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传统的志书资料运作手段较为落后。在信息时代里要加强对资料运作手段进行改进,主要是通过使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建设地情资料库(网)以及提高人员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达创新,使资料更好地为志书编纂乃至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修志主体是志书编者,志书编纂的主体性则是指编者在修志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告诉我们,一方之客观情况固然是志书记述的对象,但必须看到任何一种形式的地情都不会直接成为志书。因此,尽管地情对志书起决定作用,而我们绝不能把修志看成一种机械的如同一般物质生产一样的活动。这就把志书编  相似文献   

3.
志书作为一种以记载区域地情信息资料为核心的重要载体,一直延续至今。目前,随着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全面展开,提高思想认识、创新组稿模式、优化篇目设计、加快编纂进度、革新传播手段是信息时代做好修志工作新的关键,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志书编纂工作,也有利于确保志书编纂质量。  相似文献   

4.
编纂行业志书要始终贯彻编纂指导思想和编写思路,编纂指导思想决定着编者对历史全过程的基本认知,包括对历史事件的立场、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志书的框架结构确立以后,分类上横排竖写,内容上详今略古。重视志书资料性和著述性的统一,资料性是志书一切属性的基础;志书也是一种著述,它是经过编者对原始资料的取舍、加工、归纳、整理和提炼的过程。力求语言朴实精炼,确保志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阿坝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全州地方志系统资料传递和志书出版的保密工作.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要求全州地方志系统对县志、部门志、县级年鉴、地情资料等的报送、提供,以及在未经保密部门审查前的州级和县级志书、年鉴等向出版社、印刷厂递交材料,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递,电子文档只能以拷贝的形式报送、传递和提供.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相似文献   

6.
经济部类和社会部类是志书的重要内容,也是志书编纂尤其是第二轮修志遇到问题和困难最多的部类,对这两个部类的编纂组织模式进行调整是必然的。首轮修志已经将一些基本理论和编纂记述问题厘清,二轮修志适逢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变化很大,主要体现在编纂背景、编纂体制、机构职能、编纂人员素质、志书编纂准备等几个方面。并由此给二轮修志带来一些未曾预料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地情认知的准确度、资料来源渠道狭窄、地情视角局部化年度化、工作失误和社会现象的记述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地方已经陆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志书编纂组织模式;2.建立志书内容基本要素规范;3.建立方志资料搜集制度;4.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5.适度调整综合年鉴的形式与内容,在兼顾年鉴特点的同时,注意利用年鉴这一载体为修志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7.
志书是主体化了的地情信息,修志主体——编者的个性必然会在其所编的志书中表现出来,从而使志书具有各自不同的精神特点。我们把这个精神特点,称之为志书的风格。风格相同或相近的志书,会成为一种流派。志书风格和流派的不同,反映的是志书编修主体的差异。因此,研究志书的风格和流派,必须把它和志书编者联系起来。鉴于志书的风格和流派这一重要的方志现象目前在志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成为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结合修志实践谈一下对这一问题的浅见,以求教于方志界的师友。 一、志书风格、流派和编者的关系 志书的风格,是编者所编志书从内容到形式的统一中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也就是说,在志书中表现出来的结构、记述技巧、语言和地方特点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和学术特色的总和构成了志书的风格。因此,志书的风  相似文献   

8.
本届修志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新编志书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山西历史上是空前的,形成了以三级志书为核心,专业志、部门志、区域志、年鉴等地情书籍为系列产品的方志宝库。本届所纂三级志书及各种地情书籍的总数达1000余种,超过我省历代编纂志书的总和。新编《山西通志》规划50卷、66册,现已全部出齐;地(市)县级志书规划127部,现已正式出版108部,完成85%。  相似文献   

9.
新一论新方志编纂,要加强地情调查研究。把握地情的主要特色、发展变化,对资料考证、精选,从而确立志书篇目框架、结构内容等,全面系统地反映地情,提高志书质量。转变观念,研究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是志书科学编纂、内容客观真实、体现地情特点的基础。续志要加强调查研究,确立重点,切实做好调查采访,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精选入志资料,以编出高质量的志书。  相似文献   

11.
<正>在编纂志书过程中,编者往往要用数据描述事物的状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志稿中数据颇多。因此,准确的使用数据,是保证志书质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志书的质量,必须重新审视地情研究在志书编纂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基础作用,在地情研究上下功夫。 一、正确认识地情是提高志书质量的思想基础 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要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了解、认识客观世界。同样,修志工作要记述地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地情观,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认识地情。 (一)要站在认识国情的高度认识地情。 地情是国情的组成部分,是国情的构成细胞,是志书最基本的构筑材料。修志者要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地情,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了解地情、认识地情。 自80年代初期起,我国便进入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初全面展开的续志工作中,随着方志编纂手段现代化的逐步到位,其编纂、排版、校对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模式。续志编者如何适应新的形势,顺利完成从传统的“编纂——排版——校对”的模式向“编排校合一”模式的转变,是摆在每个续志编者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 一、“编纂——排版——校对”模式的弊端 第一届新志书生产流程中的编纂、排版、校对是分离的,编、排、校由不同的人或者不同部门中的人分别完成。这一模式在第一届志书编纂中虽然起了积极的作用(更准确地说,志界被动地接受这一模式是限于当时的条件,不得已而为之),…  相似文献   

14.
笔者平日喜阅古籍,尤其是地方民俗风情之类的书,到方志委工作后,从读史到修志,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志书是地情的载体,编纂地方志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鲜明地反映出地方特色:正确地把握地情实际,充分突出地方特色,是续志编修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志书质量的基本方法。第二轮修志要紧密结合地情实际,突出记述和体现地区特色,以便从志书中找到当地各项事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以下结合本人编纂《永泰县志》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修志同仁。  相似文献   

15.
用数学工具解决方志问题。可以使方志理论研究和志书编纂实践由定性分析走上定量分析的轨道,从而推动方志研究向纵深发展。章就使用数学工具中的公理化方法构建方志学逻辑结构、利用数学结构构筑方志学理论框架、运用数学模型处理地情信息、采用模糊数学建立志书质量评价体系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2月,由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组织编纂、研发、制作的《郑州地情文献集成》由大恒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对郑州市地情文献资源的首次大规模收集整理,填补了郑州市大型史志电子图书出版的空白。《郑州地情文献集成》分为郑州市志、郑州年鉴、县区志书、县区年鉴、古籍旧志、地情专著等6个部分,收录郑州市和县(市)区地方史志系统编纂出版的第一轮、第二轮全部方志成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第一轮新方志编纂以来,方志工作的从业群体已达10万人,其中包括2万人左右的专职队伍。全国已编纂出版新编省、市、县三级志书近5000部,同时各地编纂出版了许多专业志书、年鉴和地情资料书等,修志编鉴成果汗牛充栋。仅  相似文献   

18.
所谓取材就是指对写作材料的取舍。为提高志书质量,必须做好取材工作。志书写作取材要抓住三个重点,即基本地情、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要符合三个要求,即切实、典型和真实。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取材,才有可能编纂出高质量的志书。  相似文献   

19.
在历代方志编纂中,民俗都受到了编者的重视,或设编或立目,详加记述。在新方志编纂中,民俗也同样受到了重视。原因在于民俗风情具有资治、教化的作用;民俗的传承演变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需求。但已出版志书在记述民俗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内容或断线或缺项,有失民俗的历史性特征;沿袭旧志,缺乏新意,有失志书的时代性特征;记述欠准确,标题与内容不符,有失志书准确性特征。第二轮民俗志编纂需遵循的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民俗志编纂;与时俱进,提高民俗记述的准确性;详略有致,准确揭示民俗传承、变异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重视民俗摄影图片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地方志网站如何打造成地情信息的权威性网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志网站应该打造成为地情信息的权威性网站。要加大力度利用网站开展地方志对外宣传,以地方志网站主办者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来确立地方志网站的权威性;加大力度把网站地情资料库建成网络化地情信息文献资源中心,以海量数据库的实力来铸就志书、年鉴及相关地情书资料库品牌;加大力度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精心办好特色栏目,拓宽地情信息资源网络开发利用路子,提高地情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