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强 《丝绸之路》2012,(10):68-69
山水写生是中国厕的重要形式,其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体现了中国美术的传统精神。本文从历代中国山水画论的概括提炼出发,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和体会,阐述了山水写生师造化、写意境、写生命三个层次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2.
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功能,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从歌唱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歌唱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那山那人那狗》以自然清新的风格、唯美的视觉语言与艺术追求彰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对艺术电影承载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和美学特征进行了典型的诠释,对中国电影在全球语境中走民族文化之路有着深刻的启示与标杆作用。它传承了中国美学追求唯美、追求含蓄的风格,在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以及价值道德评判中体现了中国人隐忍、朴实、执着、善良的文化基因。本文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挖掘出影片中的艺术美和诗性特色,感悟其中的唯美意蕴。  相似文献   

4.
廖红梅 《沧桑》2010,(3):251-252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对审美追求由来已久,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和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闪烁着中国人精神和智慧的艺术品种。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传入后,中国出现了现代音乐美学思想,在保存了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成分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其审美风貌和精神,它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理论的一个永久性课题。本文试图从"情"这一角度对当代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作出自己的归纳和总结,并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情"这一美学理论方面作一些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徐岩海 《沧桑》2008,(3):138-139
判断是行为的基础,艺术判断力的构成影响着艺术实践的发展和艺术哲学理论的构建。本文从艺术审美价值形态的主体差异性、情感因素的影响、直观性分析、不稳定性变化四个方面对艺术判断力构成进行了解读,引导人们对审美体验中的感性认知判断有一个洽合的理解,并对艺术的发展和个性艺术创作做必要的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6.
乌红梅 《神州》2013,(34):251-251
声乐审美在歌唱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歌唱者对声乐美的体会。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融入自己的审美感受,把对音乐和审美意识的理解通过声音的媒介在演唱过程中传达给观众,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正确积极的审美观,具有清晰的审美意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是以美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情以声为本,声以情为形”-是声乐演唱中重要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艺术家以艺术形式为武器参加抗战,先后以鲁迅思想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发展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木刻艺术。同时,还有一部分艺术家以满腔的热血,用油画、粉画、图画等形式参加战斗,虽在审美性艺术史上不算主流,但其伦理美的追求达到了民族性的至高境界,仍留下了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的作品。其间,最幸运的一批艺术家在不违背时代精神的同时,获得了较为专业性的审美追求的机遇,在艺术本体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现代中国艺术的主流。各派的影响力都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当代画坛各流派的前驱。  相似文献   

8.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美术重要的艺术形态之一。新媒体艺术是对民间剪纸艺术审美认知的艺术表现,通过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体验形式的交互性、新媒体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情境的虚拟性等审美特征,对于新媒体艺术的美的追求,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周志良 《神州》2012,(34):216
气韵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所独有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紫砂壶以独特的造型和心灵的自由,反映清洁无瑕的精神和理想世界,表现自由旷达的人生态度,展现自己空灵无垢的心境,本文主要是从气韵方面来谈紫砂艺术的空灵之美。  相似文献   

10.
刘小玲  叶永平 《神州民俗》2009,(10):41-42,48
中国陶瓷历史的长河中,龙泉青瓷以它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以其独特造型和浑然的釉色物化了人们对实用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可以说龙泉窑青瓷自宋以来形成的艺术和审美特征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1.
何敏 《神州》2012,(3):42-42
翻译不仅需要重视原文,具有科学性,也需要具有艺术性,这样才能有助于解决很多无法翻译的问题,才可以将文章的美感与社会作用充分表达出来。这是因为翻译可以解决词汇不对等、习语与成语、语法与句法、文化差异等翻译中棘手的问题。而实现翻译的艺术性就需要译者在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艺术追求上多加努力。  相似文献   

12.
赵岩 《神州》2013,(18):42-42
抵制低俗文化,追求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雅俗的不清,关键在于俗与“三俗”的混沌,俗和“三俗”的问题弄厘清了,雅俗问题的争论就会相对清晰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极为丰富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在文化、艺术等很多方面享有美誉。在服饰文化方面,我国以"衣冠之国"著称,五十六个民族依据自己的发展经历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统服饰造型,这些服饰造型象征着民族个性及审美特征,代表着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髓。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造型意在隐藏人体美,追求装饰美,表现气质美,本文就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造型和装饰艺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焦咏梅 《神州》2012,(13):388-388
所谓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探索追求知识并带有感性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它是探索、了解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面临任务、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这种情况多次反复,求知的冲动就会转化为人的内在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能够促使人不懈地探究知识,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曹雪芹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并不是从自己主观的爱憎好恶出发,进行“非爱即憎,非憎即爱”的简单化概括,从而把人物划分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而是对人物塑造有着客观性的执著追求,常常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个人偏爱和主观意愿,遵循当时真实生活发展的必然规律,写出人物自己的“离合悲欢,兴衰际遇”的命运。所以,其笔下的人物很难以纯粹的美或丑的概念来界定,亦难分出纯粹的好人或恶人。在人物塑造上,往往体现出美丑结合、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艺术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冯巍杰 《神州》2012,(21):245-246
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能美化人的灵魂,还能激发人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热情。没有任何艺术形式,能像音乐一样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追求写意之美,雕刻家以刀代笔,将自己心中的“意象”通过洗练、传神的线条展现出来。而对于人物题材木根雕作品,创作者一般会结合自己的审美理念选择不同的雕刻技法,以期达到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形神兼备的气韵要求。本文主要从人物题材木根雕作品的线条、造型、气韵等方面,来谈一谈对相关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吴迪 《神州》2012,(32):62-6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艺术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一直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尤其是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培养一直没有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审美素养是人成长与成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素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出了自己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新时这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相似文献   

20.
牛玉霞 《神州》2012,(13):42-42
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传授关于美的知识,更不是把“美”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使之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审美活动,获得更丰富的审美经验,实现审美方面的发展。中专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给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的机会,并在艺术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本文就中专美术教学中审美素养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