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文化之谜,莫过于王羲之的书法真品《兰亭集序》的下落。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澍安、孙绰等41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阴的兰亭溪畔,26人赋诗4I首.并聚诗成集,为《兰亭集》,王羲之书写序文手稿,日《兰亭集序》。序中屺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  相似文献   

2.
只要是书法爱好或练习,必然知道王羲之和他的《兰亭集序》,殊不知它背后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动荡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西方都在战争和萧条中对人的命运苦苦思索着。《飞蛾之死》中小小的飞蛾维护生命给人抗争的勇气,《小麻雀》中受伤小雀那生死的悬念给人抗击的理性思考。弱者如何生存,其实也就是面对浩淼自然而相形平常的人类如何生存的问题。两相比较,可以反省目前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陈思跃 《神州》2011,(12):98-100
在《最爱》中,一对艾滋病男女在濒临死亡的阴影下,怀揣对生活的眷恋,勇敢地演绎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死绝恋。这部影片将人性的善恶美丑表现得淋漓尽致,把那段惊世骇俗的凄美爱情,那些小人物无奈的选择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一种悲剧之美。《最爱》展示的悲剧不是让人们欣赏别人的不幸,而是让人们反观自身,珍惜生命,让人们从不幸中看到希望,从爱中感受力量,学会欣赏世间的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5.
《抗金兵》与《生死恨》是梅兰芳先生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编演的两出新戏。今年是“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70周年,为表纪念特意写出此文。  相似文献   

6.
在《武汉史资料》2004年第7期第63页,读到韩德柳同志写的“流芳墨宝——《兰亭集序》的故事”,中提到:“云游和尚……将书法家李斯、蔡邕……等人的手迹墨宝给辨才大师看。”实际上李斯是生活在公元前200多年秦国的人,那时根本没有出现笔墨纸砚,又何来手迹墨宝?李斯书写的是篆体,他的字体都是刻在石上,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公元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公元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9.
论敬怠     
天下同家之存亡,身之生死,只系“敬”和“怠”两字,敬则慎,慎则百务修举;怠则苟,苟则万事隳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莫不如此。这是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所说。把国家存亡、人之生死。只系于敬、怠二字,看起来有些危言,而细细体会确有其深博之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系统梳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献《生死轮回史》的基础上,提供了该写本的全文英译,并对其与其他敦煌文献的关系以及该写本的写作经典来源、作者、时间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文本,提出了这部《生死轮回史》和其后的《回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个三部曲的假设,认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书年代当为800年左右.文章认为,这部《生死轮回史》的灵感来源于佛经《华严经·入法界品》,最后又提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但内容和目的却是前佛教时期的生死态度和安乐观念,这一点形象地揭示了佛教传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虽然当时佛教已传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响依然没有消退,因此机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观念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写本而言,佛教传播者保留了当时人们死后转生天界或至少脱离恶趣的愿望和最终的归宿地,最终却说明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放弃原有的仪轨并逐渐接受佛教的修持.  相似文献   

11.
张金慧 《丝绸之路》2010,(14):44-46
《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则多用杂言,句式灵活多变,《楚辞》还变《诗经》的篇幅精短、内容单纯为篇幅较长、内容逐层扩展和丰富,并将《诗经》的比、兴赋予生命意识,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比较《诗经》和《楚辞》迥异的艺术表现方法,从文艺继承的关系去审视,《楚辞》对《诗经》的艺术特征有显著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同为女性战难日记的《程瑞芳日记》与《安妮日记》,都是见证战争与灾难的历史档案,两者固不乏共性,却各有千秋。两位女性作者在许多方面迥异,一个是饱经风霜、见惯生死的六旬老妇,一个则是天真活泼、敏感多思的妙龄少女。两人均兼具女性柔弱、坚韧的品性,悲悯、良善的人文关怀,拥有直面苦难迸发出惊人勇气与超凡毅力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来信】     
文史月刊的编辑朋友们: 你们好! 无意中读了9期的封面故事《低碳阴谋——中国与欧美的生死之战》,受到很大震动,当下又与编辑部联系,购买了五本《文史月刊》,准备分送给几位朋友看一看。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的循环式叙事结构,反映了中国人特殊的"出世—入世—出世"的生死轮回的民族文化心理,反映了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徐利明 《收藏家》2000,(10):49-54
《兰亭序》,晋王羲之(303—36l,享年59岁)撰文并书。其文叙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农历三月初三日),王羲之5l岁时与谢安、孙绰等友人及子侄们共42人游春,在会稽(今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一事,缘事抒怀。《世说新语·卷五·企羡第十六》载:“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可见他本人对此文颇为得意。而此墨迹,唐以后被奉为王羲之书法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6.
书屋     
《中华遗产》2007,(4):150-150
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2月版定价:20元本书是于丹教授继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论语》心得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新作。全书分庄子何其人、境界有大小、感悟与超越、认识你自己、总有路可走、坚持与顺应、本性与悟性、心态与状态、大道与自然、谈笑论生死等十讲。  相似文献   

17.
周利成 《名人传记》2022,(11):45-48
他自幼极具主见,虽为上海巨富,人称“黄百万”,却不甘享乐,接办《时报》;他以报馆为家,开三色套印先河,注重体育报道和社会新闻,终让《时报》与《申报》《新闻报》呈鼎足之势;他两度遇险,婚姻破裂,《时报》停刊,复刊未果,房产被夺,终抱憾赴港。他就是视报业为第二生命的一代报界奇才黄伯惠.  相似文献   

18.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学和书法上的"双璧",尤以"天下第一行书"之名声闻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这件旷世之作曾经伴随它的主人在浙东的一座大山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岁月,最后又从这里流入外人之手,从此开始了它扑朔迷离的传承。"天下第一行书"的故事,无疑为"浙东唐诗之路"增添了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19.
蒋灵娟 《神州》2012,(24):36-37
《列子》是道家学派重要典籍,对后世哲学、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寓言作为著作精髓蕴涵丰富的文化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崇尚自然、看淡生死,顺应天命、注重和谐,尊重真善、修身养性,重视科学、轻视经验。《列子》寓言是历经数千年而流传和提炼出来的精华,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黄晓鹭 《神州》2012,(36):156-157
《雁叫长空》和以往长征题材不同的地方,是它选取了一段过去年代人们避讳的长征路上鲜为人知的故事。在《雁叫长空》服装的设计和制作中,我们力求把握战争和女人这对非常有力度的矛盾,我们希望赋予更形象更直观的视觉,把最柔弱的生命放到残酷的环境里去碰撞去冲突,让生命壮观,让生命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