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黑龙江邮驿史研究领域,人们普遍认为,永宁寺碑是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古代"鹰路"驿路(即《全辽志》记载的"海西东水陆城站",以名鹰"海东青"得名)最有说服力的实物见证。永宁寺碑碑文记载:"卜奴儿干西,有站满泾,站之左,山高而秀丽。先是,已建观音堂于其上,今造寺塑佛,形式  相似文献   

2.
鹰猎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海东青唐代以来即为鹰猎名品,在辽金元三朝历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考古或传世的文物揭示了辽金元时期这种可能是白隼的猛禽——海东青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3.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2,(12):33-36
<正>4.辽代的冰雪丝绸之路4.1五国鹰路——海东路距今1000多年前的辽王朝初期,在唐黑水路和辽契丹道的基础上,黑龙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条海东路,史称"鹰道——五国鹰路"。辽代的这条"鹰路"指的是上京临潢府——黄龙府——五国部交通路线。辽时称生女真部以东地区,渤海国黑水靺鞨后裔,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北以东,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散居的土著部落为"五国部"。辽属国、属  相似文献   

4.
<正>金代的女真也称为"朱里真",这个族称与名鹰海东青在语义上有关吗?常见到现在一些研究金代史志的文章,将女真人比作海东青这个"东方之鹰",以彰显其人以小博大的进击精神。有的论者甚至提出,女真的称号即是"东方之鹰"的意思。对比,笔者认为,女真之号与海东青毫无关系,语义也不相同。持女真、海东青语义相同论者依据《三朝北盟会编》载文:"女真本名朱里真,番语(指契丹)讹为女真"的记述,提  相似文献   

5.
关于海东青     
“海东青”又叫白尾海雕。《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海东青可驯养,虽然“海东青大仅如鹊”’(见《燕山丛录》)可是十分凶猛,可捕天鹅和小兽。因此,辽金时,“国主”每年春天必来北京延芳淀弋猎。这“延芳淀”在北京东南,通州与漷县之间,淀“方数百里”淀中生长荷花和菱角,鱼虾丰饶,水草繁茂,是水鸟群集栖息之地。因此成为春猎的好地方,当时把此淀划为禁区,“国主、皇族、群臣,各有分地”(见《辽史》)据《日下旧闻考》转载  相似文献   

6.
鹰猎文化属于极具特色的民俗,历史上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食物来源,也是可供娱乐的活动。然而,鹰猎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随着时代的不同逐渐变化,这一点在史书记载中可见一斑。特别是辽代之后,随着少数民族政权逐渐入主中原,鹰猎甚至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在如今的吉林省仍有满族鹰猎文化的完整保留地。本文意在通过对古文献中提及鹰猎的记载,对鹰猎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期,并归纳整理出鹰猎文化特别是传承至今鹰猎文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张国淦、黄维翰、徐宗亮是清末民初以学者著称并有多种著述传世的官员。他们以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著述为黑龙江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黑龙江志略》、《呼兰府志》、《黑龙江述略》是研究黑龙江历史、民族与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8.
满族民歌《阿玛有只小角鹰》海东青是辽东特产猛禽,满族猎人得力助手,因其珍贵难得,故满族统治者多出重金抢购,捕捉海东青人,往往一夜间暴富。吉林地区的一首民歌《阿玛有只小角鹰》就是以此为题材的:拉特哈(满语,鹞),大老鹰/阿玛(满语,父亲)有只小角鹰/白...  相似文献   

9.
<正>像一道闪电,照亮一个民族的心灵;像一股旋风,将世代向上的精神催生;像一个使者,让历史与未来血脉相通!它,就是"万鹰之神"、满族先祖女真的图腾——海东青。"海东青",又名海青。是一种猎鹰,体长52-63厘米、体重1310-2100克,属中型猛禽科。飞放时,它搏扶摇羊角而上,直入云际,在空中飞行发现猎物后,迅速将两翅一收,急速俯冲而下,就像投射出去的一支飞镖,径直的冲向猎物。能捕得天鹅的头鹅。女真称为"东方之鹰",意思是从鲸海(日本  相似文献   

10.
《辽史》卷三《太宗纪上》“天显七年十一月”条云:“天显七年十一月丁未,阻卜贡海东青鹘三十连。”  相似文献   

11.
我在嫩江县长期从事档案工作,因工作之便翻阅过一些有关记载“海东青”的史书和资料。据我国史书记载,“海东青”是种珍贵猎鹰,是黑龙江流域及其迤东沿海地区的名贵特产,更是黑龙江流域历来向中原王朝进献的重要“土贡”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驯鹰人家     
一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有了驯鹰狩猎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观猎》中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中的“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等诗句,便是对鹰猎场面的精彩描绘。如今,驯鹰狩猎的习俗已属罕见。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黑龙江省疆域变化情况、黑龙江将军的设置的影响、黑龙江的边疆防务情况、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等几个方面对《黑龙江述略》做以简单分析。梳理出徐宗亮对边疆防御、治吏安民、发展经济等方面的思想见解。  相似文献   

14.
1999年9月我有幸读到《黑河简史》一书。这是我从事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近20年来读到的第一本地方简史。读这本书我是对照《黑龙江史志》1999年1—4期,刊登的张向凌同志《建议学点黑龙江历史》和范老的《中国通史简编》而阅读的。读之深有启发,大有教益。《黑河简史》资料翔实、细腻不繁琐;观点明确,逻辑性好;体例符合史体,纵分时期,横排史实;语言简明,文风质朴,文中多以事系人,典型人、典。  相似文献   

15.
正鹰猎不仅是一种原生态的狩猎方式,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仅在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蒙古、纳西、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保留着鹰猎的传统。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鹰猎活动,各个民族的驯养和鹰猎方式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并各具特色。临夏地区的鹰猎活动广泛流传于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群众中,是集捕猎、强身健体为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它不仅能使人心情愉悦,更能体现勇气、决  相似文献   

16.
3月上旬,江苏省地方志系统一行8人到黑龙江省进行了学习交流考察。黑龙江省志办副主任龚强、姜绍华,《黑龙江史志》主编张守春等接待了我们,并介绍了黑龙江省修志情况。其中,他们扎实开展续志工作,积极开展读志用志,努力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族的兴起,渤海国的建立,以及渤海国历史上管理者的"开疆拓土"、文武治理,揭示"海东盛国"美誉之进程,并进而阐释"海东盛国"的历史作用,使读者对海东盛国有个概括性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并通过诸如渤海国的物产,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路线以及民俗文化等重要历史元素的阐述,丰富了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内涵,为推进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再论附录     
《沧桑》2013,(4):235-235
李琳琳和沈松平在《黑龙江史志》2012年第24期上发表文章指出,附录是指附在正文之后的,非其他篇目可包含而又值得留诸后世的资料集辑。  相似文献   

19.
春水玉赏析     
杨玉彬 《收藏家》2009,(9):45-52
“春水玉”是以“海东青(鹘)捕捉天鹅(雁)”为题材构图、反映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春猎生活内容的一类造型别致、工艺精美的装饰玉,过去人们不识其内涵而多存在断代、释义之误,自杨伯达据故宫藏玉爬梳文献考释出此类玉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流播背景后,“春水玉”作为一类具有浓郁北国民族风情的特色玉种越来越受到藏家与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流域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肃慎、挹娄、勿吉、、女真、满洲人为主体创造的文化正是在这些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陈列—以肃慎族系遗存为中心是近年来黑龙江历史展览内容最详实、规模最大、文物品类最全、等级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历史类陈列,以肃慎族系贯穿始终,包括"北土先民、海东盛国、金源霸业、华夏一统"四个部分,充分展现了黑龙江文化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