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于对抗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影响,苏联与尼泊尔建立了外交关系,对尼援助计划也随之启动.由于受本国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苏联对尼援助的主要领域是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对尼援助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其在南亚的战略影响,防止尼泊尔加入西方阵营,同时希望孤立中国以及在尼泊尔培养一个亲苏政权.  相似文献   

2.
1947年美国与尼泊尔正式建交.1951年美国正式启动对尼援助计划,并成为第一个向尼泊尔提供援助的国家.冷战初期,美国对尼发展援助项目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而对尼援助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非共产党势力掌权,避免尼泊尔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受制于诸多原因,该计划的实施不是很成功.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战略利益的全球性决定了它与苏联之间的冷战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旋律.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之下,冷战初期,美国对尼外交政策就必然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战略目的.美国不仅希望在英国殖民撤退后在南亚扩张势力,而且力主保持尼泊尔的主权独立和政局稳定.同时,美国也希望尼泊尔朝民主制方向发展,并向西方靠拢甚至与西方集团为伍.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通过及时给予外交承认、经济和技术援助以及与印度进行合作等方式,对尼泊尔施加影响.从结果来看,美国仅实现了其有限的战略目标,与其预期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是各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国贯彻其外交战略和政策的重要渠道与体现方式.尼泊尔是南亚内陆国家,新中国始终重视发展同尼泊尔的睦邻友好关系,但同时尼泊尔也是美国贯彻其南亚政策的主要争取对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美两国对尼泊尔经济技术援助的起始阶段,在冷战背景下,中美两国对尼泊尔的援助在动机、方式、内容以及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不仅体现出中美两国在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中不同的理念,还折射出中国与尼泊尔、美国与尼泊尔、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演变.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的援助外交在美国对外援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展现了美国对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从惠勒斯军事基地上的博弈到保护石油利益的角逐历程,援助重心也历经经济援助向军事援助的转变。遏制苏联、压制埃及、使用军事基地是美国不断增强对利比亚援助的主要原因。通过援助外交,美国占有惠勒斯军事基地,拥有与苏联对抗的战略平台,开发石油也使得美国石油公司获益颇丰。美国援助外交的本质是使伊德里斯王朝服从美国称霸中东的总体战略,压制勃勃兴起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结果把冷战因素引入利比亚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使得伊德里斯王朝军队整合与政权合法性建构陷入困局,葬送君主制政权。历史经验表明,超级大国对亚非拉国家的干涉往往使地区冲突不断,安全局势恶化,同时使得被干涉国原有的国内问题更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外档案的解密以及新资料的不断涌现,学界有关苏联对华援助的研究愈加深入。以援助的不同领域为界,大致可做如下分类:以"一五"计划和"156项"工程为重点的经济援助研究;围绕教育制度改革、创建新型高校展开的教育援助研究;以中苏科技合作协定的签订与落实为主的科技援助研究;以军事技术装备及核武器研发为主的军事援助研究;其他领域的援助研究。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问题:苏联对华援助的动因分析;苏联对华援助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苏联援助中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仍有必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给予了积极的援助,但这些援助不是无私的。随着苏联政治影响的扩大和军事力量的增长,特别到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之后,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在对华政策上,民族利己主义却日益膨胀。从苏联本国利益出发,凭借其在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王艳芬 《史学月刊》2008,(11):97-102
1950年尼泊尔与印度缔结的《和平与友好条约》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悠久的文化联系、开放的边界以及密切的经济和政治交往,是该条约签订的基础。从尼泊尔方面来看,在稳定国内政治局势以及发展经济方面求助于印度,是它签订该条约的现实考虑;对印度而言,该条约可用来对尼泊尔国内的政治改革施加必要的影响,进而在地区安全构想方面,让尼泊尔成为其南亚安全框架的一部分,并借此抵制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这是它此时对尼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发展核武器的问题在中苏关系的演进中,特别是在中苏关系破裂中的作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作者根据陆续出版和解密的中国和苏联方面的相关文献档案,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基本战略考虑、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演进的互动关系、苏联政策的变化的动因以及此种变化对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国发展核武器在当时背景下,只能争取苏联的援助,苏联向中国提供发展核武器的技术,有其特殊历史背景.1958年下半年后,随着两国在意识形态、对时代和国际形势以及核武器的态度等问题产生重大分歧,这些事件直接或间接促使苏联停止援助中国发展核武器.这成为中苏关系破裂的重要标志,也成为日后中苏论战的一个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苏联对中共的援助问题是苏联与中共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一项援助是资金援助。根据最新公布的档案可以确认:抗战时期苏联多次向中共提供过数目不小的资金援助,这些援助对中共坚持抗战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澳、美在如何使用马努斯基地问题上出现较大分歧并最终导致合作计划的流产,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澳大利亚自主意识的增强、对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判断失位以及在英美之间奉行平衡政策;美国大国意识的膨胀、传统孤立主义的影响以及其对欧洲事态的关注等是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澳美防务合作虽然因此而搁浅,但澳方发展与美双边关系尤其是防务合作的决心则愈加坚定。  相似文献   

12.
陶莹 《史学集刊》2008,26(1):84-89
纵观冷战期间印美关系的演变历史,非结盟却并不完全交恶的状态是主调.外交目标的分歧、印巴矛盾、经济援助以及印度国内背景等方面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多重性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的此消彼长,形成了印美关系在友好与淡漠状态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琛 《史学月刊》2002,6(1):89-97,120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反应与它的南亚政策息息相关。从印巴分治直到中美和解前夕,美国的南亚政策始终有服务于全球冷战的两个目标:力促印巴和解以防止共产主义集团乘机介入;以一切可能的手段使印度放弃中立政策并加入到西方集团。中印边界冲突在美国政府的南亚政策渐入困境时发生,给了美国决策者以莫大的期望,他们企图以其所谓的天赐良机达至以上主要针对中国的冷战目标。然而,中国正确政策及出神入化的实践大大强化了美国在南亚地区既有的结构性困境,使肯尼迪政府利用中印冲突的图谋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石斌 《史学月刊》2002,5(12):54-59
研究冷战高潮时期苏东地区的重大政治事件与美国针对苏东内部事态的政策演进历程,有助于更准确地认识“演变”战略的起源与性质。本所利用的档案材料表明,1953年的东德事件对美国决策层初步反省原先过于露骨的旨在激发或助长苏东内部社会紧张乃至“造反”行动的“激变”战略,开始酝酿“演变”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演变”战略的特征在美国对东德事件的反应中已初露端倪。这一政策转变的原因,除了原有政策在实践中的弊端和斯大林之后苏东形势的变化,也与美国决策的战略指导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15.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华飞 《史学月刊》2002,(2):98-10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签定是冷战结束后美墨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发展趋势。美、加、墨通过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实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既有利于三国经济的互利合作,又促进墨西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墨西哥对外经济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机遇。但美墨之间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墨西哥国内依然存在的强烈民族主义倾向,墨西哥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过分依赖等,使美墨关系还存在不确定的变数。由于墨西哥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和欧盟的经济合作关系,未来美墨关系的发展,以及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统一货币等问题,是对NAFTA的一个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6.
“80/20促进会”与美国华人参政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 0/2 0促进会”是以华人为主导的一个美国亚裔参政组织 ,它是针对 2 0 0 0年美国总统大选而成立的。本文拟就该组织成立的原因、目的和宗旨 ,总统候选人的确定、行动与争议 ,在大选中的影响力及其发展前景作一简单介绍 ,并对当代美国华人及亚裔参政这一新策略作一评价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长乐人素有海上谋生的传统,并在近20年间塑造了移民海外的社会风尚。长乐与纽约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和美国较好的谋生与发展条件,使长乐人选择美国作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长乐人在美国成功建立的互助网络,使长乐人能承担巨额出国费用和成功地在美国求职与发展。因此,美国虽然是绝大部分中国国际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但唯有长乐人(福州人)能大规模移民美国,创造了在20年间近20万人成功地从一个仅6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移民美国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前,随着美国南亚政策的调整,美巴的盟友关系出现了潜在的裂缝.中印边界冲突发生后,美国在未同巴基斯坦磋商的情况下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导致美巴关系fla~T危机.冲突停止后,美巴关系继续恶化,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后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本文也认为美巴关系发生剧变有非常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A set of 104 independently dated archaeomagnetic directions was used to extend the U.S. Southwest reference curve back to 375 cal BC and to calculate isolated mean VGPs centered on 960 cal BC and 2390 cal BC. Prior to this study, most U.S. Southwest reference curves extended to only ca. AD 585. This study employed Sternberg’s moving window technique with variably sized windows, rather than fixed windows, to smooth the dataset into a continuous curve. The size of each averaging window was determined by the density of data captured by the window, such that each window had a minimum data density of 5.0 and a minimum window size of 50 years. This approach differs from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U.S. Southwest, which have applied a uniformly sized averaging window to a dataset regardless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