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提起“庙”来,人们也许就会想到众多的“神”“佛”以及在人的心理上的庇佑功能。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建国神庙”却是在东北沦陷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宗教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记载着东北人民的血与泪、悲惨与耻辱。  相似文献   

2.
位于长春伪满皇宫内“建国神庙”遗址是东北沦陷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宗教侵略 ,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 ,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一系列否定侵略、美化战争行径的有力批判。同时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建国神庙”的建立 ,“天照大神”的祭祀使东北人民蒙受了灭种灭族的受欺凌的悲惨历史。  相似文献   

3.
<正>1947年9月18日,坐落于哈尔滨的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九一八”纪念邮票,是我国唯一一套国耻纪念邮票。这天是“九一八”事变16周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从此,东北的大好河山与3 000万同胞遭日本帝国主义奴役达14年之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  相似文献   

4.
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军事入侵,建立殖民机构,采取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手段对大连地区实行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他们用“关东州”名义长期占领大连地区,以此作为侵略中国东北的军事基地,对中国东北实行经济掠夺和贸易垄断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自此“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东北三省的大片国土和三千万同胞,在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和“绝对不抵抗”的反动方针之下,三个月之内被日本帝国主义全部侵占.反对日寇武装侵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要求和最紧迫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于是年9月20日发表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22日又专门作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出“发动群众斗争”,“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以打击”的口号.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于1906年在中国东北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对东北各矿产逐一进行调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东北的控制。为了攫取中国东北的煤炭资源,满铁内设调查部,详细勘察东北煤炭的分布情况,为实施掠夺行为做了充分准备。本研究对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煤炭资源的调查及掠夺情况进行探讨,揭露日本在“经济开发”背后隐藏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7.
打工民夫是日本帝国主义针对中国的——主要来自华北农村的土建工人的称谓。本文分析了1931—1937年间,满铁对中国土建工人的奴役、压迫。文中介绍了中国土建工人受满铁奴役的一般状况,分析了日帝和满铁企图限制而又不得不募用中国华北土建工人的原因;侧重分析了满铁对中国土建工人的奴役、招募、管理方式和残酷剥削等状况。  相似文献   

8.
一“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一面下令东北驻军不准抵抗,一面即于1931年9月21日,即事变后的第三日,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企图借此掩饰其出卖祖国领土的罪恶行为,从而逃避中国人民的谴责。而在实际上,这个行动乃是在美英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企图把东北从日本独占的形势下向国际帝国主义作公开的拍卖。“九一八”事变爆发时,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基于反苏反共的立场,自始就对日本帝国主义采取縱容和漠不关心的态度。美国并非国联会员国,但在远东问题的处理上,没有美国的参加,国联不可能采取任何行动。因此,国联在接受国民党政府申请后,立即要求美国合作。美国一面复允国联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有着肥沃的黑土地和丰富的物产。“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独占殖民地。日本殖民统治者与汉奸、地主势力相勾结,对东北农业经济实施了一系列的统制与掠夺政策,使东北农业经济迅速地殖民地化。一、日伪大肆掠夺土地,建立殖民统治基础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因此,对东北土地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农村推行殖民统治的重要内容和依托。早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就通过租借地、商埠地、铁路附属地、工商业占地、林产权占地、矿业占地、农业经营占地以及房地产…  相似文献   

10.
正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蓄谋已久的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栽赃嫁祸东北军。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了沈阳。到了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日本侵略者将东北视为进行"大东亚战争"的后方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日方导演与中方导演的电影制作这样两个角度,勾勒了东北沦陷时期的“满洲映画协会”拍摄、放映的“娱民电影”的整体轮廓;意在通过影片的具象特征揭示日本殖民者对东北人民的思想和文化方面殖民统治的实质,阐明“娱民电影”的主旨并不在于娱乐,而是奴化东北人民的典型的殖民化影片。  相似文献   

12.
The pneumonic plague, which spread over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winter of 1910 and the spring of 1911, caused a great many deaths and brought about severe social turmoil. After compulsory quarantine and other epidemic preventative measures were enforced by the Russian and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ies in both north and south Manchuria,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Northeast China, lacking similar quarantine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procedures, was under the threat of forced intervention. It had to establish modern public health agencies in a short time following the compulsory quarantine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methods of the Russian and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ies, although they caused many social conflicts and confrontations. In this respect, the quarantine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measures that were implemented at that time can never be simply and absolutely labeled as “progressive.” However, a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can be upheld for the sufferings of the common people, for the various unpleasant but necessary measures taken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safeguard sovereignty and prevent Russian and Japanese intervention, and also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health systems later carried out because of lessons learned from this painfu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3.
伪满时期的新闻传播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具有异样色彩的一页。当时的传播媒体主要是报纸、杂志和广播,它们的主要传播对象是当时身处东北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传播本身却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严密控制。本文拟从当时的各种相关文献资料中,以广播剧为视角进行调查取证,梳理广播剧在伪满时期的产生、发展、形式变化的脉络,由此分析考证当时在日本统治监管下的文化传媒的实际状态,为伪满时期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4.
从1946年4月到1953年9月的8年里,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战后经济困难,百度待举的严峻形势下,不惜一切代价,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将东北地区的150多万日本侨民平安遣送回日本,在整个遣返过程中,中国人民对日本侨民始终体现着宽厚仁爱,讲究人道,尊重人权的崇高精神,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正义,慷慨,宽容,谦和的伟大品格,同时,遣返日侨使长期存在于中日两国之间的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性移民问题得以妥善处理,为战后中日两国建睦邻友好关系,实现东亚和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便不失时机地向中国东北大规模推行日本人农业移民.以达到土地和人口的占领,进而实现长期霸占的目的。为此日本关东军等有关侵略机构便煞费苦心炮制了一系列日本农业移民用地取得的方针、政策,并以军事为后盾,对中国东北的土地进行疯狂的强行“征用”、“收买”和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期间,大小不等的地下抗日组织在东北各大中小城市的秘密战线进行抗日斗争。大体可分为四个系统: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国民党地下抗日组织、无党派地下抗日组织、以无党派人士为主而各党派人士参加其中的地下抗日组织。上述地下抗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一致的,但其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则不尽相同,有侧重情报的,有侧重支援配合抗日武装部队的,有侧重抗日宣传和积蓄力量、潜伏待机的,有组织、发展实力,准备武装抗日的,有专事某项活动的,有各项工作兼做的。他们在危险的环境中,在敌人的残酷镇压下,不屈不挠,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高风亮节。东北地下抗日人员虽然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持有不尽相同的政治信仰,在如何进行抗日地下斗争方面的见解、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大敌当前,他们有着同样的战斗任务——抗日救国,怀着同样的爱国心,因此,在关键时刻和生死关头,相互救助,手足情深。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来,一直对殖民地人民采取高压政策,同时也对有正义感的日本人下毒手。随着侵略战争的逐步陷入泥潭,日本关东军推出思想战原理以大亚细亚主义来诠释“大东亚战争”,借以麻痹和控制生活在“满洲”的各族人们对其侵略行径的反抗。  相似文献   

18.
高乐才 《日本学论坛》2002,1(3):139-143
"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占领中国整个东北之后,日本关东军、日本政府便开始积极策划向中国东北推行"武装移民"的侵略政策.到1937年日本实施"百万户移民"之前,先后向中国东北"武装移民"五次.日本"武装移民"的战略目的,就是要用日本移民来壮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实力,配合日本关东军镇压东北抗日武装,加强殖民地统治,达到长期霸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沦陷之后,日本殖民政权从强化统治和对抗苏联的需要出发,针对伪满境内的东正教会,制定了怀柔和高压并举的宗教政策。一方面安抚和拉拢东正教会,利用其煽动俄国侨民从事反共反苏活动;另一方面则严密监控东正教会,镇压神职人员和教徒的反日亲苏活动,并通过宣扬惟神之道、强迫教徒拜祭天照大神等方式,从思想上改造东正教,进而根除俄国侨民的民族意识。这些政策似曾一度取得成功,但却招致东正教会和教徒的普遍抵制,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20.
金成镐 《世界历史》2012,(3):13-20,157,158
自1910年朝鲜被日本强制"合并"以来,朝鲜爱国志士纷纷来到中国东北地区,继续坚持抗日民族革命斗争。1930年以来,朝鲜民族共产主义者根据共产国际"一国一党"的组织原则,大多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我党的统一领导下,肩负着"双重革命使命",与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日武装斗争。朝鲜民族共产主义者以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在中国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逐步形成了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核心力量。这段历史是中国东北抗日革命史的一部分,是朝鲜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史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现代中朝友谊史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