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蜀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文献记载中关于蜀的历史有较浓的传说色彩.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大量的出土资料揭开了古蜀的神秘面纱,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翔实可信的依据.本文回顾了六十年来四川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以及对蜀文化研究的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2.
试论鱼凫村遗址第三期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斌 《考古与文物》2001,(1):40-41,48
蜀文化,是一支以族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它是商周至西汉初年分布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地区的地方区域性考古学文化,是以古代蜀族为主体创造的物质文化。蜀文化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相当于商周时期,晚期包括战国、秦和西汉初年。进入90年代,随着考古新材料的发  相似文献   

3.
都江堰创建于两千二百多年前,至今不衰,是一重要水利工程与珍贵文物的结合体。都江堰创建之时,正是蜀文化继续发展之时。蜀文化中的水利科学、宗教意识、神话传说,在都江堰身上都有反映。通过对都江堰的研究,我们可进一步认识蜀文化的内涵。这一课题,以前无人进行过研究,这里首先提出不成熟的意见,以求引玉。 一、李冰建堰时对蜀神的借助 根据文献记载、考古发掘资料的映证,李冰在带领蜀人创建都江堰时,曾大力借助于蜀文化中的宗教意识、神话传说,来号召、组织、鼓励蜀人,  相似文献   

4.
蜀文化考古与夏商时代的蜀王国段渝夏、商时代的早期蜀王国,是一个业已突破原始部落制国家狭小界限的领土国家。这个国家,以神权政治为特征,有广阔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实力,进步的知识文化和辉煌的古代文明.与任何一种国家形式的阶级实质相同,早期蜀王国也是建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考古学方法,从青铜器、陶器、漆器、葬俗等方面,探讨了楚文化对晚期蜀文化的影响。认为以楚式青铜器对晚期蜀文化的影响为主,楚式漆器次之,陶器的影响微弱。楚国的部分葬俗也被蜀人所借鉴。秦灭蜀以前,在当时各列国中,楚文化对晚期蜀文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巴蜀文化的地方特点相当强烈,特别是古蜀文化,它是独立于中原文化之外的四川盆地的特有文化。在四川地区战国时期出土的器物上,常见一些图形符号,一般称“巴蜀符号”或“巴蜀图语”。其形态特征与常见的纹饰不同,与汉字(甲骨文、金文)也没有什么联系。 《蜀王本纪》说蜀之古代,“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今人也说,“早期的蜀文化遗物中并没有发现古蜀文字的遗迹”。  相似文献   

7.
陶釜,最大的形态特征就是圜底,用做炊器的陶釜为夹砂陶质,出土时器物的外壁常常附着有烟炱痕。作为日用炊器,陶釜是春秋战国时期四川盆地蜀文化遗存和关中地区秦文化遗存的常见器物之一。本文所论蜀釜是指出土于四川盆地西部传统意义上蜀文化分布集中地区的陶釜,而秦釜则是指发现于关中平原传统意义上秦文化分布地区的陶釜。  相似文献   

8.
钟禄元先生被公认是四川客家研究的先行者。学术界一直认为,钟禄元先。生1943年发表的《东山客家风俗一瞥》是第一篇关于四川客家研究的论文。近来研究发现,学术界的这一观点是失于考证的。其实.最先研究四川客家的论文应是钟禄元1941年在《文史教学》上发表的《蜀北客族风光》。《蜀北客族风光》应是四川客家研究的开山之作。今天该文在四川客家研究中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巴蜀文化是先秦时期颇具特色的一支地域性考古学文化。学术界常以“巴蜀”并称,一方面表明了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又表明巴、蜀文化之间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二者区别不甚明显,难以分辩。但巴和蜀毕竟是来源不同,地域不同的两个民族,长期并存的两个方国,文化面貌应有所区别。随着近几年来四川、湖北、陕西等省夏商周时期考古材料的不断增多,分地域、分阶段地探讨巴文化和蜀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最后的合流应成为可能。一巴和蜀发源于不同的地区并有各自的活动中心。据《蜀干本纪》和《华阳国志·蜀志》等书的记载,可将蜀的历史分…  相似文献   

10.
再论蜀文化的渊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蜀文化的渊源这一问题,多数意见认为是来自岷江上游地区,似乎已成定论。笔者曾写过两篇小文章认为蜀文化是成都平原上土生土长的,是由成都平原上的新石器文化发展演变而来。根据考古新材料的不断发现,笔者认为这一意见是可以成立的,并且进一步证明蜀文化并不是由岷江上游地区而来。兹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三星堆出土陶器研究刘新生三星堆遗址所代表的文化,是分布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一支古老文化。据各种文献的记载,上述地区在战国中期秦灭蜀之前一直是蜀人活动的区域。因此,不少学者常将这一文化称为“早期蜀文化”。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遗存,自本...  相似文献   

12.
四川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一般称为晚期巴、蜀文化①。就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地区的晚期蜀文化来说,它是相对于约当商至春秋时期的早期蜀文化②而言的。它们都是以族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成都地区的战国考古遗存发现较早③,独特的器物组合构成了一个特征鲜明的区域考古学文化。有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④,本文运用考古材料,并结合文献记载,就成都地区战国考古学文化的基本面貌与内涵、文化期别、年代及与周邻关系探讨等问题略抒管见。一、典型遗存分析与研究本地区战国考古遗存分遗址和墓葬两类形式,其中以墓葬发现的数量较多。(一)…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分析近数十年来发现的大量考古资料,广泛参证相关文献资料,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在原始社会末期,成都平原的土著先民已经创造出较为发达而具有文明因素的“宝墩村文化”,建立了以渔猎经济为主的父系氏族社会;夏、商至西周,从汉水上游迁徙而来的巴蜀人兴建了虽然仍以渔猎经济为主、但农业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古蜀王国,创造出由“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所反映的文明相当发达的“早期蜀文化”;东周时,楚人鳖灵取代蜀王杜宇建立开明王朝,兴农开国而致使蜀国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渔猎经济为辅的富裕国家,致使“晚期蜀文化”成为楚、蜀糅合、多元一体的混融型文化。历秦入汉,基本上华夏化并且体现出华夏文化发展趋向的蜀文化,也就很快消融在汉文化的统一体中了。  相似文献   

14.
关于岷江上游牟托石棺墓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岷江,在明代以前的史书中,一直被认为是长江的正流。生活在我国西南四川盆地的古族"蜀"族的发祥地,也有史料记载认为是在岷江上游一带的山地。章樵注《蜀都赋》引《蜀王本记》说,蜀之先王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中",进一步将古蜀国的历史与其"居石室"的传说联系在一起。记载四川古代历史的史书《华阳国志·蜀志》也说。"同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谅,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停为纵目入家也。"本世纪初,英国人陶然士(T.Torrance)在四川西北一带传教,曾于理县、汶川、茂汶等地的羌族村寨中发现并采集…  相似文献   

15.
根据考古出土资料,学术界对古代蜀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包括蜀文化的渊源、蜀文化是长江上游的文明中心、蜀文化和中原商周文化的关系、蜀文化和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蜀文化的发展和迁变、蜀文化的经济、宗教、政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研究高潮。本文对多年来的研究,作了有益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巴蜀文化包括巴文化和蜀文化,巴文化的结构要素包括早期巴文化、春秋时期的巴文化、战国时期的巴文化;蜀文化包括早期蜀文化、鱼凫时代蜀文化、杜宇时代蜀文化、开明族时代蜀文化等。从不同时期文化结构要素中可以具体分析出:巴蜀文化结构模式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异质文化相结触的影响关系巨大。  相似文献   

17.
竹旦 《江汉考古》2007,(3):43-43
蜀文化特色鲜明,丰富多彩。虽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却割不断蜀国与中原、长江中游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关系,蜀人善于吸收华夏文明的先进成果,使蜀文明成为中国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蜀文化为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文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巴族蜀族彝族之虎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族蜀族彝族之虎考辨钱玉趾巴族蜀族都崇虎。唐人樊绰《蛮书》卷十说:“巴氏祭其祖,击鼓而歌,白虎之后也。”潘光旦《湘西北“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说,巴人信白虎图腾。巴出土的巴族器物中虎纹较多,小田溪墓葬出土有虎纽于,湖南也发现有巴国虎。枝江出土的巴人柳叶...  相似文献   

19.
古蜀文化与彝族杨甫旺一《华阳国志·蜀志》说:“蜀之为国,肇之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史记·五帝本纪》则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有士德之瑞,故黄帝。……...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楚史研究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了一次专题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专题是楚族族源问题。这是楚史、楚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数十年以前,许多著名的学者就分别作了探讨。现在仍有如下几种主要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