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光 《世纪》2022,(5):25-29
<正>我一生交友无数,一路走一路有人离去,一路散失,到了耄耋之年,熟人陆陆续续走了,晚走者陷入孤独。寂寞时,思念往日的师友,片段往事都是珍贵的。我不求全,每人只写一件事,一件永生难忘的事。荣高棠送我条幅荣高棠是体育界的泰斗。20世纪60年代初,他带领一拨人在中国乒乓球队蹲点。我作为记者,跟随采访、报道。他身为国家体委副主任,没有架子,很随和。我就称呼他“高棠同志”,后来,就叫他“荣老”。当年的国家体委主任是贺龙元帅。我写过一篇《从零开始》的长篇通讯,讲述中国乒乓球队胜不骄的精神。“走下领奖台,从零开始。”这是荣高棠对乒乓球队的要求。几十年的体育生涯,他不仅是我的领导,也成了熟人和朋友。  相似文献   

2.
由于工作关系.我与许多民主党派领导人熟识,成为好朋友。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学术上有造诣、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的大知识分子,是一批忠诚党的统一战线事业的专家、教授、学者,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描写战犯的文艺作品已经不鲜见了。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和沈醉的自传,已经把战犯的心态和生存空间勾勒得栩栩如生。我所要介绍的不是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大战犯,而是散落在黑龙江省革志监狱(原黑龙江省第一监狱)里,与普通罪犯关押在一起的几个国民党将军级的战犯。文革中笔者受兄长株连,在狱中与这几位将军同食共眠,把他们的轶事披露出来,可以给尘封的史料添点活龙活现的景观。 嫡系少将陈嘘云 提起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人们都知道,这是国民党的王牌军,五大主力中的主力,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五十七…  相似文献   

4.
我的几位迪庆藏族朋友张小平迪庆,在藏语中,是“大吉大利”之意。尽管历史留给迪庆沉重的过去,但是今天,迪庆人民正在努力奋发,创造着雪域深处真正的吉祥宝地。这里记述的,是我在迪庆结识的藏族朋友。格桑顿珠──雄心勃勃的州长我接触过不少藏族干部,而44岁的格...  相似文献   

5.
1999年7月我的初中同学程渝从美国回来探亲。我们几个当年同窗在舒立家聚会欢迎程渝。同学汤嘉绮为大家照了一张合影。相片的背景是舒立家墙上挂的一幅她画的写意画——葡萄,画的左边有舒立的母亲胡絜青老先生题的“紫玉香  相似文献   

6.
正我于1979年上大学,本科上的是湖北大学,当时叫武汉师范学院,学的是中国语言文学。我们除了听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的课,还听了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我拜读过不少学生回忆老师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强调授业老师对自己品德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影响,很少细谈专业之外的老师对自己治学本身的影响。我现在想弥补这个缺憾,用我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说明我本科阶段的几位非语言专业的老师,他们的授课对  相似文献   

7.
我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40多年,在工作中结交了许多朋友,有党内的,但多数是非中共人士。和这些朋友广泛联系,大大有助于做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这里记述的是我在从事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中,交友联络的几点回忆。刘少白擅动"御笔"溥仪"帝"索文娱券1964年12月20日至1965年1月5日,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当时我在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工作,作为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8.
师友阿垅     
罗紫 《贵阳文史》2008,(1):76-77
今年是诗人阿垅诞辰100周年和逝世40周年,我想着阿垅我认识阿垅,是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的白色恐怖之下的重庆,那年我15岁,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前身之一的读书生活出版社当店员,参加了革命,因是革命进步书店,接触的进步作家、诗人要多一些。  相似文献   

9.
正我出身安徽省太湖县徐桥镇朱家楼屋一个贫寒的家庭。生于民国1937年4月23日,弟兄排行第七。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我家十分贫困,父亲出于无奈,叫母亲不要这孩子,让他自然死去,母亲于心不忍,仍将我洗洗包好,藏在她的怀里,我就是这样活了下来。直到我读中学时,村里还有老年妇人对我开玩笑说:"季元,你是捡来  相似文献   

10.
<正>小记:2022年6月17日,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思卿,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0岁。张思卿同志1985年赴京工作前,在湖北工作30余年,一直对湖北充满感情。2012年9月25日,张思卿在东湖宾馆即兴谈及影响他一生的几位老红军,现将这段谈话录音整理刊出,以表缅怀。  相似文献   

11.
195 0年 ,6月 2 5日 ,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 ,同时对我东北地区狂轰乱炸。毛主席于6月 2 8日 ,严斥美帝的侵略行径 ,发出了“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的号召 ,并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 ,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 ,雄赳赳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开赴朝鲜战场 ,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我省各族人民在贵州省委领导下 ,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 ,以实际行动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出现父送子、妻送夫、兄弟相争入伍的感人场面。在朝鲜战场上 ,涌现出不少贵州籍的英雄人物。下面介绍三位闻名全国的战…  相似文献   

12.
我入党的时间不算是长的,但算起来也接近60年了。文革以前我是一个虔诚的信徒,把领袖视为神明,我写过两首打油诗来说自己。一首是走神:信到迷信不知悟,朝三暮四全维护。睁着大眼一走神,多情反被多情误。一首是听喝:衣食住行听安排,找个对象领导裁。是非全赖上头论,只有屎尿自己来。这不是调侃、嘲讽,是自己的真实写照。文革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大的转变,我在过去多篇文章说过,我逐渐抛却了神明,而萌生出马  相似文献   

13.
张泽石 《炎黄春秋》2013,(11):71-76
一心要报考清华大学物理系 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进入第八个年头。那时,我16岁,正在四川成都私立铭贤中学高中二年级读书。暑假的一天,学校基督教团契的唱诗班正在城里参加慰问伤残抗日荣誉军人的演出,忽然听到报童高喊:“号外!号外!美国的原子弹炸得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啦!”顷刻之间,人们都涌到大街上欢呼流泪,互相拥抱;酒店的伙计把酒坛子抬到人群里,任由大家举杯痛饮,共同庆祝渴望已久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我的神话学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孝廉 《民俗研究》2001,(2):128-137
1970年8月20日,我从台北到了东京。我原先是因为徐复观老师和清水董三先生的推荐而进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科的,但是却因为我来日本时所持的是早稻田大学的入学许可而不能顺利地进东大读书,于是我在东京既是早稻田大学的日本语学生,又是东大中国哲学科宇野精一教授个人的特别听讲生。事实上早稻田大学刚办完了入学手续,东大也只上过两次宇野精一先生的“墨子”以后,我就离开东京而到广岛大学去了。  相似文献   

15.
正读书写作,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我是从1978年,也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那一年开始读书写作的。1977年秋我在定远县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县党校)谋到一份差事,做图书管理员。单位里有个小小的图书资料室,除理论著作外,还有几本"文革"浩劫中幸存的文学名著,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文学。没想到几本文学书籍竟有如此魅力,我几乎消磨了全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来反复阅读。随着拔乱反正的推进和深入,  相似文献   

16.
郭正新 《百年潮》2023,(2):24-35
<正>原成都军区部队,习惯于把长期在西藏戍边卫国的军人,尤其是十八军首批进藏且在藏工作多年的同志,称之为“老西藏”。西藏高寒缺氧的自然条件、复杂险峻的地理环境、尖锐繁重的边防斗争,严峻考验着一代又一代边防军人,他们中的不少人牺牲了健康乃至生命。  相似文献   

17.
正常国武先生原本是我的老师。1957年我考取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常国武老师曾几次来淮阴给我们讲课,他教的是先秦两汉文学。上课听讲,下课走人。那时我与常老师没有交往。后来寒暑假我们集中到南师校部"面授"或考试,直到1964年毕业拿文凭,都没有再见到这位常老师。想不到竟是"文革"让我与常老师重逢。1970年春节后,原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张允然主任、我的恩师,下放在我们淮安县范集农村"接受再教育",在县招待所与我闲  相似文献   

18.
正"批林批孔"是我的学术起点我的老家在安徽的濉溪,被当地稍有知识的人称为安徽的西伯利亚。小时候,濉溪属于宿县地区,就是现在的宿州市;后来属于淮北市,也是淮北唯一一个市属县。与同龄许多学者相比,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早期,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实在说来,没有读过什么书,不像同时代的城里人,  相似文献   

19.
我踏进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即遇上鸣放、反右。之后在“三面红旗”驱动下,运动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省委主要领导到学校做《哲学的跃进,跃进的哲学》的报告,发誓赌咒说河南四年内单个实现共产主义,并且开出清单:每人每天多少面包、牛奶、鸡蛋、肉类、糖果……由北京开往莫斯科的直达列车上悬挂着巨幅标语:向河南人民学习,向河南人民致敬。河南高校中开封师范学院最热,开封师范学院中中文系更热———上下都疯了起来!四年间,上课时间不足一半,大家痛心疾首,希望早日离校,越快越好。一位曾因“右倾”受到批判的副院长沉痛地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20.
我对方志性质研究的历程,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可以说前一阶段是奠定理论和材料基础,形成基本观点的阶段。后一阶段则是提出一系列新观点的阶段。从我的研究历程可以看出,有一个认识发展和逐步深化的过程,总的是由对方志性质的狭隘理解,走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研究,实现了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