民著《齐文化论稿》林原前不久,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志民新著《齐文化论稿》一书。董治安先生在为其所作序中称这是“一部反映着作者本人特定兴趣穹追求的学术专著”,“表现了他在齐文化研究中最近的开拓进取”。本人读后亦有同感。《齐文化论稿》全书二十余...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齐文化丛书》即将编纂出版由中共山东省淄博市委与山东出版总社联合召开的《齐文化丛书》第二次顾问、编委扩大会议于1993年10月在淄博市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强有关部门合作,加快《丛书》编纂出版工作步伐,争取尽早问世。《齐文化丛书...  相似文献   

10.
从“齐”得名看古代齐地纺织业陈昌远齐国何以得名,近年来史学界讨论意见分歧较大,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五说:一,齐得名于临淄附近的天齐渊入二,根据《说文》解释“齐”,认为“齐”之得名与种植小麦有关②。三,认为齐得名于己。因用人读音与山东不同,故读“己”为...  相似文献   

11.
新编地方志应反映地域文化特点。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 ,齐文化是淄博独特的地域文化 ,为此 ,续修《淄博市志》把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变化形态单独设立一篇。文章对续修《淄博市志·齐文化》篇的篇目设计与撰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东淄博临淄区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在文物普查、考古发掘和工农业生产建设中,陆续发现和征集了一批齐瓦当共百余件。这些瓦当不仅出土地点清楚,而且其中很多纹饰设计独特,制作精美,为齐瓦当中的精品。是研究古代建筑和工艺美术的珍贵资料。新出土瓦当的地点,主要分布于齐国故  相似文献   

13.
源出《周礼·考工记》的“六齐”,记载了中国古代配制各类青铜合金的铜—锡比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制记载,故其科学价值为许多学者所关注.“齐”,“剂”也,就是混合物及其配方.“六齐”全文如下: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注《周礼》者,代不乏人,考释《考工记》的论著有数十种之多.但至今对于“六齐”的认识尚存在着诸多分歧,对其科学价值也缺乏统一评价.本文就是对“六齐” 的一种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一齐文化博物馆收藏青铜句鑃共计34件,出土于临淄区内的三个地点,分别为齐都镇西古城村西南、稷下街道东孙村东和齐都镇西古城村西。其中,西古城村西南出土7件,出土时间为1977年9月,编号Ae30001~Ae30007;东孙村东出土13件,出土时间同为1977年9月,编号Ae30008~Ae30020;西古城村西出土14件,出土时间为1984年10月,编号Ae30021~Ae30034(表一)。齐文化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句鑃,形制相  相似文献   

15.
从户籍制度而言,“吏民”是国家的编户齐民。通常所谓的“编户齐民”,其内涵实际上主要就是指“吏民”。作为国家编户齐民,在理论上其身份地位是平等的,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经济上均有“名田”的权利和从“本”去“末”的义务,均有承担或被减免赋税、徭役等义务和权利;政治上均有上书言事和被察举征辟等权利;文化上均有入学受教育等权利,这既是文化上的权利,也是政治上平等权利的一种体现。虽然“吏民”作为国家编户齐民在法理上其经济、政治、文化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经济上的贫富悬殊、政治上的地位高低以及由此决定的文化上的差异都是普遍现象,编户齐民并非以贫富和阶级为区分的。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2011,(11):150-150
阿列齐村,是一个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外高加索南部地区的内陆小村。周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类古代建筑。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窖在这里,公元303年建立的埃奇米阿津教堂是世界上最早的基督教教堂之一,兹瓦尔特诺茨教堂博物馆和格加尔德修道院也是游客必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东博物馆藏"平阳"刀系战国齐币,前人多有著录,见诸:《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1])(以下简称"币源")图版叁陆2-3;《古钱新探》~([2])第146页图版;《中国历代货币大系1·先秦货币》~([3])(以下简称"货系")第958页图3797;《齐币图释》~([4])第448页图339等等。面文"明"字右上角方折,为典型的"齐明刀"样式。背文四字,笔画轻,线条不甚清晰,拓本多有漫漶之态,很难准确把握完整字形,甚至从实物上肉眼也很难辨清,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文字的释读,旧释为"莒"刀、"安阳"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9,(6)
<正>1984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临淄齐故城南侧的孙家庄(两醇)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西周至战国时期墓葬323座,多为中、小型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有二层台、壁龛、腰坑等,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铜饰、水晶、玛瑙等。该墓地的发掘为周代齐文化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临淄齐故城     
《文物》2014,(1)
<正>本书是1964~1984年临淄齐故城的田野考古报告,主要收集了20多年间对临淄齐故城的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报告第一章为概述,第二章介绍了1964~1966年对齐故城的普探工作,第三章介绍了对小城的发掘收获,第四章介绍了大城的发掘资料,第五章介绍了齐故城历年采集遗物,如瓦当、陶文、封泥等。通过对勘探和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结合文献记载对临淄齐故城的始建年代、早期分布范围、城市格局及扩展、工商立国与手工业、城内墓地及性质以及临淄与营丘的关系等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0.
临淄齐故城的瓦当画花纹含意试探李发林临淄齐国故城出土大批战国到汉代的瓦当。其上的花纹有树木、卷支、兽、箭头、乳丁、圆网、飞鸟、壁虎、龙、怪兽、串饰、太阳、山、双目、莲花、卷草、几何等花纹。古代的工艺美术人员和工匠们,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不大的瓦当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